有空要多看看格鬥比賽

《孫子兵法》最好的辦法,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基礎以《孫子兵法》原文為主,然後實踐這塊,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實踐以及觀察他人的實踐經歷來入手。

自身的實踐我就不說了,就是要多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靈活地運用,使自己的大腦形成肌肉記憶,等遇到事情的時候,就可以憑直覺直接做出判斷和反應。

觀察他人的實踐經歷,也就是從他人的經歷中總結出經驗教訓,讓自己吸取教訓。比如說如果想把《孫子兵法》運用於戰場,就要多研究先前的作戰案例;如果想把它運用於商場,就要多分析一些商戰的案例。我在這裡推薦大家看體育中的格鬥比賽,從雙方對戰的過程中去體會《孫子兵法》的攻守微妙,然後再把它擴展運用到戰場和商場。

《古惑仔》中的山雞哥說過:「談判的時候要帶上刀。」這句話絕對是真理,用在今天也屢試不爽,《孫子兵法》就是這把快刀。

天下主要是靠拳頭打出來的,我從沒聽說過誰的天下是全靠談出來的。一句話:要談,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要打,老子也不怕!弄不死你,也要揍你一顆牙下來!

修身,先為不可勝

昨天白天的時候,我的一個同事說感冒了。我跟他說:「當你生病的時候,你要想一想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反躬自省,然後病可能就會好了。」到了昨天下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咒罵,我憤怒,隨後我頭就開始疼了,並且一直持續到今天下午。今天下午的時候我反躬自省,把事情想通了,突然間頭就不疼了。

當你突然把大奸大惡們做的惡事告訴某人,某人卻波瀾不驚,表現不出任何的義憤。這種人歸納起來有三種:一種是修行到一定程度了,心似深潭,任何事情不能讓他起波瀾;第二種是對惡人們的惡行見怪不怪,內心已經麻木不仁了;還有一種是人性已經被徹底扭曲,已經失去了做人的基本良心,成為了「瘋狗」的一類。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碰到第一種,要深交,這種人難得;碰到第二種,要教育挽救,讓其重燃生活的信心;碰到第三種,一定要遠離,因為這種瘋狗不分善惡,他隨時會向善良的人或者比他弱小的人發泄他內心的扭曲變態心理。這是我通過試驗和觀察得到的心理學結論。我平時也暗地裡觀察和研究這些瘋狗,因為知己知彼,這樣可以避免自己受他們的禍害以及避免自己重蹈覆轍。見已失者慎將失,惡其跡者須避之。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還咬他一口不成?最好的辦法就是離他遠遠的。

通過這兩天發生的事情,我也檢討了自己。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你嫉惡如仇,就會有嫉惡如仇的負面性。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看到的事物往往都有他的另一面,或者說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可能都不是真的,有的只是對手為了讓你露出破綻進而挑撥你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警醒。

孫子兵法裡面講: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做到不被對手所打敗。等到你做到不敗了,或者說你真正做到強大了,可能不用你用多大力甚至不用力,對手就會如摧枯拉朽般不戰自敗。

所以我們的一個重要的人生目的就是要不斷的修身。用儒家的話來講: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奸大惡們的垂死掙扎,往往是充滿險惡的。羅曼·羅蘭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假裝努力與內驅力

我相信在我們上學期間的時候,每次的放假都會心裡去給自己安排好上午幾點要複習什麼,下午幾點要做什麼練習題,所以我們每次放假回家的時候,總會把書包裝的滿滿的,但其實我們假期期間卻未曾打開過。這時你的心裡是不開心的,你覺得你總有一些事情沒有完成,心裡總有一點悔意和遺憾;又或者是放學回到家,在趕緊的寫完作業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又或者是當發覺的有家長走進卧室的時候,趕緊將小說收起;亦或是上班時間,要時刻關注著老闆、領導,讓自己去假裝很忙。

這種只是按照自己以為的方式去做,以為自己很努力,每天都很累,其實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只是說服自己真的努力了的一種理由吧。繁花盛開時是悄無聲息的,微風吹過時是讓人無法察覺的。真正努力的人無需去證明什麼,假裝姿態的人才會逐漸露出馬腳。

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無效努力與假裝勤奮,只會讓你身心疲憊;你不優秀,可能是因為你在「假裝努力」。那麼如何分辨自己是否假裝努力呢?其表現我認為有四種:

一、花費大量時間去做同一件事。對於一件小的事情,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很多,無疑是本末倒置;而對於一件大的事情,首先就要宏觀去把控好事情發展的形勢和方向,進而付諸努力。

二、效率極低。這是努力方式不對的表現,要掌握好事情的精髓以及如何解決的最好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神不集中。現在移動設備的流行,讓我們何時何地總是會受到它們的干擾,假如我們在工作期間,消息提醒一聲,是否會不自覺的去看手機的消息。我們要給自己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就是要完成什麼樣的事情,完成之後再去做其他。要集中精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只做事,不思考。現在的人們做事情,可能都只是在在追求結果,雖然這樣的心理也是正確的,但是對於過程我們也要注意,我們真正的學習是在過程中,我們要去思考,做一個智者,而不是愚者,學會善於思考。

想讓一個人擁有持續的力量,需要內驅力,內驅力是力量的源泉。內驅動會讓我們更容易成事,會讓我們永遠打敗困難。

稻盛和夫曾經在《活法》一書中把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可燃型」,點火就著;第二種是「不燃型」,點火也著不了;第三種是「自燃型」,不用點火,自己就能燃燒。而「自燃型」人就是那些不需要外界的督促,憑藉著內驅力就能熊熊燃燒熱情的學霸們。他們不需要別人賦予他們意義,不需要從別處獲得動力,他們自己就能給自己提供燃料。因此,他們總是更容易成事,離成功更近。

有的人永遠都在戰勝困難,因為他們永遠在克服缺點、尋找辦法;有的人永遠在被困難戰勝,因為他們永遠在找借口、想退路、怨天尤人。外不能勝人,內不能克己,這樣的人能有多大出息?強大的自我驅動力,能夠帶我們戰勝一切孤獨、懶惰、拖延、矯情,哪怕天塌下來,不殺出一條血路來誓不罷休。

如何提升內驅力?

形成內驅力的行動力量是需要價值意義和行動意義兩個層面的支持的。如何讓這這兩個意義層面發揮作用,是提升內驅力的關鍵。

首先,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意義。所謂價值意義指的是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身份/角色的期待。比如,我想成為一名專業的員工,或成為一個受員工歡迎的領導,這是我對職業角色的期待;我想成為一名通情達理、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這是我對自己的這個社會角色的期待。有了這個期待,能讓我們對未來的定位有一個清晰的畫像,這是我們形成內驅力的初衷和出發點。

其次,找到屬於自己的行動意義。所謂行動意義指得是針對自己的價值意義,當下要完成的目標期待。比如,作為一名合格的員工,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作為一名受員工歡迎的領導,要多與員工多交流。有了這個期待,能讓我們知道朝著哪個方向努力,能夠有一個靶子供我們瞄準,不會偏離方位。當我們找到了某一個方面的意義所在,我們才能有為之堅持的目標。所以,當我們需要在某個方面有所行動,建議先嘗試找到自己的意義層面。

說文解字——法

​祖先在創構「法」字上,其淵源頗具智慧和神話色彩。

「法」字古金文為「灋」,「灋」念「fǎ」。《字源》(約齋著,上海書店1986年版)用溯源法解釋了古人構造「灋fǎ」字的良苦用心和豐富的想像力。「灋,這字從廌去,以代表判斷曲直的法律;又從水,是比喻其公平如水,省廌寫作法」。

《說文解字》釋為「灋,解廌獸也,似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在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先生看來,「灋」字的造字構意,源出一個歷史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齊莊公有個叫壬里國的臣子,與另一位叫中里繳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為案情難以判斷,齊莊公就讓「廌」,即神獸獬豸,來聽他二人自讀訴狀。結果壬里國的訴狀讀完,獬豸沒有什麼表示,而中里繳的訴狀還沒有讀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頂翻了他。於是,齊莊公判決壬里國勝訴。

這種以角觸斷罪的方法,被古人用「會意」的方法放進了「灋」字的構形之中。可見,這個「灋」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斷曲直,乃是我國古代先哲賦予「灋」字的基本涵義;二是「灋 」或許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嚮往:「灋」應該對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應該堅決除去。

後來,出於便於書寫和記憶的需要,「廌」字從「灋」中被隱去,簡化為「法」,然而它所象徵的中國法律傳統文化並沒有隨之消失。灋在我國古代法制監督史上仍有著非凡的涵義。由於灋是「法」的化身這一特性,從先秦到明清,「灋」形象被當成監察、審計和司法官員廉明正直、執法公正的象徵,在各種場合被經常使用並作為監察御史和司法官員等的重要標誌。

春秋戰國時,楚王仿照灋的形象製成衣冠。秦朝時正式賜給御史作為飾志,後遂稱「灋冠」。據古文獻記載:「侍御史冠灋冠」(《秦會要訂補》卷十四)。「法冠,一名灋冠,鐵為柱,其上施珠兩枚,為灋角形。法官服之。」(《隋書·禮儀志·七》)。漢朝時,廷尉、御吏等都帶灋冠。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庾信《正旦上司憲府》詩中就有「蒼鷹下獄吏,灋飾刑官」的句子。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送韋侍御先歸京》詩中有「聞欲朝龍闕,應須拂豸冠」的描述。

所以從古到今,違法(違反憲法)的事不要做,做了一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轉自:https://www.jianshu.com/p/2dcbcedbb6e7

同樣的方案,不同的人做……

今天晚上夜班,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的,但是夢魘不斷。夢中,我因為生氣打了老婆一把掌……至於是自然的夢還是人造的夢,我還是能分辨得清楚的。

先不要說你們這種挑拔離間的方案能不能成功,就算你們把我們家拆得四分五裂了,然後呢?你們就能得救了嗎?做夢吧!你們只會在夢中得救。

下午的這個夢過後,我之後只會更加地對我老婆好!你們的挑撥離間也不會得逞。真心換真心,你們這種卑劣的缺德行為只會讓人更加地讓人看不起。

我曾經鄭重地不止一次地提出過我的解決方案,你們卻覺得有詐,非要通過夢境的方式來探查我的真實意圖。我想問:「你們探查到了嗎?最後有什麼結論嗎?」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我現在再次鄭重地告訴你們:就算你們知道了所有的解決方案和改革路線,但是不同的人來操作這個方案,最終會有不同的結果。以你們那種德性來操作這種重大幹系的事情,還是挺讓人擔憂的。不輕舉妄動還好,妄動的話,這十有八九會成會為你們的又一道催命符。

但是你們現在又太需要一件成功的大事件來解決自己的困境了。唉!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如此重大幹系的事情,難道你們就打算像偷美國高科技一樣通過腦控的方式偷到嗎?

明人不做暗事,我跟你們提方案,可不是救你們。再說了,就算我想救你們,也不是想救就能救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把我從夢中驚醒的那一刻開始,外面傳來隆隆的雷聲,並開始下暴雨了。老天都覺得你們有罪!

以後也不要說誰救誰,各做各的事,自作自受,自求多福!像你們這種卑鄙的行為,沒幾個人看得起。雖然易經里說:「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但是我赦了又怎麼樣?就能改變你們的命運嗎?我看不會!

還是我之前所說的,要修道,多積德,多做好事,這樣才能改變你們的運命。蠅營狗苟的,永遠活在煎熬之中。

20230504下午,夢醒後爬起來寫這篇文章,外面雷聲陣陣,大雨傾盆。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展望明天,大家會更好!

清晨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被追捕。我逃呀逃,但哪裡逃得過高科技!最後被國安(中國國家安全部)的人追上,並客氣地在脖子上掛了一把鎖。我問他們自己犯了什麼罪?對方說:「誰叫你有什麼說什麼的!」我頓時蒙了……

先不說這是他們人為給我造的夢還是自然的上天託夢,這對我都是一個警告。匹夫無罪,懷壁有罪,看來我是懷壁有罪。

信息不對稱,就有信息不對稱的博弈方式。既然他們敢明民(就是老子說的使民眾思想和行為透明化),那我只能化被動為主動,將自己的推論告知身邊的人,讓他們提高警惕注意防範,這不是一個很正常的反應嗎?如果是單獨某一個人知道了他們犯下的這麼多惡行,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他們必定除之而後快。幸虧我的思想被他們透明化了,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直接聯了我的大腦,我知道的,他們馬上就都知道。不知何時,我已經成了一個棘手的人物,除也不是,不除也不是,只能客客氣氣地予以警告。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他們停止作惡,積極做好事,然後大家也都知道了他們在行善做好事,這不更好嗎?

上面說的是以攻為守,下面再說以守為攻。

以守為攻,就是自己要堅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利用聯腦的優勢和契機,化不利為有利,積極地影響他們並帶他們走正路。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先是自己要知行合一,為眾人做好榜樣,然後積極地對大家施加正面的影響。展望未來,自己能有機會帶著一幫惡人做好事,使自己和大家都都能受益,想想都挺激動。

夢醒時分,剛好是凌晨5:32。展望明天,大家會更好!

兩難之下該如何抉擇?

前幾天上夜班,我們主管消防的領導口授安排了個監督施工方正確進行消防施工的任務。到了晚上,卻發現施工方手上的圖紙和工作計劃與領導安排的不相符,而對方有工程部領導的方案確認簽字。這裡就有一個悖論,聽主管領導的,還是按照工程部領導的確認方案來?

一開始,我在其中猶疑不定,先是要求施工方按照主管領導的方案和計划進行,而另一方面又覺得這種活應該由工程部決定,而且又有工程部領導的簽字確認,而我們主管領導只是口授工作任務……如此猶豫不決中,導致施工進程受到了影響,搞了半個小時施工也沒有太多進展,還搞得施工方鬧埋怨。

這天晚上12點商場電影院正在放映《灌籃高手》,我又想到《洪範九疇》里說:「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我問自己的心,覺得還是應該按照自己的直覺來做:我們應該做一個輔助者,協助施工方順利完成工程,而不是干擾對方的工作。想到這裡,我也不再多堅持,在多方了解他們施工的計劃和方案後,積極協助他們做現場規劃,最後共同檢查施工效果。結果最後大家四個小時完成了計劃一晚上才做完的事。事後,我也沒向領導詳細彙報,發了幾個施工後的圖片了事,心裡忐忑了幾天後 ,發現沒什麼事。我這算是過關了嗎?

事後一總結,發現任何事情都是開頭難,解決開頭難的辦法就是先解決自己的猶疑。

鬼谷子在《本經陰符七術-養志法靈龜》中說:「志不養,則心氣不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志意不實;志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志失而心氣虛;志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彷彿;彷彿則參會不一。」

鬼谷子又在《忤合》一篇中說:「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成於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為主。合於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於此,忤於彼;忤於此,反於彼。其術也。」

曾仕強也在《歸心》一書中說:「人如果一味地堅持原則,不知變通以求適應,終將因過分保守而失敗;相反地,假若只求適應而不顧原則,也可能導致理想的喪失,亦即『離經叛道』了。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是『應時而造道』,既求適應,又不失正道。要做到這種地步,唯一的辦法,就是『訴諸自己的良心』。王夫之說:『道生於心,心之所安,道之所在。』心安則為之,心不能安即不為。因為一切調整,如果能夠使自己心安,那就是合於道合於理了。」

把他們三個人的話綜合在一起,遇到問題難以抉擇時,那就需要:止、定、靜、安、慮、得。突然覺得這種現場實踐的機會太少了,很多書本上學習的理論,還是需要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實踐和再歸納,從而讓自己形成直覺意識。直覺經常是一種有效的決策手段。

修復丟失或損壞的系統文件

自從筆記本借出後,就發現一些鬧心的問題。例如windows安全中心中的應用和瀏覽器控制打不開,一閃而退;另外硬碟都出現黃色感嘆號。後來通過研究,發現硬碟出現感嘆號是因為電腦硬碟被加密了。很討厭這個感嘆號,於是一番折騰,把電腦硬碟解密了(這年頭人腦里都沒有秘密,電腦里就更沒有秘密了,加密完全是自欺欺人)。但是「應用和瀏覽器設置」打不開,就影響比較大了,電腦網路另一端的人就可以控制電腦應用和瀏覽器的瀏覽,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於是決定奪回這一基本的控制權。

先是準備重裝系統的,但一是傷電腦硬體,二是要再重新安裝軟體麻煩,所以還是決定先通過修復的方式處理。於是百度搜索處理的教程,照葫蘆畫瓢:

……

如果某些 Windows 功能不工作或 Windows 崩潰,請使用系統文件檢查器掃描 Windows 並還原文件。  雖然下面的步驟初步看上去可能比較複雜,但只要按順序逐步操作,我們會讓你重新步入正軌。

運行系統文件檢查器工具 (SFC.exe)

為此,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打開許可權提升的命令提示符。 為此,請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執行以下操作:
  2. 如果運行的是 Windows 10、Windows 8.1 或 Windows 8,在運行系統文件檢查器之前,請先運行收件箱部署映像服務和管理 (DISM) 工具。  (如果運行的是 Windows 7 或 Windows Vista,請跳到步驟 3。) 

鍵入以下命令,然後按 Enter 鍵。  命令操作可能需要幾分鐘才能完成。

DISM.exe /Online /Cleanup-image /Restorehealth

重要說明: 當運行此命令時,DISM 通過 Windows 更新提供修復損壞所需的文件。 但是,如果 Windows 更新客戶端已斷開,則會將正在運行的 Windows 安裝用作修復來源,或者將來自網路共享或可移動媒體(例如 Windows DVD)的 Windows 並行文件夾用作文件來源。 為此,請改為運行以下命令:

DISM.exe /Online /Cleanup-Image /RestoreHealth /Source:C:\RepairSource\Windows /LimitAccess

注意: 請使用修復來源的位置替換 C:\RepairSource\Windows 佔位符。 有關使用 DISM 工具修復 Windows 的更多信息,請參考修復 Windows 映像。

  1. 在命令提示符處,鍵入以下命令,然後按 Enter 鍵:

sfc /scannow

sfc /scannow 命令將掃描所有受保護的系統文件,並用位於 %WinDir%\System32\dllcache 的壓縮文件夾中的緩存副本替換損壞的文件。
%WinDir% 佔位符代表 Windows 操作系統文件夾。 例如:C:\Windows。

注意 在驗證 100% 完成之前,請勿關閉此命令提示符窗口。 此流程完成後將顯示掃描結果。

  1. 流程結束後,你可能收到以下消息之一:
    • Windows 資源保護找不到任何完整性衝突。
      這表示您沒有任何丟失或損壞的系統文件。
    • Windows 資源保護無法執行請求的操作。
      要解決此問題,請在安全模式中執行系統文件檢查器,並確保 PendingDeletes 和 PendingRenames 文件夾存在於 %WinDir%\WinSxS\Temp 下。
    • Windows 資源保護找到了損壞的文件並已成功將其修復。 詳細信息包含在 CBS.Log(路徑為 %WinDir%\Logs\CBS\CBS.log)中。
      若要查看有關係統文件掃描和還原的詳細信息,請轉到如何查看系統文件檢查器進程的詳細信息
    • Windows 資源保護找到了損壞的文件但無法修復其中的某些文件。 詳細信息包含在 CBS.Log(路徑為 %WinDir%\Logs\CBS\CBS.log)中。
      若要手動修復損壞的文件,請查看系統文件檢查器進程的詳細信息查找損壞的文件,然後手動將損壞的文件替換為已知完好的文件副本

……

按照上面的操作完後,發現問題暫時解決了。這個WINDOWS都被人研究透了,要說安全,還是LINUX系統相對來說安全一點(起碼不能直接被遠程任意操縱)。或許要不了多久,LINUX也會被研究透,但眼下在前面奔跑的人可以有短暫的「制人而不制於人」的優勢。永遠要調動對手,而不被對手調動。

曾仕強:先生才,病人福

各位想想看,以前如果說是好久不下雨了,乾旱了,老百姓受苦,大臣就會建議皇上:久旱不雨,百姓生活很困苦,請皇上親自去求雨。你會感覺怎麼樣?你會感覺很慌張、惶恐。為什麼呢?

因為你去求,如果求不到雨怎麼辦?求不到雨,天下人就知道,你這個皇上品德有問題。那為什麼人家來求求得到,你求就求不到?所以為什麼要吃齋、沐浴、規規矩矩,什麼事情都不敢亂想。然後誠誠懇懇地去求,就是他的整個聲譽,就看這一次了。

那中國人為什麼會這樣想?就是我們從《易經》里得到的啟發,就是說:人的品行可以感動天地。這句話信不信也是個人自己去選擇,你如果說沒有這個事,那我們也沒有話講,同樣去求雨,他去求下大雨,你去求下小雨,他去求沒有雨,那你是什麼感覺?

這個歷史上的傳承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運氣好或不好,其實都靠你自己的品性。人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邪不勝正。只要你心正,那個邪,它侵不了你的,這個就叫做正氣,浩然之氣,都從這裡來的。不然,從哪裡來?

如果一個人去打仗,還沒打就先想:糟糕了,我這一次去可能活不了。那大部分都是去死的。因為你根本那個氣不壯,看到敵人就怕,然後就想逃,那你還打什麼?一定是浩然之氣,太多案例了。

同樣一個醫生,同樣一副葯,這個人吃好了,那個人吃壞了。所以中國人講:先生(醫生)才,病人福。先生的才幹是很重要的,病人有沒有那個福氣更重要。同樣的先生,要不要好是病人在決定,不是先生在決定。當然你找了壞先生,那是糟糕了,自己找麻煩了;你找了好先生你還要告訴自己,我大概做了些什麼壞事,我調整一下,這個葯吃了才有用。

這個跟迷信一點關係都沒有,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們今天就是太忽略了這塊,老重視客觀的東西,其實主客觀它是互動。

轉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1237223195875459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成語出處:

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左傳·閔公元年》)

後人從這個故事中提取出成語「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後演變為「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成語寓意: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為了爭奪王位,先後殺了兩位國君,自然不得人心。季友一心扶持新君,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慶父屢屢興起內亂,引起國人不滿。這個成語主要的寓意有二:第一,只有內部團結,國家才會強盛,穩定壓倒一切。第二,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想要處理好問題,一定要找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因為事物內部的主要矛盾是決定事物性質和發展的本質因素。只有找到事物的內部主要矛盾並處理好,才能解決好事情。

成文用法: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毛澤東《南京政府向何處去?》:「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么?」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86%E7%88%B6%E4%B8%8D%E6%AD%BB%EF%BC%8C%E9%B2%81%E9%9A%BE%E6%9C%AA%E5%B7%B2/126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