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篇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振作)(徵兆;跡象)(臉上表現出的神氣、樣子)(流露感情)於聲,而後(知曉;明白)。入則無法家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註解:

舜成長於田間勞作之中,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里奚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

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臨到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思想,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以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鬱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徵兆顯現於臉上,感情流露於聲音,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守護法度的大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國家常常會滅亡。由此可以知道,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丟棄,拋棄)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pàn,古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註解: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運,然而不能取勝(的原因),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的原因。

城牆並不是不高,護城河並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也並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棄城而逃,是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團結的原因。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不能依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夠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夠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這一點,攻打被內外親屬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註解:

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兩樣都吃,我就捨棄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擁有的,正義也是我想擁有的;如果不能兩樣都擁有,我就捨棄生命而堅持正義。

生命是我想擁有的,但是還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擁有的,所以我不願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厭惡的,但是還有比死亡更使我厭惡的,所以我不願意因為厭惡死亡而逃避某些禍患。如果讓人想擁有的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只要是可以活命,什麼事情干不出來呢?如果讓人厭惡的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禍患,什麼事情干不出來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擁有生命,卻不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禍患,卻不照此做。由此可知,的確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擁有的東西,也的確有比死亡更使人厭惡的東西。這種心原本不只是賢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夠保持它罷了。

一籃子飯,一碗湯,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餓死。如果吆喝著給人吃,過路的人雖然餓著肚子也不會接受;如果用腳踩踏後再給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於接受。可是現在,萬鐘的傣祿卻有人不問合乎禮義與否就接受了。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奉養以及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我嗎?過去寧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住宅的華麗而接受了;過去寧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妻妾的奉養而接受了;過去寧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嗎?這種做法叫做喪失了本性。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這句話泛指單憑一方面的因素或條件促成不了新事物的生長或出現。此句出自清朝程允升《幼學瓊林·夫婦》:「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

陰和陽之間,並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係。

(一)陰陽的相對性: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繫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如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熱為陽、寒為陰;陽電與陰電等。諸如此類,說明了不論任何事物,都是對立存在宇宙間的,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必須根據互相比較的條件而定。就人體而言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就內臟而言,六腑屬陽,五臟為陰;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屬陽、肝腎在下屬陰;就腎而言,腎所藏之「精」為陰,腎的「命門之火」屬陽。由此可見,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

(二)陰陽的互根:古代醫學家稱為「陰陽互根」。中醫學有「陽根於陰,陰根於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和「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等論點。意思是說,陽依附於陰,陰依附於陽,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關係,即任何陽的一面或陰的一面,都不能離開另一面而單獨存在。以自然界來說,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如果沒有上、外、白天,也就無法說明下、內、黑夜。以人體生理來說,機能活動屬陽,營養物質(津液、精血等)屬陰。各種營養物質是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有了足夠的營養物質,機能活動就表現得旺盛。從另一方面來說,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是依靠內髒的功能活動而吸取的。 以上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與共的,如果沒有陰,也就談不上有陽。如果單獨的有陰無陽,或者有陽無陰,則勢必如《內經》所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則一切都歸於靜止寂滅了。

(三)陰陽的消長:指陰陽雙方是在對立互根的基礎上永恆地運動變化著,不斷出現「陰消陽長」與「陽消陰長」的現象,這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例如:四季氣候變化,從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漸變熱,是一個「陰消陽長」的過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熱逐漸變寒,又是一個「陽消陰長」的過程。由於四季氣候陰陽消長,所以才有寒熱溫涼的變化。萬物才能生長收藏。如果氣候失去了常度,出現了反常變化,就會產生災害。 臨床上常常以陰陽偏盛偏衰(即陰陽消長)來說明臨床的不同證候。例如,寒屬陰,陰盛則見寒證,如受冷後出現的胃寒腹痛、腹瀉等;熱屬陽,陽盛則見熱證,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熱口渴、皮膚紅等急性熱病癥狀。有些虛弱的病症,其發病機制不是因為陰或陽的偏盛,而是因為偏虛。如果某臟腑的陰偏虛,稱為「陰虛」,此為陰消,而「陽」則相對突出,因為熱屬陽,故陰虛現熱證,這種現象稱為「虛熱」。如果某臟腑的陽偏虛,此為陽消,稱為「陽虛」,此時「陰」相對突出,因寒屬陰,故陽虛現寒證,這種現象稱為「虛寒」。 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常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如果「消長」關係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對平衡時,便將出現陰陽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導致疾病的發生。

(四)陰陽的轉化:指同一體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 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則轉化便是一個質變的過程。《素問》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極」時,便有可能向熱的方向轉化,熱「極」時,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轉化。如某些急性熱病,由於邪熱極重,大量耗傷機體正氣,在持續高熱的情況下,可以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一派陰寒危象,這種病症變化,即屬由陽轉陰。若搶救及時,處理得當,使正氣恢復,四肢轉溫,色脈轉和,陽氣恢復,為由陰轉陽,病情好轉。此外,臨床上常見的各種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證變化,也是陰陽轉化的例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其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或依存)、互相聯結或互相合作,這些不同的名詞都是一個意思,說的是如下兩種情形: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沒有和它相對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一切矛盾著的東西,互相聯繫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孤陰不長,獨陽不生/2412253

和而不同

成語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年》:「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xī,醋)(hǎi,醬)鹽梅,以烹魚肉,(chǎn,炊)之以薪,宰夫(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廚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成語典故

齊景公出外遊覽到了公阜,向北眺望齊國都城說:「嗚呼!假若自古人無死,會怎麼樣呢?」晏嬰說:「從前上帝認為人死是善事,仁者得到安息,不仁者屈服於死亡。假若自古人無死,丁公、太公將擁有齊國,桓公、襄公、文公、武公都只能作為輔相,君主您將戴著斗笠披著短衣,拿著鋤頭蹲在田間勞動,哪有閑暇來擔憂死亡問題?」景公氣呼呼地變了臉色,很不高興。

沒有多久梁丘據駕御著六馬高車而來(六馬:指六匹馬拉的車。依古制,一車四馬,「天子駕六」,故駕六馬為逾禮越),景公說:「這是誰呀?」晏嬰說:「是梁丘據。」景公說:「你怎麼知道?」晏嬰說:「大熱天駕車而疾馳,嚴重的要累死馬,輕的也會累傷,不是梁丘據誰敢這樣作為?」

景公說:「梁丘據與我很相和。」晏嬰不以為然,搬出「和而不同」的理論,認為梁丘據之於景公是「同」,而非「和」。景公讓晏嬰解釋「和」與「同」有何不同。晏嬰為了景公便於理解,以做羹湯、音樂為比喻回答:「和、同是有差別的。和諧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醬、鹽、梅來烹調魚和肉,用柴火燒煮。廚工調配味道,使各種味道恰到好處,如果味道不夠就增加調料,味道太重就減少調料。君子吃了這種肉羹,用來平和心性。國君和臣下的關係也是這樣。國君認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進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備;國君認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進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違背禮義,百姓沒有爭鬥之心。先王使五味相互調和,使五聲和諧動聽,用來平和心性,成就政事。現在梁丘據不是這樣,國君認為可以的,他也說可以;國君認為不可以的,他也說不可以。如果用水來調和水,誰能吃得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彈一個音調,誰聽得下去?不合而同的道理,就像這樣。

成語寓意

「和而不同」一方面教導人們要與他人和諧共處,另一方面又需要人們保持自身的獨特性。無論對於處理國際關係、做好組織管理,還是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具有現實而廣泛的應用價值。成語告訴人們,在生活中,應該使用正確的意見去糾正別人錯誤的意見,使其雙方人際關係恰到好處,而不是一味的隨聲附和。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莊周)創作的寓言故事。文章原意是用來說明養生之道的,藉此揭示做人做事都要順應自然規律的道理。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寫庖丁解牛的熟練動作和美妙音響;第二段緊接著寫文惠君的誇讚,從側面烘托庖丁技藝的精湛;第三段是庖丁對文惠君的解答,庖丁主要講述了自己達於「道」境的三個階段;第四段寫文惠君聽後領悟了養生的道理。此文在寫作上採用多種手法,結構嚴密,語言生動簡練,充分體現了莊子文章汪洋恣肆的特點。

庖丁解牛①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②,手之所觸,肩之所倚③,足之所履④,膝之所踦⑤,砉然向然⑥,奏刀騞然⑦,莫不中音⑧。合於《桑林》之舞⑨,乃中《經首》之會⑩。

文惠君曰:「嘻⑪!善哉!技蓋至此乎⑫?」

庖丁釋刀對曰⑬:「臣之所好者⑭,道也,進乎技矣⑮。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⑯。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⑰。方今之時⑱,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⑲,官知止而神欲行⑳。依乎天理㉑,批大郤㉒,導大窾㉓,因其固然㉔,技經肯綮之未嘗㉕,而況大軱乎㉖!良庖歲更刀㉗,割也㉘;族庖月更刀㉙,折也㉚。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㉛。彼節者有間㉜,而刀刃者無厚㉝;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㉞,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㉟,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㊱,視為止㊲,行為遲㊳。動刀甚微㊴,謋然已解㊵,如土委地㊶。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㊷,善刀而藏之㊸。」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㊹。」

詞句注釋

①庖(páo)丁:名丁的廚工。先秦古書往往以職業放在人名前。
②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稱魏惠王。解牛:宰牛,這裡指把整個牛體開剝分剖。
③倚:靠。
④履:踐踏。
⑤踦(yǐ):支撐,接觸。這裡指用一條腿的膝蓋頂牛。
⑥砉(xū):象聲詞,皮骨相離的聲音。向:通」響「。
⑦奏刀:進刀。騞(huō):象聲詞,形容比砉然更大的進刀解牛聲。
⑧中(zhòng)音:合乎音樂節拍。
⑨桑林:傳說中商湯時的樂曲名。
⑩經首:傳說中堯樂曲《咸池》中的一章。會:指節奏。以上兩句互文,即「乃合於桑林、經首之舞之會」之意。
⑪嘻:讚歎聲。
⑫蓋(hé):通「盍」,何,怎樣。
⑬釋:放下。
⑭好(hào):喜好,愛好。
⑮進:超過。
⑯無非牛:沒有不是完整的牛。一作「無非全牛」。
⑰未嘗見全牛:不曾看見完整的牛。
⑱方今之時:如今。方,當。
⑲神遇:用心神和牛體接觸。神:精神,指思維活動。遇:合,接觸。
⑳官知:這裡指視覺。神欲:指精神活動。
㉑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
㉒批大郤:擊入大的縫隙。批,擊。郤,空隙。
㉓導大窾(kuǎn):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
㉔因:依。固然:指牛體本來的結構。
㉕技經:猶言經絡。技,據清俞樾考證,當是「枝」字之誤,指支脈。經,經脈。肯:緊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結處。「技經肯綮之未嘗」為賓語前置句,即「未嘗技經肯綮」。
㉖軱(gū):股部的大骨。
㉗良庖:好廚師。歲:年。更:更換。
㉘割:這裡指生割硬砍。
㉙族:眾,指一般的。
㉚折:用刀折骨。
㉛發:出。硎(xíng):磨刀石。
㉜節:骨節。間(jiàn):間隙。
㉝無厚:沒有厚度,非常薄。
㉞恢恢乎:寬綽的樣子。游刃:遊動刀刃,指刀在牛體內運轉。余:寬裕。
㉟族: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㊱怵(chù)然:警懼的樣子。為戒:為之戒,因為它的緣故而警惕起來。
㊲止:集中在某一點上。
㊳遲:緩。
㊴微:輕。
㊵謋(huò):象聲詞,骨肉離開的聲音。這句後面,有些版本還有「牛不知其死也」一句。
㊶委地:散落在地上。
㊷躊躇:從容自得,十分得意的樣子。滿志:心滿意足。
㊸善:通」繕「,修治。這裡是拭擦的意思。
㊹養生:指養生之道。

白話譯文

有個名叫丁的廚師給文惠君宰牛。他的手接觸的地方,肩膀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蓋頂住的地方,都嘩嘩地響,刀子刺進牛體,發出霍霍的聲音。沒有哪一種聲音不合乎音律:既合乎《桑林》舞曲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章的節奏。

文惠君說:「嘿,好哇!你的技術怎麼高明到這種地步呢?」

廚師丁放下屠刀,答道:「我所喜好的,是『道』,它比技術進一步了。我開始宰牛的時候,看到的無一不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後,就不曾再看到整頭的牛了;現在呢,我用精神去接觸牛,不再用眼睛看它,感官的知覺停止了,只憑精神在活動。順著牛體天然的結構,擊入大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著牛體本來的組織進行解剖,脈絡相連、筋骨聚結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過,何況那粗大的骨頭呢!好的廚師,每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割肉;一般的廚師,每月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砍斷骨頭。現在,我的這把刀用了十九年啦,它宰的牛有幾千頭了,可是刀口像剛從磨石上磨出來一樣。因為那牛體的骨節有空隙,刀口卻薄得像沒有厚度,把沒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的,它對於刀的運轉必然是大有餘地的了。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卻像剛剛從磨石上磨出來一樣。雖說是這樣,每當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它難以處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來,目光因此集中到一點,動作因此放慢了,使刀非常輕,結果它霍地一聲剖開了,像泥土一樣散落在地上。我提著刀站起來,為此我環顧四周,為此我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把刀擦拭乾凈收起來。」

文惠君說:「好哇!我聽了庖丁的這些話,從中獲得了保養身體的道理。」

創作背景

莊子生活在戰國中期,這是非常激烈的社會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經歷了一次「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滄桑巨變,存在了數千年的氏族國家突然瓦解,神聖的傳統遭受空前的挑戰,戰爭和苦難使人們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和沮喪中。這些痛苦貶損了生命的價值,而也正是這些痛苦才使莊子去思考生命的意義,進而探尋如何養生。這個時代人民承受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痛苦,而對於統治者來說生活同樣難覓快樂。早在西周末期,王綱解紐,中國長久以來的大一統局面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便是禮壞樂崩、諸侯爭霸的春秋時代。然而這一時期已經是貴族統治的末世了,於是戰國時代成為從宗法制度的世卿世祿的貴族政體逐漸演變為以功績製為基礎的官僚制的政治結構時代。因此,從貴族社會向官僚社會的轉型成為戰國時代社會轉型的突出特點。與此同時,在社會領域各個層面也發生了全方位的變革。舊的世襲制度逐步發生蝕變,以下犯上成為必然。原來在權力位置序列中下一級的佔有者以不同方式擴大自己的實際權力和佔有領域,最後得以取代上一級佔有者的位置。特別是國君的權力位置,從原來的有序繼承逐漸變為無序繼承,繼承的實現往往聽憑於慾望與實力,而傾向於不受制度和規範的約束。新制度的建立以銳不可擋之勢蕩滌著千百年來束縛人們的傳統,昔日王侯將相可以一夜淪為人臣牧圉,因此,這個時代使統治階級也實實在在地體味到了人世的艱難和人生的痛苦。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莊子超越了其他先秦諸子為專制政治服務的狹小天地,以他獨特的視角去審視生命的價值,探尋生命存在的真諦,進而提出了養生的思想,於是有了這篇寓言。

整體賞析

《庖丁解牛》為莊子闡明「養生」的一則寓言。文章開始是一段惟妙惟肖的「解牛」描寫。作者以濃重的筆墨,文采斐然地表現出庖丁解牛時神情之悠閑,動作之和諧。全身手、肩、足、膝並用,觸、倚、踩、抵相互配合,一切都顯得那麼協調瀟洒。「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聲形逼真。牛的骨肉分離的聲音,砍牛骨的聲音,輕重有致,起伏相間,聲聲入耳。緊接著又用文惠君之嘆:「善哉!技蓋至此乎!」進一步點出庖丁解牛之「神」,這就為下文由敘轉入論做好鋪墊。

妙在庖丁的回答並不囿於「技」,而是將「技至此」的原因歸之於「道」。「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並由此講述了一番求於「道」而精於「技」的道理。此段論說,為全文精華所在。為了說明「道」如何高於「技」,文章先後用了兩種反差鮮明的對比:一為庖丁解牛之初與三年之後的對比,一為庖丁與普通廚工的對比。庖丁解牛之初,所看見的是渾然一牛;三年之後,就未嘗見全牛了,而是對牛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筋骨相連的間隙、骨節之間的竅穴皆了如指掌。普通廚工不了解牛的內在組織,盲目用刀砍骨頭;好的廚工雖可避開骨頭,卻免不了用刀去割筋肉,而庖丁則不然,他不是靠感官去感覺牛,而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憑內在精神去體驗牛體,順應自然,擇隙而進,劈開筋肉間隙,導向骨節空處,按照牛的自然結構進行。

順應自然,物我合一,本是道家的追求,庖丁以此為解牛之方,才使他由「技」進於「道」,達到爐火純青、技藝超群的地步。「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這十二字是對庖丁解牛效果的描繪,方法對頭,不僅牛解得快,刀子也不受損害。十九年來,解牛數千頭,竟未換過一把刀,刀刃還是鋒利如初。這當然是每月換一把刀的低級廚工所不可思議的。區別就在於他們求於「技」,而庖丁志於「道」。

在「技」與「道」的關係上。莊子學派認為「技」與「道」通。「道」高於「技」,「技」從屬於「道」;只有「技」合乎「道」,技藝才可以純精。「道」的本質在於自然無為,「技」的至善亦在於自然無為。只有「以天合天」(《莊子·達生》),以人的內在自然去合外在自然,才可達到「技」的最高境界。庖丁深味個中三昧,所以才能成為解牛中的佼佼者。反過來,「技」中又有「道」,從「技」中可以觀「道」。「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莊子·天地》)。文惠君正是通過庖丁之「技」,悟得養生之「道」。養生,其根本方法乃是順應自然。顯然,庖丁解牛,乃是莊子對養生之法的形象喻示。

不過莊子所說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客觀上又揭示了人在實踐中如何達於自由的問題。文中所說的「天理」、「固然」,若引申開來看,亦可理解為人們面臨的外界客觀事物。它雖然會給企望達於自由的人們帶來這種那種限制或妨礙,但睿智的人們又不是在它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只要認識它,順應它,就能夠如庖丁那樣自由洒脫。對此,莊子曾作過一番極為精妙的分析:「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節」固然不可逾越,但畢竟有間隙,這就為人們「游刃」提供了天地,只要善於在這一天地里施展本領,是同樣可以自由自在的。「游刃」二字,活現出解牛者合於自然而又超於自然的神化境界。當然,對於「固然」的認識並非一勞永逸,即使庖丁那樣技藝高超者,每逢筋骨盤結處,總是謹慎從事,「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來不得半點麻痹大意,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毫不懈怠才是。

此則寓言立意在於闡明「養生」,實則還闡述了一個深刻的美學命題,即藝術創造是一種自由的創造。莊子認為「技」中有「藝」。庖丁解牛的動作,就頗具藝術的觀賞性。他的表演,猶如一場優美絕倫的音樂舞蹈,其舞步合於《桑林》舞曲,其韻律合於輝煌的《咸池》樂章。作為一種具有美的意味的創造活動,是令觀賞者心醉神迷的。而庖丁解牛後「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的神情,又使人們看到創造者在作品完成後內心滿足的喜悅。

莊子正是通過庖丁其言其藝,揭示美是一種自由的創造。這種美的創造必須實現合規律(「因其固然」)與合目的(「切中肯綮」)的統一,以達到自由自在(「遊刃有餘」)的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則是創作必備的心境,強調要排除一切感官紛擾,全神貫注,這與《莊子·達生》篇中梓慶削鐻時所說的「齋以靜心」,「忘吾有四枝形體」,是一致的。此種「心齋」、「坐忘」境界,與近現代西方美學注重的「靜觀」、「觀照」殊途而同歸,不過卻早於叔本華、尼采兩千一百多年。

莊子散文善於運用形象化說理的手段。這則寓言採用誇張、對比、映襯、描摹等多種手法,表現庖丁解牛技巧的純熟,神態的悠然,動作的優美,節奏的和諧,身心的瀟洒。具體說來,此文在寫作方面的主要特點是:

一、結構嚴密。全文分兩大部分,先講述故事(第一、二段),再點明寓意(第三段)。就故事說,又分兩層,即由寫「技」到說「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再由庖丁闡述他的解牛之道。寫庖丁的技,先是直接描寫,再通過文惠君的讚歎加以小結,並轉入庖丁的談道。對道的闡述又分為三個方面:首先,從縱的方面介紹掌握道的三個階段,突出掌握道以後的特點;其次,從橫的方面將庖丁與良庖、族庖進行比較,以說明得道與否的異同;第三,說明成功地解決了難以處理的「族」的問題。這是從一般寫到特殊。這三個方面都緊緊扣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之「道」進行闡述。庖丁答文惠君的第一句話,將寫技與談道兩方面自然地聯繫起來。文惠君所說由庖丁之言獲得養生之道的話,又起到統攝全文、揭示主題的作用。全文圍繞解牛的事件,闡述一個「道」字,由具體到抽象,條分縷析,環環相扣,將道理說得曉暢透徹。

二、語言生動簡練。如寫庖丁解牛時手、肩、足、膝的動作,只用觸、倚、履、踦四字,便反映出各自的特色。用「嘻!善哉!技蓋至此乎?」這麼八個字(實詞、虛詞各半)三句話,就將文惠君看到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術而產生的驚異、讚歎與疑惑不解的思想感情真實地反映出來。「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幾句,將庖丁解決特殊困難時那種專心致志、小心謹慎而又充滿信心的內心活動、目光和動作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又與後面寫庖丁因困難獲得解決而悠然自得的動作、神態形成鮮明對照。

名家點評

台灣科技大學原教授羅龍治《哲學的天籟——莊子》:莊子用牛身子的結構,比喻人世的錯綜複雜。不會操刀的人殺牛,硬砍硬割,就好像不懂道理的人,在世上橫衝直闖一樣,徒然地損耗形神。

貴州大學教授張耿光《莊子全譯》:以廚工分解牛體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遊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6%E4%B8%81%E8%A7%A3%E7%89%9B/15842930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成語出處

先秦·左丘明《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阻止)民之口,(超過)於防川」。意思是指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比喻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成語故事

周厲王是西周時候的一個暴君,他獨斷專橫、殘忍兇狠,誰稍不如他的意,不是遭受酷刑,落得終身殘疾,就是被流放到窮鄉僻壤,弄得妻離子散。老百姓對他恨透了,大家遇到一起就講他的暴行,不滿的情緒四處蔓延。

召穆公見人民對周厲王越來越不滿,很憂慮,擔心這樣下去終將釀成大亂,就勸周厲王說:「大王,你這樣做實在太過分了,老百姓快受不了了,到處都在議論你。」周厲王一聽,拍著桌子吼道:「誰敢議論我,立即處死。」為了防止老百姓說自己的壞話,周厲王從衛國找來了一個巫師,讓他整天在街上轉悠,聽到誰說自己的壞話就立即來報告。不知有多少人因為說了對周厲王不滿的話被送上了斷頭台。這樣一來,老百姓都不敢議論國君了,甚至連在一起講話也不敢了,怕被誤認為在議論朝政而做了冤死鬼。兩個熟人在街上偶爾遇見,只能互相遞個眼色,擦肩而過,誰也不敢張口。從此,再也沒有怨恨之聲傳到周厲王耳朵里。他高興極了,覺得自己的辦法真靈,得意洋洋地對召穆公說:「你看,我能禁止百姓發議論,現在沒人敢說我壞話了吧?

召穆公嘆了口氣,說:「你這樣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條河水。河水一旦決口,要造成滅頂之災;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帶來的危害遠甚於河水。所以,治理河水要採取疏導的辦法,治理民眾要讓天下人暢所欲言,然後採納其中好的建議。這樣,天子處理國政就少差錯了。古代聖賢的君主為政,總要讓公卿大臣甚至士大夫發表自己的意見,還要廣開言路,讓天下百姓都有議論政治得失的機會。老百姓嘴裡講的都是心裡所想的話,怎麼可以不讓他們說出來呢?

可是周厲王根本聽不進召穆公的勸導,而且變本加厲鎮壓百姓,三年後,激起民憤發生了叛亂,最終被流放到了國外。

成語寓意

古語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召穆公屢次規勸橫徵暴斂的周厲王,周厲王非但不聽,反而變本加厲地「防民之口」,這種做法本身即是一種「失民心」的做法,這種做法不會降低他的失誤,也不會消除民眾的憤怒。周厲王終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可悲,可憐,卻又在情理之中。如果當初他勤政愛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需,那麼也就不會淪落到流放的下場。

成語告訴人們:無論何時,處於何種境遇,君與民,都是舟與水的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統治離不開一國之君,更離不開一國之民。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防民之口,甚於防川/2351591

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是一個成語。說是爐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不但沒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腳上的毛燒掉了。比喻被人利用,為別人冒險,結果擔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最早出自法國詩人讓·德·拉·封丹的寓言詩《猴子和貓》。

《猴子和貓》

一隻猴子一隻貓,同居一室是同僚,同一主人特關照,全被主人寵壞了。猴子名叫貝特朗,胡作非為很猖狂;老貓取名叫拉東,肆無忌憚更驕縱。天不怕來地不怕,不管什麼都敢碰。家裡物品遭損壞?千萬不要怪鄰人。貝特朗偷拿一切,拉東也不甘示弱,不抓耗子抓乳酪。一天就在爐火邊,兩個惡棍注意看,爐火上面烤栗子,看得兩個真眼饞。偷吃栗子主意妙,一石就能中二鳥:自己既可享口福,又給別人添煩惱。猴子就對貓說道:「兄弟,今天機會好,你從火中取栗子,顯顯你的真絕招。火中取栗這本事,我若生來就知曉,那我必定露一手,要讓栗子有好瞧。」說干就干拉東貓,伸出爪子輕輕刨,扒開爐灰分兩側,隨即收回尖趾爪,然後伸出再試探,來回試探好幾遭,終於抓出一顆栗,接二連三熟練了。貝特朗猴不閑著,一顆一顆大口嚼。這時女僕進屋來,猴子和貓趕緊逃。據說老貓未盡興,還怪女僕瞎亂跑。

各路諸侯多如此,愛聽這種奉承語,不怕燒手去取栗,無異等於蹬渾水,跑到外省瞎忙碌,最終只為王得利。

——讓·德·拉·封丹

舉例:他只是看中你的作戰長才罷了,一旦你替他火中取栗,打下江山之後,他便會把你一腳踢開。

近義詞:為人作嫁。

轉自:

https://www.zdic.net/hans/%E7%81%AB%E4%B8%AD%E5%8F%96%E6%A0%9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B%E4%B8%AD%E5%8F%96%E6%A0%97/1136722

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解: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並列死在馬廄里,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夠吃盡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千里馬的食量而餵養它。這匹千里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它嘶鳴的時候,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面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輪扁斫輪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①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 ② ,疾則苦而不入 ③ ,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選自《莊子·天道》

注釋

①輪扁:製造車輪的人。②甘而不固:滑動而不牢固。指輪孔太大車輻條鬆動。甘,滑。③苦而不入:滯澀而難進入。

【譯文】

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木材)製作車輪,(輪扁)放下椎鑿的工具走上堂來,問齊桓公說:「請問,您所讀的是什麼書呀?」桓公說:「是(記載)聖人之言(的書)。」又問:「聖人還在嗎?」桓公說:「已經死去了。」輪扁說:「既然這樣,那麼您所讀的書不過是聖人留下的糟粕罷了。」桓公說:「我讀書,做輪子的匠人怎麼能議論?說出道理就可以放過你,沒有道理可說就要處死。」輪扁說:「我是從我做的事情看出來的。砍削(木材)製作輪子,(榫頭)做得過於寬緩,就會鬆動而不牢固,做得太緊了,又會滯澀而難以進入。(我做得)不寬不緊,從手中做出的活兒,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規律。這種火候嘴裡說不出來,但是有個規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訴我的兒子,我兒子也不能從我這裡得到(做輪子的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歲了,還在(獨自)做車輪。古代人和他們所不能言傳的東西都(一起)死去了,那麼您讀的書不過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托利得定理的應用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法國社會心理學家托利得

點評:思可相反,得須相成。

托利得所說的「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是講面對同一個問題或事物時,要同時關注其兩面。也就是說,要能容納不同的意見或見解。廣泛徵求意見,是領導者在做出決策前的必要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決策的準確性。廣泛徵求意見最主要的是態度,包括言者無罪、廣開言路、從諫如流和善於納諫等,如下:

「言者無罪」,是領導者能夠聽到不同意見的制度保證。群眾敢言,領導者才能聽到不同意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允許下級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允許發表不同意見,讓「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原則制度化。

「廣開言路」,是領導者能夠聽到不同意見的渠道保證。俗話說「無道不修道,必定四處繞。」行路如此,言論亦如此。在一般情況下,群眾對領導的工作,總會有話要說,無處可說時,就難免牢騷遍地,小道消息盛行。要改變這一不良局面,就必須廣開言路,使群眾和領導之間的言路更加暢通。

「從諫如流」,是領導者能夠聽到不同意見的人格保證。「聞過則喜」,不僅反映了領導者對不同意見尤其是批評意見的態度,更反映了領導者的胸懷。領導者的正確態度和寬闊胸懷來自對工作和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有了這樣的人格修養,領導者才能聽得到、聽得進不同意見。

「善於納諫」,是領導者能夠聽到不同意見的素質保證。下級和群眾的意見往往紛繁雜亂,領導者必須善於綜合、識別和抉擇,以便去偽存真,使合理化建議成為領導決策和工作的有益鏡鑒。「善於納諫」,有賴於領導者綜合素質的提高。這種素質的提高,會使領導者更好更多地聽到好的意見,改進自己的工作。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鼫鼠:鼫shí鼠 。古書上指鼯wú鼠一類的動物,亦稱「大飛鼠」或「五技鼠」《說文》稱之為「鼫鼠」,鼯鼠,石鼠,形如兔,專吃農作物。因為它「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這種「五技而窮」的情況,用以描寫貪而無所成。

本爻辭的意思是:想晉陞,卻像鼫鼠那樣,既貪焚又沒有一技之長,要守持正固以防危險。

爻辭中以「鼫鼠」來比喻九四爻,說他是會飛卻飛不了多遠,會攀援卻爬不到樹上去,會游泳卻游不到河的對岸,只能在小水坑裡游來游去;會打洞可是卻打不出一個可以藏身的洞穴,幾條腿緊忙活,卻跑了半天還沒有人一步的距離遠。這種樣樣都懂但沒有專長的人士,社會上比較普遍,而其一生的命運也就因此而像「鼫鼠」一樣了,這種人即使守正道,也不會逃脫危險的。

象曰 :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象辭的意思是:鼫鼠守正道也會有危險,是因為所處的位置不當。

九四爻屬於陰爻居剛位,不得位。底下還有三個陰爻在逼近,無處可進,陷入困難之中。

人生啟示

佔得此爻者,你目前的處境有些不妙,無路可走。你總是提防著什麼,就像是一隻老鼠那樣縮頭縮腦。即使你可能得到了晉陞或發展,但是由於方法不正當,結果事情很嚴重,必須要經過艱苦的磨鍊,才能免除危險。此時,若是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要像鼫鼠那樣貪多卻一事無成,可以把一項技能學精,使之成為自己的專長,這樣才對自己的發展有利。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火地晉,光明出現在大地。離火太陽照耀坤土,坤土即有被賞識與晉生之象。變卦山地剝,大象為高山。象徵位居高位,權位,姿態高高在上。然而變卦艮與互卦艮內外勾結,土克水為財,水山蹇,極力貪財。又離火為色,火生土,極力好色。正所謂是貪得無厭。坎水為子鼠,艮為小,水山蹇又象小老鼠一樣,離火變艮土,理想志向消失,沒有作為。離為陽為積極,艮為止為消極。雖然離變艮,由虛變實,火山旅,明裡看著走的是正道,但是山地剝,暗裡卻是群陰剝陽,暗藏危險。離變艮,下面陽爻變陰爻。說明下面失去群眾信任。水山蹇,土克水,不學無術。火山旅,火變土,一事無成。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聯想有些人其位處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地位,如權重如宰相的高位, 還要想升遷,那就必定想篡位,行大逆不道之事了。鼯鼠禍國殃民而又冥頑不靈,必將落下害人終害己的結局。

故事鼯鼠魏閹亂明朝

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啟年間,有道士在街市作歌,傳得沸沸揚揚:「委鬼當頭立,茄花滿地紅」。這個「委鬼」合起來寫就是「魏」,暗指專權太監魏忠賢;「茄花」暗指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因為在北京話裡面,「客」這個字便讀作「茄」音,意思是這兩人相互勾結,把皇宮內外搞得昏天黑地。

魏忠賢原是河北肅寧的一個小無賴,因為賭博輸得精光,被債主逼急了,自己割了陽物。後由同姓人、太監魏朝介紹去明熹宗生母宮內管伙食。以後又托明熹宗的奶媽客氏推薦人宮。

明熹宗是一個不理政事貪玩好耍的昏皇帝,魏忠賢和客氏投其所好,糊制獅蠻滾球、雙龍賽球珠,逗得熹宗十分開心,視兩人為心腹,幾乎一刻也離不得。

明熹宗即位不久,就提升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管記錄皇帝口述詔令的大權。魏忠賢與客氏狼狽為奸,用司禮監太監王體乾等為爪牙,引誘熹宗晝夜唱戲、歌舞、打獵、賽馬。他還招募數千名兵士進宮放炮操練,炮聲震動內宮,驚死了沒滿月的皇長子。有一回,炮銃爆炸,差點炸傷熹宗。

魏忠賢與客氏合謀殺害了裕妃張氏。嚴明的張皇后提醒熹宗注意魏、客兩人之奸。有一次明熹宗閑步到坤寧宮,見桌上放著書,問張皇后:「你讀的什麼書?」張皇后正色答道:「我正在讀《史記》里的《趙高傳》。」她借趙高這個人權奸,暗指魏忠賢。明熹宗仍執迷不悟。

魏、客聽見此事,賊膽心虛,買通坤寧宮侍女。侍女替張皇后捶腰時,暗暗用狠勁,損傷胎兒,使張皇后小產。明熹宗從此絕後。

魏忠賢得勢後,先以大學士沈淮為外援,繼而引親信魏廣微入內閣。朝廷中除了東林黨以外的官僚派別,都投靠到他的門下。

後來,魏忠賢兼管特務軍事組織,血腥鎮壓堅決反對他的東林黨,先後罷斥要員數十人,濫殺東林黨人,株連全國各地士子。他還拆毀全國書院,禁止講學,壓制言論。

魏忠賢死黨遍天下,所謂「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大小爪牙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他們爭相為魏忠賢廣立生祠,「魏公祠」竟然遍布全國各地。有地方官人祠不拜,立即被魏黨爪牙抓去,打得九死一生。

魏忠賢外出之時,隨眾上萬,車馬扈從極為華貴,士大夫跪拜迎送,有些獻媚者甚至高呼:「九千歲!」魏忠賢,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市井無賴,利用明熹宗昏庸貪玩,使七年的天啟之治極為腐朽黑暗。

明熹宗得原因不明的鼓脹病喪命後,他的弟弟朱由檢嗣位,為明思宗,年號崇禎。明思宗本來就了解魏忠賢罪惡滔天,他嗣位以後,朝廷中又有人紛紛上書彈劾魏忠賢及其爪牙有「並帝、蔑後、傷民財……」等十大罪,真是天怨人怒,罪該萬死。

魏忠賢進宮,向崇禎皇帝哭沂他被冤枉。崇禎命左右大聲朗誦那些控訴書,一字字如亂箭穿心,嚇得魏忠賢膽戰心驚,只顧叩響頭。

崇禎傳旨,公布魏忠賢罪狀,發配安徽鳳陽。後來言官上奏,請求不能輕饒了這個害國害民的竊國大盜。崇禎又傳旨抓魏忠賢回京嚴懲。

魏忠賢在去鳳陽的途中得到密報,同乾兒子李朝欽相對著痛哭了一場,雙雙上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權奸魏忠賢,落了一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鼯鼠魏閹亂明朝,九四:晉如鼯鼠,貞厲。人生啟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個市井無賴,半文盲,因為皇帝的昏庸,竟然混到秉筆太監、「九千歲」的高位。那是封建專制制度下的畸形產物。值得注意的是魏忠賢對明熹宗施用投其所好的迷魂藥,將皇帝弄得昏昏然,完全不問政事,任他恣意橫行。現實中,如果你擁有權力、地位或金錢,有人對你甜言蜜語,對你百依百順,投你所好,你說「公雞能下蛋」,他就說「親眼見」,這就要警惕了,這種人往往就是魏忠賢式的角色!

轉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203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