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

從季節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等客觀因素來看,銷售的確有旺季和淡季之分。但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創新改變自然的淡旺季,讓淡季不淡、淡季變成旺季;另外,淡季和旺季有時候是信息差、地域差異導致的,如果信息交換充分、打破地域差異,淡旺季就可以轉換。另外,我們要把自然淡季充分利用起來,不浪費淡季的時間,厲兵秣馬、為旺季做充分的準備,在自然旺季到來的時候贏得盆滿缽滿。

與一般企業認為只有淡旺季不同,我們奧康將傳統季節中的季節過渡地帶也劃分出來,分為了八季,按照八季對鞋子分類,極大地拓寬了產品線的寬度,同時加快了物流周轉速度。以棉鞋為例,細分後的棉鞋品類為:9月為時尚棉鞋,9月~11月為時裝棉鞋,11月~1月為保暖棉鞋,1月~3月是商務棉鞋,產品的豐富保證了消費者的選擇權。我們還延長了退貨期。例如,5月開始涼鞋上市,但到7月才是銷售旺季,如果按照原來1個月的退貨期,那麼到7月旺季的時候經銷商和專賣店在退貨的壓力下早已把涼鞋下架。延長經銷商的退貨期後,涼鞋可以到10月退貨,充分保證了產品的上架率,提高了銷售率。我們的新品類多量少,老品類少量多,這種調整避免了專賣店在物流結構上的失衡。

旺季的辛苦勞碌和淡季的休生養息,已然成為大多數公司的運行規律。但機會還是存在的。淡季銷量的增長顯然不會來源於市場的增量,而是來源於對手的減量。說白了,就是在對手鬆懈時從他們手中搶。這也是「淡季旺做」策略被採用的原因。

我們有好多位店長,在淡季的時候,通過多種營銷手段,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業績,營業收入甚至比旺季還多。

營銷的本質就是要將同質的產品賣出不同來。創新就是要創造差異化,差異性的促銷、差異性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選擇來完成淡季銷量的增長。

對鞋企而言,每年的6、7月是個休養生息的季節,生產和銷售趨淡。2005年的這個時候,奧康卻比往日更繁忙,我們對外宣布招聘近千名製鞋技術人員,讓業界頗為震驚。

此次大招聘主要是為了服務奧康國際品牌產業園。國際品牌產業園是奧康三大製鞋基地之一,位於溫州東甌工業園區,2004年10月11日正式啟動,全部採用國際頂尖設備,主要為國際品牌代工。在這一年的所謂淡季,奧康的訂單非常多。這是由於地域和信息差異被打破,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填補了我們國內市場的傳統淡季。只要我們將眼界放得足夠寬闊,我們的信息匹配度足夠高、地域限制被打破,淡季就不會淡。

顯然,淡季除了有時間限制外,還有區域限制。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在不同的區域市場,淡旺季是不同的,至少程度上是不同的。例如,有的產品就存在「南淡北旺」和「南旺北淡」更替的特點。中國幅員遼闊,橫跨多個氣候帶,有市場轉移的騰挪空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中國的地理特徵,根據地域進行有針對性的推廣活動。如果我們放眼全球市場,這種騰挪空間就更大了。

事實證明,通過創新營銷、技術改進等手段,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淡季不淡,變淡季為旺季或者延長旺季的時間。

用旺季的決心去做淡季,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產品品牌效應是品牌商決勝市場的「利器」,市場淡季應該成為品牌商的品牌推廣旺季。

如果我們能在淡季的時候,依舊用旺季的決心去做市場,雖然絕對數量(銷量指標)不能夠有所突破,但是在銷量上哪怕是小小的提高,在相對數量上(市場佔有率指標)一定會將對手甩得更遠。因為經過對渠道通路的擠占,只要比對手取得一點優勢,而且一路保持優勢,也就是保持了淡季時的市場佔有率,到了旺季,消費者對自己品牌的信心會因為鋪市率和曝光率的優勢而促進形成對品牌的偏好,這對於在旺季跟對手拉開差距,形成市場馬太效應有直接推動作用。

有一句老話說,「旺季取利,淡季取勢」。取利,就是要獲得最大銷量;取勢,則是獲取制高點,爭取長期的戰略優勢。石處于山底,大而無力;置於山頂,則小而有勢。

很多賣家在淡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徹底放鬆了。奧康絕不能這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對奧康來說,淡季並不是閑下來,而是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我們要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加強電商渠道建設,做好總結與規劃,起到承上啟下作用;把握營銷節點,搶佔市場有利地位;加強培訓、學習;進行用戶調查、運營方案探究等等。

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

轉自:https://www.sohu.com/a/448698223_120974514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