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指個體對權威、規則、制度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和限制產生的抗拒、抵抗或反抗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可能源自於對不公正、不合理、不自由或不符合個體利益的情況的不滿和抵觸。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反抗心理產生的原因:

1、權威壓力:個體感受到來自權威人士的強制、壓迫或限制,導致個體產生反抗心理。

2、不公正對待:個體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歧視或不公平的待遇,導致個體產生反抗心理。

3、自主性受限:個體感受到自主性受到限制、選擇權被剝奪或自由受到限制,導致個體產生反抗心理。

4、不滿和抵觸:個體對規則、制度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感到不滿意、抵觸或不認同,導致個體產生反抗心理。

5、自我認同:個體對自己的身份、價值觀念或信仰感到受到威脅或挑戰,導致個體產生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可能表現為言語、行為或情緒上的抵抗和反抗。在某些情況下,適度的反抗心理可以促使個體爭取權益、捍衛自己的權利,但過度的反抗心理可能導致衝突、矛盾和不良後果。因此,在處理反抗心理時,需要平衡權衡各方利益,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避免過度的對抗和衝突。有效的溝通、妥協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助於化解反抗心理,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

常見肢體語言解析

一、說話時腳抖動

說話時腳抖動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焦慮或緊張的肢體語言。這種行為可能表明說話者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感時感到不安或緊張,腳抖動可以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對於一些人來說,腳抖動也可能是一種習慣性的動作,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腳抖動往往暗示著內心的不安情緒。如果頻繁出現這種情況,建議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態,嘗試通過放鬆技巧或專業幫助來減輕焦慮和緊張情緒。

二、說話時雙手交叉胸前

當一個人說話時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防禦性的肢體語言。這種姿勢可能表明說話者感到緊張、不自信或者抵觸。雙手交叉在心理學上被解釋為一種自我保護的姿勢,可以幫助人們在面對壓力或不舒服的情境時感到更加安全和受保護。然而,這種姿勢也可能被認為是一種阻擋或關閉的姿勢,可能會給他人一種不開放或不友好的印象。因此,如果想要傳達更加開放和友好的態度,建議避免雙手交叉在胸前的姿勢。

三、雙腿交叉,雙手疊放於大腿上

雙腿交叉,雙手疊放於大腿上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自我保護和冷漠的肢體語言。這種坐姿可能表明說話者在情感上感到封閉或保守,不願意展現自己的真實情感或與他人建立親近的聯繫。雙腿交叉可能暗示一種防禦性的姿勢,而雙手疊放於大腿上則可能表示一種被動或消極的態度。這種姿勢可能會給他人一種不友好或不開放的印象,因此在與他人交流時,建議盡量避免採用這種坐姿,以免造成誤解或不良影響。

四、坐在凳子邊上,身體前傾

坐在凳子邊上,身體前傾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表現出興趣和專註的肢體語言。這種坐姿表明說話者對正在討論的話題或對話對象非常感興趣,展現出一種積极參与和專註的態度。身體前傾可以顯示出對話者的關注和投入,同時也傳達出一種開放和友好的姿態,有助於促進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這種肢體語言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信號,可以增強對話的親近感和有效性。

五、正襟安坐,手扶座位

正襟安坐,手扶座位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專註和自律的肢體語言。這種坐姿表明說話者在傾聽或交流時非常專註和認真,展現出一種禮貌和尊重的態度。手扶座位可以顯示出一種自信和控制的形象,同時也表明說話者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種姿勢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肢體語言,可以增強說話者的自信和信任度,有助於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資料來源於ChatGPT人工智慧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成因及治療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成因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成因是多因素的,包括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以下是可能導致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一些因素:

一、遺傳因素: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發展中起著一定作用。如果一個人的家族中有人患有偏執型人格障礙,那麼他患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二、生物學因素:神經生物學的研究發現,腦部結構和功能異常可能與偏執型人格障礙有關。例如,與偏執型人格障礙相關的大腦區域可能存在功能異常或結構異常。

三、環境因素:早年的生活經歷、家庭環境、社會壓力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對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發展起到影響作用。例如以下幾點:

1、早期失愛。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絕的家庭環境之中。缺乏母愛,經常被指責和否定。單親家庭更易出現有偏執型人格的兒童。

2、後天受挫。成長中連續地遭受生活打擊,經常遇到挫折和失敗。如經常受侮辱或冤屈。

3、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標準極高,並與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間構成尖銳的矛盾。但是從不公開承認自身的某些缺陷。如個子不高、長相不出眾、才能不突出等,其實,意識深層正為此自卑。

4、處境異常。某些異常的處境也使人偏執。如沒有學歷的人,厭惡別人談論學歷,經濟狀況不好的人,迴避談論經濟收入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

綜合來看,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治療偏執型人格障礙時,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

偏執型人格治療心理治療的基本原理在於由心理諮詢師針對來訪者的癥狀用心理學的原理進行解釋,來協助患者能對自己的心理動態與病情,特別是壓抑的慾望,隱蔽的動機,或不能解除的情結有所領悟與了解。治療的範圍要包括內在的精神,人際關係,現實的適應。其最終目標乃在促進自我性格的成熟。

一、認知提高法。由於患者對別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會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向他們全面介紹其自身人格障礙的性質、特點、危害性及糾正方法,使其對自己有一正確、客觀的認識,並自覺自愿產生要求改變自身人格缺陷的願望。這是進一步進行心理治療的先決條件。家庭作業是認知治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最後的諮詢階段,家庭作業應服務於預後和複發預防。

二、交友訓練法。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在交友中學會信任別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訓練的原則和要領是:

1、真誠相見,以誠交心。本人必須採取誠心誠意、肝膽相照的態度積極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數人是友好的和比較好的,可以信賴的,不應該對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見和不信任態度。必須明確,交友的目的在於克服偏執心理,尋求友誼和幫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礙;

2、交往中盡量主動給予知心朋友各種幫助。這有助於以心換心,取得對方的信任和鞏固友誼。尤其當別人有困難時,更應鼎力相助,患難中知真情,這樣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賴和增強友誼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則」。性格、脾氣的相似和一致,有助於心理相容,搞好朋友關係。另外,性別、年齡、職業、文化修養、經濟水平、社會地位和興趣愛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問題。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條件是思想意識和人生觀價值觀的相似和一致,所謂「志同道合」。這是發展合作、鞏固友誼的心理基礎;

三、自我療法。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人喜歡走極端,這與其頭腦里的非理性觀念相關聯。因此,要改變偏執行為,偏執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須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觀念。

四、敵意糾正訓練法。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易對他人和周圍環境充滿敵意和不信任感,採取以下訓練方法,有助於克服敵意對抗心理:

1、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的旋渦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這樣會明顯減輕敵意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而不要不疼不癢地說一聲「謝謝」,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學會向你認識的所有人微笑。可能開始時你很不習慣,做得不自然,但必須這樣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學會忍讓和有耐心。生活在複雜的大千世界中,衝突糾紛和摩擦是難免的,這時必須忍讓和剋制,不能讓敵對的怒火燒得自己暈頭轉向,肝火旺旺。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偏執型人格障礙/10090064

道德弱者的犯罪

認知學派的理論是關於人類認知過程及其對社會行為關係的理論,代表性的有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發生認識論與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L.Kohlberg)的道德認知論。

皮亞傑的突出貢獻在於對兒童思維發展及道德判斷的研究,建立了著名的發生認識論:他主張智慧的本質就是適應,適應是在圖式、同化、順應基礎上的機體與環境之間平衡;智慧是主體建構發展的(結構論);智慧的發展分為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與抽象運算四個階段。對於個體道德判斷的發展,皮亞傑通過間接故事法研究後提出,與個體的認知發展相平行,兒童的道德發展進程可以在他們的認知發展中找到根據;個體道德判斷的發展遵循著從他律向自律的路線:前道德階段(5歲以前)、他律道德階段(6—9歲的道德實在論階段)、自律道德階段(9-11歲開始進入道德主觀主義階段)。
科爾伯格在皮亞傑認知理論(尤其是道德判斷研究)的基礎上,以「道德兩難故事」方法研究個體道德認知發展的規律。1969年在其著作《道德思想與行動發展的階段》中提出了三級水平六階段的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是「道德兩難故事法」,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漢斯偷葯」。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歐洲有個婦人得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本城一個藥劑師發明的葯才能治好她。病婦的丈夫漢斯找到藥劑師,卻被索價2000元,這個價格足足高出了成本價的十倍。漢斯只能到處借錢,可最後只湊夠1000元。漢斯不得已,只好懇求藥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賬,以便能快點救活妻子。但藥劑師一口回絕他,說:「不成!我研製此葯就是為了賺錢。」漢斯因此走投無路,於是乎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月黑風高的晚上,撬開藥劑師的門,為妻子偷來了葯。故事講完以後,研究者會向被試提出問題:這個丈夫應該這樣做嗎?科爾伯格帶著問題,採用縱向法,對72名10-26歲男孩(或男人)的道德判斷進行長達10年的跟蹤測量,並將所得結果在其他國家進行驗證。最終,科爾伯格於1969年提出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如下:

1、前習俗水平(0-9歲)

這一水平的人的道德判斷著眼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和自身的利害關係,包括兩個階段:

(1)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人以懲罰與服從為導向,由於害怕懲罰而盲目服從成人或權威。道德判斷的根據為是否受到懲罰,認為凡是免受懲罰的行為都是好的,遭到批評、指責的行為都是壞的,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所以這個階段的人會回答不該去偷葯,因為偷葯會受到懲罰,是不好的。

(2)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人對行為的好壞的評價首先是看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有時也包括是否符合別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把這種關係看成類似買賣的關係,認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所以他們在回答之前會想知道漢斯的妻子對他好不好。如果好,他們就覺得漢斯應該偷葯,因為把妻子救活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好,他們就覺得漢斯不應該偷葯,因為不符合他的利益。

2、習俗水平(9-16歲)

這一水平的人的特點是:能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範,意識到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範的要求,並遵守、執行這些規範。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1)尋求認可(或好孩子)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人以人際關係的和諧為導向,對道德行為的評價標準是看是否被人喜歡,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是否會受到讚揚。為了贏得別人的贊同、當個好孩子,就應當遵守規則。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會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看的。如果大多數人都支持漢斯偷葯,那麼他們就覺得應該偷葯,因為偷葯符合大家的意見;如果大部分人都反對漢斯偷葯,那麼他們也會覺得不應該偷葯,因為偷葯不符合大家的意見。

(2)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人以服從權威為導向,服從社會規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守法。所以處在這個階段的人會回答不該偷葯,因為偷葯觸犯了法律,是不好的。

3、後習俗水平(16歲之後)

該水平的特點是:道德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準,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依據。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1)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人認識到法律、社會道德準則僅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大家商定的、可以改變的,一般他們不違反法律和道德準則,但不會用單一的規則去評價人的行為,會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所以他們會覺得既然漢斯偷葯救人會觸犯法律,那麼說明現在的法律考慮得還不夠多,應該進一步修改。

(2)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個體判斷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規則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原則,如正義、公平、平等、個人的尊嚴、良知、生命的價值、自由等為依據。在這個階段的人會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沒有什麼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所以他們會認為漢斯無論如何也該去偷葯。

科爾伯格認為,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是固定的,發展階段既不能前後倒置,也不能倒退,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樣的年齡都能達到同樣的發展階段,每個人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也存在差異。許多人永遠無法達到道德判斷的最高水平,有些成人的道德認知也仍然處於前習俗水平。科爾伯格進一步研究了行為人的道德發展水平與犯罪行為之間的內在關係。

認知學派的犯罪心理學理論以犯罪人與非犯罪人的智力差異比較為開端開啟了犯罪的認知研究,如早期的犯罪人「低能論」,進而探索以智慧發展為基礎的道德水平(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發展對犯罪心理、犯罪行為的影響。道德發展滯後理論是當代犯罪認知學派的代表性理論。

科爾伯格及其他一些研究者在皮亞傑道德判斷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行為人道德認知水平與犯罪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而形成了道德發展滯後說。即道德發展與違法犯罪之間存在複雜的關係;道德認知與道德情感發展的相對落後與低水平可能直接或者間接地成為犯罪行為發生的(隱蔽的)內在動力。

行為人的道德認知發展處於較低水平與其犯罪行為之間存在相關

1969年,科爾伯格通過讓法官判斷犯罪人對其犯罪行為的道德評價,發現所有犯罪人的道德發展都處於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中的第一級與第二級水平。1973年,他在題為「青少年犯罪人中的道德判斷」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對比社會背景相同的犯罪和非犯罪人後,發現大部分少年犯罪人道德發展處於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而大部分(75%)非少年犯罪人則處於第三階段、第四階段。

心理學學者阿巴里諾(J.Arbuthnot)等人在對比研究19項使用科爾伯格研究方法對犯罪人與非犯罪人道德認知發展的研究之後指出,少年犯罪人的道德發展存在延緩的現象,他們的道德成熟度低於守法的少年:在年齡、性別、智商和社會經濟地位相同的情況下,少年犯罪人的道德談話成熟度得分明顯低於守法少年的得分。

道德水平與犯罪行為的關係與犯罪類型之間存在著交互影響

桑頓(D.Thornton)等在研究中發現,與輕率性的犯罪(如不涉及物質利益的傷害)相比,進行深思熟慮的犯罪(搶劫、夜間偷盜)的累犯的道德推理更可能處於前習俗水平。也即深思熟慮的犯罪與較低道德認知水平有關,而輕率性犯罪則與道德認知發展水平的關係不大。我國有學者使用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對88名服刑犯人進行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罪犯的道德認知近乎全部(98.8%)處於第一級和第二級水平;罪犯道德認知水平與犯罪類型有關:暴力犯罪、盜竊犯罪與較低的道德認知水平有關(他們處於道德發展第一階段的比例達到43.2%)。

當然,也有研究認為,道德思維與道德行為之間並不是一種簡單的關係,也不是一種直接的關係。詹寧斯(W.S.Jenning)等人指出,由於道德認知水平與犯罪行為之間的關係過於複雜,以至於現有研究不能證明原因性主張的正當性,這種關係充其量提供了一種必要的但不充分的條件。少年犯罪並不是不道德行為的同義詞;道德發展階段與身份犯罪(即因為少年的特定身份而被法律規定為犯罪,如美國多數州規定18歲以下飲酒行為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之間的關係、道德推理與道德推理削弱時發生的犯罪行為之間的關係仍然不清楚。

——本文摘自《犯罪心理分析》

補償心理

什麼是補償心理呢?它是一種關乎人心理平衡的心理機制。所謂「心理補償」是指人們因為主觀或客觀原因引起不安而失去心理平衡時,企圖採取新的發展與表現自己,藉以減輕或抵消不安,從而達到心理平衡的一種內在要求。補償心理是作為調整心理平衡的一種內在動力。

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為求得到補償。從心理學上看,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即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發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長處、優勢,趕上或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正是這一心理機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許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動力,成了他們超越自我的「渦輪增壓」,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們的自卑感也愈強,尋求補償的願望就愈大,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不僅是私生子,出生微賤,且面貌醜陋,言談舉止缺乏風度,他對自己的這些缺陷十分敏感。為了補償這些缺陷,他力求從教育方面來汲取力量,拚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識貧乏和孤陋寡聞。他在燭光、燈光、水光前讀書,儘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識的營養卻對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補償。他最終擺脫了自卑,並成為有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貝多芬從小聽覺有缺陷,耳朵全聾後還克服困難寫出了優美的《第九交響曲》,他的名言——「人啊,你當自助!」成為許多自強不息者的座右銘。

在補償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進的反彈力。由於自卑,人們會清楚甚至過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就促使其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礪,而堅強的性格正是獲取成功的心理基礎。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義者威特·波庫指出,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靈性,憑藉這一靈性,人們得以完成許多豐功偉業。這種靈性是潛在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股力量,即維持個性,對抗外來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嚴」和「人格」。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戰勝自我。因此,令人難堪的種種因素往往可以成為發展自己的跳板。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道德取決於能否從自我設置的陷阱里超越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即所謂「上帝只幫助那些能夠自救的人」。

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也並非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在於他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一代球王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緊張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場上的佼佼者,但卻無端地懷疑自己,恐懼他人。後來他設法在球場上忘掉自我,專註踢球,保持一種泰然自若的心態,從此便以銳不可當之勢進了一千多個球。球王貝利戰勝自卑的過程告訴我們:不要懷疑自己、貶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諸行動,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會從緊張、恐懼、自卑的中解脫出來。因此,不甘自卑,發憤圖強,積極補償,是醫治自卑的良藥。

心理補償是一種使人轉敗為勝的機制,如果運用得當,將有助於人生境界的拓展。但應注意兩點:一是不可好高騖遠,追求不可能實現的補償目標;二是不要受賭氣情緒的驅使。只有積極的心理補償,才能激勵自己達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報復」

報復可爽了!

是時候祭出這篇2004年的Science了。

「利他懲罰的神經學基礎(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在這個研究中,是這樣討論「報復」這個行為的。

兩個人,A與B匿名互動,每個人拿10塊錢。

A可以決定,將自己的10塊錢給B,也可以留給自己。

如果他留給自己,則A與B各自得10塊,Game over。

如果他把錢給了B,則B的錢會翻兩翻,變成40塊。

現在B可以將其中一半發回A,或者什麼也不發。

如果B發給A,則他們每個人得20塊。

如果不發,則B獨吞40塊,具體操作如下圖:

之後,正片開始。

如果B選擇的背叛(放心,B是會背叛的,因為整個實驗中,只有A是小白鼠)

遊戲結束後,研究人員會給A一個報復B的機會,讓A思考1分鐘,決定是否使用「懲罰點」來對B進行懲罰。

在這1分鐘的時間內,研究人員會通過PET(正電子斷層掃描,將其理解為一種不用切開大腦就能看到大腦哪個區域活躍的儀器就好)

使用懲罰點是有代價的,每使用一個懲罰點,A會損失1塊錢,同時B則會損失2塊錢。

結果是這樣的:

當A報告說想要報復,則背側紋狀體(Dorsal striatum)活動增加

那些願意付出更多「懲罰點」來報復B的A,他們的該腦部區域活躍性更強。

這個腦區與習慣的形成及成癮有關,甚至有證據支持這個腦區也與強迫症的形成有關。

以上,這個邏輯鏈條可以理解為:

1、當你感受到某種違反社會規範行為產生時,你的大腦會無意識給你設置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我們通常將其稱為「報復(revenge)」。

2、實現這個目標的需求如此強烈,以至於你願意付出代價讓這個結果達成(這個叫利他主義懲罰),雖然理性上講,這會對你和被報復者都帶來損失。

3、只要報復的目標沒有達成,這個過程就會不斷自我加強。這個目標的實現並非為了公平,而只是為了讓你自己爽。

4、報複目標完成後,你就爽了,不公平感越高,報復行為強度和投入越大,你感受到的爽感就越高。

下一個問題來了,當人們完成報復後,這個「爽感」又能維持多久呢? 也就是問題中擴展問的,報復後會感受到解脫嗎?

事實上,並不能。

報復爽,但也爽不了多久

在2007年的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換了一種遊戲研究這個問題。

他們將被測者分為4人一組,每人給1塊錢,讓他們進行投資。

規則是這樣的,參與者可以選擇投資或是不投資。如選擇投資,在投資結束後,會將總投資額加上40%的收益平分給所有投資者。

注意!是所有投資者!也就是說,哪怕其中有人不參與投資,他一樣會在這個過程中受益。

這就模擬了一種典型的囚徒困境。

對團體而言,最優的策略是合作。

對個體而言,最優的策略是背叛。

你一定猜到了,這個遊戲中,每一組裡都有一位卧底。

這位卧底一定是一位面相上人畜無害的女性,她們會鼓勵每組參與者都進行合作。

然後她們自己每次都會選擇背叛,讓參與者結結實實的體會到被涮的感覺。

遊戲結束後,所有選擇合作的參與者均被給予機會,對背叛者進行懲罰。

懲罰比例是1:3,即付出1毛錢,可以讓背叛者付出3毛錢的代價。

這一次,研究者沒有在遊戲進程中進行觀察,而是在報復結束後,讓參與者報告他們的情緒狀態。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所有選擇了報復的參與者,均報告了更加糟糕的情緒

簡而言之,就是報復一時爽,爽完火葬場。

至於為什麼會如此,研究者又在範式中追加了一些變數。

他們發現,思維反芻(Rumination)中介了報復行為和情緒狀態的路徑。

用人話講,就是:

你以為你報復了就爽了。

可是報復結束後,你會反覆琢磨那個引起你報復的原因,同時又會沉浸在報復成功後的爽感中,反倒讓你覺得更加不爽。

然而報復行為已經發生了,你似乎又沒有理由再報復一次……

真的不行嗎?

好像也是可以的,你可以變本加厲嘛!

那就再爽一次唄!

這下子又輪到對方不爽了。

差不多就得了,你這是要蹬鼻子上臉嗎?

再然後,冤冤相報何時了……

從上面兩個實驗可以看出,報復,簡直就是刻在人們基因中的天性。

我們的利益被別人損害,當我們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報復心便會站出來向傷害我們的人討要我們所失去的。報復心出現且僅出現於人們的利益受到損失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報復心,當一個人其利益受到損失的情況下,其不會組織任何行為來阻攔利益的繼續損失或追回已經損失的利益,那麼其利益會越來越少,直到一無所有。

報復心及報復行為的存在,確保了我們在因他人行為而產生自身利益受損失時,我們能組織相應行為來討回損失的利益:用激烈的言辭,威脅,暴力行為等讓吃了我們的人給我們吐出來,讓拿了我們東西全都送回來。儘管報復心所指導下的行為往往觸犯法律,可當我們憤怒至極時,法律也擋不住我們要報復仇人的願望。

就像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寫下的那樣:

「如果你刺穿我們,我們難道不會流血嗎?
如果你撓我們癢,我們難道不會發笑嗎?
如果你給我們下毒,我們難道不會死去嗎?
如果你加害於我們,我們難道不該復仇嗎?」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And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take revenge?

在進化心理學中,當某一族群受到威脅時,最優的策略是以火滅火,一報還一報。它被解釋為一種生存策略或威懾機制,解決威脅的同時也提醒潛在的敵人,在選擇威脅策略時要三思而後行。

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原諒和寬恕是如此艱難——這本就是一種反生物本性的決策,也是跳出冤冤相報這個死循環的唯一途徑。

轉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8985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報復心理/1324591

反社會人格障礙

問ChatGPT:

害人成癮,這是心理學中是什麼病?

ChatGPT答:

害人成癮並不是一個官方的心理學診斷,但可能與一些心理障礙有關。其中一個可能的診斷是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這是一種個體表現出冷漠、無視他人權益、缺乏同情心和良心的心理障礙。這些人可能有侵犯他人的傾向,並從這種行為中獲得滿足感。然而,只有經過專業心理評估才能準確確定一個人是否患有特定的心理障礙。如果您或他人有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專業心理健康專家以獲取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問ChatGPT:

反社會人格障礙,這種病怎麼治療?

ChatGPT答:

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障礙,沒有特定的藥物可以治癒該病。然而,以下治療方法可能有助於管理和減輕癥狀:

  1.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和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等心理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了解和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
  2. 社交技能訓練:通過培養社交技能和情緒調節能力,患者可以學會更好地與他人交往和解決衝突。
  3. 情緒管理:學習識別和管理情緒,包括憤怒和衝動,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衝動行為。
  4. 支持性治療:提供支持和理解,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關係,增加治療的效果。
  5. 藥物治療:雖然沒有特定的藥物可以治癒反社會人格障礙,但在某些情況下,藥物治療可以用於管理相關的癥狀,如抑鬱、焦慮或衝動控制問題。

重要的是,治療反社會人格障礙需要長期的投入和綜合的治療計劃。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與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合作,以制定適合個人情況的治療計劃。

問ChatGPT:

請介紹一下「認知行為療法」?

ChatGPT答: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種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幫助人們識別和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以改善情緒和解決問題。CBT的核心理念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CBT的主要目標是幫助人們學會更積極、合理和有益的思考方式,以及採取更健康的行為。以下是CBT的一些關鍵概念和技術:

  1. 認知重構:通過識別和挑戰負面、扭曲或不合理的思維模式,以改變消極情緒和行為。這包括學會替換負面思維為更積極、合理和客觀的思考方式。
  2. 行為實驗:通過嘗試新的行為方式,觀察其結果和影響,來驗證和修正原有的不健康行為模式。
  3. 問題解決技巧:幫助人們學會有效地面對和解決問題,以減輕焦慮和壓力。
  4. 情緒調節技巧:通過學習情緒調節策略,如深呼吸、放鬆訓練和注意力調節,來管理和減輕負面情緒。
  5. 家庭和社交技能訓練:幫助人們改善人際關係、溝通技巧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CBT通常是一個結構化和目標導向的療程,需要與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合作。治療的具體內容和持續時間將根據個人情況和治療目標而有所不同。通過CBT,人們可以學會更健康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問ChatGPT:

請介紹一下「辯證行為療法」?

ChatGPT答:

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幫助人們改變自我破壞性的行為模式,特別是情緒不穩定和自殺傾向。DBT最初是為治療邊緣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而開發的,但也被廣泛用於其他情緒調節障礙和自我破壞行為的治療。

DBT的核心理念是辯證思維,即接受和改變的結合。它強調接受個體的當前狀況和同時努力改變不健康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以下是DBT的一些主要組成部分和技術:

  1. 四個模塊:DBT包括四個核心模塊,分別是:個人技能培訓、情緒調節、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維護。這些模塊旨在幫助人們學會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2. 行為鏈分析:通過分析不健康行為的鏈條,從觸發事件、思維、情緒、行為和後果等方面,幫助人們理解和改變自我破壞性的行為模式。
  3. 技能培訓:通過教授具體的技能,如情緒調節、人際溝通、衝突解決和應對危機等,幫助人們處理情緒和應對挑戰。
  4. 個體治療:提供一對一的個別治療,幫助人們解決個人問題、制定目標和制定應對策略。
  5. 團體治療:通過參加團體治療,人們可以與其他人分享經驗、學習技能和獲得支持。

DBT通常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需要與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合作。它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情緒調節能力、改善人際關係、減少自我破壞行為,並提高生活質量。

問ChatGPT:

如果一個人被從小保護得太好,並且從小耳濡目染了各種黑暗和罪惡,那是否容易得上這種「反社會人格障礙」?

ChatGPT答:

雖然一個人從小被保護得太好並且接觸到黑暗和罪惡的情況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發展產生影響,但它並不能單獨導致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發展。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障礙,其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環境和個體特質。

雖然家庭環境和早期經歷可以對個體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它們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發展通常涉及一系列複雜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家庭環境、社會因素和個體特質。例如,遺傳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特徵。家庭環境中的不穩定、暴力或虐待行為也可能對個體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個體的個性特質和心理健康狀況也可能與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發展有關。

因此,雖然一個人從小被保護得太好並且接觸到黑暗和罪惡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但它並不是直接導致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因素。如果您有關於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擔憂,建議諮詢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以獲得更詳細和個性化的建議和支持。

問ChatGPT:

我們人類應當如何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

ChatGPT答:

要保持健康的心理,以下這些做法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1. 照顧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
  2. 學會應對壓力:生活中常常會面臨壓力,學會有效地應對壓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關鍵。嘗試使用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進行身體活動來減輕壓力。
  3. 培養積極的心態: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嘗試改變消極的思維模式,培養樂觀和感激的心態。
  4. 尋找支持:與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擾,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有人可以傾訴和分享,可以減輕心理負擔。
  5. 培養興趣愛好:找到你感興趣的活動和愛好,投入其中,可以幫助你放鬆和享受生活,提升心理幸福感。
  6.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他人建立積極、互助的人際關係,培養良好的溝通和解決衝突的能力,可以促進心理健康。
  7. 設定目標和追求成長:設定個人目標,並努力追求自我成長和發展。這可以幫助你保持積極的動力和意義感。
  8. 保持平衡:努力在工作、學習和個人生活之間尋求平衡。確保給自己留出時間休息、放鬆和享受生活。
  9. 尋求專業支持:如果你感到心理健康受到困擾,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支持,如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健康專家的幫助。

記住,每個人的情況和需求是不同的,所以適合你的方法可能與他人不同。如果你有特定的心理健康問題或困擾,建議諮詢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以獲得個性化的建議和支持。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或斯德哥爾摩效應,又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採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基本信息

中醫病名: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外文名:Stockholm syndrome

別名:斯德哥爾摩效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質情結、人質綜合征、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就診科室:精神科

多發群體:情感上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者

常見病因:起因為情緒依附、屈服暴虐的弱點

常見癥狀:對所處境遇恐懼、害怕,但同情、幫助加害者

起源

1973年8月23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揚·埃里克·奧爾森與克拉克·奧洛夫森,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他們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採取敵對態度。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克里斯汀竟然還愛上劫匪奧洛夫森,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

這件事激起了社會科學家的興趣,他們想要了解在擄人者與遭挾持者之間的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發生在這起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而後來的研究顯示,這起研究學者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驚訝的普遍。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體驗。

專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當人遇上了一個凶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命,人質就會把生命權漸漸付託給這個兇徒。時間拖久了,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會覺得是恐怖分子對他的寬忍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他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也下意識地以為兇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這種屈服於暴虐的弱點,就叫「斯德哥爾摩精神症候群」。

關於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心理分析學的看法,新生嬰兒會與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種情緒依附,以最大化周邊成人讓他至少能生存(或成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綜合症可能是由此發展而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角色認同防衛機制的重要範例。

正如這句話所說:人是可以被馴養的。

臨床表現

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通常有下列幾項特症:

1.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這四個條件下,人們就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診斷

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會經歷以下四大曆程:

1.恐懼

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2.害怕

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3.同情

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會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4.幫助

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治療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治療斯德哥爾摩首先要幫助受害者認識自己,發展受害者的個人潛能。幫助受害者建立積極的心態,不輕易屈服於現實。了解加害人的軟肋伺機發起自衛性反擊。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惡的制度。

轉自:斯德哥爾摩綜合征_百度百科 (baidu.com)

關於強迫症

強迫症認知模式:

(1)過高的不適當的責任感對責任的錯誤理解這一模式是強迫症特有的表現形式。他們具有對事件的過高的責任感,惟恐失職與過高的使命感、內疚與罪惡感。

(2)對威脅的評估強迫症患者對危險及傷害性後果估計過高及對個人應對能力的估計過低。

(3)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思維方式——控制和減少傷害的一種方式,也是強迫癥狀產生和維持的主要因素,此認知模式會增加對危險的過高評價。強迫症完美主義的形式包括:對事情的了解必須十分完美;什麼都必須作到恰到好處;絕對對稱,確定並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維的至關重要性強迫症患者因為害怕對不良後果負責,過分關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維,思維與行為的界限不清,認為有某種思維將導致產生某種行為。

(5)過分要求控制強迫症的核心是他們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絕對地控制他們的環境,通過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來減少危險和避免批評的一種方法,強迫症患者還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險和傷害,強迫觀念是過分控制不容許的思維的正常的精神系統的崩潰。

(6)萬事要求確定強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對完美和危險知覺的不確定,對自我效能的懷疑是強迫症的認知方式之一。當事人苛求確定性的時候,他會反覆說「我可能就是萬一出問題的那個人」,認知治療師承認這種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實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當事人難以接受不確定性?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就會引出其採用確定性來預測事物的需要的探討,它表明了當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則當事人就覺得災難會降臨。

註解:

認知行為療法。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認知問題上,通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

強化相倚

強化相倚是指某一反應和它產生的環境變化之間的一致性關係。

強化物即與行為相倚的——隨時間的推移能增加行為出現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強化即在反應之後呈現強化物。

某當一行為之後伴隨著喜愛刺激出現時,我們稱這一事件為陽性強化。

當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討厭刺激的解除時,我們稱這一事件為陰性強化。

陽性強化和陰性強化都能增強在它們之前出現的行為反應的可能性。陽性強化通過繼反應之後呈現令人喜愛的刺激而增強行為反應的頻率。陰性強化則相反,它通過解除、減少或阻止反應之後出現討厭刺激來增強行為反應的可能性。

操作性消退指如果某一行為不再產生可預期的效果,那麼它就會退回到操作性條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懲罰物指的是任何一種刺激——當它伴隨在某一反應之後出現時——能降低該反應在以後發生的概率。懲罰是在反應之後施加懲罰物。

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討厭刺激物時,我們稱這一事件為陽性懲罰。

當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喜愛刺激的去除時,我們稱這一事件為陰性懲罰。

懲罰,從定義上看,總是減少某一反應再次發生的概率;強化,從定義上看,總是增加某一反應發生的概率。

定比強化指固定反應次數後給予強化。

變比強化指在不定反應次數後給予強化。

定時強化指在固定時段後給予強化。

變時強化指在不定時地給予強化。

連續強化程式指在每一個期待行為出現之後,都予以一個強化。

間隔強化程式指只在部分而非所有反應之後給予強化。

在條件反應被消退之前,運用間隔強化程式要比連續強化程式更能保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