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46-知足之足,恆足矣

天下有道,(què,退還;拒絕;迴轉;去除)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距國百里為郊)

(1、辠,犯法也。2、過失;錯誤)莫大於(能夠;可以)(欲,貪慾也。——《說文》)(遭難、受害)莫大於不知足,(jiù,咎,災也;災禍)(cǎn,慘痛;傷痛)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註解:

天下治理有「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能走的馬都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天下治理無「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戰馬在郊外的戰場生下馬駒子。

最大的罪過莫過於能夠放縱自己的貪慾,最大的禍患莫過於不知道滿足,最慘痛的災禍莫過於貪慾得到滿足。

所以知道滿足的富足,永遠是富足的。

德經4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名與(品格、修養;品格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它決定了這個人回應人生處境的模式)孰親?身與貨孰(重,與「輕」相對)?得與亡孰(損害,禍害)?甚愛必大費,多藏必(深,重zhòng,濃,多)(失去)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註解:

名聲和品格比起來哪個更親切?品格和財貨比起來哪個重要的多?得到名利和喪失品格比起來哪個更有弊病?過於愛惜名聲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過多積斂財貨必然會失去很多(別的東西)。

所以說,知道滿足才不會遭受屈辱;知道適可而止才不會有危險;如此才可以保持長久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