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經》第一句話的重新理解

《德經38-上德不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對於這句話,我之前的註解是:

(德指道德,得是指現實中的功名利祿,「德」通「得」,有德才有得,行道而有所得叫做道德。)具備「上德」的人不刻意求「得」(功名利祿 ),而是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因此有「德」;具備「下德」的人為了不失去「得」(即功名利祿),而刻意求「德」,因此無「德」。

今天對這篇文章進行檢查性的校對,過程中對後文進行了一些改進性的修改,以圖更貼合語義。在修改完檢查時,發現首句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的註解與後文不是很協調,應該是註解的有問題。而且之前的註解,是有疑問的,並非無懈可擊。很簡單的一點,在追求功名利祿的今天,大家理解的是:現實這麼多的人無德,但卻保有功名利祿,無德卻有得;而且大把有德的人,仍在貧困中掙扎,怎麼能說「有德才有得」。大家只是直觀地、片面性地看到了一面,認為現實中的「德」和「得」並非一目了然的那種因果關係,所以很多人會對這句話的註解抱有疑問。

當然,有德才有得,這是自然(道)的規律,我的註解也沒錯。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對於一個修「道德」的人來說,有時候暫時沒有功名利祿恰恰是為了讓你更安全,或是讓你能有其它方面的「得」,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和認知。為了更好地體現這句話的普遍性含義,讓大家一目了然,不存在疑問,於是在結合上下文進行重新認真思考後,我對這句話採用了下面的註解,以圖體現出它的辯證性和協調性。

具備上德的人遵從本心、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因此能體現真正的德;下德的人,形式上不離開德(恪守形式上的「德」),因此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這樣註解以後,我發現它更貼合下文的含義了。當然,我們註解過程中,並非為了註解而註解,而是為了總結概括實踐和經驗,以期能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使其具有實用性和規律性。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根據自身的經歷和經驗做出的理解和註解,如果你有其它的見解,我們不妨「以文會友」,來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