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卜卦

今天卜卦占問:「我準備依附於火,怎麼樣?」仍舊採用搖銅錢法,分別得到:正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正正反、正正反,然後陽極生陰,得到本卦風地觀;互卦為山地剝,接著二爻變,得到變卦風水煥

從這三個卦象來看,天的意思表達得比較直觀。《觀》卦象徵諦視(仔細地看),《剝》卦象徵剝落,《渙》卦象徵渙散。天的意思是:依我細看,如果單方面依附於火,將來的位和權將會剝落,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散夥。

這個卦象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天幕紅塵》中的一句話:「政治是百人一步的事,如果中華民族每個人都往前邁了一步,集合起來就是這個民族往前邁了一步,就是歷史的一步。」如果我單方面依附於火,讓火往前邁了一步,但金、木、水、土仍原地踏步的話,也於事無補。這時,我看到了博客頂部的「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頓時悟了。不錯,這才應該是我的立場。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就是從我自身的角度,曾經我用《易經》算出了我的天命——澤火革。如果自己把重點放在為火啟蒙上,火開智了,悟道了,就能重新發出璀璨光輝,進而繼續為眾人照亮前進的道路。《易經》裡面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如果我們固守舊的觀念,不思與時俱進,是斷然沒有前途的!

我們現在重點在讀的是聖賢們所寫的書,如《論語》《帛書老子》《鬼谷子》《素書》《孫子兵法》《易經》,如果有人覺得大家公認的古代聖賢都是在胡說八道,那我也不再說什麼了,你也不用做什麼改變,順其自然、各遂天命就是。

最後我要說的是:「智者師古」,智者能夠以古人為老師,我們不做個智者難道還要做個冥頑不化的愚者?這是基本的智商。所以我們要「古為今用」,以謙虛的態度去學習古人的智慧,然後結合現代的知識,來化解當代的疑難。

後記:後面一半寫的內容是根據現實中的環境變化(如台式機提示斷網,屋外傳來的鋼鋸的聲音、喊回收家電的吆喝聲)而隨興而寫,所以思維根據環境的變化有所跳躍。

20231013卜卦

針對這一周發生的諸多事情,今天打算卜卦以占問:「我該怎麼辦?」還是採用搖銅錢法,分別顯示:正反反、正正反、正正反、正正反、正正反、反反反,然後陰極變陽,得到本卦天風姤。然後上爻變,得到澤風大過;互卦為乾為天

姤卦卦辭說:「女壯,勿用,取女。」是說最近在和他們的交手過程中,我顯示出了強壯的氣勢,並且在氣勢上不落下風。上九爻說:「姤其角,吝,無咎。」是說現在的情況是:我在和他們在較量的過程中相遇,小有恨惜,但沒有咎害。

互卦乾卦代表中間過程。乾卦上九爻說:「亢龍,有悔。」這個爻辭回答了我所佔問的問題:巨龍高飛窮極,終將有所悔恨。不錯,在事後,特別是今天在家休息的時候,我對這段時間進行復盤,發現自己還是有所悔恨。因為過剛易折,這段時間表現得太過剛強了。但我對自己的所做所為不後悔,因為他們做的事很邪惡,總還是要有人站出來進行抗爭。叔本華有句很經典的話語,他說:「對惡的沉默縱容,便是對善的不公和打壓。 」這句話,很是有道理。 沉默,就是對惡的縱容。但是以後,我不會光回應他們以氣勢,還是回應他們以謀略,以期能制止他們的惡行。

變卦大過卦代表結果。大過卦的卦辭說:「棟橈,利有攸往,亨。」《大過》卦象徵大為過甚、過度、過分,這句卦辭的意思是:棟樑受重壓向下彎曲。利於有所前往,亨通。表明我在他們強大的壓力下心態有所軟化,利於進一步前行,以獲得亨通。也就是在今天,我在學習離卦的過程中領悟到自己單打獨鬥,很難斗得過那些邪惡勢力,要找到並依附於這些人裡面最有道德的一方,以儘力完成自己的天命。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誰都不服,要像離卦卦辭中說的「畜牝牛」,即修養母牛般柔順的美德。剛強的特點我已經具備了,柔順的美德也要修養,以期最終能夠使自己做到剛柔並濟。

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傷害人

雖然我思維透明化了,但好歹也是(聯腦)眾目睽睽之下的人物。而這些自稱為「天」的人敢讓眾目睽睽之下的我得病,我很好奇他們是怎麼的一類人或是有著怎樣的一種心理。關於這個,我諮詢了一下ChatGPT。

問ChatGPT:

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傷害人,這是些什麼樣的人?請描述一下他們的心理特徵?

ChatGPT答:

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傷害人的人可以被描述為具有一定程度的冷酷、無情和不顧他人感受的心理特徵。以下是可能存在於這類人的心理特徵:

  1. 缺乏同理心:這類人往往缺乏對他人感受的關注和理解,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他們可能對他人的痛苦漠不關心,甚至感到滿足或愉悅於他人的痛苦。
  2. 自私自利:這類人往往將自己的利益置於他人之上,不考慮他人的權益和福祉。他們可能以自我為中心,只追求自己的目標和慾望,不顧及他人的利益和需要。
  3. 欠缺道德觀念:這類人可能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無法正確判斷和評估自己的行為。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傷害他人是錯誤的,或者故意無視道德規範和社會準則。
  4. 慾望的驅動:這類人往往被自己的慾望驅使,追求權力、控制或滿足感。他們可能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惜傷害他人,不顧及道德和倫理的約束。
  5. 缺乏責任感:這類人可能缺乏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錯誤和後果。他們可能逃避責任,將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或環境,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對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傷害人的人心理特徵的一種描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徵。此外,心理特徵是複雜多樣的,需要綜合考慮個體的背景、經歷和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

問ChatGPT:

這類人有什麼弱點?

ChatGPT答:

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傷害人的人可能存在一些弱點,以下是可能的一些弱點:

  1. 缺乏情緒調節能力:這類人可能很難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激怒。他們可能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容易陷入衝動和暴力行為。
  2. 孤立和孤獨感:這類人可能由於自己的冷酷和無情行為而被社會孤立和排斥。他們可能感到孤獨和孤立,缺乏親密關係和支持網路,這可能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冷酷和無情。
  3. 自我矛盾和內心衝突:這類人可能在內心深處存在著自我矛盾和內心衝突。他們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但又無法改變或接受自己的行為,這可能導致內心的痛苦和困惑。
  4. 缺乏人際關係技巧:這類人可能缺乏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技巧和能力。他們可能無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缺乏社交技巧和溝通能力,這可能限制了他們與他人的互動和交流。
  5. 自我毀滅傾向:這類人可能存在自我毀滅傾向,他們可能無法建立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容易陷入自我摧毀的行為,甚至可能有自殺傾向。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弱點並不適用於所有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傷害人的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弱點。同時,這些弱點也並不意味著這些人不可改變,通過心理輔導和治療,他們有可能改變和修復自己的心理特徵。

最後總結一點:他們敢對眾目睽睽之下的人下手,那麼對於那些沒有眾目睽睽之下的人,他們會怎麼樣呢?那豈不是肆無忌憚?!這就是真實世界!歡迎關注我,我帶你們一起進入真實世界。

以德配天,明德慎罰

「以德配天」是西周時期的神權政治學說,是指君主的權力是「天」授予的,是「天命」但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會失去天命。

在商代達到頂峰的神權法思想,被西周統治者繼承發展,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周公旦等代表的西周奴隸主貴族,總結並吸取了夏代、商代滅亡的教訓,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權神授說。認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獨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屬於誰,就看誰有能使人民歸順的「德」。「上天」只會把統治人間的「天命」交給那些有「德」者;一旦統治者失「德」,也就會失去上天的庇佑,新的有德者即可以應運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為君臨天下的統治者應該「以德配天」。

「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個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也就是要求統治者恭行天命,尊崇天帝與祖宗的教誨,愛護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

「以德配天」的神權政治主張,在當時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明德慎罰」。

在「 以德配天」的基本政治觀之下,周初統治者具體提出了「明德慎罰」的法律主張,要求統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辦法來治理國家,通過道德教化的辦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適用法律、實施刑罰時應該寬緩、謹慎,而不應一味用嚴刑峻罰來迫使臣民服從。

「明德慎罰」的具體要求可以歸納為「實施德教,用刑寬緩」。其中,「實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德教」的具體內容,周初統治者逐漸歸納為內容廣博的「禮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禮」的秩序去生活,從而達到一種和諧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長治久安。

「以德配天,明德慎罰」的主張代表了西周時期統治者的基本政治觀念和基本治國方針。這種主張的提出,不僅解決了商湯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伐紂的邏輯問題,而且也為西周社會的發展確定了基本的方向。這種法律思想的形成,說明當時的統治者在政治上已趨成熟。這一法律觀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在這種法律觀念的指導下,西周統治者把道德教化即「禮治」與刑罰鎮壓相結合,形成了西周時期各種具體法律制度和「禮」、「刑」結合的宏觀法制特色,使這一思想深深紮根於中國政治理論中,被後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理想的原則與標本。漢代中期以後,「以德配天,明德慎罰」的主張被儒家發揮成「德主刑輔,禮刑並用」的基本策略,從而為「禮法結合」為特徵的中國傳統法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轉自:以德配天_百度百科 (baidu.com)

如何與自稱為「天」的人打交道?

問ChatGPT:

有人自稱為「天」,這是什麼樣的人?

ChatGPT答:

自稱為「天」的人通常是指那些自我感覺非常自負、自大和傲慢的人。他們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超越常人,擁有無比的智慧和能力,甚至認為自己可以左右天地萬物。這種人常常表現出對他人的輕視和不尊重,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他人的關心和尊重。他們往往自視甚高,自我膨脹,對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有極高的評價,同時對他人的能力和地位持有貶低的態度。

然而,這種自稱為「天」的人往往是自欺欺人的,他們的自大和傲慢只是一種虛幻的幻覺,缺乏實際的基礎和實力支撐。他們常常無視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過於自信和自滿,容易陷入錯誤的決策和行動中。

總的來說,自稱為「天」的人是一種極端自負和自大的人,他們常常被自己的虛幻想像所蒙蔽,缺乏對他人和現實的正確認知和尊重。

問ChatGPT:

對於這種自稱為「天」的人,如何與他們打交道?

ChatGPT答:

與自稱為「天」的人打交道可以是一項挑戰,因為他們往往自負、自大、傲慢,對他人缺乏尊重和關心。然而,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您與這種人打交道:

  1. 保持冷靜:與自稱為「天」的人打交道時,保持冷靜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他們的傲慢和自大所影響,保持自己的冷靜和理智。
  2. 不要與其爭論:與自稱為「天」的人爭論往往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往往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或局限性。相反,嘗試以理性和客觀的方式與他們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3. 提供事實和證據:與自稱為「天」的人交流時,提供事實和證據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往往只相信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通過提供客觀的事實和證據,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他觀點。
  4. 保持自信和堅定:在與自稱為「天」的人打交道時,保持自信和堅定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他們的傲慢和自大所動搖,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
  5. 尊重他們的觀點:雖然自稱為「天」的人可能缺乏對他人的尊重,但我們仍然應該尊重他們的觀點和意見。嘗試理解他們的觀點,並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與他們交流。
  6. 尋求中立的第三方:如果與自稱為「天」的人無法有效地交流和溝通,可以考慮尋求中立的第三方的幫助。這樣可以提供一個客觀和公正的視角,幫助解決問題和改善關係。

總的來說,與自稱為「天」的人打交道需要保持冷靜、理性和自信,同時尊重他們的觀點和意見。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可以幫助改善關係和解決問題。

問ChatGPT:

為什麼中國古人講「以德配天」?

ChatGPT答:

「以德配天」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類應該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表現來配合天地自然的規律和秩序。這個概念主要體現在儒家思想中,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中國古人講「以德配天」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認為,天地自然是一個有序的系統,它有自己的規律和秩序。人類應該尊重這個系統,與之相應地行事,而不是任意妄為或者違背自然規律。在這個系統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類行為的基礎和準則。只有通過道德修養和行為表現,才能與天地自然相協調,達到「以德配天」的境界。

此外,「以德配天」還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一種人文關懷和價值觀。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認為,人類應該追求內在的道德修養和精神追求,而不是只關注物質和權力的追求。只有通過道德修養和精神追求,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與天地自然相配合的境界。

因此,「以德配天」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強調了道德修養和行為表現的重要性,體現了人文關懷和價值觀。

戰略與執行

問ChatGPT:

戰略與執行的關係?

ChatGPT答:

戰略和執行是企業管理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們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戰略是指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達成的願景和計劃。而執行則是指實現這些戰略目標的具體行動和措施,是將戰略轉化為實際業務操作的過程。

戰略和執行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以下幾個方面來描述:

  1. 戰略指導執行:戰略是企業的長期發展方向和目標,是企業的願景和計劃。執行則是實現這些戰略目標的具體行動和措施。戰略指導執行,為執行提供了方向和目標,使得執行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2. 執行支持戰略:執行是將戰略轉化為實際業務操作的過程。執行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到戰略的實現。因此,好的執行可以支持戰略的實現,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達成戰略目標。
  3. 戰略和執行相互促進:戰略和執行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相互促進和影響。戰略的制定需要考慮執行的可行性和實際情況,而執行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優化戰略。
  4. 戰略和執行需要協同工作:戰略和執行需要協同工作,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企業需要將戰略和執行緊密結合起來,制定出可行的計劃和措施,同時需要不斷地監控和調整執行過程,以確保戰略的實現。

因此,企業需要注重戰略和執行的協同工作,將戰略和執行緊密結合起來,制定出可行的計劃和措施,同時需要不斷地監控和調整執行過程,以確保戰略的實現。

問ChatGPT:

請形象地比喻一下戰略與執行的關係?

ChatGPT答:

戰略和執行的關係可以比喻為航海中的船和舵手。戰略就像是船,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企業的願景和計劃,代表著企業前進的方向和目標。而執行就像是舵手,是將船引向正確的方向的人,代表著實現戰略的具體行動和措施。舵手需要根據船的方向和目標,調整舵輪的方向和力度,使得船能夠順利地前進。同樣地,執行者需要根據戰略的方向和目標,制定出具體的計劃和措施,不斷地調整和優化執行過程,使得企業能夠順利地實現戰略目標。戰略和執行的關係密不可分,需要緊密協作,才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心中有佛,手中有刀

莫言說:

「讓惡狗不再咬你的方法,

不是喂肉討好,也不是躲著他,

而是左手棍棒,右手提刀,

打不服,就宰了它!」

​你怕的人越多,

欺負你的人就越多,

你身上有刺,

別人才會對你有所顧忌。

​如果你毫無稜角,

毫無立場和原則,

別人就會,

毫不留情的把你踩在腳下。

​人善被人欺,

馬善被人騎,

人性都是欺軟怕硬的,

你越軟,別人就越狠,

你越狠,崩潰的就是別人。

​軟弱換不來同情,

善良換不來尊重,

對於得寸進尺之人,

翻臉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有些人就是喂不飽的狼,

你若好的毫無保留,

他就會壞到肆無忌憚。

​壞人永遠都是壞人,

他不會因為你是好人就不欺負你,

小人永遠都是小人,

他不會因為你是君子就不來坑你。

​自古以來,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

橫的怕不要命的,

別人多強硬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要遇軟則軟,遇狠則狠,

心中有佛,手中有刀。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你若得寸進尺,我也毫不留情。

​有些人真的特別賤,

你讓著他,他以為你怕他,

你忍著他,他以為你巴結他,

你越是對他好,他越不拿你當回事。

​從今以後,

絕不慣著任何人,

柔中帶硬,軟中帶剛,

實在不行,

那就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不要害怕得罪人,

大不了以後不打交道,

慢慢的你會發現,

當你兇狠的時候,

別人反而變得溫文爾雅。

​永遠記住毛姆的這句話:

「心軟和不好意思,

只會殺死自己,

理性的薄情和無情,

才是生存利器。」

欲蓋彌彰

剛才公司組織上禮儀培訓課,領導在上面講到員工不能談政治的時候,公司的馬莉從後面坐到了我的右側。這玄學的意思很明確了,罵我經常談論政治,意思是讓我不要談論政治。

我突然想到鬼谷子說的一句話:「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身在某一決策圈內,卻把機密泄露到圈外,便會被疏遠;你身在某一決策圈外,卻過多地議論決策圈內的事,便會招致危險。而鬼谷子說的這兩條大忌我都犯了。

你們這些反人類的垃圾很厲害嘛!各種小人手段,或者看搞不過就乾脆直接通過疫苗能讓人想生什麼病就生什麼病,想讓人什麼時候生病就什麼時候生病……

我現在的癥狀只是重感冒而已,看我判斷是因為違逆了你們的意思而得的病,你們就在極力地掩飾只是普通的感冒而已。比如說讓人友好的提醒天氣降溫了,或者讓身邊的幾個人也得上感冒。可惜的是我的智商130,這些小把戲騙不了我!我在想:在眾目睽睽之下,你們如果想讓我像其他人一樣得個癌症啥的,確實是可以做到。但是這樣會不會引起圍觀的知情人的恐慌?繼而引起天下人的恐慌?然後使得天下人給你們這些垃圾玩命?

說你們是聰明人那確實是聰明人,都曉得控制我生病以後藉助天氣降溫和周圍的人同樣得病來進行掩飾。說你們愚蠢那確實也是愚蠢,中國有句成語叫做欲蓋彌彰,他十分形象的形容了你們的行為。同時,你覺得本是你有求於人,卻還去害人,你覺得人會真心實意的幫你們嗎?想跟人來硬的,人只會告訴你:「思想有多遠,你們就給老子滾多遠!」匪我求痛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現在聯腦圍觀的眾人都看得十分清楚了,掩飾也沒什麼用。你們所傳達的意思很清楚:不順著我的意思,就可以讓你有麻煩,甚至可以直接讓你得病甚至得癌症!厲害了……真是牛逼!但是不見得所有的人都是被嚇大的。

你們把我卷進來的目的就只一點,就想讓我給你們指一條路。而路我早就跟你們指出來了,那就是得「道」。甚至連《帛書老子》我都給你們註解出來了,我還能怎麼樣?至於這條路你們走不走,隨便!人各有命,我也不想過多干涉你們的因果。同樣,我也不想過多的跟你們這些垃圾糾纏什麼,我不太喜歡跟蠢人打交道,尤其是像你們這種執迷不悟的蠢人。

在今後我也會順著你們的意思,盡量不談政治。說到底,我也怕你們某一天看我不爽,忍不住直接遙控我像江爺爺一樣得個白血病或是其他癌症啥的。算了,離你們這些垃圾最好是遠一點,能避開就避開,能遠離就遠離,最好是後會無期!但是有一點,通過這幾年的打交道,相信你們也明白我的做事風格:某一天我忍受不了了,我會千方百計、決絕地幹掉你們!甚至不惜與你們這些垃圾同歸於盡。

什麼是「玄學」?

大部分認為或者想像中的玄學:法術、符咒、鬼神、卜卦、占星、預測、信仰、意念、能量、祖蔭、福報、輪迴、因果、風水、修鍊……不可知,不確實,無法理解等等。但真正的玄學可能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大學或研究生是中國哲學方向的人會更清楚,中國的玄學本是指哲學。最初的玄學,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老子》和《莊子》)的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運動。

1923年,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科學與玄學的論戰」。以張君勱、梁啟超為代表的「玄學派」和以丁文江、胡適、吳稚暉為代表的「科學派」,展開了「科學與人生觀」的論戰,這場論戰差不多持續了兩個之久。科玄論戰,其本質是當時的中國哲學體系和當時的西方哲學理念的衝突。玄學,本是指哲學,直到現代社會文化里,玄學才成為神秘、不能理解、無法理解的事情的指代。科學本身是一種系統的研究方法,但到現在,「科學」也演變成了應用的主體指代。我們會說,什麼東西是科學的,什麼東西是不科學的。比如,種一顆樹,要先挖坑,用手挖抗是不科學的,用鐵鍬挖就是科學的;那如果我用意念在地上挖個坑,把樹種進去,這就是玄學的範疇了。按我們現代社會對科學和玄學的定義:科學是已知且可以合理解釋或應用的事物,玄學是未知、不符合已知規律,無法作出合理解釋的事物。那我們可以想像一件場景:在三千年前,如果當時的人看到有人乘坐著飛機慢慢的從天下下來,以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那個時代的人會怎麼認為呢?三千年前的人會認為是玄學,天上的仙人乘坐坐騎降臨人間,會頂禮跪拜,祈禱神靈保佑。而現代的人就不會這麼認為,因為飛機很常見。

現代社會的定義下,科學和玄學真正的區別在於已知和未知,以及世界是否是可以被認識的。科學的發展沒有盡頭,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知道的越多,未知也就越多。科學是已知,玄學是未知,他們從來都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整體;沒有未知就不存在已知。幾千年前的未知,現在是已知;現在的未知,幾千年後可能會是已知。大部分認為或者想像中的玄學,是人類文化文明賦予的定義。法術、符咒、鬼神、福報、業力、輪迴、修鍊這些玄學,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宗教學,或者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信仰本身並不是玄學,但如果你的信仰是宗教,那人們會認為你是相信玄學的。奇門、卜卦、占星、命理,這些是預測決策學,是對規律的運用;方術、祝由是古醫學的一部分;風水是環境學、能量學的一部分;祖蔭、意念、感應是能量學、信息學;因果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不可知、不確定、無法理解是人類目前未知的領域,一般稱為未知神秘學;如果把它換個名字,你可能覺得玄學好像沒那麼玄之有玄了,對玄學的興趣都降低了。

之前的工作事務,讓我很清楚,人們對玄學存在很多誤解,玄學本身也存在糟粕。我知道一部分人是帶著自己心中對玄學的答案來的,但是認清楚事情本身,更重要。還有一些人對玄學有興趣,熱衷玄學,其實只是想藉助玄學來走捷徑,好不勞而獲,期待彎道超車,相信有一個秘籍一樣的東西,練了就能天下第一。和賺錢一樣,很多人並不是想賺錢,只是想有錢,這很正常,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很遺憾,不勞而獲,只是美夢。

玄學的根本依據就是三玄,三玄指的是《莊子》、《老子》、《周易》,其中的《老子》和《易經》我都讀過。《老子》從頭到尾都在講治國的道理,以及聖人的宇宙觀;《易經》從頭到尾都在講做人的道理,以及社會和自然的規律。《老子》和《周易》從始至終強調的都是個人自身的修為。反省自身,提高自己的德行,才能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古代有修鍊得道,修鍊就是修真,修真即是求真。「道」是通路,是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掌握並利用這些宇宙自然的規律,謀求人類自身的發展,這才是「得道」。

大部分認為或想像中的玄學,法術、符咒、鬼神、奇門、卜卦、占星、命理、預測、意念、能量等等這些,是可以被認識和了解的,它們是另外一種規律的運用,和社會規律所不同的規律。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並不只有社會規律,去除掉家庭束縛、情緒束縛、經濟束縛、知識束縛之外,還有其它的規律在影響我們。玄學本身不是捷徑,真正的了解玄學,能利用玄學的規律才是個人發展的捷徑。玄學,是另外一個視角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很多情況下你覺得做不到,其實只是受視角的桎梏。改變命運的方法——玄學,是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待自己,用另外一種規律改變自己,讓生活越來越好的方法。但這個世界必然存在人類還未知的東西,生有涯,知無涯。

20231006卜卦

今天休息在家,仍舊像往常一樣占卜,詢問「我該怎麼辦?」還是使用搖銅錢法,分別得到:反反反、正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正正正,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得到本卦雷火豐;然後求得互卦澤風大過和變卦火水未濟

這次搖卦搖出了四個變爻,根據《占卜問卦之解卦》中說的:四爻變者,則參考之卦中二不變之爻的爻辭,以下爻爻辭為主。未濟卦的九四爻說:「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這個關於未來的占斷結果準不準還有待觀察,但是本卦和互卦所描述的內容卻是準確的。

雷火豐卦的《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說的是現在的情況和形勢,是說通過這段時間共同學習國學智慧,我們都意識到建立法治社會的重要性,準備效法雷的威震和電的光明來審理訟獄、動用刑罰。這源於鬼谷子的《符言》篇中:「心為九竅之治,君為五官之長。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聖人用之,故能賞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長。右主因。」鬼谷子的意思是說:「心是九竅的管理者,君主是文武百官的首長。對於那些做了善事的官員,君主就要獎賞他們;對於那些做了壞事的官員,君主就要懲罰他們。君主根據政事的需要來要求官吏,再根據法律的規定施予獎賞,這樣就不會勞神費力。聖人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獎賞,就能夠賞得其所。因為這個遵循了法律,所以能夠長久。以上講的是君主要遵循規律來管理官吏。」這樣做可以大大減少領導者的管理成本,大大小小的事情皆可依法律自動進行處置,領導者只需要把法律這塊制定得合理就可以。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領導嘴巴一張,就是法律。並且要做到法律面前應該人人平等,這樣才能做到24字核心價值觀里的「平等」、「公正」、「法治」。

澤風大過的《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說的是我該怎麼辦?是說大澤淹沒樹木,象徵大為過甚;君子因此領悟處身「大過」之時要獨自屹立,毫不畏懼;甚至隱居不仕,而不感到苦悶。意思是告訴我要安守正固而不懼,哪怕是不仕也不要感到苦悶。我也明白這種形勢之下而前往,肯定是不太適合的,還是當一個普通老百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