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地观20+

观:(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而不(进献,祭献),有孚(yóng,温和肃敬的样子)若。

《观》卦象征谛视(仔细地看):谛视了祭祀开始时倾酒灌地的降神仪式,还不到后面的献飨细节,心中就已经充满了诚信和肃敬。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彖传》说:宏大壮观的气象总是呈现在崇高之处,譬如具备温顺和巽的美德,又具中和刚正之质就可以让天下人观仰。“谛视了祭祀开始时倾酒灌地的降神仪式就可以不观后面的献飨细节,此时心中已经充满了诚敬肃穆”,这是说明在下者通过谛视能够领受美好的教化。观仰大自然的神妙规律,就能理解四季交转毫不差错的道理;圣人效法大自然的神妙规律设教于天下,天下万民于是纷纷顺服。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象传》说:和风吹行地上(万物广受感化)),象征谛视;先代君王因此省巡万方、观察民风、设布教化。(“省方”指省察四方民心的向背;“观民”指考察风土民俗崇尚什么;“设教”指考察各地的风俗而加以教化和治理。)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像幼童一样谛视,小人没有咎害,君子会有憾惜。(犹如儿童蒙昧无知,看不清事物一样,小人(庶民)所见浅薄,不识天子诸侯的为观之道,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君子(统治阶级人物)童观,和普通百姓一样,看不清天子诸侯的为观之道,那就可鄙吝了。)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象传》说:初六“像幼童一样谛视”,这是小人的浅见之道。

【六二】(暗中察看)观,利女贞。

暗中谛视,利于你守持正固。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象传》说:“暗中谛视,你才会守持正固”,也可以说是羞丑的。

【六三】观(自称;自己)(生活),进退。

谛视自己的人生,时可进则进,时不可进则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象传》说:“谛视自己的人生,时可进则进,时不可进则退。”,是没有失进退之道的。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服从,归顺)于王。

谛视国家之盛德光华,利于出仕辅佐君王。(“宾于王”,古时候人君礼敬贤人像对待宾客一样,所以进入王朝的士人叫宾。圣明的君王在位,怀有才能和德行的士人都愿意进入王朝做官,辅佐君王而利益天下,这是君子的志向所在)

《象》曰:“观国之光”,(希望,表示祈求)宾也。

《象传》说:“谛视国家之盛德光华”,希望能归顺。(尚宾,希望仕进于王朝,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谛视自己化生的天下,君子没有咎害。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象传》说:“谛视自己化生的天下”,通过观察民风来自我审察。(民之风俗德行均由我所出我所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谛视他化生的天下,君子没有咎害。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象传》说:“谛视他化生的天下”,志意未平啊!(九五自己“观我生”,上九要帮助九五“观其生”。这是因为国家治乱未定,盛衰难卜,上九心中忧虑,志意未平。)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