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亨,王假( 通“叚”,借)
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涣》卦象征涣散:亨通,君王借助美德感格神灵以保有庙祭,利于涉渡大河,利于守持正固。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彖传》说:“涣散,亨通”,譬如阳刚者前来居阴柔之中而不穷困,阴柔者获得正位于外而上与阳刚之志协同(于是阴阳虽散而心神聚通)。“君王借助美德感召神灵而保有庙祭”,说明君王聚合人心居处正中;“利于涉越大河巨流”,说明乘着木舟协力涉险必能成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象传》说:风在水上吹,使水波浪起伏,跌宕不已,有涣散之象,故称“涣”;先代君王因此通过祭享天帝、建立宗庙,以归系人心。涣卦卦象给了反面的启示,就是如何使人心不涣散,那就是祭祀天帝,建立宗庙,传播信仰,只有信仰才能把人心凝聚在一起。
【初六】用拯马壮,吉。
(涣散之时)用健壮的良马勉力拯济,可获吉祥。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象传》说:“初六爻的吉祥”,在于顺承九二。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涣散之时直奔其关键的机要部分,悔恨消失。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象传》说:“涣散之时直奔其关键机要部分”,是因为九二阳刚之身而居柔位,早想一吐为快,现在终于有机会得偿所愿了。
【六三】涣其躬,无悔。
涣散之时其从自身寻找原因(并改正),无悔恨。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象传》说:“涣散之时其从自身寻找原因”,是因为其志在向外求聚合。
【六四】涣其(表示祈使。当、可、应该,表示期望)
群,元吉;涣有(发生,呈现;产生)
丘(众人聚居的地方)
,匪夷所思。
涣散之时应当聚集群贤,大为吉利。涣散之时呈现群贤聚集的状态,真是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象传》说:“涣散之时应当聚集群贤,大为吉利”,说明六四的德行广大。
【九五】涣汗(汗水,出汗,在此用意是使出全身的劲,奋力)
其大号(大力号召)
,涣王居(1、居,蹲也,后作“踞”)
,无咎。
涣散之时君王像发散身上汗水(出而不反)一样奋力地发出号令,涣散之时君王蹲下身体放低姿态(曲金),无咎害。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象传》说:“君王蹲下身体(放低姿态)而无咎害”,是因为九五以阴刚之身居中位。
【上九】涣其血(伤害)
去逖(tì,通“剔”,治)
出,无咎。
涣散之时其放弃伤害(众人)使得出现大治的局面,无咎害。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象传》说:“涣散之时还伤害(众人)”,应该远离这个祸害。
20230515下午修改此文时,太阳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