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陰符七術-損兌法靈蓍

(損,減也)(通「銳」,鋒芒)者,機危之決也。事有適然(偶然)(選擇)有成敗,機危之動,不可不察。

減少鋒芒,是危機之時的決策。事情有偶然,選擇有成功和失敗,危機的動向,不可不觀察。

故聖人以無為(等侯)有德,(句首語氣詞。無義)察辭合於事。兌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兌之。(觀察)有不可者,聖人不為之(言辭;文辭;言語)

所以聖智之人用無為的方式等侯從對方處獲得信息,觀察對方的言辭是否符合事情。露出鋒芒是因為了解對方,減少鋒芒是為了方便行事,要時而減少鋒芒時而露出鋒芒。經觀察後發現不可為的,聖智之人就不再為這個言語。

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辭不煩而心不虛,志不亂而意不邪。

所以聰明人不會光顧著自己說話而忽略別人言辭中的隱含信息,因而能夠做到言辭不繁亂並且思想不空虛,志向不紊亂並且意願不偏邪。

(判決罪人,斷獄)其難易而後為之謀,因自然之道以為實。

判斷事情的難易然後為之謀劃,順應自然的規律來作實際努力。

圓者不行,方者不(達到、安住),是謂大功。益之損之,皆為之(說講)。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

如果能夠使對方的圓通之略不能施行,使對方的方正之略不通達成,這叫做「大功」。對要說的話進行增益、減損,都是為了言辭能夠恰當地表述出來。善用「分發威力」、「散除威勢」的權變,以顯現出鋒芒的威力,危機才能為之決策。

故善損兌者,譬若決水於千仞之堤,轉圓石於萬仞之谿。而能行此者,形勢不得不然也。

所以善於減少鋒芒的人,他處理事情就好像挖開千丈高的堤水,又好像從萬丈的谿谷上向下滾動圓石一樣。而能夠做到這個的,是其所造就的形勢使人不得不如此。

本經陰符七術-轉圓法猛獸

轉圓者,無窮之計也。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而通心術。

轉圓,是說要像轉動圓珠一樣源源不斷地產生計謀。要想源源不斷地產生計謀,必須具有聖智之人的思想,從而推究出不可估量的智慧,進而通達思想的方法。

而神(引導、指引)混沌(也寫作渾沌,中國古人想像中天地未開闢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為一,以變論萬類,說(意義;意思)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用,轉圓而求其合。故與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正確的道理),以觀神明之域。

而精神引導是經由混沌變為和合,用變化的視角來論說萬物,說話的意義也就會無窮。智慧、戰略、計策、謀劃,具有各自的形體容貌,有的要求圓通,有的要求方正;有的運用陰,有的運用陽;有的給人帶來吉祥,有的給人帶來不祥,這是為了應對不同的事類。所以聖智之人懷著這個思路進行運用,(在處理事情時)像轉動圓珠一樣產生無數計謀以求與事物狀況相吻合。所以聖智之人以自然的創造演化之道為出發點,其行為無不包含自然大道,以此得以察看到神明的領域。

天地無極(無窮盡;無邊際),人事無窮,各以成其類,見其計謀,必知其吉凶成敗之所終也。

天地是廣闊無邊的,人世間的事是無窮的,各以其特點分成不同的類別,看清楚對方的計謀之後,必能推知事情最終的吉凶成敗。

轉圓者,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轉圓(才能)(辨別)

轉圓,有的轉化為吉祥,有的轉化為不祥,聖智之人以「道」的運行規律來推知存亡,這樣我們就知道要通過轉圓才能夠從中辨別。

圓者,所以合語;方者,所以(同「措」,處理,安排)事。轉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

圓通,用來讓彼此話語投機;方正,用來措置事情。運轉變化,是為了察看對方的計謀;接觸外物,是為了察看對方進退的意願。只有彼此都看到了契合點,才能抓住重要環節與對方說的話相接引。

本經陰符七術-散勢法鷙鳥

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清靜;安靜;莊重;嚴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夫散勢者,心虛志溢。

散除威勢,是由精神使喚的。運用此法,一定要瞅准對方的空隙後再採取行動。威力安靜地在內心積聚以至旺盛,再順著對方的空隙而進行,則對方的威勢可以散除。這散除威勢,要內心虛靜且志向充溢。

意衰威失,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志意為(衡量)(數,計也。謀劃),乃(可、能夠)揣說圖事,(力求達到最大限度;盡量,儘可能)圓方(謂隨物賦形,或方或圓)(同時;同樣;一起)短長。

意願衰弱則威勢喪失,精力和精神不專一,其表現在外的言語就會多變。所以要看對方的意志進行衡量謀劃,才能夠揣量遊說、圖謀事情,儘可能隨物賦形,同時要揚長避短。

無間則不散勢,散勢者,待間而動,動而勢分矣。

沒有空隙則不能散除威勢,散除威勢,要等待對方出現空隙而後採取行動,一旦行動就能使對方的勢分散。

故善思間者,必內(嫻熟;精通)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志意,知其計謀。

所以善於思考對方空隙的人,必須在內心精通五氣的修養,在外要觀察對方的虛實,行動時不會失去分散對方威勢的實效。行動時則要緊隨對方的意願,以了解對方的計謀。

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所謂威勢,是利和害的決策,是權變的威力。威勢落敗的,是因為不能以精神安靜地觀察!

本經陰符七術-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意(安定,穩固)志,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阻擋 [某人或某事物] 的通路);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

分發威力,就是精神的覆蓋。所以要安靜意願、穩固志向,精神歸集後將其釋放,則威力覆蓋得就更加強盛。威力覆蓋得強盛,則內心堅實。內心堅實,則威力分發之後就沒有人能夠阻擋;沒人能夠阻擋,則能夠通過分發給對方的威力來動搖對方的勢,如天覆萬物那樣以絕對優勢壓倒對方。以己方之實去攻取對方之虛,以有威力去攻取無威力,就像用鎰來稱銖一樣輕而易舉。

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彎曲)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

因此只要我們一行動,對方必定會追隨;只要我們一倡導,對方必定會應和;先彎曲一個手指,然後依次察看剩下的;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顯現出來,沒有一個能隱而不現的。

(詳究,考察)於唱和,以間見(泛指縫隙;空隙 );動變明,而威可分也。將欲動變,必先養志伏意以視間。

詳究彼此一唱一和的談話過程,通過隱而不見的蛛絲馬跡去尋找對方的空隙;待對方的舉動變得明晰之後,而我方的威力就可以分發出去。將要有什麼活動變化,必須先修養志向、隱伏意願並暗中觀察對方的空隙。

知其固實者,自(猶教之。教育,培養)也;讓己者,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之形勢。

知道穩固和充實自己的,是懂得自我教養的人;謙讓己身的,是懂得教養他人的人。所以能夠做到精神長存而進擊之勢毫不顯現,才是可為的形勢。

本經陰符七術-實意法螣蛇

(充滿;充實;填塞)意者,氣之慮也;心(要;需要)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明榮,慮深遠則計謀成;神明榮則志不可亂,計謀成則(通「公」,公開)不可間(縫隙;空隙)。意慮定則心遂安,心遂安則所行不(背離;違背),神自得矣,得則(聚集,集中)。

充實意願,就是氣的思慮;思想需要安靜,思慮需要深遠。思想安靜則神明豐富,思慮深遠則計謀容易成功;神明豐富則志向不會紊亂,計謀成功則公開的事情沒有空隙可乘。意志和思慮安定則思想得以安詳,思想得以安詳則所作所為不會背離,精神自然具備,具備精神則能集中精神。

識氣(指辨別人的氣質、品性和本質的能力。在古代文化中,氣是指人的精神、氣質和個性特徵,也包括人的道德品行和修養。通過觀察和感知他人的言行舉止、態度和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交往和互動,我們可以逐漸了解他們的氣質和品性)(託付、依附),姦邪得而倚之,詐謀得而惑之,言無由心矣。故(同「伸」,舒展開)心術,守(真誠;誠實,情感真切)一而不(改變),待人意慮之交會(交往,會合),聽之(偵察、探察)也。

識氣依附在表面,姦邪之徒就會得以乘虛而入,陰謀詭計就會得以迷惑我們,所說的話也不經過思想了。所以伸展思想的方法,是堅守真誠、和合而不變,等待與他人意願和思慮的交往,對聽到的內容進行探察。

計謀者,存亡之樞機。慮不(聚合),則聽不(詳細,周密)矣,(偵察、探察)之不得。計謀失矣,則意無(「所」假借為「處」)(同「伸」,舒展開),虛而無實。故計謀之慮,務在實意,實意必從心術始。

計謀,是存亡的關鍵。思慮不能聚合,則聽到的情況就不會祥細,探察就沒有收穫,計謀就失敗了,這樣就會導致意願無處伸展,(思想)空虛而不充實。所以計謀的思慮,務必在於充實意願,充實意願則必須從思想的方法開始。

無為而求安靜,五臟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動,乃能內視、反聽、定志。慮(往,朝某方向走,到…去)(古作「大」,大的,廣大的)虛,待(泛指神靈)往來。

自然無為並且追求安靜,五臟之氣調和通達六腑,精神、魂魄各安其所而不動,才能做到用內心去看,反向著去聽,使堅定志向。思慮到廣大而虛空的境界,等待與精神(靈感)往來。

以觀天地開闢(指宇宙的開始。古代神話,謂盤古氏開天闢地),知萬物(用在作主謂結構的謂詞前,相當於「之」、「的」)造化,(觀察;知道;了解)陰陽之終始,(推究)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不(暗中察看)(yǒu,窗戶)而見天道(自然規律),不(見,視也)(出君下臣名曰命),不行而至,是謂「道知」。以通神明,應於無方(沒有固定的方向、處所、範圍),而神宿矣。

通過觀察天地的開闢,明白了萬物的創造和演化,了解陰陽的終而復始,推究出人間事物的政治原理。不出門就能知道天下大事,不暗中察看窗外就能看見自然規律;不用看就可以對下發出指示,不用做就可以達到目的。這就是所謂的「以道推知(道知)」。以此可以通達神明,應對於萬事萬物,而精神亦來宿於此矣。

本經陰符七術-養志法靈龜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泛指暢通)也。有所欲,(有志;立志;專心)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

修養志向,是因為思想和元氣的思考不暢達。有所慾望,就會立志思考(以滿足慾望)。志向,是被慾望所驅使的。慾望多了,思想就會渙散;思想渙散了,志向就會衰弱;志向衰弱了,思考就不能暢達。

故心氣一,則欲不(猶疑不決,不知道往哪裡走好);欲不徨,則志意(猶意志)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

所以思想和元氣和合,則慾望就不彷徨;慾望不彷徨,則意志就不會衰弱;意志不衰弱,則思考的道理就會通達;道理通達則和氣通暢,和氣通暢則胸中就不會有亂氣煩擾。

故內以養志,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職分(古義為職責本分,職務範圍內應盡的責任)明矣。

因此對內要修養志向,對外要了解他人。修養志向則思想通暢,了解他人就可以做到知人善任。

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氣者,體之充也。指人的元氣)志,知人氣盛衰,而養其志氣,察其所(習慣、熟悉),以知其所能。

將要把這個方法用於某個人,必須先了解這個人是如何修養元氣和志向的,了解他氣的盛衰,而且要看他如何修養他的志向和元氣,觀察他的習慣,以了解他的才能大小。

志不養,則心氣不(安定,穩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志意不實;志意不實,則應對不(勇敢、勇武);應對不猛,則志失而心氣虛;志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彷彿;彷彿則(檢驗、對照或查考)(領悟;理解)不一。

志向不修養,則思想和元氣就不會穩固;思想和元氣不穩固,則思慮就不通達;思慮不通達,則意志就不堅實;意志不堅實,則應對就不勇敢;應對不勇敢,則志向就會喪失且思想和元氣就會虛弱;志向喪失且思想和元氣虛弱,則喪失其精神;精神喪失則會恍惚,恍惚則會導致參悟和理解不能和合。

養志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志意實堅。志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在修養志向的開始,務必要先安定自己,自己安定則意志堅實;意志堅實則自身的威勢不會分散。神明常固守於心,才能分散別人的威勢。

本經陰符七術-盛神法五龍

(旺盛;興盛)神者,(內,裡面)五氣(五神即神、魄、魂、意、志五種人的精神活動,中醫五行理論中,五神與五臟相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又稱五臟所藏),神為之長,心為之(通「釋」,放出;釋放)(道德,品行。《周禮·地官》註: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為之(重要,重大),養神之(道理;方法)( 「之於」的合音)道。

旺盛的精神,是因為體內包含有五氣,精神為五氣的統率,思想為五氣的釋放,品德為五氣的重大,蓄養精神的方法就是歸之於「道」。

道者,天地之(起點、開始)(1、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2、陽。2、純。3、全。4、同。5、合。這裡的意思為:和合)(開端,頭緒)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神明二字要單獨的看,首先是「神」。神是人的本質本源,有神故有心,有心故有思維,然後才有生命活動。明,則是明白透徹。神明的本意是指有人修鍊到了很高的程度,內外如一到了徹底的境界,神直接體現在人的思維言行中)(水流所從出的地方),一其化端。

道,是天地的起始,「和合」是道的開端!萬物是由道創造,天地是由道產生。「道」包含恢弘無形的化育之氣,它先於天地而生成,我們不能看出它的形態,不能叫出它的名字,只能稱它為「神靈」。所以「道」,是神明的源頭,和合是其變化的開端。

是以德養五氣,心能(找到)(和合),乃(發生,呈現;產生)(方法;策略)。術者,心氣之(規律)(由,自也)舍者,神乃為之使(使喚;役使;支使)九竅(指耳、目、口、鼻及尿道、肛門的九個孔道)十二舍(即中醫的十二臟:心、肺、肝、膽、膻中、脾、胃、大腸、小腸、腎、三焦、膀胱)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主宰;主持)也。

因此品德涵養五氣,思想得以「和合」,才能產生方法。方法,是心氣的規律,所自釋放處,精神就會為之所支使。人體的九個孔竅和十二舍,是氣運行的門戶,是思想的主宰。

(生命)受於天,謂之真人(親身和活著的人);真人者,與天為一。內修練而(意識、感覺)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

生命受自於天,稱之為真人;真人,與天和合為一。通過內心的修鍊而知「道」的人,稱為聖智之人;聖智之人,通過類推的方法來知「道」。

故人(參與)一生(整個生命期間),出於物化。知類在(指耳鼻目口等器官之孔),有(地方)疑惑,通於心術(用心思考,認知事物的方法),心無其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一定;務必)在舍神,此謂之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

所以人參與的整個生命期間,出於萬物的造化。人了解各類事物在於利用各種感覺器官;有地方存在疑惑,通過思想的方法來通達。如果思想沒有掌握方法,那必定有不通達的地方。通達之後,五氣得到蓄養,這時務必要釋放精神,這就叫做「化」。能化有五氣的,是依靠志向、思考、精神、品德,其中精神是和合的主導者。

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諧;協調),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和,跟)天而(符合,不違背)道,執一而養產萬類(萬物,多指有生命的),懷天心(天意)(施行;實行;推行)(恩澤、恩惠)(培養,修養)無為;(仰賴、憑藉)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

做到安靜、平和就能養氣,養氣能使得五氣和諧,那麼志向、思慮、精神、品德就不會衰退。四面充滿威勢,我們就能無所不為,威勢積存後釋放,就叫做神化。神化歸於身,稱之為真人。真人,跟隨天且行為合乎道,秉執「和合」來養育和產生萬物,心懷天意,施行恩德,修養無為(之道);憑藉包容他人的志向、思慮、思考、意志,來施行威勢的人。

(通「仕」,作官)者,通達(指示人或事物,相當於「這個」、「那個」)神盛,乃能養志。

作官的人,通達這個「精神旺盛」,才能修養志向。

分餅

兩個小男孩為分一塊餅而爭吵,他們都認為自己應該吃大的一半,爭執不下,跑去找父親解決。「為什麼不把餅分成同樣大的兩塊呢?」父親問。「沒辦法」。「那你們拋幣決定。輸的人切餅,贏的人先選」,依著父親的法子,兩人分到大小一樣的餅。

解讀:

兩個人只有一塊餅,他們要平均分配,但都怕給對方佔便宜。所以在如何分配問題上進行一番爭吵。他們找來了物理學家、管理學家和經濟學家解決這個問題。物理學家給他們提供了一套方案,先研究一下餅的均勻分布,重量,再用精確的度量器找到好的分割線來切割平分。管理學家想了想,說不如來個激勵法或者抓鬮法更簡單,來個比賽誰贏誰得餅或者抓鬮看運氣!兩人聽了兩位專家的話搖搖頭,如果用物理學家的方法,一來太麻煩,二來再怎麼樣也會有偏差。如果用管理學家的方法肯定有人吃不到餅的。這時經濟學家開口了,不如一個來分餅,分餅的人不能先挑餅,給另一個先挑。兩人仔細想了想,同意了經濟學家的提議。創新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來看,無非就是分三種:1,技術創新2,管理創新3,機制創新。 現在談得多的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而機制創新往往被忽略了!上面小故事的解決方案就是用機制創新的典例。拿刀切割分餅的人由於是對方先挑餅,他必須儘力使餅分的均勻。雖說是對方來挑,但切的是自己,所以會同意這種方法。先挑的人,雖說是對方來切,自己可以先挑,他當然也樂意啦!這就是一個機制的創新,他定了使大家都覺得公平的解決方法,而且這個方法簡單得只是一個制度,規則的變動!!!

分粥

這是哲學家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討論社會財富時做的一個比喻。說明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對每一個人都不信任的基礎上,就可以導出合理、具監管力度的制度了。制度不但要科學,還要有針對性。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據,具有可操作性。制度要簡單明了,便於執行。

分粥理論

羅爾斯把財富比作一鍋粥,一群人來分。那如何分呢?羅爾斯羅列了五種分粥法:
方法一:擬定一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於是換了人,結果總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結論: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雖然看起來平等了,但是每個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飽且有剩餘,其餘6天都飢餓難耐。結論:資源浪費。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位品德尚屬上乘的人來分粥,剛開始還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開始為自己和溜須拍馬的人多分。結論:畢竟是人不是神!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於監督委員會經常提出多種議案,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粥分完,早就涼了!結論:類似的情況政府機構比比皆是!
方法五:每人輪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最後一個領粥。結果呢?每次每隻碗里的粥都是一樣多,就象科學儀器量過的一樣。

解讀

分粥者最大的資源並不是粥,那是表面的資源,也是最靠不住的資源,會因為你分的好不好就要立即產生矛盾。分粥者最大的資源是設計制度,不同的制度下,自然有不同的結果,分粥者就是要設計出那個最優的結果。在這裡,粥只是一個載體而已,一旦懂得了生產公平的分粥制度,你就自然懂得分任何東西給任何人。

啟示

「分粥理論」告訴我們:「先進適用而高效化、公平公正而民主化、獎懲分明而激勵化」的制度,是搞好內部管理的基礎,我們需要根據自身實際而創新這樣的制度。落後僵化、脫離實際、流於形式的制度安排,不但無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會成為日常管理中的一種枷鎖和羈絆。就拿上述故事來說,前四種分粥辦法,或造成分粥不公平的結局,影響大家的積極性;或效率不高,在一件極簡單的事情上浪費太多的精力;或給「掌勺者」以可乘之機,使其有以權謀私的機會。而唯有第五種方法,看似簡單,實則適用,隱含了深刻的管理內涵,具有更寬廣的適用性。
不同的制度安排,就會在制度出台以後隨之形成不同的單位風氣。一項好的管理制度,一定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不斷修訂與創新,使其逐漸合理實用、清晰高效,既有利於簡便操作,又能體現效果的公平性。因此,適用的制度是根據自身實際的需要制定出來的,而不是照著別人生搬硬套製造出來的。它既要體現民主化、公正性,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同時還要體現獎懲分明的績效原則,這樣才能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以獎揚長,以懲避短」。
分粥理論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就是要有一套好的制度,要敢於跳出傳統的思維去尋找新的解決問題辦法,一套好的機制對領導者來說比自己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要有效的多。就像分粥一樣,很多事情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我們一時還沒有想到。分粥理論讓我們體驗到了建立智囊參謀庫的可能與必要。讓謀劃的人盡心謀劃,讓執行的人全力執行,且他們都從中獲得間接而不是直接的利益,這樣我們才能把「粥」分得更好,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獨立的監督。

經濟啟示

這套機制,在經濟學方面,是用以說明經濟系統像一部大機器或一個生物機體那樣,通過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實現總體功能。因為國民經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具有內在的構造和特定的聯結方式。在國民經濟這個大系統中,有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並存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四個環節,各部門各環節之間,不僅存在有機的聯繫,而且具有特定的功能。例如物質、資金和信息的交換,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協調平衡,以及相互聯結和調節的功能。如何使它們在運行過程中的功能和諧,發揮最佳的總體效應,使得社會經濟機體,具有自我組織、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性能,這就是我們需要研究的經濟運行機制。

生活啟示

透過分粥的故事可以看出:品德也不是永遠牢靠的,可能經受不起利益的誘惑。管理不能僅靠道德教化,如果沒有制度上的約束,品行高尚的人也會墮落。監督和制約可以保持公平,但付出代價過大,還極有可能損害效率。不同的制度能孕育不同的人性,好人和壞人完全可以因為制度而發生質的變化。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對每一個人都不信任的基礎上,就可以導出合理、具監管力度的制度了。監督嚴密,則品格低下者不至橫行,可以迫使壞人也去做有利於公眾的事;監督廢馳,好人也可能變得心動手癢。制度不但要科學,還要有針對性。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據,具有可操作性。制度要簡單明了,便於執行。

管理啟示

管理的真諦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就是建立一個像「輪流分粥,分者後取」那樣合理的遊戲規則,讓每個員工按照遊戲規則自我管理。遊戲規則要兼顧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並且要讓個人利益和公司整體利益統一起來。責任,權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責任,公司就會產生腐敗,進而衰退;缺乏權利,管理者的執行就變成廢紙;缺乏利益,員工的積極性就會下降,消極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責」,「權」,「利」的平台搭建好,員工才能「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企業是一個有機系統,建立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制度太重要了。實際上,是一個企業的制度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這個制度不僅僅是老闆個人的想法,它融合了所有參與經營管理的全體員工的意志,使企業對外有競爭力,對內則公平、公正、公開,獎優罰劣、獎勤罰懶,能者上、庸者下。
企業制度建設應該遵循8個原則:
1、制度不要只停留在讓員工遵守什麼,違反了怎麼處罰;更應該明確員工做出了什麼成績,會受到什麼獎勵。前者是針對不積極工作者的,而後者是針對認真工作員工的。
2、企業管理中對制度要進行認真培訓。
3、對於人事晉陞制度、獎勵制度、薪酬制度要公開。
4、制度中對企業內部權利設置要制衡,對爭議應有裁決機制,也就是訂立民主集中制的權利原則。
5、制度中對各級管理人員授權要明確,授權以信任為基礎,信任以監督為前提。
6、制度中對違反權力的監督及處罰要具備實操性,讓管理人員知道:授權不是放任自流,監管也不能橫加干涉。
7、制度的制定應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力求簡潔和全面,便於理解,便於執行。
8、制度應及時修訂,特別是遇到國家政策調整或市場大環境改變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會讓人自覺拋卻私心,自覺地做於人於己於企業都有利的事情,將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鬼谷子-中經

中經,謂(救濟;後作「賑」)(奔赴;趨向)急,施之能(直言曰言)、厚德之人。救拘執,窮者不忘恩也。能言者,(同類,輩)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執者,養使小人。蓋(古代男子的美稱)遭世異時危,(指示代詞。泛指某人;有的人)(在)(依靠;憑藉)免填坑,或當伐害能言,或當破德為雄,或當抑拘成罪,或當戚戚(憂懼;憂傷的樣子)自善,或當敗敗自立。

中經,說的是賑濟窮困和共赴危急;能做到這一點的,一定是那些能夠直言、品德醇厚的人。拯救他人於拘泥固執,窮困之人不會忘記你的恩德。能夠直言的人,同樣善於廣施恩惠。那些對人施行仁德的人,遵循規律。而拯救他人於拘泥固執的人,能夠豢養、驅使那些人格卑下的人。士人在世道動亂、時局危急時,或許應當憑藉智慧免遭坑害;或許應當戕害能夠直言者;或許應當放棄仁德並成為一方雄主;或許應當壓制拘系中有罪者;或許應當在憂懼之中明哲保身;或許應當在失敗連連中自強自立。

故道貴(控制;制服)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生活,生存)。是以「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知音」,「解仇斗(孔穴、空隙、裂縫)」,「(綴,連也;連結)去」,「(迴轉)語」,「(捕捉)心」,「守義」。《本經》(通「記」,記錄,記載)事者,紀道數,其變要在《持樞》、《中經》。

所以處世之道貴在制約別人,而不貴在被別人制約。能夠制約別人的人,便把握了主動權;受制約於別人,便失去了生存空間。所以,要能「看見外形要能判斷其容貎、想像其體態就能推知其心貌」,要能「聽到其說話就能聽出弦外之音」,要能「善於解除世仇和利用空隙挑撥爭鬥」,要能「善於連結遠離權力中心的人」,要能「使用迴轉的方式說話」,要能「捕捉能人異士的內心」,要能「時刻謹守做人的道義」。《本經陰符七術》記載的,記載了規律和技巧,其變通的要點都在《持樞》、《中經》中。

「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者,謂爻為之生也;可以影響(根據)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詩》、《書》,行不(放縱;恣肆)僻;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貌庄色溫,不可象貌而得之。如是,隱情塞隙而去之。

所謂「見形為容,象體為貌」,就像在占卦時看到卦爻就可生出吉凶一樣;可以從根據人的形體儀容、表象外貌等方面探知他的內心世界。有操守的人,眼睛不看非禮的東西,耳朵不聽邪惡的聲音,言談必以《詩經》、《尚書》的道理為依據,行為不放縱和邪僻;他們以道為形體,以德為容顏,(行為舉止都遵循道德的要求,)容貌端莊,神情溫和,難以從表象外貌去判斷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是遇到這種對手,就趕快隱藏起自己的真實情況,堵塞空隙,悄悄地離去。

「聞聲知音」者,謂聲氣不同,恩愛(指深厚的感情)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為四聲主者,其唯宮乎!故音不和則(傷心,哀痛),是以聲散、傷、丑、害者,言必(抵觸;不順;違背)於耳也。雖有美行、盛譽,不可比目、合翼相須也。此乃氣不合,音不調者也。

所謂「聞聲知音」,就是人與人如果言語不合、意氣不投,彼此間的感情就不會相通。所以(就如同在五音中)商與角兩不相合、徵與羽不相配一樣,能夠主導四音的,那只有宮音了!所以音聲不和諧,聽起來就會傷痛,所以聲音有散、傷、丑、害之音,直言的話來必然被抵觸而難於入耳。雖然彼此都有美好的行為、高尚的名譽,也依舊不能像比目魚和比翼鳥那樣密切合作。這就是因為意氣不和、音聲不協調。

「解仇斗隙」。解仇者,謂解(通「累」,纏繞,困住)(藏匿,隱蔽)之仇;斗隙者,斗強也。強隙既斗,稱勝者高其功,(通「稱」,稱頌)其勢也;弱者哀其負,傷其卑,污其名,恥其宗。故勝者聞其功勢,苟進而不知退;弱者聞哀其負,見其傷,則強大力倍,死而是也。隙無極大,御無極大,皆可脅而並。

「解仇斗隙」。所謂解仇,是說要調解糾纏已久的隱匿之仇,使雙方和解;所謂「斗隙」,則是尋找空隙挑撥兩強相互爭鬥。強大的雙方因為產生空隙而爭鬥,對勝利的一方,宣揚其功業,稱頌其聲勢。對於弱勢的一方,則哀嘆他的失敗,傷害他的自卑,玷污他的聲名,侮辱他的祖宗。所以勝利者聽到人們稱讚他的功勞和聲勢,便只知道向前進攻不知道後退;而處於弱勢的一方,聽到人們哀嘆其失敗,看到自己被傷害,就會奮發圖強、拼盡全力,忘死而戰。空隙無極大,抵抗就無極大,則雙方都可以被我們脅迫和吞併。

「綴去」者,謂綴己之系言,使有餘思也。故接貞信者,稱其行,厲其志,言可為可復,會之期喜。以他人之(相近、差不多)引驗,以結往,(通「盟」,結盟)款款(誠懇;忠實)而去之。

所謂「綴去」,說的是向即將離去的人傾吐挽留他、關心他、讚美他的話,令他人走了還十分留戀我們,以聯接彼此的關係。所以對將要離去的忠貞守信之人,要稱讚其德行,鼓勵其志向,言辭中鼓勵他此去仍然可有所作為並且流露出希望他重新回來的意思,期待再次與其將來有一天能歡喜相會。再引證別人差不多的事例來驗證自己的話,以表明今後還要與他結交和來往,誠懇地結盟之後彼此分手而去。

「卻語」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數短之處,識其短,驗之。動以忌諱,示以時禁,其人恐畏,然後結信以安其心,收語蓋藏而卻之。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學識廣博而駁雜)之人。

所謂「卻語」,是說要在暗中觀察、窺伺他人的短處。所以話說多了必然會有失誤的地方,從而暴露出很多短處。認識其短處,並將它與事實相驗證。必要時,震動他犯了什麼忌諱,訓示他犯了當時哪條禁令,等其恐懼害怕的時候,然後再以誠信來結交他,安撫他的恐慌之心,把以前說過的話柄埋藏在心裡,退到背後去挾制他。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有見識、經驗豐富的人,以免自己有把柄被對方抓住。

「攝心」者,謂逢好學伎術者,則為之稱遠;(通「仿」,相似)(效驗,靈驗)之道,驚以奇怪,人系其心於己。(摹仿;師法)之於人,(證據;憑證)去,(隨意,隨便;任意)其前,(通「悟」,理解,明白,覺醒)歸誠於己。遭淫酒色者,為之術;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認為,以為)可觀漫瀾(無邊無際貌)之命,使有後會。

所謂「攝心」,說的是碰到那些喜歡學習、富有才藝的人,就要為他們擴大宣傳,使他的名聲傳到遠方。相似靈驗的方法是,驚嘆他的奇才異能,對方就會與自己心連心。在別人面前摹仿他,以他過去的成功案例作為證據,任意地拿一兩件出來擺在別人面前,他悟到後就會更加誠心地歸附於自己。遇到放縱酒色的人,就要對他採用一些方法;先用音樂觸動他,使他認識到這樣下去必然早早步入死亡的深淵,從而產生生命短促的擔憂。然後我們再喜形於色地描述一些他未曾見過的美好事物,最終使他認為可以看到無邊無際的廣闊美好人生,使他對我們感激倍加,希望與我們再相會。

「守義」者,謂守以仁義,探心在內以合者也。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管束、約束)內,事有(束縛;捆綁)(理屈;理虧)而隨之也。故小人比人,則左道而用之,至能敗家奪國。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聖人(表示指示。相當於「此」、「這」)貴道微妙者,(確實,的確)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所謂「守義」,就是謹守做人的道義,去探測對方的內心世界,以求彼此相合。刺探對方內心,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對方的主要意圖。然後從外部製造影響去約束他的內心,當事情與我們的訴求有所關聯,或是理虧的情況下就隨從他。所以小人與人親比,則是用旁門左道的方式(如腦控、神經操控),以至於常常會導致對方家破國亡。不是賢能智慧的人,不能用義來守衛家庭,不能用道來守衛國家。聖智之人如此尊崇道之微妙(的原因),的確是因為「道」可以使家庭和國家轉危為安,拯救危亡使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