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說:從前那些善於作戰的人,先做到不會被敵戰勝,然後再等待機會戰勝敵人。不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中,能否戰勝敵人則在於敵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於作戰的人,能夠做到不被敵人戰勝,而不能使敵人出現必定被我戰勝的情況。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但不可憑主觀意願去強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形容極多)
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當不可能戰勝敵人時,則採取防守;可能戰勝敵人時,則採取進攻。採取防守,是因為取勝條件不足(我方暫處劣勢);採取進攻,是因為取勝條件有餘(我方佔有優勢)。善於防守的人深深隱蔽自己於九地(各種地形)之下,善於進攻的人高度發揮力量於九天(各種天候)之上,所以既能夠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勝利。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tè,差錯、失誤)
。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認識,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經過激戰而取得勝利,即便是普天下之人都說好,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這就像能舉起秋毫算不上力大,能看見日月算不上眼明,能聽到雷聲算不上耳聰。古代那些所謂善於作戰的人,都是在容易取勝的條件下戰勝敵人的。所以善於作戰的人所取得的勝利,沒有智慧的名聲,沒有勇武的戰功,所以他戰勝敵人不會出差錯。之所以不會出差錯,是由於他的戰略措施是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的,戰勝已經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所以善於作戰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的地位,而又不放過擊敗敵人的機會。所以勝利的軍隊先有了勝利的把握,而後才尋求與敵人交戰;失敗的軍隊往往是先冒險與敵人交戰,企圖在作戰中饒幸取得勝利。善於用兵的人,修明政治且確保法制,所以能夠掌握勝敗的決定權。
兵法:一曰度(計量長短的標準)
,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鎰」和「銖」是古代的兩個重量單位。鎰是比「兩」大的單位,一鎰等於24兩;銖是比兩小的單位,一兩等於24銖,一鎰就相當於576倍的銖)
,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用兵之法: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敵對雙方都有土地)有了土地就產生(土地面積大小不同的)「度」的問題;(雙方土地面積大小的)「度」的不同,就產生(物產資源多少)「量」的問題;(雙方物產資源多少的)「量」的不同,就產生(能動員和供給兵卒眾寡的)「數」的問題;(雙方人力眾寡的)「數」的不同,就產生(軍事力量輕重對比的)「稱」了;(雙方力量輕重的)「稱」的不同,就產生勝敗。所以勝利的軍隊在力量對比上,就像用「鎰」稱「銖」那樣佔據絕對優勢;失敗的軍隊在力量對比上,就像用「銖」稱「鎰」那樣處於絕對的劣勢。勝利者在指揮軍隊作戰的時候,就像在千尺的高處決開山澗積水那樣,這是力量(衝力)的表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