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21-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孔德之(事物的外觀或狀態),唯道是從。

道之(類,類別),唯(望,月滿與日相望,以朝君也,作希望施展抱負解)(隱約模糊,不可辨認)。忽呵,望呵,中有(形狀;樣子;景象)呵;望呵,忽呵,中有(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對於「我」而言)呵。

(幽,把人關起來,不讓跟外人接觸)呵,(發出聲音;發表意見、情感)呵,中有請(懇求、乞求)(yē,嘆詞,表示驚異、驚訝和感嘆等)。其請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聲譽;功業,功名)不去,以順眾𠇑(父)。吾何以知眾𠇑之(認為正確;應允)?以此。

註解:

大德的狀態,(表現為)唯道是從。

悟「道」的這類人,懷著希望,感覺渺茫。(現實中)感覺渺茫呵,懷著希望呵,其中有(我)的樣子呵;(理想中)懷著希望呵,感覺渺茫呵,這其中有環境的影響呵。

被幽閉呵,籠中的鳥兒發出鳴叫呵,中間帶有懇求吔。其懇求之情甚是真實,其中帶著誠信。

(我承諾)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其(祖先)所留下的功名將不被捨棄,以順從眾位仁父的夙願。我怎麼知道眾位仁父會應允我的懇求呢?以此承諾。

註解《道經20》有感

下午在家註解了道經第20篇,像是讀懂了老子當年在周朝時的鬱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抱負而無法施展的心情。我現在的處境與老子當年的處境竟是何等相似!

因為自己的理念與領導的理念區別太大,以至無法施展而有此感慨。但如果領導的理念能治理好當下的狀況,我又何必執著於自己的那一套。《易經》有言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某些人是該改變改變那一套落後的理念了。

也與老子說的一句話以共勉: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善修「道」,不脫「道」,才能長久保持發展。

道經20-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答應的聲音,特指謙卑的應答聲)(hē,大言而怒也),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望呵,其未(盡,完了)哉!眾人(yí,成長;壯大;美好)巸,若(會意。據甲骨文,像二人對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個字像兩個人相向對坐,共食一簋的情狀。本義是用酒食款待別人,是「饗」的古字)於大牢。

(然而、但是、卻。錶轉折之意)(通「惷」,愚蠢)登台,我(安靜)焉未(tiāo,輕薄,不莊重),若嬰兒未(hái,泛指笑貌)。累呵,如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棄;捨棄)。我禺(通「愚」,愚,戇也)人之心也,(愚蠢)惷呵。

(1、yù,御、使用。2、粥:稀飯;鬲:lì,象形。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本義:古代炊器。用於燒煮或烹炒的鍋,特指類似於鼎狀的炊具;上下合起來「鬻」指主舟駕御天下))昭昭(明亮;光明),我獨若(yuān,肙,小蟲。外面加個「門」,被關住的小蟲)呵,鬻人(sà,蔡,放也)蔡,我獨𨴽𨴽呵。忽呵,其若海。(月滿與日相望,以朝君也,作希望施展抱負解)呵,其若無所止。眾人皆有(憑藉;仗恃),我獨(通作「管」)(lǐ,憂愁)。我欲(特,特別地)(特別重視;特別優待)於人,而貴食母。

註解:

(統治者)以謙卑應和的態度(唯)和以大聲怒斥的態度(訶)對待人民,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其之間的差距就如同)美與惡,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距?(統治者)儘管是眾人所敬畏,(但要真想做個好的統治者)他也不可以不敬畏那些敬畏他的人。

希望呵,其沒有完全消失啊!眼下眾人正向好的一面成長,像在大牢里參加宴席。

然而愚蠢的人登上檯面,我只能獨個兒淡泊寧靜而沒有輕薄,像是一個沒有嬉笑的嬰兒。疲憊呵,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都富足有餘,獨獨我被遺棄。我真是戇人的思想啊!愚蠢呵。

(統治者)駕馭人要光明正大,我獨獨像被關住的小蟲一樣被任人拿捏呵;(統治者)駕馭人要放手任人施展,我獨獨只能三緘其口、心情憋悶呵。渺茫呵,侯門深似海;希望呵,好像沒有停止。眾人都有所仗恃,我獨獨被管控得憂愁不已。我若想特別地被眾人所重視和優待,重在悟透「道」。

絕學無憂

昨天在家裡註解了一天的《本經陰符七術》,註解完了以後,雖然感覺到增長了智慧,但心裡不由得生起憂慮。因為我想起了兩幅圖:

老子下山的時候,是騎著青牛的;鬼谷子下山的時候,坐下騎著老虎,這是兩位聖人的真實寫照。是做一個有道者,還是做一個智者?又是一道選擇題。眼下世道混亂,傷人的老虎很多,這些老虎已經把我們的下一代拉下了死局。沒有智慧,根本無法自保或是保護身邊的人。但有了智慧這把神劍,能制服眼下的老虎,也可能因無法剋制自己而步他們的後塵把自己成為新的老虎。兩難!

今天早上起來註解老子的德經19篇,找到了答案:絕學無憂——最好的學問能讓人不再憂慮。目前學習《老子》,是感覺很舒暢的,所以目前要以學習《老子》為主。但老子的精華領悟了以後,還是會繼續學習鬼谷子的學說。以「道」御「智」,才不會有危險和憂慮。目前自己能做的就是忍耐,沉下心來儘快領悟老子的「道」的精華。

天道輪迴,那些吃人的老虎,上天總有一天會收拾他們。

道經19-絕聲棄知

絕聲棄知(古代帝王的帽子綴以冕旒,也就是用絲繩穿珠玉垂在帽前,帽子左右綴以黈纊,就是用黃色棉絮做成圓球狀飾物垂在帽子左右耳邊。按《大戴禮記》的說法,「冕旒」掩目為的是不讓帝王明察,「黈纊」塞耳為的是不讓帝王過聰,不讓帝王耳聰目明則是為了「絕聲棄知」),民(又)(喻很多)(仗恃,依靠);絕仁棄義,民(回歸,還原)(通「滋」,益,愈加,增多);絕(虛偽;欺詐)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言也,以為(1、美德;文德。2、文治;文事;文職,與「武」相對),未足。故(1、又。2、使,使得)之有所(叮囑;告誡)(古同「現」,出現,顯露)(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懷藏,心裡存有)(淳樸,樸實),少私而寡慾,絕學無憂。

註解:

(統治者)杜絕耳邊的讒佞之聲並放棄明察秋毫的廣知(因為統治者所聽到的,往往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讓你聽到的;統治者所知道的,往往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讓你知道的),人民又大都會倚仗統治者;(統治者)斷絕「仁」、捨棄「義」,人民之中還原回畜牲的人便增多了;(統治者)杜絕欺詐並且捨棄利益,強盜竊賊便沒有了。

上述三項主張,作為治理天下的文治之法,是不夠的。所以又使得我對統治者有所告誡:顯露出自然本性並且懷藏淳樸,減少私心並且少些貪慾,真正的絕學不會讓人感到憂慮。

道經18-案有貞臣

故大道廢,(乃、於是)有仁義;(通「智」,巧詐)(將,就要)出,案有大偽;六親(指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不和,案有(chù,禽獸)(同「滋」,增多;愈加)邦家(國家,從廣義的角度,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𨴽(mēn,把口和心關起來,意思是三緘其口,心情憋悶)亂,案有貞臣。

註解:

所以大道被廢棄的時候,就出現了提倡仁義(之人);巧詐計謀將要大行其道的時候,就出現了極度虛偽(之人);家庭中的親人不和睦的時候,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禽獸;社會大眾三緘其口、心情憋悶、國家動亂的時候,就出現了固守正道之臣。

道經17-猶呵,其貴言也

太上(最上,最高),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通「侮」)之。信不足,(乃、於是)有不信。

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則,就)(1、所有;一切;凡。2、會意。從一,從白。「白」假借為「百」。「白」為古代無功名的人的代稱,古代平民百姓穿白色衣服,猶言「平民」,「老百姓」)(知覺,覺悟)胃:「我自然。」

註解:

最高明的(統治者),人民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存在;稍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與讚譽他;再次一等的(統治者),人民害怕他;最拙劣的(統治者),人民侮辱謾罵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於是(讓人民)有了不信任。

(高明的統治者)每次發號施令時都因嚴謹慎重而遲疑不決,(所以)其很少發號施令。等到國泰民安、功成事遂,就會有覺悟的百姓說:「我自然是這樣。」

道經16-沕身不怠

至虛(至:1、到達;2、極,盡。至虛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沒有一點心機和成見的地步,用極為虛心的態度,認真、專註、客觀地體察天道)(最高的,最終的)也;守(情,性也。《禮記》曰:「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不學而能。」)(外部,外面,外貌)也。

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自然界)(比喻盛多)雲,各復歸於其(根,始也)

歸根曰靜,靜是胃復命(執行命令後回報)。復命常也,知常明也; 不知常(胡亂,荒誕不合理),妄作(驚擾、恐懼不安)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統治、領有一國或一地;首領;君主),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mì,隱沒)身不(懶惰,忪懈)

註解:

到達極虛,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終的歸宿);守住性情,會表現為外部的喜怒哀懼愛惡欲。

萬物在一旁蓬勃生長,我通過這個觀察出其循環往複、周而復始的變化規律。自然界的芸芸萬物,(最終)各自回歸於其根本。

回歸於根本叫做「靜」,「靜」是為「復命」。「復命」是自然永恆的規律,認知了這個自然永恆的規律叫作「明」;不知道這個自然永恆的規律才會荒誕,荒誕胡為令人恐懼不安。

認識到「復命」這個自然永恆的規律才能夠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夠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夠以仁義之心取得天下,以仁義之心統治天下才順應自然天道,順應自然天道才符合道的規律,符合道的規律才能夠長久。

隱沒自身但不要懈怠。

道經15-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古之善為道者,微(通「妙」,精微,奧妙)玄達(暢達,通達),深不可(敘述)。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

曰:(yǔ,交往;朋黨;盟國;同類)呵其若冬涉水,(遲疑不決)呵其若畏四鄰,(鄭重,莊重)呵其若客,(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散難釋險,故謂之渙)呵其若(同「凌,líng,冰)(shì,古同「釋」,解散)(喻人的天真狀態,質樸,淳樸)呵其若(wò,木帳)(hún,古通「渾」,混濁,糊塗)呵其若(昏暗不明)𣼥(曠,開朗,心境闊大)呵其若浴。

濁而(1、酌情。2、通「靜」,使安定)(1、通「徐」。2、剩下,遺留下)清,(1、通「安」。2、古同「汝」,你)(1、念chóng,再,又,重新。2、念zhòng,慎重、謹慎)之餘生。

(1、通「寶」,珍貴。2、通「保」,保持;保護;守衛)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棄)而不成。

註解:

古代善於體「道」并力行其「道」者,其人微妙通達,深奧的讓人不能敘述。正因為不能敘述,所以這裡只能勉強為他們描摹一下人格肖像。

即:他與人交往時小心謹慎的樣子,好像是在冬天涉水渡河;他決難定疑時躊躇疑懼的樣子,好像在害怕四周的鄰國;他處理事情時莊重的樣子,好像是赴宴的賓客(舉手投足都不敢隨便放肆);他散難釋險時順應時勢的樣子,好像應時融化的冰河;他對待他人時敦厚淳樸的樣子,好像未被雕琢的簡陋的原始木帳;他處理矛盾時包容並蓄的樣子,好像昏暗不明的濁水;他蒙受非難時心境開闊的樣子,好像敞豁、空曠的河谷。

對於昏暗不明的現狀,要酌情使其慢慢變得清平(如同渾濁的水只要靜置下來就可以慢慢變得清和平允);萬物在安定的情況下才會徐徐重新使之煥發生機,你要慎重地保護好現有倖存的生命。

珍重並保守此「道」的人不追求盈滿,正因為他不追求盈滿,所以能放棄盈滿而不刻意追求成功。

道經14-道紀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mín,同「㨉」。撫,摹)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𡇯(hùn,混)而為一。

一者,其上不(長遠),其下不(渺茫;遼遠;恍忽),尋尋呵,不可(通「明」,明白)也,復歸於無物。是胃無(敘述,描寫)之狀,無(觀察)之象,是胃惚恍(迷離,難以捉摸。 亦作「恍忽」)。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是胃道(事物的頭緒、開端)

註解:

用肉眼看不到而只是聽說的,叫做「」;用耳朵聽也聽不到的,叫做「希」;用手摸也摸不到的,叫做「夷」。上述三類事物是無法探個究竟的,所以混在一起稱為「一」。

這個「一」,向上探尋幽遠廣大而高不可見頂,向下探尋惚恍閃爍而深不可見底,(對於這個「一」)窮究繹理,也弄不明白,所以又把它歸結到「無」的一類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不能描述的狀態、不能觀察的形象,是為「惚恍(之道)」。我想跟隨它卻找不著它的尾,想迎著它卻看不見它的首。

我們要用現今已經掌握的自然規律,來駕馭現今已有的事物,並以此來認知「道」的端始,這就是所謂「道的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