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者无勶(chè,古同“徹”,毁坏。勶就是在下面大力搞破坏)
迹,善言者无瑕適(xiá shì,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善数者不以檮(chóu,古同“筹”,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𥮥(zhuó,从字开形上看是帮助分析的意思)
,善闭者无𫔢(guān,同“關”,門閂。《説文•門部》:“關,以木横持門户也。”)
籥(yuè,通“鑰”,锁钥)
而不可启也,善结(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者无𦄿(mò,同“纆”,绳索)
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聲人恒善㤹(《字彙•心部》:“㤹,音救。義同。”)
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胃𢘽(yì,曳表示精力衰竭,加一个“忄”,表示殚精竭虑。【說文】習也,通晓。【玉篇】明也)
明(神灵)
。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齎(jí,1、挟抱,怀持。2、在说文解字里的篆体字是
也。不贵其师,不爱其齎,唯知,从象形文字的意思来看是:众人把宝贝保护起来,众人是宝贝的保护屏障。3、通“资”,救助;帮助)
(通“智”,智慧)
乎大眯(通“迷”。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
,是胃眇(通“妙”。精微,奥妙)
要。
注解:
善于行道的人不会有过分使用力量的迹象(过分地使用力量,并不能强化自身,只会削弱自身),善于言谈者说话滴水不漏,所以不会有丝毫的差错;善于计算者以“道”为计,所以无需使用筹策(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帮助分析;善于自守(自坚其操守)的人没有門閂和锁,别人也不能使其违背操守;善于承担责任的人没有绳索的约束,自己也不会推脱责任。
所以遵道而行的人常常秉持善良之心一心寻求能帮扶他人,而不轻易放弃任何人,对任何东西都珍惜它的价值,这叫做“𢘽明(殚精竭虑的神灵)”。
因此,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护持和助手。如果不尊崇他的老师,不爱护他的护持和助手,纵使绝顶聪明也是个大糊涂,是为“精深微妙的道理”(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