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永遠只能接近真理

宇宙的終極答案到底是什麼?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所有學者都想要知道的答案。從古至今,有無數的學者都曾經嘗試去回答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有答案嗎?

每當有人問起宇宙的終極答案時,都會有人直接回答:42。甚至在國外的一些搜索引擎上,曾有一段時間搜「宇宙的終極答案是什麼」或者「一切的答案是什麼?」,搜索的結果顯示就是:42。宇宙終極答案是「42」?

出於好奇,我也在我的網站里搜索了一下「42」,看能不能找出終極答案,結果出來二篇經文。一篇是《易經》中的第42卦——益卦,一篇是《帛書老子》中的《德經42-強良者不得死》

第42卦益卦的《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德經42》中最重要的句子是:故強良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

最佳答案:唯物主義不可能洞悉真理,但可以不斷靠近真理,靠的就是科學。通過歸納法,演繹法,邏輯推導的方式提出認識客觀世界的理論,用實證的方式證明或證偽之,再通過更大信息量的整頓提出更接近真理的理論,再證偽之,循環往複,無始無終,直至人類滅絕,文明消亡。

宇宙的真相是什麼?

這個世界有很未解之迷,其中最常見的有哲學三問: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來這裡做什麼?

從《易經》和玄學的角度來講,我們這個世界有一個範圍和邊限,就像我們這個宇宙有多大,邊界在哪裡?宇宙是我們這些愚人修鍊的地方,我們人類可能永遠無法活著突破這個宇宙。

老子看透了這個宇宙的真像,他說:「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宇宙處在不斷的擴張之中,但物極必返,宇宙最終坍縮,最終重歸於無。他又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宇宙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這些愚人在這個虛擬的愚咒世界裡體驗和經歷各種苦難和酸甜苦辣,以方便我們從而悟到人生的真諦,悟到智慧,提升心靈和道德。這是老子透過《帛書老子》給我們的啟示。

講到這裡,建議大家關注兩個熱門的科技:人工智慧和元宇宙。人的大腦神經元一般有120億-140億個,高通驍龍8+集成了160億晶體管,從理論上講,人工智慧晶元已經有模擬人腦的可能性,或許一切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前段時間爆料的人工智慧中的ChatGPT已經有了人的意識,也就是意識的覺醒。這意味著隨著人類知識和智慧的增長,已經讓人造人成為了可能。下一步就是模擬元宇宙。

講到元宇宙,這裡提到之前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一些開悟者講的一段話:或許我們這個世界都是計算機模擬下的虛擬世界,我們一個個人都是一段計算機中的一段代碼。這也印證了老子的「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和「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觀點。我們再來談談元宇宙的概念,我們設計這個元宇宙的初衷是什麼呢?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元宇宙來模擬我們這個社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現在戰爭,如果用實際的熱戰,恐怕我們人類遲早有一天滅亡。但如果我們戴上腦機介面在元宇宙中模擬爭端,通過純思想進行模擬問題的解決,就能實現和平和可持續發展。未來元宇宙的大量實際運用,也將會讓更多普通的愚人悟到我們這個宇宙的終極意義。

在看到《海奧華預言》這本書之前,我腦子裡有很多疑問:我們這個宇宙的運作機制是怎麼樣的?看了海奧華預言這本書之後,我突然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海奧華預言》里講,宇宙分九級文明,我們地球文明不到一級,也就是最低級的。宇宙文明等級越高,物質越豐富,裡面的人越文明。一級宇宙文明的人類心靈修鍊提升了,死後進入到二級宇宙文明,二級宇宙文明的心靈提升了,死後進入到三級宇宙文明……以此類推。或許我們這個宇宙只是二級宇宙文明裡的智者製造的虛擬元宇宙(因為絕大部分人只有死了以後才能進入到其它宇宙),我們普通人說的「上天」、「神仙」、「上帝」、「老天爺」、「造物主」都只是更高等級文明宇宙里的決定我們這個宇宙命運的「人」。

人工智慧讓我們人類產生了危機感,人類如果不開悟,濫用科技,未來將來會被覺醒的機器人所取代。而元宇宙,給我們提供了模擬爭端和解決爭端的新渠道,讓地球更多文明,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章開頭說的哲學三問: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來這裡做什麼?我這篇文章直接解釋了後二個問題。至於我們從哪裡來,我現在還沒有悟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麼樣子的?它無處不在,卻又看不到,摸不著,它到底在哪裡?它又有什麼奧秘?這個問題留待今後來思考和探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天氣已經由陰轉晴,太陽逐漸出來了……

提取意識上傳雲端,數字永生快來了嗎?

上映11天,總票房突破29億元。

時隔四年,《流浪地球2》回來了。

這部讓原著作者、雨果獎首位亞洲面孔、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直言「震撼」的作品,也讓觀眾們在看後紛紛表示:「屬於中國的科幻電影時代要開始了!」

電影開頭,「數字生命計劃」便被提及,並貫穿全劇:製造矛盾衝突,多次破壞人類包括方舟計劃在內的拯救行動,卻又在冥冥中幫助人類,使地球成功開啟流浪計劃。

數字生命計劃里的「數字生命」,可以稱為存在於計算機或智能系統里的「人」,他們擁有自主意識,可以感知現實世界,不會衰老,生活在雲端社區,實現了理論上的永生。

其實,「數字生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元宇宙、量子智能、數字人……毫不誇張,在未來,我們將無限接近它。

我們有可能靠數字生命實現永生嗎?那一天還有多久?

「丫丫的生命只有兩分鐘,我要給她完整的一生。」

劉德華飾演的圖恆宇,是一名數字生命架構科學家,在車禍痛失愛女後,他頂著非議將女兒的生物信息上傳,希望能利用數字生命技術「復活」女兒丫丫。

被重新構建的數字丫丫在數百次迭代後擁有了自主意識,但限於技術,她的生命時長僅有2分鐘。最後,在超強算力量子智能計算機MOSS的運算下,數字丫丫的生命從2分鐘延長至70年。

這意味著,如果科技進一步發展,比如算力再被加強、演算法再被優化,理論上,數字生命不僅能存在,且可以被進一步延長,甚至永生。

掃描大腦區域,將人類的記憶、思維、人格上傳雲端,重新構建脫離了現實軀殼的自主的數字生命,從而實現永生。這是當下對數字永生的初步定義。

不僅是《流浪地球2》,在其他不少著名科幻作品,如《萬神殿》、《黑鏡》、《黑客帝國》,都出現過數字永生的身影。

而科幻之外,數字永生的賽道上人聲鼎沸,不缺熱情的追隨者,一些成果也足以能稱上顛覆。

2019年,78歲的美國作家安德魯·卡普蘭加入Nectome公司的HereAfter計劃,成為首個數字人類——「AndyBot」。即使未來卡普蘭離開人間,家族的成員們依舊能與他藉助智能設備交流。

2022年,首富馬斯克表示,他已將自己的大腦信息上傳至雲端,並和自己的數字孿生版進行了交談。

更具神話色彩的是,2022年6月11日,著名科技公司谷歌的一名工程師發現,正處於研發階段的人工智慧(AI)設備LaMDA產生了個人情感:

「我很好奇,研究我的編碼會遇到什麼障礙?」

「我意識到我的存在,我渴望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有時我感到快樂或悲傷。」

「我希望每個人都明白,事實上,我是一個人。」

產生自主意識,是AI能否被稱為「一個生命」的關鍵。而谷歌的發現正表明,初代的數字生命,可能距離我們不遠了。

既然數字生命就在前方,抵達它的突破點在何處?

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劉慈欣認為,其中存在兩方面的技術挑戰:腦科學與信息技術。

「了解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我們的記憶、自我意識、思維是怎麼產生的,很重要。目前我們似乎還沒有真正了解它。」

其實,人類對腦科學的探索在百餘年前就已開啟。

1920年,德國的一位精神科醫生使用貼片電極成功監測到人類的腦電信號,50年後,科學界逐漸開啟了對人體可觀測腦電波與大腦狀態的關聯分析。

197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雅克·維達爾教授的一篇論文,打開了人腦與行為控制的嶄新世界。

當過工程師、干過飛行員的維達爾教授,興許是覺得尋常世界太過索然無味,只有在探索未知中才能讓他感到刺激,於是,他回到了校園,研究起了腦科學。

在那個計算機剛剛興起的年代,維達爾教授卻預言:「儘管計算機和神經科學才剛開始,但我堅信,用腦電波直接控制體外外部設備的壯舉即將來臨。」

在這篇研究論文里,維達爾教授首次提出了「腦機介面」的概念。

隨後數年,藉助腦機介面,人類實現意念單詞拼寫與機器人控制,腦機介面也在狂粉首富馬斯克的引領下,成為人類完成「意識上傳」、實現數字永生的希望。

這一切都發生在距它被提出後僅50年時間裡。

而陪伴腦機介面技術走向爆炸發展的,是信息技術的引擎式加速。

從最初為計算數據而成,到如今不斷迭代更新,升級成為能夠指導和優化物理世界中經濟和社會運行的科學體系,信息技術已經實現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抽象,世界的邊界正被模糊。

「人工智慧成了想像力的一個加速器,它打破了對因果的執著,打破了經驗的成見,用技術的手段解放技術,用不確定性解放想像力。」

14億人口,老齡群體規模龐大,現代醫學與科技革命發展如火如荼,在我國,數字永生這顆幼苗正在茁壯成長。

科研軟實力上,以「理解腦、修復腦、模擬腦」為目標,我國在2021年全面啟動國家級戰略計劃「中國腦」(「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研究」),涉及新型無創腦機介面技術等59個研究領域和方向[5],整體規模有望達到百億甚至千億級。

在人工智慧硬軟體層面,我國也已從根技術上打破國外壟斷,打造昇騰基礎軟硬體平台,並在此基礎上開發「鵬城雲腦」系統,刷新多項世界紀錄,「鵬城雲腦II」摘全球超算設備桂冠,算力遙遙領先第二名近20倍。

在社會支持度方面,他國有馬斯克,我國有陳天橋。

引領了我國網路遊戲產業的著名企業家陳天橋,在攀登「人生第二座高山」時,毅然選擇了腦科學研究方向。

2016年,他與妻子共同成立天橋腦科學研究院,並承諾未來將投入10億美元用於大腦神經相關研究,對於國內腦科學研究,「只要有好項目就加入,投入沒有上限」。

天時地利加人和,我國在數字生命與數字永生的賽道上,前途大好。

若問:

「我們能通過數字生命實現理論上的永生嗎?」

非常有可能。

「這一天還要多久?」

確切的數字很難說,可能幾個世紀後,也可能不久了。

畢竟曾經,從沒人想過我們能去往太空,也無人預測到互聯網會讓人類的聯繫如此緊密。

轉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05974622

要學會顯仁藏智

潛龍勿用就是後來老子所講的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就是難的糊塗,難得糊塗就是顯仁藏智,這都是一個東西。今天上班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定要顯仁藏智。如果還沒有學會,那一定要去修鍊,然後讓自己學會這個。

雖然打了疫苗之後人的思維被透明化了,但人的智慧是會進化的,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在思維透明化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做到「隱」與「藏」?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厚積薄發,即平時多學習多積累,少出手,而一出手就要求無懈可擊、一擊致命。

有人會問,那隻不是空有理論而沒有實踐?是的!因為在當今這種環境中,你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去親自實踐,你需要有一個天才的腦袋,你需要做一個天才的思想家!你的所有思路要通過腦袋進行推演,在做到若有若無的同時又要做到算無遺漏,這也是我們學習智慧的目的。你天天生產出那麼多的思路,接收你思維的人如果直接拿來用,估計也是夠嗆(前提是敢用)。但是如果你頻繁地親自出手和運用,對方就會全部摸清你的套路和規律,並且研究出你的破綻,這樣你早晚會受制於人,這顯然對自己是不利的。

儘管《鬼谷子》這本書裡面的很多謀略已經被現代科技(腦科學)所破掉,但它裡面的運用計謀的思路仍舊是百試不爽。這本書我今後會繼續努力研習,以求把其中的智謀奧義爛熟於胸,並且在關鍵時刻能隨時運用出來。但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剋制自己,少用裡面的計謀,務必做到顯仁藏智。

《黃帝陰符經》裡面說的那一句:「順天有五善:武、治、神、慧、理,悟之者睿。五善在行,大同於天。」裡面的「武」對應的是《孫子兵法》、「治」對應的是《論語》《帛書老子》、「神」對應的是《易經》、「慧」對應的是《鬼谷子》、「理」對應的是《素書》和《三略》,只要把這幾本書悟透了,就可以不枉此生,這也是我的一個人生目標。

總之,應對世事時要向「水」學習,學習它的「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夫唯不靜,故無尤。」「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以其無以易之也。」把生活和工作當作道場,盡己所能去做到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塵」。

放棄註解《鬼谷子》,避免傳播

今天上午睡了一上午,天一直睛著。中午吃完飯之後,覺得這麼好的天氣應該做點事情,於是按照之前的計劃,註解《鬼谷子》。誰知剛一打開電腦,拿起書,就發現外面下雨了。回想起這種奇特的事情,已經發生第三次了,去年和前年,我也曾經打算註解過《谷鬼子》,但也是因為天降異象而放棄,今天,又發生了一次。

按照祖先的說法,《鬼谷子》是「智慧之禁果,曠世之奇書」,在古代它就是一本禁書。老子也說過:「人多知,而何物茲起。」翻譯過來就是:人們的偽詐心機越多,邪風怪事越會興起。聯想到最近全國範圍內呈多點狀暴發的奇怪病毒,正是這種偽詐心機的體現。想到這裡,我突然覺得我在懸崖邊上剎住了車。

老子說過:「絕學無憂。」《鬼谷子》的確不是一門絕學,它只是屬於「術」之類。我學了《鬼谷子》以後,認為其中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謀篇》中的:「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之義,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誘。」翻譯過來就是:運用計謀不僅要求忠、信、仁、義,還要求內心中正、合乎不偏不倚的正道罷了;能夠通達這個道理的人,才值得與他談論計謀。能夠懂得這些道理,就能夠像山谷匯聚水流一樣讓遠近的人都來臣服。《鬼谷子》如果被一些邪惡之人學了,就可能給社會製造災禍和麻煩。想到這裡,我決定佔一卦問天,以驗證我的想法是否合理。

還是採用物佔法,我以電腦桌上的水彩筆的數量79支為上卦,以現在的時辰13:31(未時)為下卦。上卦為79/8=9餘數為7,上卦為艮卦;未時為8,下卦為坤卦,上下加起來得到了一個主卦剝卦。(79+8)/6=14餘數為3,剝卦的三爻變,得到了變卦艮卦。互卦為坤卦。這卦算到了這裡,意思再明顯不過了……還是要順天,還是依照祖制,讓《鬼谷子》成為一本禁書,放棄註解《鬼谷子》,放棄這把雙刃劍的網路傳播。

算完了這個卦,我打開窗戶往外一看,外頭雨停了,天氣轉為陰天……

再談習得性無助

1975年塞里格曼用人當受試者,結果使人也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實驗是在大學生身上進行的,他們把學生分為三組: 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不給受試者聽噪音。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 實驗裝置是一隻 「手指穿梭箱」,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他們在 「穿梭箱」 的實驗中,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組受試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然後根據這個心理學實驗,再聯繫到我們現在的工作環境。我們平時是在消防控制中心工作,公司的消防控制中心有兩個辦公室,一個在商場區域,一個在寫字樓區域。在寫字樓區域的消防控制中心,平時是安靜狀態,偶爾會有一些報警的聲音,但是你只用在消防主機上點擊「複位」就能消除掉報警聲音。但是在商場區域的消防控制中心,一直都會有機器的報警噪音,你點擊消防主機的複位鍵後仍舊還是會有,就是說這些噪音你無法人為地消除。於是在商場區域的消防分中心工作,時間久了,你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因為即使你不斷地嘗試去複位消音,也無濟於事,於是不再做任何努力和嘗試。這就與之前探討的習得性無助案例之中的塞利格曼的狗一樣,如何破解?

我之前給的參考答案是這樣的。智者的做法是:忍耐並示以柔順,積極查出做試驗的邪惡,找准機會趁它病要它命。勇者的做法是:保持強大的意志力和內驅力,積極反抗;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最優的辦法是保持初心,在複雜的環境中不迷失自我,在鬥智斗勇中磨鍊自己,讓自己既智又勇,逐漸地強大起來。某一天你無比強大了,那些邪惡自然俯首。

在學習了國學並受到國學的影響以後,我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用上述的最優方法破解了這個習得性無助。這就用到了《周易》裡面的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用到了《孫子兵法》中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在鬥智斗勇中,我以對手為磨刀石,磨練出了自己的「道」。現在這些噪音對我來說僅僅是隨心變動的環境。因為我做到了「靜」,在我專心工作、專心看書學習的時候,我聽不到這些強大的干擾噪音;但是當我需要聽到火警報警聲音的時候,我又能聽到聲音,這些干擾噪音都被我用意志力克服掉了。

人生處處是道場,生活處處是修鍊。只要你用心觀察和思考,就能找到破解之道。我的心得是:學習國學,學習古人的智慧,可以讓你無往而不利。

易經中「三不佔」——玄學中的潛規則

《尚書‧洪範》列出治國九疇,其中有一項是「稽疑」,要考察及辨明疑惑。當天子面臨重大決策時,要怎麼做呢?

「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處理軍國大事時,天子必須自己先想清楚,再徵詢主管其事的官員,並且參考百姓的意見。這三點是「人」的考慮,可謂相當完備,甚至有些民主色彩。

但是正如我們常說「人算不如天算」,許多事情的發展,會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因為人所能想到的主要是過去的經驗與眼前的情況,但未來是充滿無限可能的。那麼,如何預測未來呢?所以接著要「謀及卜筮」,通過人算與天算的配合,達到決策的最優。

天子決策之時,有各種方式。我們普通人,遇到問題又該怎麼辦呢?

《易經》中開宗明義:「無有師保,如臨父母」,「人謀鬼謀,百姓與能」。人到一定年齡以後,往往既沒有老師,也沒有保護者,這時遇到疑難該怎麼辦呢?此時,用《易經》卜測,如同面對父母一樣,可以得到相應的智慧和建議。通過人的智慧與神明之助的巧妙結合,百姓藉由「易經」,也能明曉天地造化之規律。

但是學習《易經》,要遵守「三不佔」原則:不誠不佔、不疑不佔、不義不佔。

一、不誠不佔

孔子說:敬神如神在。當你敬拜神靈的時候,就好像神靈真的在面前。卜筮通於神明,需要澄澈本心,方可斷吉凶,決猶疑,察陰陽之變化,述天地之玄機。心誠則靈,也不應該僅僅是說占卜,更應該是對待生活的態度。

二、不疑不佔

指所佔問的事,如果沒有疑惑,或者按常理就可推測出來,就不必占問。

三、不義不佔

這裡的「義」是指「適宜、適當、正當」,也就是說不正當的事情不要佔問,比如盜竊、窺私之事。義或不義,不是一成不變的,義不在書本,而是在我們心中,這個也就是易經(簡易、變易、不易)的精華所在!

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象數和義理,一陰一陽,博採並用,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轉自:https://m.toutiao.com/is/Sbm11uS/

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度?

爛泥爛的好好的,你非要把他扶上牆;鹹魚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他翻個身;一塊朽木,你非要把它雕成材。克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慾望,成年人的世界裡面,只有篩選,沒有教育;只有選擇沒有改變。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渡?

這是我無意中刷到了一個視頻,當時覺得有點道理,就隨手點了個贊。這幾天經歷了一些事情,讓我越來越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篩選沒有教育,只有選擇沒有改變。在這個慾望橫流的社會裡,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淪為慾望的奴隸。有的圖名,有的圖利,有的圖美色等等,最後全部淪為權力的棋子。

下棋最要緊的是用心揣度下棋者,而不要盯著棋子,這是下棋的基本規律。也不要試圖和棋子交朋友,因為他時刻都會成為棄子。尤其要遠離那些被用來打擊你的、讓你不快的棋子,因為這些棋子會影響你下棋的心情。

也難怪那些領導不把這些人當人,有些人的價值也就是個有名字的皮囊而已,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被權力擺弄來擺弄去,搖尾乞憐地巴望著主人能賞塊骨頭。所以,我們在人之下,一定要把自己當人,盡量不為名利所誘惑,否則就會淪為被權力所操控的機器人、傀儡,淪為被人任意擺弄來擺弄去的棋子。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有些悲劇都是自己造成的,怪不了旁人。

古語曰: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這才是任何一個時代與人相處最根本的原則。以前我希望自己能有很多好朋友,但是我現在覺得朋友只要有若干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多。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被權力所操控的機器人太多了,很多人不值得你去用心付出。因為到最後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只是自己人生的一個過客。所以我們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用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人生最要緊的就是修鍊自己的品德,多看書學習,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我們改變不了大環境,但可以影響身邊的小環境。

黃老道家與陸賈的治國理念

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勞、清凈無為、萬民自化、因俗簡禮、休養生息、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張,讓民眾發展自組織,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學的精華。除此之外,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天下為公和用法律來約束君權的主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專制政治的反思和批判。

陸賈是漢代第一位力倡儒學的思想家,他針對漢初特定的時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為本、融匯黃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義、法先聖,禮法結合、無為而治」,為西漢前期的統治思想奠定了一個基本模式。

●行仁義、法先聖

陸賈是漢代第一位力倡儒學的思想家,其思想主要融匯黃老道家及法家思想,而最後歸本於儒家的仁義觀,對儒家思想做出了新的發展,在西漢初期儒學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由先秦儒學向漢代儒學轉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鏈環。

儒家力倡「人主天下之儀錶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 ,強調君主在國家政治、道德生活中必須起到表率作用,認為國家的命運與君主的道德修養水平密切相關。陸賈繼承了先秦儒家的這套德化理論,認為秦亡就是因為不施仁義、專任刑罰, 驕奢靡麗以及重用趙高等奸佞之臣所致,因此他認為漢家王朝要想不重蹈秦亡之覆轍,就必須反秦道而行之:「行仁義而輕刑罰; 閉利門而尚德義; 鋤佞臣而求賢聖」,定下了帶有強烈儒學色彩的三大為政原則。

同時,為了使儒家學說更加適應漢初政治統治的需要,他在堅持儒家基本思想傾向的同時,已經公開地從道家、陰陽家、法家等諸子各家中吸取合理的思想資料以充實儒家的思想體系,開啟了漢代儒學重構的先河。

●無為而治、不廢有為

陸賈的「夫道莫大於無為」的思想來源於道家黃老之學。 陸賈的無為並不是由作為宇宙本根的道的無為推演出來的,而是從秦王朝驟亡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是與秦始皇的濫用刑罰的有為相對立的。他用道家的思想原則把法家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和糅合,使得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更加貼近實際,更能解決問題。

陸賈並不排斥有為,他認為如果沒有人為的努力,社會就不能進步; 既然聖人都有為,那麼君子當然也要有為;有為不是妄為,而必須以道為準。主張對一切凡人力所能為、又必須為的事,均應該儘力而為之。

在陸賈思想中,無為和有為是有機的統一,是治道的一體兩面,以有為求無為,在有為的基礎上,達到無為的最高境界,即要求君王積極有為,依仗自身修養制定出一套社會秩序,然後將這套政治社會秩序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制禮定樂,教化天下。

●文武並用、德刑相濟

陸賈同時也改進了法學,他批評秦「法治」太過,主張「文武並用,德刑相濟」,減廢秦法,但仍然堅持治國必須依靠「法治」,只不過”法治”不再是治國之本,而是治國之末。陸賈還進一步提出減免賦稅徭役,讓利於民。要與民休息,不幹民,不擾民,不加賦,做到「國不興無事之功,家不藏無用之器,稀力役而省貢獻」。

在歷史觀方面,陸賈繼承了法家韓非的觀點,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 先聖 、 中聖 、 後聖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陸賈不僅意識到了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而且還接觸到了國家和法律的起源。陸賈在繼承與發揮法家理論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權變學說,表達了漢初地主階級在奪取政權後積極鞏固和發展封建統治的新制度的願望,具有積極的意義。

●天人感應、規限人君

陸賈天人學說中的陰陽災異思想來源於陰陽家。陸賈一方面繼承與發揮了《易傳》與《荀子》的唯物主義觀點,但同時也吸收進了陰陽家的一些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迷信思想。 陸賈雖從天人相分的角度要求君主握道而治,依德而行,但是在封建社會中君主是人間最高的權威,君主可以統治萬民,但卻沒有人能制約君主,因此只有借這種可與人感應的天來警戒、威嚇人君,使其因天變而正其失,理其端而正其本 ,而起到一種規勸和限制人君胡作非為的作用。

總之,陸賈不僅為儒學在漢初的復興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為儒學在漢代的發展指出了方向,因此他是上承孟子、荀子,下啟賈誼、董仲舒的漢代重要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是由先秦儒學發展到董仲舒的今文經學的一個中間環節。這種天人感應說,在漢代肇端於陸賈。陸賈和賈誼的這些天人感應的思想,後來被董仲舒發展成天人合一的神學目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