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谋篇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目的在于)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感到,感觉,察觉)其所(雍塞、闭塞、阻挡),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凡是设计谋略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必须首先要得到的事情的起因,目的在于探求当前面临的真实情况。考察并得到其真实情况后,再制定三种策略。这三种策略,就是上策、中策、下策。将这三种策略互相参验,相互吸收互补,以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奇策良谋来。真正的奇策良谋是不应该让人感觉有所闭塞和阻挡的,这种设计奇策良谋的方法从古代开始就已经被人们所依循。所以郑国人到山里去采玉时,必定驾着能指示方向的司南车,为的是不迷失方向。这忖度对方的才干,称量对方的能力,揣测对方的所思所想和真实情况,也相当于因事立计的“指南车”。

同情(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有共同愿望的人)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háng,连续贯穿)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所以同谋而相互亲近的人,是因为他们都取得了成功;有共同的愿望却关系疏远的人,是因为有一方受到了伤害;有共同憎恨的对象而相互亲近的人,是因为他们都遭受伤害;有共同憎恨的对象而彼此疏远的人,是因为只有一方受到了伤害。所以交往中彼此互相受益就会相互亲近,交往中彼此互相受到伤害则导致关系疏远。这都有定数贯穿其中,这是考察人们是异心还是同心的辨别依据。所以墙从有裂缝处崩塌,树木从有节的地方折断,这大概就是分的规律吧!因而事情的发展变化产生问题,为解决问题就产生了谋略,设计谋略就产生了计划决策,计划决策就产生了商议讨论,商议讨论就产生了游说,游说就产生了推进,推进就产生了退却,退却就产生了节制。因此要使用节制的方式处理事情,所以任何事情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而做任何衡量都遵循这一技巧。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能够)(裁定;判断)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这仁人君子轻视财货,不可以用利益来诱惑他们,可以让他们捐出资财;勇敢的壮士轻视危难,不可以用祸患来恐吓他们,可以让他们镇守危地;智慧之人通达技巧,明于事理,不可以用不诚之心去欺骗他,可以跟他们讲道理,可以让他们建立功业,这就是所谓仁人、勇士、智者的“三才”。因此愚蠢之人容易被蒙蔽,不肖之人容易被恐吓威胁,贪婪之人容易被利诱,是根据事情就能够做出裁定和判断的。所以强大的人,是从弱小开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正直的人,是从改正邪僻开始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智慧有余的人,是从不足开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懂得这个道理,)则其道术就可以实行了。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yāo,迎候;迎接)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衡量,比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戴)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所以对于表面上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通过游说改变他的内心想法;对于那些内心想要亲近而表面上疏远的人,就要通过游说改变他的表面态度。所以要顺着对方的怀疑来消除它;要顺着对方的表现去肯定它;要顺着对方的言谈来附和他;要顺着对方的形势来成就他;要顺着对方所厌恶的事情来为他权衡谋划;要顺着对方所遇到的祸患设法为他排除。通过摩的手法琢磨透他的心意,然后去恐吓他;分析形势的危急,使他震动;让他衰败,然后再来纠正他;为他设计一个征兆,然后经过操作使之应验;先拥戴推举他,然后闭塞他的耳目;扰乱他的思维,然后迷惑他的理智;(进而完全控制他,)这就是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

说到计谋的运用,公开谋划不如在私下里谋划,私下里谋划不如结伙谋划,结成亲密的一伙别人就无机可乘了。(计谋的运用,)遵守常规不如出人意料,出入意料的奇谋妙计实施起来就像流水一般不能停止。所以对君主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奇策;游说人臣时,必须与他谈论个人的切身利益。身在某一决策圈内,却把机密泄露到圈外,便会被疏远;你身在某一决策圈外,却过多地深入议论决策圈内的事,便会招致危险。不要把别人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如果对方有某种嗜好,就要效仿以迎合他的兴趣;如果对方有厌恶什么,就要加以避讳。因此在暗处使用这些方法,会在明处得到回报。

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同 “现”)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

所以要除掉一个人,就要先放纵他,等到其放纵作恶而留下把柄时再顺理成章地控制他。自己的表情,要经常表现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对的样子,这样别人才敢把真实情况托付给你。(在用人方面,)可以了解的人,可以用;不可以了解的人,有谋略的人是不会用他的。所以说,做任何事崇尚制约别人,而不崇尚显露自己而被别人所制约。制约住了别人,就掌握了主动权;表现为被别人所制约,别人就会制约自己的命运。所以圣智之人的方法讲究“阴”,愚人的方式讲究“阳”。有智慧的人做事比较容易成功,而没有智慧的人想把事做成功就比较困难。由此看来,一旦国家灭亡了就很难再图存,而且一旦国家出现动荡就很难再图安定,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无为(在没有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作为)且崇尚智谋是最重要的。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视也)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所用;用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

智谋就要用在一般人不能知道的地方,并且要用在众人所看不见的地方。既然打算运用智谋,看可不可行,(可行的话)选择一些事情来做,用来为自己打算(好建功立业);见不可行,选择一些事情来做,用来为别人打算(好替人善后)。所以古代帝王都是隐秘地行事治世。俗话说:“天地的化生万物,表现在高深莫测;圣智之人的制约方法,在于隐匿不露。”

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将意思表达出来)于此之(意义;意思),则可与语。(遵循、听从)(获取,接受)此,则可以(1、通“够”,达到,及。2、目标,目的)远近之(劝导,教导)

运用智谋不仅要忠信、仁义,不过中正罢了;智谋的运用根据里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则可以与他谈论智谋。遵循并且能接受这个,则可以达到让远近的人都受到劝导的目的。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