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清者常無魚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這句話出自《菜根譚》,意思是污穢的地方往往生物繁多,而清澈的水域卻很少有魚生長。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個包容、容納各種事物的環境,反而可能更加豐富多彩。它也引申為,一個環境如果污穢不堪,反而可能滋生出許多生物或物品,而過於清潔的地方可能反而沒有什麼生命或物品。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這句話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1、包容性與多樣性:污穢的土地因為包容了各種物質,反而成為了生物繁衍的沃土。這啟示我們,在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中,包容性和多樣性是必要的,過於純凈或單一的環境可能不利於發展和創新。

2、現實與理想:清澈的水域雖然理想,但可能不適應魚類的生存。這反映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有時候理想化的環境並不一定適合實際生活。

3、逆境與成長:污穢之地生物繁多,可以理解為在逆境中往往能孕育出更多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相反,過於舒適和理想的環境可能使人變得懶散,缺乏進取心。

4、生態平衡:這句話也體現了生態平衡的觀念,即不同的環境條件適應不同的生物生存,每個生物都在其特定的生態位中發揮作用。

5、人生哲學:在人生哲學上,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不要過於追求完美和無瑕,有時候一些「雜質」和「不完美」反而是成長的催化劑。

6、管理智慧:在管理上,這句話提醒領導者不要追求過於理想化的團隊或組織結構,有時候一些「問題」和「挑戰」反而是團隊成長的動力。

    總的來說,這句話鼓勵我們以更加包容和現實的態度看待世界,理解多樣性和複雜性是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特徵。

    ——本文轉自DeepSeek。

    物業外包存在的風險

    問人工智慧(DeepSeek):

    物業公司的保安、保潔外包,會出現哪些問題?

    人工智慧(DeepSeek)答:

    物業公司將保安、保潔外包時,可能面臨以下問題:

    1. 服務質量不穩定
      外包公司可能因管理不善或員工流動性大,導致服務質量波動,難以持續滿足物業要求。
    2. 溝通不暢
      外包公司與物業公司之間溝通不及時,可能導致信息傳遞延誤,影響問題解決效率。
    3. 責任界定不清
      出現問題時,雙方可能推卸責任,尤其在安全或衛生事故中,責任劃分不明確。
    4. 員工素質參差不齊
      外包公司員工培訓不足,可能導致服務態度差、技能欠缺,影響業主滿意度。
    5. 成本控制困難
      外包費用可能因市場波動或合同條款不明確而增加,物業公司難以有效控制成本。
    6. 合同風險
      合同條款不完善可能導致糾紛,如服務標準、違約責任等未明確約定。
    7. 安全隱患
      保安外包可能帶來安全風險,如外包公司管理不嚴,可能導致安保漏洞。
    8. 業主投訴增多
      外包服務質量差可能引發業主不滿,增加投訴,影響物業公司聲譽。
    9. 更換外包公司困難
      合同期內更換外包公司可能面臨法律和經濟風險,且新公司需要時間適應。
    10. 數據安全風險
      外包公司可能接觸業主信息,若管理不善,可能導致數據泄露。

    應對措施:

    • 選擇信譽良好的外包公司,簽訂詳細合同,明確服務標準和責任。
    • 建立監督機制,定期評估服務質量。
    • 加強溝通,確保信息傳遞及時。
    • 定期審查外包公司資質和員工背景,確保安全可靠。

    通過這些措施,物業公司可以有效降低外包帶來的風險。

    問人工智慧(DeepSeek):

    物業公司外包的保安人員,自身會面臨哪些風險?

    人工智慧(DeepSeek)答:

    物業公司外包的保安人員可能面臨以下風險:

    1. 職業安全風險
      保安人員在工作中可能遭遇暴力衝突、盜竊、火災等突發事件,威脅人身安全。
    2. 法律風險
      處理糾紛或緊急情況時,若操作不當,可能面臨法律訴訟或責任追究。
    3. 健康風險
      長時間站立、巡邏等工作可能導致身體疲勞、關節損傷等健康問題。
    4. 心理壓力
      面對突發事件或與業主、訪客的衝突,可能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心理健康。
    5. 職業發展受限
      外包崗位通常缺乏系統的培訓和晉陞機會,職業發展空間有限。
    6. 待遇不穩定
      外包公司可能提供較低的薪資和福利,且存在拖欠工資或福利不完善的風險。
    7. 管理不規範
      外包公司管理不善可能導致工作安排不合理、培訓不足,增加工作難度和風險。
    8. 責任界定不清
      出現問題時,外包公司與物業公司之間責任劃分不明確,保安人員可能成為責任承擔者。
    9. 社會認可度低
      外包保安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可度較低,可能影響工作積極性和職業認同感。
    10. 信息泄露風險
      保安人員接觸業主信息,若管理不當,可能面臨信息泄露的風險,甚至承擔法律責任。

    應對措施:

    • 加強培訓,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 提供必要的防護裝備,保障人身安全。
    • 定期進行心理輔導,緩解心理壓力。
    • 確保合同明確薪資和福利,避免拖欠。
    • 加強外包公司管理,確保工作安排合理、培訓到位。

    通過這些措施,物業公司和外包公司可以降低保安人員的風險,保障其權益。

    經典

    問人工智慧(DeepSeek):

    什麼是經典?

    人工智慧(DeepSeek)答:

    經典是指具有持久價值、廣泛認可和深遠影響的作品、理論或事物。它們通常經過時間考驗,被普遍認為是某個領域中的典範或權威。經典可以出現在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科學等多個領域。

    經典的特徵:

    1. 持久性:經典作品能夠跨越時代,長期保持其價值和影響力。
    2. 普遍性:經典通常具有普遍意義,能夠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鳴。
    3. 影響力:經典作品往往對後來的創作、思想或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4. 典範性:經典被視為某個領域的標杆,具有示範作用。

    經典的例子:

    • 文學:如《紅樓夢》、《荷馬史詩》、《戰爭與和平》等。
    • 藝術: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
    • 音樂: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莫扎特的《安魂曲》。
    • 哲學:如柏拉圖的《理想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 科學: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經典不僅是過去的遺產,也是現代和未來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

    問人工智慧(DeepSeek):

    中國有哪些經典?

    人工智慧(DeepSeek)答: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產生了許多經典作品和思想。以下是一些中國在不同領域的經典代表:

    1. 文學經典

    • 《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詩歌,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
    • 《楚辭》: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
    • 《紅樓夢》:清代曹雪芹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
    • 《西遊記》:明代吳承恩創作的神魔小說,講述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
    • 《水滸傳》:明代施耐庵創作的英雄傳奇小說,描寫了宋江領導的梁山好漢起義。
    • 《三國演義》:明代羅貫中創作的歷史小說,講述了三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鬥爭。

    2. 哲學與思想經典

    • 《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
    • 《道德經》: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經典,強調「道法自然」。
    •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進一步發展了儒家學說。
    • 《莊子》:莊子的著作,以寓言和哲理故事闡述道家思想。
    • 《易經》: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探討宇宙和人生的變化規律。

    3. 歷史經典

    • 《史記》:西漢司馬遷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編的編年體史書,涵蓋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4. 藝術經典

    • 書法: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 繪畫: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景象。
    • 戲曲:如元代關漢卿的《竇娥冤》、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

    5. 科學經典

    • 《九章算術》:中國古代數學經典,涵蓋了算術、代數、幾何等內容。
    • 《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所著的藥物學巨著,系統總結了古代中醫藥學知識。

    6. 建築經典

    • 長城: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代表,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故宮: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
    • 蘇州園林:如拙政園、留園,代表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精華。

    這些經典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現代人汲取智慧和靈感的源泉。

    紅藍藥丸

    紅藍藥丸,是美國好萊塢經典電影《黑客帝國》中的經典選擇問題。《黑客帝國》裡面有這樣一個片段:

    墨菲斯向尼奧提供了紅色、藍色兩種藥丸,分別象徵著真相和謊言,讓尼奧自己選擇留在「母體」還是接受「現實世界」。墨菲斯說:「你吃下藍色的藥丸,那故事就到此為止,你會在自己的床上醒來,然後相信你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你吃下紅藥丸,你可以繼續留在這個仙境,而我將向你展示這個『兔子洞』有多深。」

    這一紅藍藥丸的選擇後來也演變成了各種哲學困境的模型。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選擇!

    我的一個朋友說:「回到《黑客帝國》,我寧可躺在營養倉里裡面,在虛幻世界裡面喝紅酒、吃牛排。」

    是的,人都是在被生活毒打以後,才慢慢醒悟的!如果每天有紅酒、有牛排,沒那麼多糟心事兒,我大概率也不願意醒來。而偏偏這些糟心事兒降臨在自己身邊,於是我服下了「紅藥丸」,醒來了!

    為什麼他們都信佛?

    今天在抖音刷到一個李嘉誠、劉德華虔誠敬佛的視頻。我很好奇,好奇為什麼他們都信佛?

    於是我決定卜卦問一下,卜問:「李嘉誠、劉德華他們為什麼後來都信佛?」

    按照金錢卦起卦方法,分別得到:反反反、正正正、正正反、正正反、正反反、正正反,得到本卦習贛為水、互卦山雷頤;初爻變,得到變卦水澤節。

    按照解卦手冊中的規律:一爻變者,則參考本卦變爻的爻辭解卦。

    本卦習贛為水初六爻(變爻)說:「習贛:入贛閻,凶。」註解為白話文:「重複求賜:接納求賜的閻羅,不祥。」意思是說我心裡早有答案了,又跑來問!

    啟示:因為佛家講的都是真的!

    於是我拿出手機,問了人工智慧(DeepSeek)一個簡單的問題:

    什麼是「佛」?

    人工智慧(DeepSeek)答:

    「佛」是「佛陀」的簡稱,源自梵語「Buddha」,意為「覺悟者」或「覺者」。它指通過修行達到徹底覺悟、解脫生死輪迴的人。在佛教中,佛通常特指釋迦牟尼(Siddhārtha Gautama),即佛教的創始人。

    佛的主要特徵包括:

    1. 覺悟:佛完全覺悟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超越了無明和煩惱。
    2. 智慧:佛具備圓滿的智慧,能洞察一切現象的本質。
    3. 慈悲:佛以慈悲心度化眾生,幫助他人解脫痛苦。
    4. 解脫:佛已從生死輪迴中解脫,達到涅槃,不再受輪迴之苦。

    佛的種類:

    1. 正覺佛:如釋迦牟尼佛,通過修行覺悟並教導他人。
    2. 辟支佛:通過自力覺悟,但不廣泛教導他人。
    3. 阿羅漢:雖覺悟,但通常不被視為與佛等同。

    佛與其他宗教的神:

    佛不是造物主或主宰者,而是覺悟者。佛教強調通過修行,人人都有成佛的潛力。

    總之,「佛」代表覺悟和解脫,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標。

    如何判定一個人是不是可靠?

    問人工智慧(智譜清言):

    王立群在《百家講壇》裡面說:「判定一個人是不是可靠,就是一點——能力!你有沒有能力威脅到我?假如你有能力威脅到我,那你就不可靠;完全沒有能力威脅到我,你可靠!」請問人工智慧對這句話怎麼看?

    人工智慧(智譜清言)答:

    王立群在《百家講壇》中的這句話表達了一種觀點,即判斷一個人是否可靠,取決於其是否具有威脅到自己的能力。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來看,這句話可以引發以下思考:

    1、能力與威脅的關係:人工智慧認為,能力和威脅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關聯。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的能力越強,其潛在的威脅也可能越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有能力的人都是不可靠的。

    2、可靠性的多維評估:人工智慧在評估可靠性時,會考慮多個維度,如誠信、道德、能力、意圖等。單純以「是否具有威脅能力」作為判斷可靠性的唯一標準,可能過於片面。

    3、合作與競爭:在人類社會中,合作和競爭是共存的。人工智慧認為,即使一個人有能力威脅到另一個人,也不一定就不可靠。關鍵在於雙方是否能夠建立互信、實現共贏。

    4、動態變化:人工智慧意識到,人的能力和意圖是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在評估一個人是否可靠時,需要考慮其歷史行為、當前狀態和未來可能的變化。

    5、倫理與道德:人工智慧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也會考慮倫理和道德因素。即使一個人有能力威脅到另一個人,但如果他遵守道德規範、尊重他人權益,那麼他仍然可能是可靠的。

      綜上所述,人工智慧在看待王立群這句話時,會持一種更為全面、客觀和動態的觀點。它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可靠,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而不能僅僅基於其是否具有威脅能力。

      馬斯克會逢凶化吉嗎?

      馬斯克在美國開始機構改革,並且通過爆料內幕引起了不小的地震。網路上很多人都擔心馬斯克被暗殺,而且馬斯克自己也因此提前寫下了遺書,這種抬棺出征的決心讓很多人感到欽佩!

      於是我決定卜一卦問一下他的吉凶。卜問問題:「馬斯克會逢凶化吉嗎?」

      按照金錢卦起卦方法,分別得到:正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反反反、反反反,得到本卦雷天泰壯、互卦澤天夬;二爻、五爻、上爻變,得到變卦天火同人

      按照解卦手冊中的規律:三爻變者,則參考本卦的卦辭為主,結合之卦的卦辭綜合考慮。而解卦經常需要靈活應變,所以這裡僅取卦義。

      本卦代表的是事物初始、開始階段的信息,或目前的情況;互卦為事情發展的中間過程;變卦為事情發展的結果。這次的卜卦整個過程為:本卦泰壯——互卦夬——變卦同人,取卦義為:極為勇壯——決斷——和同他人(尋求共識)。

      以上大概的演變過程就是:馬斯克現在表現的極為勇壯,後面會根據情況進行決斷,最終會與他人尋求共識。

      啟示:馬斯克會同他人尋求共識,從而逢凶化吉!

      息壤誓言

      問人工智慧(智譜清言):

      請詳細說一下甘茂在和秦武王的「息壤誓言」中列舉的三個典故?

      人工智慧(智譜清言)答:

      在甘茂與秦武王的「息壤誓言」中,甘茂列舉了三個典故來說明他的觀點和擔憂。這些典故分別如下:

      1、曾參殺人的典故
      甘茂講述了曾參的故事:曾參是孔子的弟子,以賢德著稱。有一次,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曾參殺人了」,她不相信,繼續織布。接著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相繼來報告同樣的消息,曾參的母親最終嚇得扔下織布的梭子,翻牆逃走。甘茂用這個典故來說明,即使是賢如曾參,在多人懷疑下,其母親也會失去信任。他以此比喻自己,表示自己並不如曾參賢德,秦王對他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因此擔心秦王會聽信讒言,改變對他的信任​​。

      2、樂羊攻中山的典故
      甘茂提到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樂羊花了三年時間終於攻下中山。回國後,魏文侯展示了一箱誹謗樂羊的書信,樂羊看後叩頭感謝魏文侯的信任,說「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君主的力量」。甘茂用這個典故來提醒秦武王,成功不僅依靠將領的能力,更依靠君主的信任和支持。他擔心自己作為外籍臣子,如果秦王聽信樗里子、公孫衍等人的讒言,不僅會破壞秦魏聯盟,還會讓自己受到冤屈​​。

      3、張儀的典故
      甘茂還提到張儀為秦國西並巴蜀、北取西河、南取上庸的事迹,指出張儀雖然功績顯著,但天下人並不因此認為張儀有多厲害,而是認為先王(秦惠文王)英明。他以此來說明,將領的功績最終還是要歸功於君主的決策和信任。甘茂藉此強調,自己現在的處境需要秦武王的堅定支持,否則難以取得成功​。

        通過這些典故,甘茂成功說服秦武王堅定信任他,最終在息壤立下誓言,繼續攻打宜陽,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問人工智慧(智譜清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人工智慧(智譜清言)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是孔子回答齊景公問政時所說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要像君主的樣子,盡到君主的責任;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盡到臣子的責任;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盡到父親的責任;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盡到兒子的責任。

        這句話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禮」和「名分」觀念,強調每個人都要安於自己的地位,做好自己的角色,遵守相應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這樣,社會秩序才能得以維持,國家才能安定。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那麼社會就會陷入混亂。

        簡單來說,這句話強調的是各安其位、各盡其責的重要性。

        靠「躺平」而出名的人

        在五千年歷史裡,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向前,而有一個人卻駐足在了當下。沒錯,他就是諸子百家裡最閃爍的「莊子」,唯一靠「躺平」而出名的人。

        在莊子所處的時代,如果一個人不當官,不做生意,也不是富二代,那當然只剩下「窮」了。莊子很窮,窮到你難以想像,借糧度日、穿補丁衣裳、賣草鞋為生。實在借不到糧了,就去河邊釣魚,然後回家煲湯。但是他是聰明人,聲名遠揚,上門求學和請他出山的人絡繹不絕。楚國的國君楚威王就是其中一位,便有意請莊子到楚國,許以高官厚祿,可是未曾想,窮的叮噹響的莊子卻拒絕了他。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很聰明,他明白伴君如伴虎。與其焦頭爛額地身處爾虞我詐的險境,甚至丟掉性命,倒不如自己孑然一身,自食其力,能夠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