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武器

微波武器又叫射頻武器或電磁脈衝武器,它是利用高能量的電磁波輻射去攻擊和毀傷目標的武器。

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波長範圍在1mm-1m之間,頻率0.3GHz-300GHz。具有許多類似光的特性,比如在空氣中以光速沿直線傳播,地球同步軌道高度大約36000公里,微波1/8秒即可到達,幾乎沒有時間延遲。

微波武器,也稱射頻武器,一般由微波發生器、定向發射天線以及伺服控制系統等組成。微波發生器用於發射微波電磁脈衝,定向發射天線將微波能量幾乎全部聚集到某個方向,伺服控制系統將天線指向某個需要的方向。

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發射機,大型高增益天線和瞄準,跟蹤,控制等系統組成。微波能量密度達到0.01微瓦/平方厘米,-1微瓦/平方厘米時,可使相應波段雷達癱瘓,達到10瓦/平方厘米–100瓦/平方厘米時,可燒毀任何此波段的電子元器件。並且還可以無視防禦和裝甲直接殺死內部的工作人員。

微波武器通常在遠距離上對軍事目標和武器的光電設備進行干擾,在近距離上實施殺傷有生力量,引爆各種裝葯或直接摧毀目標。

殺傷人員

車載微波武器

這一殺傷機理分為「非熱效應」和「熱效應」。非熱效應指當微波照射強度低時,使導彈和雷達的操縱人員、飛機駕駛員以及炮手、坦克手等的生理功能紊亂(如煩躁、頭痛、記憶力減退、神經錯亂以及心臟功能衰竭等)。微波的功率密度達到13mW/cm2時,武器操縱人員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導致武器系統失靈。熱效應指在高頻率微波照射下,人的皮膚灼熱,眼白內障,皮膚內部組織嚴重燒傷和致死等。當微波的功率密度為0.5W/cm2、單個脈衝釋放的能量達到20J/cm2時,會造成人體皮膚輕度燒傷;當功率密度為20W/cm2時照射2s,可造成三度燒傷;當功率密度為80W/cm2時,僅1s就可使人喪命。

微波武器的另一個特點是,只要目標的縫隙大於微波的波長,它就可以經過這些縫隙進入目標的內部,還可通過玻璃或纖維等不良導體進入駕駛艙內,殺傷裡面的人員。

破壞電子設備

破壞各種武器系統中的電子設備,使其喪失作戰效能,又稱非核電磁脈衝效應。當微波的功率密度為0.01~1μW/cm2時,可以干擾相應頻段的雷達、通信、導航設備的正常工作;0.01~1W/cm2時,可使探測系統、C4I系統和武器系統設備中的電子元器件失效或燒毀;10-100W/cm2時,高頻率微波輻射形成的瞬變電磁場可使金屬表面產生感應電流,通過天線、導線、電纜和各種開口或縫隙耦合到衛星、導彈、飛機、艦艇、坦克、裝甲車輛等內部,破壞各種敏感元件,如感測器和電子元器件,使元器件產生狀態反轉、擊穿,出現誤碼、記憶信息抹掉等。強大的電磁輻射會使整個通信網路失控,這是因為大脈衝功率超過敏感元器件的額定值,設備會因過載而造成永久性毀傷。如果輻射的微波功率足夠強,則裝備外殼開口與縫隙處可以被電離,從而變成良導體;103~104W/cm2時,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使目標受高熱而破壞,甚至能夠提前引爆導彈中的戰鬥部或炸藥。

攻擊隱身武器

能夠攻擊隱身武器。隱身武器除了具有獨特的氣動外形設計以減少雷達反射波之外,更重要的是採用吸波材料,吸收雷達要探測的電磁波。如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不僅機體採用吸波材料,而且機體表面也塗有吸波塗料。高頻率微波的強度和能量密度要比雷達微波高几個數量級,它產生的納秒級脈衝的主瓣頻帶達數千兆,遠超過吸波塗層的帶寬。氣動外形設計和吸波塗層的隱身效果約為30dB,而高頻率微波源的發射功率足以抵消這種隱身效果,輕者可使機毀人亡,重者甚至可使武器即刻熔化。

高功率微波武器還能破壞反輻射導彈的制導系統,使其偏離航向。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AE%E6%B3%A2%E6%AD%A6%E5%99%A8/8800694

當「聲音」成為武器

自然界有無數人耳「聽不見的聲音」,其數量遠遠超過「能聽見的聲音」。風吹動樹木、波浪擊岸、電閃雷鳴等均可能產生頻率小於20赫茲的聲波振蕩,這些聲波被稱為次聲波。次聲波不易衰減,也不易被水與空氣吸收,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於和人體器官的振動頻率相近,容易與人體器官產生共振,對人體造成傷害,嚴重時可致人死亡。專門研究聲音振波的次聲學應運而生,一些國家更是企圖利用次聲波的特點製造次聲武器,搶佔對別國的優勢地位。

次聲波的發現頗具傳奇色彩。1929年,英國倫敦利里克劇院在上演的一部歷史劇中,有一段「穿越」回150年之前的劇情。導演為調動觀眾情緒,使其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便向實驗物理學家羅伯特·伍德求助。伍德靈機一動,提議利用「音效」達成效果。之後,伍德用風琴管製造出一種綿長而低沉的聲音,產生令人極度震驚的效果:古老劇院枝形檯燈上的玻璃開始咔咔作響,整個劇院的門窗隨之抖動,大廳似乎立刻就要坍塌,令人恐怖的聲波在黑暗一片的劇院大廳里肆意傳播。觀眾們嚇得驚慌失措,演出不得不緊急叫停。

1932年夏天,蘇聯「泰梅爾」號破冰船在北極地區利用探測氣球進行高空氣象研究。有一次在甲板上例行釋放氣球時,值班的高空氣象學家突然發出驚叫聲。原來,他不小心把臉貼到氣球外殼上,立刻感覺耳朵劇痛。當晚,破冰船遭到狂風襲擊。船員們早就把高空氣象學家的遭遇忘得一乾二淨。後來,蘇聯科學院院士瓦西里·舒列伊金把這些看起來互不相干的事情聯繫起來,他發現充滿氫氣的氣球,實則充當了一種共鳴器的角色,進而加強了6至12赫茲間的聲波振蕩,引起人耳劇痛,而製造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一步步迫近破冰船的狂風。

此後,法國科學家弗拉基米爾·加夫雷奧在研究次聲波振蕩對人機體影響的實驗中發現,人體器官也是一種獨特的共鳴器,可以接受某種聲波頻率。比如,心臟的接受頻率約為6赫茲,眼睛40至100赫茲,頭部20至30赫茲,手臂2至5赫茲,胃2至3赫茲,腸2至4赫茲,前庭器官0.5至13赫茲。一旦置身於次聲源作用範圍,不管次聲波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人體器官就會開始振動,並將自身振蕩幅度進一步放大和增強。

次聲波被發現後,隨即開始為人類所研究利用。蘇聯利用舒列伊金的研究成果,研製出狂風預報儀;法國警方利用加夫雷奧的共鳴器製造出一種次聲笛子,用於驅散遊行示威者。

利用次聲波與人體產生共振的特性,人類研發出次聲武器。次聲武器具有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距離遠、穿透力強、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設施等特點,是世界多國軍方爭相研製的非致命武器,並將成為未來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新概念武器。

按照殺傷效應,次聲武器分為器官型和神經型兩種。器官型次聲武器的發射頻率與人體內臟固有頻率相當(4至8赫),可使人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等癥狀。神經型次聲武器的發射頻率與人腦的阿爾法節律相近(約5赫),能強烈刺激人的神經,使人暈眩頭痛、精神沮喪或神經錯亂,可以摧毀人的意志,使其成為各種指令的馴從執行者。

在次聲武器實戰使用方面,一些國家曾展開探索與嘗試。二戰時期,德國納粹開始秘密研製次聲武器,試圖利用其產生的「大聲效應」摧毀整個城市,消滅敵軍士兵或者使其喪失戰鬥力。1940年,德國納粹計劃向英國人投擲有著名音樂家簽名的留聲機唱片。這些唱片經過專門錄製,加進次聲,以引起聽者出現慌亂、恐怖感及其他精神失常現象,從而造成騷亂。所幸這一計劃並沒有實現。不過,德國納粹成功進行了可作用於物體的次聲武器試驗。奧地利科學家齊珀梅耶製造出一種能製造旋風的「旋風加農炮」,它利用特殊的噴嘴,通過炮彈爆破,製造出旋風,發射攻擊波,可擊落飛機。

20世紀50年代初,媒體報道稱美國中情局秘密開展代號「MKUltra(神經控制實驗)」的研究工作。其中一個子項目就是研究次聲和微波輻射對人腦的影響。他們研製出一種「探照燈」,可以釋放出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射線,在大自然里製造聲波,削弱敵方士兵的視力,引發頭疼、嘔吐和恐懼等現象。美國情報機構還運用這種精神控制手段「訓練」信使,讓他們攜帶絕密文件趕赴越南戰場,指導那些「心理上受他人意志控制並無意識地執行其任務的人」在戰場上勇猛廝殺。由於這項研究工作有超過80個機構參與,給許多無助的實驗對象注射大量包括毒品在內的致幻劑,造成嚴重後果,引發輿論轟動。1978年,卡特政府被迫宣布正式終止該研究計劃。

據報道,美國已擁有一定性能的次聲武器,並在索馬利亞戰爭、波黑戰爭、海灣戰爭和反恐防暴等行動中小規模秘密使用。20世紀90年代,美軍專門研製出高功率微型次聲發生器。1995年底,美國曾在波黑對塞爾維亞軍陣地秘密進行次聲波攻擊,據稱幾秒鐘就使塞軍士兵昏倒、嘔吐、陷入混亂。1998年,美國開始研製一種作用距離可達200米的手持式次聲波手槍。

儘管一些國家在次聲武器研發方面取得進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進行實戰應用,但因為受到技術限制,其威力難以控制,真正應用於實戰還不多見,有待進一步研究。

轉自: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22-06/16/content_317840.htm

民主決策

正確決策是保證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制度,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環節,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客觀要求,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不斷完善科學民主決策體制、機制和制度,提高決策的水平和質量。

從黨政領導班子的決策角度來說,民主決策機制主要是指用於規範黨政領導班子決策行為,通過預定的程序、規則和方式,確保決策能廣泛吸取各方意見、集中各方智慧、符合本地區實際、反映事物發展規律的制度設計和程序安排。它主要是由制度設計、程序設定、規則設立、機構設置有機構成的一個完整體系。從其含義來看,民主決策機制主要包括決策制度、決策規則、決策程序和決策機構四個要素。決策制度是民主決策機制的核心內容。民主決策機制大量的內容體現為制度形式,並通過制度來規範和保障這一機制的有效運行。作為要素的制度主要民主決策源於政治協商有:調查研究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專家諮詢制度,民主集中制,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等。決策規則是民主決策機制的重要內容,是制度運作的相關規定和實施細則。

規則通過對決策的範圍、主體、原則、紀律、方式、方法等作出具體規定,使制度得到進一步細化,為制度的具體化、操作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作為要素的規則主要有:議事規則、表決規則、工作規則等。決策程序必須經過一系列相互銜接、環環相扣而又相互作用的環節和步驟。這些環節和步驟是民主決策機制必不可少的關節點,起著堅實的支點作用,哪個關節被省略、簡化或顛倒,都將造成程序要素的不完整和缺失,最終導致機制的功能受損。作為要素的程序至少有六個前後相繼的環節和步驟:發現問題、確定目標,深入調研、形成預案,諮詢論證、綜合評估,集體研究、會議決定,組織動員、決策實施,監督反饋、修正完善。決策機構是民主決策機制的載體,制度、規則、程序的要素都要依託機構這個載體才能運作,機構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作為要素的機構主要有:決斷機構,如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班子;決策輔助機構,如調研機構、諮詢機構、論證評估機構等。

支持體系:

第一,建立服務於決策的高層次參謀團隊。黨政機關可根據需要,適當配備經濟、科技、金融、法律、城市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高層次智囊團或顧問委員會,還可以選聘一批優秀企業家參與決策諮詢工作。

第二,健全決策信息支持系統。準確、全面的信息是正確決策的基礎。信息不對稱是影響決策的突出問題。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在決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為決策提供客觀、真實、全面的信息資料。

第三,改進統計制度和方法。要建立健全既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國際慣例的統計制度、體系和方法。特別是要加快完善國家基本資料庫體系,對黨和國家決策需要而尚不健全的統計指標體系,應優先健全起來。第四,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改進行政決策手段 要學習和運用現代科學調查方法,如統計調查、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路調查等,收集和處理決策信息。綜合運用經濟學、社會學、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控制論以及規劃與優選方法、預測與評價方法、計算機模擬方法等,對決策資料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論證。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1%E4%B8%BB%E5%86%B3%E7%AD%96/4225182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是來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三國演義》里的卷首語。原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通常用來形容社會、國家、民族或歷史發展過程中,分裂與統一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這句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歷史觀察,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解釋:

1、歷史循環觀: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同民族、國家或地區之間往往經歷著從分裂到統一,再從統一到分裂的循環過程。這種循環可能是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社會結構的變遷和權力中心的更迭。

2、矛盾與統一:分與合,本質上是矛盾與統一的體現。在分裂時期,各方勢力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鬥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共同的威脅、利益或發展需求可能促使它們走向聯合或統一。然而,統一之後,由於內部矛盾的積累、權力的鬥爭或外部因素的干擾,又可能再次走向分裂。

3、社會發展規律: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反映了社會發展的某種規律性。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經濟體系等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往往伴隨著分裂與統一的交替。這種交替不僅體現在國家層面上,也可能體現在更小的社會單元(如部落、族群)或更大的國際關係中。

4、文化影響:這句話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合」思想的影響。中國人歷來重視和諧與統一,但同時也認識到分裂與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被看作是一種歷史常態,提醒人們要順應歷史潮流,同時也要努力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總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句富含哲理和歷史深度的諺語,它揭示了社會、國家、民族或歷史發展過程中分裂與統一交替出現的規律性現象。這句話不僅是對歷史的一種總結,也是對未來可能發展趨勢的一種預測和警示。

    振聾發聵的耿飈之問

    1991年,退休後的老一代革命家耿飈,重返陝甘寧革命老區,看望曾經肩戰鬥過的隴東人民。聽說耿飈要回來,好多老鄉聞訊趕來和他見面。

    但令耿飈沒想到的是,有些群眾是來找他告狀的,耿飈心情沉重。離開慶陽那天,他和縣裡領導見了面。他講了一件往事,提了一個問題。

    50年前,耿飈任參謀長、副旅長的129師385旅駐紮在這裡。有個戰士損害了群眾利益,而且比較嚴重,部隊決定按紀律槍斃。老百姓知道後,也是來了一大群人,為戰士求情。

    耿飈對鄉親們說,紀律是必須執行的。於是老百姓都跪下了,說共產黨都是好人,就饒了這個戰士,讓他戴罪立功吧!

    耿飈反覆講八路軍的紀律,但鄉親們就是不起來。最後,部隊只得接受群眾的要求。

    故事講完,耿飈激動地大聲道:「現在,我要問問今天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全場鴉雀無聲……

    這就是黨史上著名的「耿飈之問」。它永遠警示: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轉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3581271/answer/3506312916

    https://www.workercn.cn/257/201603/22/160322162542179.shtml

    豈可獨斷一人之慮?

    問人工智慧:

    為什麼有的人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上不能做到果斷決策?他在猶豫什麼?

    人工智慧答:

    有些人即便在顯而易見的問題上也不能做到果斷決策,這背後可能有幾個原因。

    首先,人們可能會因為「決策疲勞」而猶豫不決。在長時間的決策過程中,大腦可能會感到疲憊,導致無法有效地做出決策 。其次,聰明人往往在面對問題時會更加謹慎和多疑。他們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關鍵,但同時也可能因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而變得猶豫不決。這種現象在處理複雜問題時尤為明顯,因為複雜問題往往沒有簡單的答案 。

    另外,人類大腦在處理信息時其實存在局限性。我們常常被告知要「動動腦筋」,但事實上,大腦並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思考機器。研究表明,我們在過度使用大腦時,可能會阻礙我們施展才智。有時候,我們需要利用大腦外的資源,如身體感覺、物理空間和他人的智慧,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和決策 。

    綜上所述,人們在顯而易見的問題上不能果斷決策,可能是由於決策疲勞、對問題複雜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大腦本身的局限性所導致的。

    問人工智慧:

    以天下之大,豈可獨斷一人之慮?這句話是誰說的?

    人工智慧答:

    這句話「以天下之大,豈可獨斷一人之慮」出自《舊唐書·本紀第三·太宗下》。在《舊唐書》中,這句話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的。原文是:「以天下之廣,豈可獨斷一人之慮?」這句話體現了唐太宗對於治理國家的理念,強調在處理天下大事時,不應僅僅依靠一個人的智慧和判斷,而需要集合眾人的智慧 。

    問人工智慧:

    以天下之大,豈可獨斷一人之慮?這句話對解決「決策疲勞」有什麼幫助?

    人工智慧答:

    「以天下之大,豈可獨斷一人之慮?」這句話強調了集體智慧在決策過程中的重要性。對於解決「決策疲勞」,這句話提供了以下幾方面的啟示:

    1. 分擔決策負擔:通過集體決策,可以將決策的任務和壓力分散給多人,減少單個個體的認知負擔,從而降低決策疲勞的風險。
    2. 多角度思考:集體決策可以彙集不同人的觀點和經驗,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有助於更全面地評估各種選項,減少因個人視角局限導致的決策疲勞。
    3. 提高決策質量:集體智慧有助於提高決策的質量,減少錯誤決策的可能性,這樣個體在決策時可能會感到更加自信和輕鬆,減少因擔憂決策結果而產生的疲勞。
    4. 增強決策動力:當個體知道他們不是獨自面對決策時,可能會感到更有動力和決心去參與決策過程,這有助於克服決策過程中的疲勞感。
    5. 促進學習和成長:集體決策過程中的交流和討論可以為個體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決策能力,長期來看有助於減少決策疲勞。

    總之,這句話提倡的集體決策理念能夠有效地緩解決策疲勞,通過團隊合作和智慧共享來優化決策過程。

    蝜蝂傳

    蝜蝂是古書中的昆蟲。從字典上看,蝜蝂這種昆蟲是柳宗元杜撰的,但比柳宗元的作品更早的《爾雅》上,卻有蝜蝂的記錄。 在柳宗元的《蝜蝂傳》中,說「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會停止。

    《蝜蝂傳》

    原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翻譯

    蝜蝂是一種善於背東西的小蟲。它在爬行中遇到東西,就抓取過來,仰起頭背著它們。背負的東西越來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體堆積不會散落,最終被壓倒爬不起來。有時人們可憐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體。可是如果它還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樣抓取物體。它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如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不放過,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會成為自己的累贅,還只擔心財富積聚得不夠多。等到他們壞了事栽了跟頭,有的被貶斥罷官,有的被流放到邊遠地區,這也夠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們仍不肯悔改,成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因而面臨著從高處摔下來的危險,看到前人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也不知引以為戒。即使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義是人,可是智慧卻和蝜蝂小蟲一樣。這也太可悲了!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D%9C%E8%9D%82%E4%BC%A0/1850798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今天早上一走進消防控制室,黃姐(黃繼紅)和魏師傅(魏楓)就跟我:「今天你一定運氣非常好,勇哥(丁志勇)一大早給你買了一瓶水。」我想著有點奇怪,昨天剛買的水,今天早上又買一瓶水,而且勇哥還沒有跟提買水的事。正納悶兒著,張經理(張明久)從消防控制室後門走進來了,讓我把消防室的一箱防毒面具和兩張桌子搬到10樓。張經理每次來消控室那都是有事的,通常都是因為領導有事相求。

    接著我和魏師傅把東西裝上拖車,從1樓的貨梯準備上10樓時,發現貨梯正停頓在14樓,頓了有一會兒,然後從14樓下行。這裡所有的電梯和設備都是全程安全可控的,這個傳達的意思是:是死,在下。待我們把東西放在倉庫準備乘貨梯下去時,看到貨梯正在上行,並且停在54樓頓了一會兒,這個傳達的意思是:上,吾死。這個就有點矛盾了:是死,在下;上,你死,那怎麼辦呢?

    對於這個疑惑,我準備卜一卦,占卜的問題是:一大早上演這一出,所求何事?

    還是採用拋銅錢法,分別得到:正正反、正正反、正正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反,然後得到一個主卦天地婦、互卦風山漸,四爻變得到變卦風地觀

    天地婦九四爻說:「有命,無咎,檮羅齒。」之前的註解是:有心在神前誓約結盟,沒有災難;謀劃延攬收納。

    此事重關重大,我擔心自己的註解有問題。這個「命」這麼解釋,我還是稍有疑惑,於是想確定一下。

    命在漢典中的解釋:命通「盟」,在神前誓約、結盟。後面舉例了一句古文:「凡我同盟,毋蘊年,…或間茲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之祖,明神殛之。——《左傳·襄公十一年》」這裡「或間茲命」中的「命」怎麼解釋呢?

    這時魏師傅提醒我,問我《左傳》是誰寫的?我無意識的回答說是左丘明。但是因為時間久了記得不是很清楚,於是想在網上確認一下。不知不覺的我就搜了一下「或間茲命」這個短句,並找到了這句話的來源,這句話來源於《左傳·襄公十一年》。

    原文:

    四月,諸侯伐鄭。己亥,齊大子光、宋向戌先至於鄭,門於東門。其莫,晉荀罃至於西郊,東侵舊許。衛孫林父侵其北鄙。六月,諸侯會於北林,師於向,右還,次於瑣,圍鄭。觀兵於南門,西濟於濟隧。鄭人懼,乃行成。秋七月,同盟於亳。范宣子曰:「不慎,必失諸侯。諸侯道敝而無成,能無貳乎?」乃盟,載書曰:「凡我同盟,毋蘊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或間茲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隊命亡氏,踣其國家。」

    翻譯:

    四月,諸侯聯軍進攻鄭國。十九日,齊國太子光、宋國向戌先到達鄭國,駐軍在東門外。當天晚上,晉國荀罃到達西郊,往東進攻許國的舊地,衛國孫林父進攻鄭國的北部邊境。六月,諸侯在北林會見,軍隊駐紮在向地。又轉向西北,駐紮在瑣地。包圍鄭國,在南門外顯示軍力。又有軍隊從西邊渡過濟隧。鄭國人畏懼,就向諸侯求和。秋季七月,各諸侯和鄭國在毫地結盟。范宣子說:「如果盟辭不謹慎,必然失去諸侯。諸侯來往疲乏而沒有得到成功,能夠沒有二心嗎?」於是就盟誓。盟書說:「凡是我們同盟國家,不要囤積糧食,不要壟斷利益,不要庇護罪人,不要收留壞人。救濟災荒,安定禍患,統一好惡,輔助王室。有人觸犯這些盟約,司慎、司盟的神,名山、名川的神,各種天神,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的祖宗,明察的神靈誅戮他,使他失去百姓,喪君滅族,滅國亡家。

    於是,我確定「命」就是盟約的意思。那麼該訂立什麼樣的盟約呢?思考片刻以後,我提出了三條:「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意思是:殺人者要處以死刑,傷人者和盜竊者要受到與其罪行相應的處罰。

    對於這個盟約,你覺得怎麼樣?遵守盟約的都不會死!

    鴕鳥心態

    什麼是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面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就像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把頭鑽進沙子里。與「鴕鳥心態」類似的說法即「掩耳盜鈴」。

    鴕鳥心態解讀

    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入草堆里,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不過有說法認為這其實是種誤解)。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把頭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斃的話,是足以躲避猛獸攻擊的。「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鴕鳥心態在心理學又稱鴕鳥綜合症(Ostrich Syndrome,美國心理學家Elliot Weiner提倡)。鴕鳥在遭遇危險時會把頭埋入沙坑,蒙蔽視線自以為安全,是種逃避現實、視若無睹、推卸責任、自欺欺人的心理。

    現代人面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與「鴕鳥心態」類似的說法即「掩耳盜鈴」。

    後來,人們把鴕鳥的這種生理應對策略引申為人類的處事心態,被稱為「鴕鳥政策」。(鴕鳥政策是經濟管理學中的名詞,是根據鴕鳥的習性而來。據說鴕鳥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當它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把頭埋到沙子里,以為這樣別人就看不見自己了,殊不知,自己大大的屁股露在外面,更加引人注目。鴕鳥政策指的就是在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的管理政策不能及時隨之變化,從而導致決策失誤。即自我欺騙政策。)

    在政治、經濟、社會學領域、鴕鳥心態領域還有「鴕鳥效應」「鴕鳥哲學」等說法。

    鴕鳥心態影響危害

    (1)心理剖析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面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就像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把頭鑽進沙子里,自以為安全,其實不然。殊不知,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也無法完全避免,你必須勇敢去面對,勇敢地去承擔,因為逃避不是辦法,逃避責任的同時你很可能就喪失了權利和成功的機會。

    我們經常會遇到障礙與重擔,如果選擇繞過,可能會因此失去成功的機會,逃避的代價註定會是失望。面對危機,主動出擊是最好的防禦。只有迅速採取行動,果斷承擔責任,才會把損失降到最小。相反,如果遇到危機總辯解說「這不是我的責任」,試圖做「鴕鳥」,則後果不堪設想。

    (2)現實表現

    政府官員有了鴕鳥心態,就是無能;老師要學生髮言,學生一個個噤若寒蟬,都是鴕鳥心態。社會上有一些人「遇食頸如鶴,遇事頭如鱉」,這就是鴕鳥心態。很多人做事,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也是鴕鳥心態。甚至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眼不見為凈」,乃至「因噎廢食」,都是鴕鳥心態。

    在一個團體里,鴕鳥心態的人太多,這個團體的公權力一定不張;辦公室里,太多鴕鳥心態的人,辦事效率一定不好。逆境、困難,有助於激發潛能;有鴕鳥心態的人,無疑是扼殺自己的天分,終至自掘墳墓。

    其實,動物學家已經在為鴕鳥翻案,他們觀察研究,發現鴕鳥的兩條腿很長,跑得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它逃跑的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不致於把頭埋藏在草堆里,束手就擒,因此要還原「鴕鳥心態」的真相。

    現代的人,也要為「鴕鳥心態」翻案,做事時遇到困境,可以另覓他途,千萬不要消極的坐以待斃,也不要「因噎廢食」,應該以發揮能動性、智力,勇往向前。人生其實就如戰場,不要計較一時的成敗得失,在前方的戰士,打勝戰固然有成就,打敗仗而能夠全身而退,也是不容易的事。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躲避一個也未嘗不可,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希望有「鴕鳥心態」的人,要跟動物學家一樣,為自己翻案。

    轉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9%B8%B5%E9%B8%9F%E5%BF%83%E6%80%81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自於《壇經》,它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給無數迷茫的人點亮了一條明路。

    出處背景

    話說,禪宗第五祖弘忍年紀已大,想傳衣缽給大弟子神秀,便讓他作偈(梵語「頌」,即佛經中的唱詞),以此考查他對教義的禪悟。

    神秀想了半天,才結巴地叨叨出這麼一段話:「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聽了,眉頭緊鎖,總覺得差點意思,沒有滿意。

    後來,一個大字不認、只會挑水劈柴的名為慧能(又稱「惠能」)的小僧,脫口而出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顯然,後者這偈要比前者聽起來要順暢許多,且見解也高明許多。

    五祖弘忍聽了,高興不已。心想,一個大字不認的人,竟然能夠有如此這番大徹的「頓悟」,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人才。於是,便將衣缽傳給了慧能。

    【註:最後,慧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成了禪宗六祖。】

    如今,關於這段故事,鮮有被提及。很多人只記住了此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理解這其中的意思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將其理解為:

    菩提是個覺悟,哪裡有什麼樹可言,心如明鏡一般,又哪裡來什麼台;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又何來惹塵埃一談?還有人將其理解為:

    人的身體就猶如菩提樹一樣,有根,心靈就像明鏡台一樣,敞亮。但是明鏡有時候也會變得黯淡無光,所以我們要時常擦拭它,以免它惹上灰塵,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總言之,有各種各樣不同版本的理解。不過,可以確切的一點是,我們對這的理解,大體是一樣的。

    這也由此可見,中國人深受傳統的禪宗、佛道文化影響。

    禪宗,「悟」之始終

    禪宗,是我國古代的主導宗派,當年,六祖慧能所提出的「頓悟」學說,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一直被視為「經典」。即便到了如今,仍然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且屹然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禪宗精神,是東方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其核心是頓悟。一個「悟」字,包含了許多的內容。「悟禪」、「悟佛」、「悟宗」、「悟道」……皆為悟。

    人們通過讀經、打坐、悟道、修行等方式來「悟」之,感悟本源之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裡所說的「菩提樹」,尤為提一下。

    據說,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修鍊悟道的,六祖惠能也是在菩提樹下削髮受戒的。在《金剛經》里,「菩提」為「覺悟」、「覺解」的意思,為此,菩提樹一度被視為神聖之樹,信仰之樹,寓意有「大徹大悟」的象徵。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表達的,是一種悟道修行的高境界。這可以理解為人無物,物無人,一種萬事皆空的清凈、「無為」狀態

    禪宗和儒道文化有相似之處,也有本質的差別。

    禪宗將一切的現象均視為一種「空」。在禪宗看來,一切皆為六根(眼、鼻、耳、舌、身、意)所感知的對象,而這些東西都是無窮盡的,繼而形成了不同的「相」,這些「相」共同構成了這個大千世界,自然萬物。

    而世界又是在不停地變化和循環流轉的,有著許多的不確定性,這一切又皆為因緣和合的結果。把這些視覺的表象抽空,使之與具體客觀之物脫離,那麼剩下來的便是一種「純粹」的現象,這種現象在禪宗看來便是「空」

    所以,說到這裡,再回頭看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其實非常具有現代教育意義。

    啟示

    在這個快節奏的,喧囂的時代,人人都在忙著各種各樣的活兒。然而,很多人都是越忙越迷茫,越忙越困頓,越發失去自我。

    這時,聽聽六祖慧能的這句禪悟,或許就能「柳暗花明」許多。

    都說「世間萬物皆從無中來,到無中去」。我們人生中的許多煩惱,是自找的,學會「悟空」,便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禪宗所講的,一旦進入人與物一體,人無物,物無人的狀態,許多事情就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了。

    「清凈」、「慈悲」、「平和」、「無我」……

    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一切外部萬物之相都不存在了,就沒有了物相,也就不會再去惹塵埃了。

    蘇東坡曾:「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陸遊曾說:「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關漢卿說:「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鳥巢禪師說:「來時無跡又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終歸黃土大地,生與死都是一樣的。

    大千世界,一切事物實體,其實不過都是虛空的東西。

    洒脫、自然,不爭不鬥,不憂不慮,任隨斗轉星移,世事變幻,人生應皆能應得如雲水……

    轉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81192436182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