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黃帝四經》

《黃帝四經》是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中抄在《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古佚書(《經法》《經》《稱》《道原》)的合稱。唐蘭先生認為這四篇古佚書從內容上看是一部書,從思想方法上說,大體上是繼承老子而加以發揮。它被認為代表了道家黃老學派的思想。《道德經》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開山之作。其作者老子不僅被公認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而且也被道教尊奉為道祖和天尊。可以說,老子及其《道德經》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黃帝在他的四經中開篇之首,就鄭重地揭示出他的法道文化思想源出於大道,是尊道而成,是依據道的法(法則、規律)而生成世間常法。他說:「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道生法」,是他法道思想的根本和源起,信仰遵從大道而生成世間法是他創立法道思想的前提。「道法」是常法之母,常法(世間法)只有遵從大道而制定,才能「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道法」是無相(虛靜)結構環境中的狀態,道生法則是按照法於道以後,遵從道的規律制定的、符合大道原則的世間常法。他要求治國者「故唯執道者能虛靜公正,乃見正道,乃得名理之誠」,「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黃帝四經》)。這裡所強調的「唯執道者」、「虛靜謹聽」,既是唯道獨尊,同時也是強調「虛靜為用」的修身方法。只有修之身而執道,才能使世間法不離道。只有能進入虛靜的修身實踐者,尊道貴德才能公正無私,才能以常法維護世人尊道、畏道、順道,從而尊道貴德。

《黃帝四經·經法》中還說:「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智,至智者為天下稽」。黃帝在這裡僅用「公」、「明」、「正」、「靜」、「無私」這六個字,就將修身治世的精華高度概括起來。天上的日月大公而以光明普照大地,人若能具備公心,不僅能自明自知,同時還能達到至明無所不照,就能有大功德於社會和國家。「正」,由「一」和「止」共同組成,是「抱德無離」之意,「執一以為天下牧」(《老子·德道經》)之義。德性淳厚完整的人,很容易進入虛靜的修身境界而天人合一,在至靜的境界中必然會成就為聖人;修身而無私者,他的後天智識必定會豐富全面;修身境界是賢人層次的人,他聰明而且行為尊道貴德;賢人至智者,就是天下人都稽首尊敬並且視為楷模榜樣的人。

《黃帝四經·姓爭》中說:「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穆穆天刑,非德必傾。」這一段解釋開來就是:虛空和宇宙中充盈著尊貴明亮(皇皇:高上,明亮、旺盛之義)的德性能量;但是人們如果不具備德性的品格,不符合道的法則,不規範心念和行為,那麼這些能量也無法進入社會和人體之內滋養人的性命。用道所產生的法(刑)規範人的心念和行為,是天德養精神內治身國、外治社會的前提和必須的措施。沒有符合道德品格的法律,不論是道法還是世間常法,都無法真實地行德於身國內和社會之中。世間的法治雖然要依照天德而制定,但是天德與人世間的法治這兩者之間是父子關係(穆:古時宗廟制度,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穆穆:端莊盛美)。人世間的法治,如果不教導人們尊道貴德,教育人們修身去主動獲得天德進入心身滋養精神靈魂,那麼法治制定得再怎麼符合自然規律,制定得再全面仔細,刑律也將會越用越濫,最終必然頹傾崩塌。只有德治與法治主次分明,並行不悖,才能出現《詩·大雅》中稱誦讚美的「穆穆皇皇」的美好景象。

《黃帝四經》中說:「民仰天而生,待地而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吾畏天愛地親民」。「畏天愛地親民」,就是黃帝法道文化思想的核心。明大道而知「畏天」,這是確保治世者能夠「愛地親民」的基礎和前提。不能修身明大道,也就難以真實地敬畏大道,從而自覺地尊道貴德。私心和貪慾也就無法扼制地無限膨脹,權力就能使人變成魔鬼而不自知。修身明德知道,是使人自覺地尊道貴德,畏天克己,不敢凌駕於大道之上的根本性保證。道德教育,絕不是口頭的說教,只有修身實踐進行真實地體悟,才能產生真實的教育效果。修身明道尊道,才能具有聖人之心而「因民以為師」;治世者要倡導民眾修身明德知道,尊道貴德,「毋壅民明」,「吾愛民而民不亡」,「毋亂民功,毋逆天時」,「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主得臣輻者王(凝聚力象車輻之聚於軸心)」,「賦斂有度則民富」,「長利國賓社稷,世利萬夫百姓」等等。黃帝的法道文化是一個系統性的「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德道經》)的和諧觀與民主治世思想。

黃帝的「畏天」思想和理念,源自於他在修身實踐中的真知灼見,是一種高度自覺並且終生恪守不違的信念,不修身者根本無法正確地進行解讀。黃帝在滅掉了吃人的蚩尤以後,取代炎帝治理神州。他一生披荊斬棘,開山通路,走遍華夏各地,每到一處就必定要建築祭壇,敬拜天道,也叫作「封禪」。據孔子說,《三墳》一書中載有黃帝專題述說上天大道的內容,可惜後人弄失傳了。黃帝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順應天道,創立法道學說,以道法而生世間法,為歷史上五帝時期社會的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並且影響著三王時期;而且對漢代的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至漢武帝時代才突然被人為地堙滅於黃土之下。

《黃帝四經》在塵封二千餘年以後,在上世紀末重現於世。他的法道思想必定會在21世紀重放光芒,造福於21世紀的東方中國。

《黃帝四經·十六經》中說:「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踐位履三,是以能為天下宗」。這一段話白話釋意就是:從前有一位天下的宗主黃帝,他的資質純樸近道(無名天地之始——《老子·德道經》),崇尚對大道的信仰。行為舉止都效法天道自然,恭奉天道(象恭滔天——《書·堯典》)。慧識與智識同觀於四面(並舟同行為方),輔佐德一之心的信息辨識判斷,他的修為就像《老子·德道經》中所說:雙足不出大門,能知曉天下之事,眼睛不看窗戶之外,能通曉天道之義。神運能四達而無礙,信息反饋都自然歸納於虛靜的心中。他並不因此而疏懶懈怠,還是深入慧觀與智觀,「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牝有牡」(《黃帝四經》)。左右之陰陽,前後之陰陽,一體而觀,並且同時參予前後左右身邊具體事務的實踐,參和悟並舉。他處下不爭,謙虛謹慎,對登上高位堅持辭讓再三。這也說明黃帝他是履行了「三推三讓」的「禪讓」儀式後,才被民主推選為黃帝。所以,他才能夠成為天下的宗主。這一段記錄,可以幫助我們破解「堯舜禪讓」的千古之謎。

相傳黃帝在乘龍歸位以後,他的孫子高陽即位,就是顓頊帝。顓頊傳位給帝嚳,帝嚳傳位給堯。據《史記》所記載,堯有通神之智、高天之愛,凡事敬畏大道。孔子曾讚歎:「偉大崇高的堯啊!獨尊上天為大,一心效法天道!寬廣坦蕩啊,人們無法形容!」《五帝本紀》上說,堯帝的仁德如天,智慧似神,同樣是一位修身有明顯成就者。他按照28星宿在天空中出現的方位,來掌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節氣,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並教民眾按照節令從事生產。

堯在位七十年後的一天,他問掌管四方諸侯的領袖說:「四岳,我在位已經70年了,你們誰能順應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說:「為人君者,當德配天地,光被四表,我們的德行都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個叫舜的人,德行出眾,或許可以擔此重任。」四岳看到堯的探詢目光,就繼續說道:「舜是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但是舜卻能和他們和睦相處,力盡孝悌之道,使他們不走向邪路。」堯說:「好啊,我將令我的兩個女兒下嫁給他,以觀舜的德性品格。」

舜是冀州人,他曾經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捕魚,在黃河岸邊做陶器。因為舜的道德教化,他耕田的地方,人們都能互相推讓地界;他捕魚的地方,人們都推讓好的捕魚位置;他製作陶器的地方,再也沒有出現過次品。他無論住在哪裡,那個地方一年就會變成一個村落,兩年就會變成小鎮,三年就會變成一個大都市了。堯認為舜很好,就讓他擔任司徒之職,於是百姓就都懂得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舜管理百官,百官制事就有條不紊;舜接待諸侯賓客,遠方的客人就變得莊敬和悅了。最後,堯讓舜到山林川澤去,遇上了暴風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堯認為舜具備聖智聖德,就讓舜代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

舜於是觀測北斗七星以判斷政策得失,祭拜上帝和天地四時,又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祗。接著他召見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統一音律和度量衡的標準,修明五種禮儀,按照四方諸侯公、侯、伯、子、男這五種封爵,分發給他們象徵瑞信的五種玉圭,並且寬減五種刑罰制度。舜又每五年一次巡行天下各地,向諸侯言傳身教地講述治國的道理。

堯帝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賢,就沒有把帝位傳給他。堯說:「把帝位傳給丹朱,雖然丹朱得利但是天下人受害,不傳給丹朱,雖然丹朱不得利,但是天下人得利。總不能為了一個丹朱害了天下的人啊!」堯觀政於舜20年後,讓舜接掌天子之位,又過了28年,堯帝駕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舜治喪三年,然後將天下讓給丹朱,自己避居南河。但是來朝覲的諸侯都到舜那裡去而不朝覲丹朱,訴訟的人也來找舜而不找丹朱,謳歌者謳歌舜而不謳歌丹朱。舜說:「這是天意啊!」由於這樣他才登臨帝位治國。

堯舜治世之時,百姓自覺攝受教化,敬天畏神,自我約束,傳說當時「景星耀天,甘露下降,行人讓路,犬無吠聲,稻生雙穗,夜雨晝晴」。詩人屈原歌頌這段盛世時唱道:「皇天無私阿兮,攬民德焉錯輔;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其意思是:上天對一切人都是公正無私、平等慈愛的,見具有德性的人就給以扶持。古代的聖王賢君都是因為德行高尚,才能夠享有天下的土地。

從黃帝開始,五帝的統治都自然承傳了「唯道獨尊,尊道貴德,清靜修身,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孔子讚歎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回顧這段天下為公、大道昌明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文明之初是一個對大道恭敬順從、唯道獨尊、自然地信仰天道的時代,而那時代的君王德配陰陽,允恭克讓,順應天道,從而使百姓過著童真般無憂無慮的生活。

堯不將君位傳給兒子卻傳給舜,舜也未將君位傳給兒子卻傳給禹,禹帝不將君位傳給兒子啟卻傳給益,這一段佳話史稱「禪讓」。生活在黨同伐異、明爭暗鬥的後世之人,丟失了修之身對大道進行體悟的人,不相信在尊道貴德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品德能誕生出最和諧的民主。許多學者對這段史實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說那是愚腐,有人說那叫德行,有人乾脆說那是一場虛構。《尚書》和《史記》其實都忠實地記載著在仁治時代,人心離道失德遠未達到後來那麼嚴重,尊道貴德而民主推選,是一個必然的社會規則。大禹說:「舜你是非常信奉大道、順應大道旨意的一個人。由於你順應大道旨意,上天就總是賜下幸福給你。」舜聽到大禹講這樣的話,就說:「啊!你看,神州列祖的神就降下來了,鳳凰也來了,百獸也起舞了。」他又說:「奉天之命治理萬民,唯有順應,唯有敬虔,要敬虔直到永遠。」他就以對大道恭敬的心讓位給大禹。

古經《左傳》上說:「所謂道,忠於民信於神也。」然而,如果不是唯道獨尊,人們自覺地尊道貴德信於神,那麼哪有什麼力量能夠保證孤寡不善、權傾天下的人間帝王「忠於民」呢?難怪當萬章詢問孟子,堯將天下讓給舜這件事是否真有其事時。孟子乾脆地回答說:沒有這件事,堯沒有權利將天下給舜,是上天將天下給舜的。這全是唯道獨尊的必然。這就是孔子所神往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尊道貴德時代,這就是經過修身實踐而自覺地尊道貴德信於神、畏於天、順於道、敬大道的古老神州。儘管人間的罪孽從未中斷過,儘管出現了荒淫暴虐的夏桀與商紂,祖先們卻未失去對大道的堅定信仰。這就是:皇天公義蕩蕩,大道明察昭昭,罪惡必遭懲罰,因果周期律循環必有報應。

這個道德的信仰,就是揚善棄惡的力量,就是天下大同的基石,也就是孔子當年的夢想。

從炎黃起,經堯、舜、禹到夏、商、周,凡兩千五百年間,唯道獨尊,尊道貴德,信仰大道,修身證道是神州大地上的主旋律。祖先們確信,他們與昊天大道之間有天經地義的血緣關係。「凡人皆道之子」,「天生庶民,有物有則」。大道是炎黃的大道,是堯、舜、禹的大道,是文武周公的大道。在清純古樸的眼睛裡,大道並不遙遠。盈盈萬物,生生不息,無一不是大道的奇妙作為;「道生之,而德畜之」(《老子·德道經》),無一不飽含著大道的深情厚愛。

轉自:https://gj.zdic.net/archive.php?aid-1154.html

智克力,道克智

截至今天,耗時近兩個月的《鬼谷子》的再次整理註解工作已經完成。在註解過程中,我依據過往的人生經歷,對原作者的註解中的錯誤進行了糾正。為什麼我能單獨註解呢?因為《鬼谷子》裡面的招數我基本都領教過了,那些人用的陰招基本上都是《鬼谷子》裡面的招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破敵,首先要了解對手的思路或指導思想,得其情,乃制其術,最後再來盡數破解對手的招數。

之前原本不打算把《鬼谷子》的註解傳到網路上的,是擔心一些品德不端小人學了其中的招數給社會造成危害。但後來一起,我腦袋裡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更何況《鬼谷子》里講的基本上都是人性的規律,也沒什麼見不得人的,遮遮掩掩的不如直接放出來,讓有緣人得之。更何況,以我對《鬼谷子》的了解,即便小人學去了,也只是學會了一些旁門左道,真正的精華和重點他們永遠看不到。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鬼谷子》中的精華和重點,現在我開始劃《鬼谷子》裡面的重點了:

故同情而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異同之分也。

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之義,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誘。

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詩》《書》,行不淫僻,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貌庄色溫,不可象貌而得之。如是,隱情塞郄而去之。

……

然後,我強調一點:鬼谷子當年是騎著老虎下山的,如果你沒自信玩轉這些兇惡的老虎,或者視人民為虎,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學《鬼谷子》里的內容,因為你要麼智商不行,要麼心術不正,學了會反受其害,給自己帶來禍患。

老子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向——絕學無憂!真正的絕學是不會讓他人感到擔憂的,所以建議絕大部分人學習本網站註解的《帛書老子》。別忘了,當年老子是騎著一頭水牛下山的。水代表智,牛代表溫順。老子能駕馭智者,並讓其像牛一樣溫順服從,所以老子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智克力,道克智,這從鬼谷子和老子的座騎就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