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成語出處:

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左傳·閔公元年》)

後人從這個故事中提取出成語「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後演變為「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成語寓意: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為了爭奪王位,先後殺了兩位國君,自然不得人心。季友一心扶持新君,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慶父屢屢興起內亂,引起國人不滿。這個成語主要的寓意有二:第一,只有內部團結,國家才會強盛,穩定壓倒一切。第二,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想要處理好問題,一定要找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因為事物內部的主要矛盾是決定事物性質和發展的本質因素。只有找到事物的內部主要矛盾並處理好,才能解決好事情。

成文用法: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毛澤東《南京政府向何處去?》:「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么?」

轉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86%E7%88%B6%E4%B8%8D%E6%AD%BB%EF%BC%8C%E9%B2%81%E9%9A%BE%E6%9C%AA%E5%B7%B2/126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