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賊!

昨天老婆說讓我們晚飯之後去隔壁單元阿姨家裡搬二把椅子和一個桌子,我正有此意。因為根據我平時對身邊事物的觀察,發現樓下和一牆之隔的隔壁單元樓里,很可能藏著腦控窩點,早就想一探究竟了。到了現場之後,雖然房間已經被精心布置過,但還是讓我看出馬腳了。我更確定了隔壁單元樓里的這戶,正是長期腦控我的窩點。因為我打了兩種疫苗,北京科興和武漢生物的(疫苗發揮著人體天線的作用),所以一定有至少有兩個窩點,目前確定了隔壁這個正是腦控窩點之一。

雖然跟我推斷的一樣,應該有心理準備,但心裡還是不能接受。說實話,當確定了這些垃圾的藏身之所時,我有拿刀砍死他們的衝動。但還是忍住了,因為砍死了這些垃圾,就GAME OVER 了!這些垃圾背後有真正的垃圾人物。

然後今天一整天,胸中憤懣,心中的殺氣難以抑制!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殺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趁憤怒之時。如果這些垃圾背後的垃圾此時膽敢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定憤起絕殺之!

老子在《德經》篇中說過:「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恆知此兩者,亦稽式也!」翻譯過來就是:用「道」來治理國家的統治者不在於能夠使人民透明(指通過耳目或高科技手段讓民眾思想和行為透明化),而在於使人們能夠剛強正直。人們之所以難以治理,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認知。所以採用讓人們思想和行為透明化的巧詐計謀來治理國家,那是國賊!以不使用這類巧詐計謀的大智慧(難得糊塗)來治理國家,那是國家的恩德!常常清楚這兩種治國方法的差別,也是治國的重要準則!像這等腦控平民的垃圾,那就是國賊!人人可殺之!

最後,謝謝你們這些垃圾給的二把椅子和一個桌子,讓我死了心。讓我明白了你們這些垃圾是改不了的!GAME還要繼續下去,不是嗎?

如果你作為當事人,應該怎麼辦?

如果垃圾堆起火了,你作為一名志願消防員,你是應該去滅火,還是應該先顧及自己的安全?如果這個火不滅,可能會危及其他人的安全;如果把火滅了,等於救了這堆噁心的垃圾。如果你作為當事人,應該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我問了抖音的人工智慧——豆包。

《帛書老子德道經》初成

歷經二個月的時間,我對《帛書老子》的新一輪的優化註解工作,近日小有所成,並最終為這部老子的註解著作命名為《帛書老子德道經》。

每隔半年,我都會對《孫子兵法》、《論語》、《鬼谷子》、《黃石公》、《帛書老子》、《易經》這些古聖賢的學說進行一輪滾動優化註解。藉助對古聖賢的學說進行學習研究,並通過工作生活實踐運用總結之後,讓自己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能返過來對之前的註解進行優化。可以說,每一輪的優化註解,都讓自己心中感到無比欣喜。這個最新版本的註解——《帛書老子德道經》,是我目前感到最滿意的一個註解版本。老子的智慧博大精深,如果我的註解能註解出了其中一二,就感到很慶幸了!由於本人的認知水平有限,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斧正。歡迎大家進行交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博客網站右側下載閱讀。

老子作為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人物,他的學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人為篡改和曲解。我們的責任,就是儘可能真實地還原老子的原本思想,這叫歸根。歸根曰靜,靜是胃復命。在儒家學說不能解決當代問題的背景下,我們寄希望於老子道家的哲學智慧能助力到中國的復興。

恰好,也就是在今天,我學習了易經的最後一個未學之卦——水風井。這個井,即水井,就是智慧源泉。歷代傳下來的中國文化和學說,帶有很多封建社會的遺毒,即井卦初六爻中講的:「井泥不食,舊井無禽。」水井有污泥,(水渾濁)不可汲食;老井乾涸無水可汲,連禽獸都不屑一顧。可見,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被國人拋棄,以至於斷層的危險。

那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井卦九四爻告訴了我們應該怎麼辦?九四爻說:「井甃,無咎。」對水井進行修治,沒有咎害。也就是要正本清源,對中國文化進行修繕治理,使得其中的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

最後,希望我對古代聖賢學說的研究,能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貢獻出一份力量。

穿你袈裟,壞你正法!

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應得度者皆得度。

魔王波旬看到釋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裡很不舒服,他來見佛,請佛趕快涅磐:「你度了那麼多人了,可以涅磐了。」

佛祖覺察到自己與娑婆眾生的緣分已到,就答應了波旬的請求。

魔王波旬道:「你涅磐後,我一定要破壞你的佛法。」

佛說:「佛法是正法,沒有任何力量能破壞。」

魔王波旬道:「呵呵,正義永存,邪惡也不會消失。你在世時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孫不也很多嗎?人性本惡,學壞容易學好難。你入滅之後,信仰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信仰我的人會越來越多。」

佛說:「你破壞我的佛法對你沒好處。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著善良的人,也照耀著邪惡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時代一旦結束,你的福報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無間地獄,你會在地獄中受無量種種苦。」

魔王波旬道:「我知道佛祖是不說謊的,但是,佛祖你也知道命由心造。我會設法避免地獄之苦的。」

佛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哪裡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道:「在順應百姓方面,佛祖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嚴,極力強調貪慾的危害,教人遠離貪慾。而我順應百姓的慾望,滿足百姓的慾望。眾生沒有貪慾那裡有我波旬?」

佛說:「我有佛經留世。」

魔王波旬道:「經典是死文字,要教化眾生,還是需要人來解釋。」

佛說:「我有僧寶留世。」

魔王波旬道:「你要教化眾生得引進新人吧。你老人家不會拒絕我的弟子接受你的教誨吧。」

佛說:「不會。」

魔王波旬道:「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他們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

佛祖聽了魔王的話,久久無語,不一會,兩行熱淚緩緩流了下來。魔王見此,率眾狂笑而去。

故事來源:

一、《大般湼槃經》。佛告迦葉:我般湼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二、《佛藏經》。舍利弗,如來在世三寶一昧,我滅度後分為五部。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

不起於座,聞即得道

今天在接娃放學的路上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些領導在千里之外操控著全局,雖說這個局明顯存在著很多的BUG,但仍有點「不起於座,聞即得道」的意味。如果將來我們大力研發元宇宙,然後我們在元宇宙中模擬人的意識覺醒(出生),讓這些覺醒的虛擬人在元宇宙中演進文明,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虛擬文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後我突然醒悟,我們這個地球不也是一個模擬的元宇宙嗎?

地球為什麼叫做地球?宇宙為什麼叫做宇宙?玄學恰到好處地解答了這個問題。根據《易經》的結構,整個自然系統分三層:天、地、人。洞悉真相的老子在《帛書老子》中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以前我沒讀懂,現在瞬間悟到了。關於老子的這句話,我註解為:人居天地之間效法於地(球),地(球)上的一切運作效法於天(庭),天(庭)效法於道,而道自然而然。

開悟的那一刻,有欣喜也有幾分不安。在知道真相之後,我們該如何繼續我們的生活呢?我覺得我們還是該吃吃,該喝喝,該好好生活還是好好生活,但是我們要對真相生出幾分敬畏之心。我們不光要能出世,也要能入世。人生是一種過程,才叫做人生,我們都應當把握好過程,體驗並享受人生的各種滋味。這樣,才不枉這段有限的人生!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玄學。」這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玄就是天,《易經》被稱為天人之學,也是有道理的。《易經》作為三玄(《易經》、《老子》、《莊子》)之首,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最高智慧,但《易經》怎麼來的?這是個迷,是長期的文明演化成的?還是伏羲、周文王生來就懂的?或許直接了當地說是天下掉下來的給我們的……

或許我們應該好好回過頭來讀一讀另一部中國精典——《西遊記》。人們說小說往往是真實的事情,是指小說中的情節、人物和場景往往具有現實性和真實感,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情感共鳴。這種真實性往往通過作者的生活經歷、觀察和想像力來表現出來。吳承恩能寫出這麼一篇邏輯嚴謹、為人們津津樂道的、58萬字的名著,難道是他自己憑空想像出來的?或許上面我們所探討的內容解釋了這個問題。

如何證明一部哲學理論的價值?

證明一部哲學理論的價值是一個複雜而多層次的問題,因為哲學理論的價值取決於其對人類思維、道德、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來證明一部哲學理論的價值:

一、邏輯一致性和合理性:哲學理論應該在邏輯上是一致的,並且應該能夠通過合理的推理和論證來支持其觀點。一個理論如果在邏輯上存在內部矛盾或者無法經受批判性的思考,那麼它的價值可能會受到質疑。

二、實踐效果:哲學理論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影響來證明。如果一部理論能夠促進人類的思想、社會進步或者道德提升,那麼它可能被認為有價值。

三、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解決:一部哲學理論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解決來證明。如果一部理論能夠提供深刻的洞察力並且為人類生活和社會問題提供了有益的解決方案,那麼它的價值可能會得到肯定。

四、對其他哲學理論的貢獻:一部哲學理論的價值也可以通過其對其他哲學理論的影響和貢獻來證明。如果一部理論能夠激發新的思考、啟發新的理論或者推動哲學領域的發展,那麼它可能被認為有價值。

總的來說,證明一部哲學理論的價值需要綜合考量其邏輯一致性、實踐效果、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解決能力,以及對其他理論的貢獻等多個方面。這需要深入的學術研究和討論來評價一個哲學理論的真正價值。

(本文資料來源於ChatGPT)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註解:

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如同發怒一般吼叫著。內接著華山,外連著黃河的,就是這潼關古道。遠望著西邊的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里那些走過的地方,昔日的千萬間宮闕如今都只剩下一片黃土。國家興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難;國家滅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難。

創作背景:元明宗天曆二年(1329),因關中旱災,張養浩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幾年前他辭官隱居,決意不再涉足仕途,但聽說重召他是為了賑濟陝西饑民,就不顧年事已高,毅然應命。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儘力去救災。《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曆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登車就道,遇飢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山坡羊·潼關懷古》當作於此次應召往關中的途中。

矛厲害還是盾厲害?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古代戰爭學說中的一個經典問題:究竟是進攻(矛)更重要,還是防守(盾)更重要。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在不同的情況下,進攻和防守都有其重要性。

矛(進攻)在戰場上代表著攻擊和進攻的能力,它可以製造傷害、打破敵方防線,以及佔領敵方領土。而盾(防守)則代表著保護和防禦的能力,它可以抵擋敵方的攻擊,保護自己的部隊和領土。

在戰爭中,進攻和防守都是重要的。進攻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而防守可以保護自己的領土和資源。因此,矛和盾都是必不可少的。

總的來說,矛和盾的重要性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而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戰略來決定。在戰爭中,進攻和防守通常需要相互結合,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參考資料來源於ChatGPT)

如何驅動人們朝一個目標努力奮鬥?

問ChatGPT:

請問如何實現「中國夢」?

ChatGPT答:

實現「中國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奮鬥。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需要政府加大對經濟建設、科技創新、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投入,推動國家經濟持續增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強社會治理,促進民主法治建設,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提高國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推動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
  3. 推進人民幸福生活。這需要政府加大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4. 加強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這需要國家加強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保障國家長期穩定發展。

總之,實現「中國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每個公民,共同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民族復興而努力奮鬥。

問ChatGPT:

如何驅動人們朝一個目標努力奮鬥?

ChatGPT答:

要驅動人們朝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 明確目標和願景:確立明確的目標和願景,讓人們清楚地知道他們為何而努力,以及他們的努力將會帶來怎樣的成果和影響。
  2. 激發激情和動力:通過激勵機制、獎勵制度、激勵性目標等方式,激發人們內在的激情和動力,讓他們認識到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性和價值。
  3. 提供資源和支持:為人們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包括信息、培訓、技術、資金等,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
  4. 建立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建立團隊精神,讓人們明白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目標。
  5. 提供發展機會:為人們提供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得到認可和回報。
  6. 激發創新和創造力:鼓勵人們提出新的想法和創新方案,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使團隊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實現目標。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驅動人們朝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使團隊能夠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實現目標。

如何以「道」御「智」?

這陣子註解《鬼谷子》,發現有些走火入魔了。今天一件不用思考就應當直接去做的事情,自己卻還去權衡半天。這可不是什麼好苗頭,感覺有被「智」反噬的感覺,這讓我越發意識到以「道」御「智」的重要性。就此事,我諮詢了一下ChatGPT人工智慧。

問ChatGPT:

如何以「道」御「智」?

ChatGPT答:

以「道」御「智」可以理解為通過道德和價值觀的引導來正確運用智慧。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我們行為和決策的基礎,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尊重他人、誠實守信、負責任等。
  2. 注重整體利益:在運用智慧時,要考慮到整體的利益,而不僅僅是個人的利益。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避免只追求短期利益或者片面的利益。
  3. 尊重他人和多元觀點:在運用智慧時,要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傾聽和接納不同的聲音。多元的觀點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看待問題,避免偏見和歧視。
  4. 謹慎決策和行動:在運用智慧時,要謹慎思考和權衡各種因素,避免衝動和盲目行動。要充分考慮可能的後果和風險,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影響。
  5. 培養內心的平靜和善良:在運用智慧時,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善良。要有同情心和關愛他人的心態,避免利用智慧去傷害他人或追求個人私利。

總之,以「道」御「智」意味著在運用智慧時要以道德和價值觀為基準,注重整體利益、尊重他人、謹慎決策和行動,並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善良。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智慧發揮出更積極和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