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07-不以其無私與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聲人(柔軟)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

註解:

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夠長長久久,是因為它們的一切運作不是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存在。

所以遵道而行的人柔軟其自身,反而能被人們推到前面(擁戴);把自己置身於紛爭之外,反而能保全自身。不正是因為他沒有私心嗎?因此能成就他的私心。

道經06-天地之根

(氵為水,泉出通川為谷)(神妙的作用)不死,是胃玄(牝,雌性的性器官)。玄牝之門,是胃天地之根;(mián,連綿不斷)緜呵若存,用之不(jǐn,假借為「僅」。少的)

註解:

水谷,神妙且運行不止,是為玄牝。玄牝的門戶,是為天地的根源;它綿綿不斷地存在著,怎麼用也不會減少。

道經05-不若守於中

天地不(恩惠),以萬物為(chú,淺陋,鄙俗)(孔子曰:「狗,叩也。叩氣吠以守。」叩:敲打;吠:惡言攻擊;以:使,令。敲打出氣且惡言攻擊使其自堅其操守);聲人不仁,以(1、所有;一切;凡。2、會意。從一,從白。「白」假借為「百」。「白」為古代無功名的人的代稱,古代平民百姓穿白色衣服,猶言「平民」,「老百姓」)(知覺,覺悟)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ó yuè,古代的一種鼓風吹火器:「具爐橐,橐以牛皮」。兩邊有把手,往中間擠壓鼓動就可以出風)與?虛而不(gǔ,枯竭)(zhōng,1、依諧音假借為「中」。2、躘踵,踉蹌欲跌貌。3、左邊的「足」意思為止,右邊的「童「意思為愚昧、淺陋,合起來的意思是「停止愚昧的童蒙」)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註解:

天地不濫施恩惠,它們把萬物看作是淺陋的、要被敲打的對象。遵道而行的人也不濫施恩惠,他們把所有覺悟的百姓看作是淺陋的、要被敲打的對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地之間,其不就像個橐籥嗎?空虛而不枯竭,越往正中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你越趨於中正,在跌跌撞撞中停止愚昧並省悟的童蒙就越多。)這樣的人和事太多了,不如守持中正。

道經04-和其光,同其塵

(chōng,通「𥁵」,空虛)(但是)用之(通「又」)(多餘)也。(sù,水深清澈的樣子)(ō,用於句尾或語氣停頓處,表驚嘆),始萬物之(祖先)

(古同「挫」,折傷,挫敗)(同「銳」,尖銳),解其(爭執;糾紛),和其光,同其(佛家、道家指人間)

(zhàn,深)呵,似或存,吾不知其(指事物,相當於「什麼」)之子也,象(1、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2、天)之先。

註解:

「道」空虛,但是運用起來又不覺得多餘。深遠啊!它是始創萬物的祖先。

(它讓我們)挫去銳氣,消解紛爭,調和光芒,混同於塵世間。

精湛(精微深奧)啊!隱沒不見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產生的,似乎在天帝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道經03-弗為而已

(崇尚,提倡)(勝過,超過),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古同「現」,出現,顯露)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聲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指人的品質)。恆使民無(通「智」,巧詐)無欲也,使夫知不敢。

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註解:

不提倡爭強好勝,使人民不爭勇鬥狠;不珍貴難得的財貨,使人民不生竊據之心;不顯露能引起慾念的事物,使人民不生禍亂。

所以遵道而行的人治理天下,會虛化人民爭強好勝的思想(虛其心),切實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實其腹),弱化人民爭名奪利的志向(弱其志);強化人民的道德素質(強其骨)。常(引導民眾)使之沒有巧詐心機,沒有貪慾,使那些有智謀的人不敢妄為。

不妄為而已,則沒有不能治理的(國家)。

道經02-天下皆知美為美

天下皆知(泛指好的品性、事物等)為美,惡(停止);皆知(有德行的人、好人)(zǐ。1、訾,訾訾不思稱意也。2、厭惡;極其討厭並憎惡)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通「形」,對照,比較)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hè,應和;跟著唱)也,先後之相(通「隨」),恆也。

是以聲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生出,長出來)而弗(1、謀劃。2、滋生)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註解:

天下人都知道品性(品質性格。品質,指思想、認知;性格指性情、品格)美好是為美,厭惡美好的事物停止;都知道做人要有好的德行(道德品行),此言的意思是極其討厭並憎惡不好的德行。

有和無的相互化生,難與易的相互促成,長與短的相互襯托,高與下的相互補充,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言語的相互應和,前與後的相互伴隨,(這些)是永恆不變的。

(人都有嚮往美善的本能)因此遵道而行的人只要懷著順應自然規律、不妄為的(無為)心態來行事,實行「不言」的教導(以身作則)。聽任萬物自然生出而不妄加干涉,有所施為但不加入自己的個人主觀意志,功成業就而不居功。只有懷著「無為」的心態,所以(成功)不會遠去。

道經01-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道,可(1、說,講。2、遵行;實行。3、路,方向,途徑)也,非(長久,固定不變)道也;名,可(1、人或事物的稱謂。2、名聲,名譽,名望。3、功業,功名)也,非恆名也。

無,(說出;描述)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本源,根源,根本)也。

故恆無(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也,(可、能夠)觀其(通「妙」,精微,奧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古同「叫」,呼喊,鳴叫)

兩者同出,異名同(通「謂」)(1、天。2、象形,小篆書,下端像單絞的絲,上端是絲絞上的系帶。系帶象徵著「道」,單絞的絲象徵著「有」和「無」互相絞纏)之有玄,眾眇之門。

註解:

道,可以說成可遵行的思路或方向,但沒有恆久不變的「道」;名,可以稱為名望或功名,但沒有恆久不變的「名」。

無,說出了萬物的初始;有,說出了萬物的本源。

因此常常在無慾望的狀態中,能夠體悟到「道」的精微和奧妙;常常在有慾望的狀態中,能夠體悟到「道」傳遞給我們的警示。

無和有都同出於一源,名稱不同,但同是在說「道」。天下萬物都是(有無相生)玄妙之中有玄妙,這是洞悉各種精微和奧妙的法門。

德經81-是以聖右介,而不以責於人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1、好;美好。2、高明,工巧)?是以(聰明;才智勝人)(1、尊崇,崇尚。2、右,手口相助也;幫助)(1、介入;居中。2、佐助),而不(因為,由於)(責,求也)於人。

故有德(1、職掌,主管。2、負責掌握、處理之意)介,無德司(chè,古同「徹」,毀壞。「勶」就是在下面大力搞破壞)。夫天道無(親,近也)?恆(交往,交好)善人。

註解:

調和大的怨恨,必然有餘怨不能消除,這怎麼稱得上好或者高明呢?因此聰明的人崇尚居中佐助,而不因為有求於人。

所以有德者主管事務時居中佐助,無德者主管事務時在下面大力搞破壞。這天道就沒有親近的對象嗎?(天道)常常交好善人。

德經80-柔之勝剛,弱之勝強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以其無以(1、輕視。2、替代。3、改變,更改)之也。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沒有誰;沒有什麼)弗知也,而莫能行也。

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gòu,同「詬」。1、恥辱。2、指責,責罵,辱罵),是胃社稷(土神和穀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胃天下之王。若反!

註解:

天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了,而那些能攻克堅固強大之物的人卻沒有誰能夠戰勝它的,因它那不可輕視(剛強的都死亡了,柔弱的卻生存了下來),不可替代(有柔弱才有剛強,一陰一陽之謂道),不可改變(永遠不爭)的柔弱天性。

柔能勝剛,弱能勝強,天下沒有誰不知道的,但是卻沒人能夠去踐行它。

因此有道德的統治者有言,說:能承受邦國的恥辱以及人民的指責和辱罵,是為國家的君主;能夠對邦國所發生的一切不幸承擔責任,是為天下的君王。(真理在一般人聽起來)好像與常理相反!

德經79-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

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會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著的人,合起來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敗之,不足者補之。

故天之道:(損害;損傷)有餘而(助;補助)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敗不足而(供奉,供養)有餘。

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王者以民為天)者乎?唯有道者乎!

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註解:

天下的治理之道,就像張弓射箭啊!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弦拉多了就減損一些,不足就增補一些。

所以天的(治理)之道:減損那些有餘的,用來補助那些不足的。人間的(治理)之道則不是這樣,減損那些不足的用來供奉那些有餘的。

誰能夠(體天行道)把自己多餘的拿來尋求供奉天下(不足的)人民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這樣做)吧!

因此有道德的統治者有所作為但不佔有作為的成果,成就功業但不居功。這樣做,是其為了不想表現自己的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