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泛指好的品性、事物等)
爲美,惡已(停止)
;皆知善(善良;好心)
,訾(zǐ,厭惡;極其討厭並憎惡)
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通「形」,對照,比較)
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hè,應和;跟著唱)
也,先後之相隋(通「隨」)
,恆也。
是以聲人居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作,起也;興起)
而弗始(滋生)
也,爲而弗志(記住)
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除掉;減掉)
。
註解:
天下都知道好的品性是為美好,厭惡(美好)停止;都知道要善良,極其討厭並憎惡不善良(的品性)。
有和無的相互化生,難與易的相互促成,長與短的相互襯托,高與下的相互補充,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言語的相互應和,前與後的相互伴隨,(這些)是永恆不變的。
(人都有嚮往美善的本能)因此遵道而行的人懷著順應自然不妄為的心態來處事,實行「不言」的教導(以身作則)。任由萬物興起而不滋生,有所作為而不記在心裡,功成事遂而不居功。這隻有懷此心態,因此不會被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