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歸避學《易經》的弊端

接觸《易經》有半年了,真正開始學習有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陸續學習了乾卦、坤卦、屯卦。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明白了孔子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現在明白學《易經》的弊端了,《易經》就像一個劇本,道是導演,然後大家都在台上唱戲。如果看透了劇本,知道了天命,知道自己的結局,把人生看破了,那就完了。所以學《易經》不要太早,孔子是五十歲開始學的《易經》,所以他說「五十而知天命」。

《天道》裡面有一句話:「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這句話很高深,它說中了大多數人一生碌碌無為的根源。很多人感覺自己過得不好,日子艱難,但是始終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沒有看透規律的人,表面上我的人生我作主,實際是不過是造物主手中的一枚棋子。而看破規律的人,則可以突破造物主的限定,得到大解脫,但也會因此做出常人眼中比較怪異的行為。學《易經》要看穿不看破,否則極有可能碌碌無為一輩子。

大師級人物南懷瑾也曾告誡年輕人,不要去深入鑽研佛學與《易經》。南懷瑾大師認為,處於中間智慧的普通人,最好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學習佛學和《易經》。好奇會害死貓。如果涉獵佛學和《易經》學習的話,千萬要記得研究一半即可,鑽研不到底反而是對自己的保護。佛學和《易經》這兩門學問鑽研到底了,人也就是廢柴一個了。當時我不太明白他說這話的意思,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我一個表哥就是學《易經》的,後來都不結婚了,估計是看破了。所以看穿不看破很重要,不然就會給自己帶來煩惱。

那麼如何看穿不看破呢?老子曰:「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我認為要剋制自己的貪慾,重視過程,看淡結果;也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要珍惜當下,好好的過每一天。到我們知天命的年紀,再去看看人生劇本(學《易經》),再回想起以前的人生經歷,就沒有什麼不能泰然處之的了(耳順)。人生是一齣戲,生活就是主題(可搜索歌曲《人生就是一齣戲》聽一聽,體會一下這首歌的意境)。我們要知天命,順天命,努力拌演好自己的角色,活出酸甜苦辣,活出精彩。要是我們離世的時候能說一句「生活如此美麗」,那麼其他的也就不再重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尚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是、為)危,道心惟(1、隱匿。2、精妙幽深)(僅、獨、只有)(1、精,擇也。2、心神;思想精華)(1、全。2、同。3、合。綜合起來理解為「和合」)(允,信也;允,誠也)(固執;堅持)(同「其」,那個)(中正)。」

註解:

這裡是舜告誡禹:人心是危險難安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擇其精華、只有選擇和合,誠信地秉執那個中正,才能治理好國家。

【後記:「聚精會神」這個成語,我個人理解為:和合精華(精英),就可以做到神而明之。另外,《易經》把所有的卦象結合起來,總結出一條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初難知、二多譽、三多凶、四多懼、五多功、上易知」,《易經》的二爻和五爻,無論是陰是陽,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吉、無咎的,為什麼?因為居位中正。】

放於利而行,多怨

常有人說:「現在的社會已經變質,朋友之間的感情越來越脆弱,而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卻越來越濃。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交換。」

乍一聽這些話,似乎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這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出自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之口,甚至成為當時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但是,如若把這句話作為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準則,多多少少會讓我們的人生增加一些煩惱以及造成一些不利的因素。

一、世界的本質是一面鏡子

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心中既許多的小我,也有大我。人時而會展現自己的小我,時而呈現出自己的大我,而大我所佔的比例就是人格。所以,可以這樣講: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

一方面,我們要認清人性當中的小我。就如五千年前堯舜禹口口相傳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惟危,人心善變,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危險的念頭和想法。

所以,確實在某些時刻,我們的朋友會變成我們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們要透徹領會堯舜禹十六字心法的精髓,才不至於在一些複雜的局勢面前讓自己蒙受損失。

但是,另一面我們也要激揚別人的大我——沒人拒絕你真誠地對他好。不管別人是怎樣的為人,我們都可以真誠地對待他人。如此,回饋給我們的同樣也是一份真誠。

舉個例子,假如有兩個人,一個人真誠質樸,心底坦蕩,所謂「心機淺則天機深」,對於人性的洞察更深刻,對於他人的關愛也更真誠;而另外一個人心機比較重,「心機深則天機淺」,也就是說,比較有城府,時常會計算他人,與他人的關係就不大好。

那這兩個人分別會呈現怎樣的生命景象呢?

一個心機淺的人,總是善待別人,以一份真誠質樸之心對他人好。所以,他所接觸的人多數會把善良的一面朝向他。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你以小我對待他人,收到的也是小我的相互傾軋;而以大我激揚他人,收到的必然是大我的相互成就。

打個比方,假定這兩個人同樣面對十個人。這個真誠的人所面對的十個人,大體有八個人會回之以真誠質樸;另外兩個人,可能一個人心靈品質很高,不管你如何對他,他都對你好;還有一個人,心靈品質比較低,不管你如何對他,他對你都不好、算計你。這個時候要特別提防這樣「人心惟危」的小人。可能的話,遠離這些不靠譜的人和不靠譜的事。

但這個心靈品質低的人不是變數,真正的變數在那八個人。

當另一個人以滿腹心計對待那八個人的時候,他們同樣也會把算計的一面轉向他。所以,這位同仁就會很辛苦的和八個人做計算,計算得失、計算彼此的輸贏。

同樣面對十個人,其中一個很好,一個很不好,我們姑且置之不論。而中間的八個人,他們怎麼對你,取決於我們怎麼對待他們。所以,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一面鏡子,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折射出來的是我們內心的狀況。

如果我們身邊的朋友都需要我們辛苦地去計算和算計,那這面鏡子照出來的是我們自己,意味著是我們心機太重了。心機深則天機淺,則意味著良知所給予我們的啟示,我們收不到;對於天理大道所體會得就比較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不斷地付出成本和代價,才能更深地去領會人世間的準則和規則。

所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有些危險。危險之處就在於,當我們總是以這麼一份心機面對他人的時候,就會遠離真正的朋友,也會遠離那些可以成為朋友的人。

而當我們行走在利益上,完全基於利益而做選擇的時候,就會走很多彎路。

二、放於利而行,多怨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有一位很知名的學者安岡正篤,有次與當時的知名企業家、經濟學家、政府官員開會,他發現大家對於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有許多批評和抱怨。

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日子越來越好,日本經濟騰飛之時,人們的抱怨卻越來越多呢?

回到家裡,他拿起床頭的《論語》,隨手一翻,孔子的一句話,讓他瞬間豁然開朗。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原來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揭示了這個社會的真相:只要人們為利益而行事,最終的結果,就是多怨,因此就沒有辦法走得很長遠。

那什麼樣的企業可以成就百年基業呢?一個真正有夢想、有理想、秉持著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才能夠聚集人心。所以,只有建立了使命共同體的企業,才可以行穩致遠。若只是利益共同體,人心惟危,人心貪得無厭,總有一天會為了利益而分道揚鑣、分崩離析。

同樣,有人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也是很危險的認識啊!財散,不一定聚得人心,往往是財散,人未聚;能夠使人聚得起來的是心,心聚則人聚。人與人、心與心真的鏈接,才有真的人聚。

所以,不是財散則人聚,而是心聚則人聚。

因此,真正傷害我們的不是那些顯而易見的謬誤,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良知可以清澈地知道那是不能做、不應該做的事情。真正傷害我們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看起來對,但是其中摻雜著一些毒素。

所以,類似「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樣的觀點,會把我們帶到那條「多怨」的路上,就讓我們損失了生命原有的舒展和開闊。

做人還是要秉持一份真誠,因為真誠是做人的基礎。陽明先生特別談到了,真誠惻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可以敏銳感知到他人心中可能對你產生的不好的想法,因而,他人就不能再欺騙你,也難以再傷害你。

所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提升自己真誠的層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保護。因而,會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一起同行。

轉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08458225

洪範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常理;常道)(同「序」,依次序排列)?」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gǔ chén,錯亂陳列)其五行。帝乃震怒,不(bì,賜與,給予)『洪範』九(通「籌」,籌劃;籌算),彝倫攸(yì,終止)。鯀則(jí,殛,誅也)死,禹乃嗣興,天乃(通「賜」,給予;賜給)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十三年,周武王訪問了箕子。武王說道:「唉!箕子,上天蔭庇安定天下百姓,使大家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治理天下的常理如何變得有序?」 箕子說:「我聽說在從前,鯀用土去堵塞洪水,把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搞亂了。天帝於是震怒,就不給鯀『洪範』九種大法,治國的常理因此終止了。(後來)鯀被誅殺,大禹便繼承並振興。上天便賜大禹『洪範』九種大法,因此治理天下的常理就變得有序。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態度要恭謹而嚴肅;說話要和順,說話和順辦事就順利;認識要清楚就能辨別是非;聽事要聰敏謀事就能成功;思慮要通達,思慮通達就能聖明),次三曰農用八政(即管理民食、管理財貨,管理祭祀,管理建築,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賓客,治理軍務),次四曰協用五紀(就是要和歲、月、日、星辰、曆數協調一致),次五曰建用皇極(帝王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所謂大中至正之道),次六曰乂用三德(即治理眾民要以」正直」為本,同時在必要時又要剛柔並用,或者以剛制勝,或者以柔制勝),次七曰明用稽疑(就是通過龜卜和誣占以探詢上天的旨意,同時參照卿士、眾民和自己的意見做出判斷和決定),次八曰(念,常思也)庶征(各種徵候),次九曰饗用五福,威用六極(就是通過壽、富、康寧、好德、善終等「五福」勸導人向善;通過夭折、多病、憂愁、貧窮、醜惡、懦弱等「六極」警戒和阻止人們從惡)

(這九章)第一說的是五行,第二說的是恭敬謹慎地做好君王自身的五件事,第三說的是勉力施行八種政務,第四說的是協調運用五種符合天時的記時方法,第五說的是建立君王統治天下的法則,第六說的是治理天下的三種德行,第七說的是運用卜筮稽考疑難處理問題,第八說的是經常考慮運用各種徵兆來驗證君王行為,第九說的是運用五福來嘉獎,運用六極來懲罰。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同「從」,跟隨)(變革,更改),土曰稼穡(「毛傳」解釋說:「種之曰稼,斂之曰穡。」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種植叫「稼」,收割叫「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穡作甘。

第一章、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性向下潤濕,火性向上燃燒,木性可曲可直,金性跟隨環境變革,土性種植與收割。向下潤濕致有鹵就產生鹹味,向上燃燒致有焦炭就產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頭產生酸味,跟隨環境變革的金屬產生辛辣,種植百穀與收割莊稼便產生甜味。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従,視曰明,聽曰聰,思曰(通達;明智)。恭作肅,従作(yì,乂,治也。治理,安定),明作(有智慧),聰作謀,睿作(古之王天下者)

第二章、君王自身的五種行為標準:一是儀容,二是言語,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儀容要恭敬,言語要跟隨環境,觀察要明白清楚,聽聞要聰敏廣遠,思考問題要通達。儀容恭敬就能莊重肅穆,跟隨環境就能使天下得到治理,觀察得清楚明白就能有智慧,聰敏廣遠就能善於謀斷,通達問題就能王天下。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五曰司徒(官名。相傳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時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六曰司寇(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糾察的長官),七日(通「儐」,接引客人。用賓客的禮節相待,禮敬),八曰師。

第三章、要施行好八種政務:一是掌管好農業生產,二是掌管好財貨,三是掌管好祭祀活動,四是掌管好內務工程,五是掌管好文德教化,六是掌管好司法刑獄,七是掌管好諸侯朝覲事宜,八是掌管好軍事行動。

四、五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第四章、五種記時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星辰的出現情況,五是日月運行所經歷的周天度數。

五、皇極:皇建其有(特指君位)。斂(當時的)五福,用(陳述)(其;他的;她的)庶民(一般的民眾)(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時厥庶民(引入動作行為的施事,相當於「被」)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邪黨。亦謂勾結,朋比為奸),人無有比德(指結黨營私的行為),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謀略、計劃)有為有守,汝則(念,常思也)之。不協於極,不(遭受苦難或不幸)於咎,皇則受之。(néng,能夠)(安撫;平定;安定)(驚懼),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盡、都)(聽從,隨從)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具有獨到見解,高超技藝的人),人之有能有為,使(推薦;進用)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做官長的人)(已經)(住室)谷,汝弗能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罪、過錯)。於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尊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常道、常法)(訓,說教也。教導,教誨)。」於帝其訓: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第五章、皇位:皇建立統治天下的法則才有君位。聚集當下的五種幸福,用來陳述和施予給其庶民,希望當下的庶民能能澤被在你的君位之下。賜給你保護君位的方法:凡其庶民沒有結成邪黨的,人沒有結黨營私的,希望皇作君位。凡是庶民中,有謀略,有作為,有操守的,你就要惦記他們。不願意協助君位的,不願意遭受災禍的,皇就要容忍他們。要能夠安撫且能夠驚懼,倘若某人說「我遵行美德。」你就要賜給他福祿,當下的人就都會聽從皇的君位。不要虐待那些孤苦無告無依無靠的人並且要敬畏具有獨到見解,高超技藝的人。倘若某人有才能有作為,就要使他施展才能,這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凡是做官長的人,已經富足了住的和吃的,你就不能使他們喜好於你的國家(做貢獻),當下的人就都會怪罪你。對於沒有美好德行的人,你即使賜給他們福祿,他們卻以罪惡來回報你。不要偏頗不正,應當遵循君王的仁義;不要私心偏好,應當遵循君王的正道;不要為非作歹,應當遵循君王的正路。不要偏私,不要結黨,君王的道路無比寬廣;不要結黨,不要偏私,君王的道路無比平坦;不反不亂,不偏不倚,君王的道路中正平直。君王團結臣民有其君位,庶民歸附君王有其君位。曰:「皇,君位的陳述,是常道是教導。」天帝教導(我們):凡庶民,君位的陳述,是教導是奉行,以親附於天子的光彩。曰:「天子作為庶民的父母,因而作天下的君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謂以剛強取勝),三曰柔克(謂和柔而能成事)。平康,正直;強弗(互相合作),剛克;(xiè,諧和,調和)友,柔克。沈潛(地德深沉柔弱),剛克;高明,柔克。惟(bì,君主)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人用側頗僻(邪佞,不正),民用僭忒。

第六章、三種德性:一是正直,二是以剛強取勝,三是以和柔成事。中正平和,不剛不柔,便是端正平直。倔強而不合作的,以剛強取勝;調和而合作的,以和柔成事。深沉柔弱的,以剛強取勝;具有獨到見解,高超技藝的,以和柔成事。只有君主能夠造福於臣民,只有君主能夠施加威罰,只有君主能夠享受美好的食物。百官都沒有這些權利。倘若百官有權給人造福,有權對人施加刑罰,有權享用美好的食物,就會有害你的家,有凶於你的國。百官用了將會邪佞不正,百姓用了將會犯上作亂。

七、(卜問)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霽,雨止也),曰(陰暗),曰(落驛,稀疏貌),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佔用二,衍忒(yǎn tuī,推算過失)。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従二人之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従,龜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壯大,茂盛),汝則従,龜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龜従,筮従,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龜従,筮従,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従,龜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凶。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凶。

第七章、用卜決疑:選擇建立掌管卜筮的官員,教導他們卜筮的方法。龜兆有的叫做雨,有的叫做霽,有的叫做蒙,有的叫做驛,有的叫做克;有的叫做貞,有的叫做悔,共計有七種。龜兆用前五種,占筮用後兩種,根據這些推算過失。設立這種官員進行卜筮。三個人占卜,就聽從兩個人的說法。你若有重大的疑難,你自己要考慮,再與卿士商量,再與庶民商量,再與卜筮官員商量。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卿士贊同,庶民贊同,這叫大同。這樣自身會康強,子孫會壯大。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而卿士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卿士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你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庶民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你反對,卿士反對,也吉利。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反對,卿士反對,庶民反對,在國內行事就吉利,在國外行事就不吉利。龜卜、蓍筮都與人意相違,不做事就吉利,做事就兇險。

八、庶征:曰雨,曰(yáng,晴天),曰(yù,暖和),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fān wǔ,茂盛)。一極備,凶;一極無,凶。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差失,罪過;亂),恆暘若;曰(豫,樂也),恆燠若;曰(急難,危急的事),恆寒若;曰蒙,恆風若。曰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百穀用成,乂用民,俊民用(通「彰」,彰明,表彰),家用平康。日月歲時既易,百穀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則以風雨。

第八章、各種徵象:雨天,晴天,溫暖,寒冷,颳風。一年中這五種天氣齊備,各根據正常的時序出現,就會草木繁盛,莊稼豐收。倘若這五種天氣中,某一種天氣過多,就會是凶災;某一種天氣過少,也會是凶災。美好的徵兆是:君王莊重肅穆,就會有及時雨降臨;天下得到治理,日光就會適時普照;君王明智地處理政事,其後就會溫暖;君王運用計謀,天氣就會適時轉寒;君王通達天下,就會有和風及時而至。惡劣的徵兆是:君王行為狂妄放肆,就會常下大雨;君王舉動錯亂,天氣就會久旱不雨;君王貪圖安樂,天氣就會炎熱不消;君王嚴酷急促,天氣就會寒冷不止;君王昏庸愚昧,就會大風不停。君王視察政事得失,就像一歲統率四時;卿士視察政事得失,就像月統於歲;百官視察政事得失,就像日統於月。歲、月、日倘若適時而不變,莊稼就會豐收在望。天下得到治理就會民盡其用,賢能之人就會得到表彰,國家就會中正平和。倘若歲、月、日秩序顛倒錯亂,莊稼就不會有收成,天下的治理就會昏暗不明,賢能才德之士就得不到重用,國家就不會安寧太平。庶民好比星星,有的星喜歡風,有的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則會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則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第九章、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六種困厄: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邪惡,六是懦弱。」

概率論在系統安全中的應用

今天和上安弱電蔣師傅的聊天,在聊天中擦出了思維的火花。在談到門禁卡安全的時候,蔣師傅說無法防止別人複製這個門禁卡,所以無法保證門禁系統的安全,在這點上我表示有異議。

根據8020原則,首先假定100個人裡面有80%的人不知道門禁卡可以複製,然後這80個人是可控是安全的。接著假設這剩下的20個人裡面又有80%人知道門卡複製,但是複製不了,然後這16個人可控是安全的。然後假定剩下的這4個裡面有80%人複製了卡,但是不會犯罪,然後這3個人是安全的。最後假定這最後的一個人既可以複製卡又想犯罪,然後這也是可控的,通過大數據分析,通過監控,通過打擊威懾,完全可以抑制這1個人的犯罪。

同樣的邏輯,根據8020原則,首先假定社會資訊高度發達,100個人裡面只有20%的人不知道門禁卡可以複製,然後這20個人是可控是安全的。接著假設這剩下的80個人裡面又有80%人知道門卡複製,但是複製不了,然後這64個人可控是安全的。然後假定剩下的這16個裡面有80%人複製了卡,但是不會犯罪,然後這11個人是安全的。最後假定這最後的4個人既可以複製卡又想犯罪,然後這也是可控的,通過大數據分析,通過監控,通過打擊威懾,完全可以抑制這3個人的犯罪。

顯而易見,預防犯罪的所有的重點都不應該放在最後那1-4個人那裡。解決思路:上醫治未病,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在資訊日益發達、社會日益開放的今天,愚民政策或者阻止人們接受資訊,顯然困難重重(抑制)。所以重點應該在通過技術手段不讓他複製卡那個階段,即從卡上下功夫,不給他犯罪的機會——防(隔離)。其次的重點應該放在教育這方面,讓人們明是非,知對錯,通過知法和自省,自己阻止自己犯罪——消(冷卻)。在最後一階段的有犯罪的條件,又有犯罪的動機,這個自然也有專門的機構來處理——滅(窒息)。第一階段的方法行不通,那就把化解問題的重點放在後三階段。過程很重要,因為過程連接開始和結尾,從中間阻隔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這跟滅火的原理是一樣的——隔離、冷卻、窒息。

解決問題的思路有很多,有時候我們要像水一樣思考問題。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這個方法不行就換一種方法,這個思路不行就換一種思路,不要一根筋不知變通才好。

debian系統下安裝和卸載libreoffice

debian系統下安裝開源辦公軟體libreoffice分三步:

第一步下載:到官方網站上下載linux版本的安裝包。

第二步解壓:tar -zxvf LibreOffice_7.2.4_Linux_x86-64_deb.tar.gz

第三步安裝:sudo dpkg -i *.deb

安裝代碼如下:

zhong@debian:~/下載$ tar xvf LibreOffice_7.2.4_Linux_x86-64_deb.tar.gz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en-u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writ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base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libreofficekit-data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math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core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onlineupdate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draw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dict-en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dict-e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xtension-mediawiki-publish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image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xsltfilt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ogltran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librelogo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ooolinguistic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impres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xtension-report-build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graphicfilt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postgresql-sdbc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gnome-integration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base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impres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python-script-provid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xtension-javascript-script-provid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kde-integration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dict-f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calc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draw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ure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calc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writ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xtension-nlpsolv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n-u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ooofonts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math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xtension-beanshell-script-provider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extension-pdf-import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pyuno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obasis7.2-firebird_7.2.4.1-1_amd64.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DEBS/libreoffice7.2-debian-menus_7.2.4-1_all.deb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readmes/
LibreOffice_7.2.4.1_Linux_x86-64_deb/readmes/README_en-US
zhong@debian:~/下載$ sudo dpkg -i *.deb
[sudo] zhong 的密碼:
dpkg: 警告: 即將把 code 從 1.63.1-1639448820 降級到 1.62.3-1637137107
(正在讀取資料庫 ... 系統當前共安裝有 215297 個文件和目錄。)
準備解壓 code_1.62.3-1637137107_amd64.deb  ...
正在解壓 code (1.62.3-1637137107) 並覆蓋 (1.63.1-1639448820) ...
準備解壓 fcitx-baidupinyin.deb  ...
正在解壓 fcitx-baidupinyin:amd64 (1.0.1.0) 並覆蓋 (1.0.1.0)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microsoft-edge-beta。
準備解壓 microsoft-edge-beta_95.0.1020.20-1_amd64.deb  ...
正在解壓 microsoft-edge-beta (95.0.1020.20-1) ...
準備解壓 nordvpn-release_1.0.0_all.deb  ...
正在解壓 nordvpn-release (1.0.0) 並覆蓋 (1.0.0) ...
準備解壓 todesk_4.0.3_amd64.deb  ...
Removed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todeskd.service.
正在解壓 todesk (4.0.3) 並覆蓋 (4.0.3)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wps-office。
準備解壓 wps-office_11.1.0.10702_amd64.deb  ...
正在解壓 wps-office (11.1.0.10702) ...
正在設置 code (1.62.3-1637137107) ...
正在設置 fcitx-baidupinyin:amd64 (1.0.1.0) ...
正在設置 microsoft-edge-beta (95.0.1020.20-1) ...
正在設置 nordvpn-release (1.0.0) ...
正在設置 todesk (4.0.3) ...
Creat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todeskd.service → /etc/systemd/system/todeskd.service.
正在設置 wps-office (11.1.0.10702) ...
正在處理用於 mailcap (3.69) 的觸發器 ...
正在處理用於 shared-mime-info (2.0-1) 的觸發器 ...
正在處理用於 man-db (2.9.4-2) 的觸發器 ...
正在處理用於 hicolor-icon-theme (0.17-2) 的觸發器 ...
正在處理用於 fontconfig (2.13.1-4.2) 的觸發器 ...

卸載libreoffice命令:

sudo apt remove --purge libreoffice*

生命在於折騰

今天休息在家,發現網路又被降速了,先前重置路由器的方法不好使了,千兆的網路硬是被搞成了百兆。

一怒之下,做了下面幾撥操作:一、我的網路我作主,重置路由器,將WIFI設置為開放模式(共享網路,任何人不需要密碼都可以連接我們家網路),你讓我不順心,我就讓你自作自受,折騰折騰你;二、我的電腦我作主,重置華碩主板,把他們之前的所有操作歸零,奪回電腦的控制權;三、加配無線網卡連接網路,由唯一水管變為可隨時使用多根水管。做完了以上操作,還有一個重要的事要做,就是要練習KALI的無線網路破解技術,爭取短時間內把方圓50米之內所有鄰居的無線網路全部破解掉,由之前的一處水源變成眾多水源。論技術我可能不如某些器,但論智商我可不比你們低,你們可能又要再加派點人手了。

或許我還忽略了一個重要設備——光貓,那如果是那個層次的問題,或許就不是通過技術手段能解決的了,需要更高層次的智慧。總之一句話,人都自作自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沒有無緣無幫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讓自己招人恨一個人很簡單,只用把別人搞得不開心甚至怒火衝天就可以了。

在以往的每一次折騰中,都發現自己在提高,無論是「韜」範疇的東西,還是「略」範疇的東西。記得某人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他前半句說錯了,我不與天斗,與人斗我倒是其樂無窮。在與人的互動中,自己才會不斷提高。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的技術操作。

一、華碩主板bios怎麼把電腦恢復出廠設置?我選擇利用主板上的CLRTC排針以清除BIOS設定,依照主板的不同會有以下三種方式:

a. CLRTC有兩針,在關機並拔掉電源線的狀態下,用螺絲起子之類的導體輕觸兩根針腳約5~10秒鐘。重新連接電源並開機後,按住delete以進入BIOS重新設定。

b. CLRTC有三針,在關機並拔掉電源線的狀態下,將CLRTC跳線帽由1-2更改為[2-3]約5~10秒鐘,接著再將跳現貌改回[1-2]。重新連接電源並開機後,按住delete以進入BIOS重新設定。

c. 主板上附有CLR_CMOS按鈕,在關機並拔掉電源線的狀態下按下此按鈕。重新連接電源並開機後,按住delete以進入BIOS重新設定。

二、開啟主板虛擬機功能。BIOS中依次選擇:Advanced——CPU Configuration——Secure Virtual Machine,設置為Enabled就行了。

老子到底悟出了什麼「道」

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學問。在那次對話中,老子建議孔子要與時俱進,隨機應變,並隱藏自己的鋒芒。後來,孔子對自己的弟子說,老子就像龍一樣神秘莫測。

公元前485年左右,老子看見周朝衰落,便去雲遊四方。到達函谷關的時候,官吏尹喜對他說,既然您要歸隱了,請務必給我們留下您的著作。於是老子花了幾天功夫,寫下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經,此後便不知所蹤。老子用簡單平實的語言,將自己一生的感悟和智慧融入進道德經之中,影響了後世2500年,至今仍被無數人奉為圭臬。那麼,這道德經到底講了什麼呢?換句話說,老子到底悟出了什麼道呢?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老子說有這樣一個東西,我們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它綿綿不絕而不可名狀。它超越了我們一切感官的知覺,它獨立長存而生生不息,它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為它無聲無形,所以可以把它叫做「無」,但它卻創造了萬物,所以又可以稱之為「有」。那它到底是有還是無?乾脆就把它叫做「道」。「道」無為而無不為, 「道」 創生萬物,培育萬物,成長萬物,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依靠任何外力。另一方面,它沒有任何目的。它雖然生養了萬物,但卻不佔有,不主宰,不橫加干涉,也不會自視甚高。它處於一種隱秘的狀態中,萬物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萬物卻無不在他的影響之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是不會偏私的,沒有所謂的仁與不仁,它依照自然法則在運行,任憑萬物自然生長。這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我們人類尤其是統治者,也要消效法「道」的自然無為。老子曾深切的感受到朝政的腐敗,他看見農田荒蕪,倉庫空虛,為政者卻錦衣玉食,生活奢靡,像吸血蟲般到處搜刮財物。在為政者的橫徵暴斂和嚴苛法令之下,老百姓飽受剝削和壓迫之苦。在嚴峻的刑罰之下,無數生命被輕易的剝奪。老子感嘆,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卻是損不足而補有餘。由於逼迫過甚,最終導致人民不再懼怕威壓,不再害怕死亡的恐嚇。到了這種極端的情況下,人民就只能鋌而走險,大的禍患也就開始了。所以老子呼籲統治者要自然無為。當然,老子說的無為並非完全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妄為,不亂來。在老子的理想社會中,為政者不輕易發號施令,只是不著痕迹的輔助人民,能夠因勢利導,順應自然,讓百姓們按照各自的稟賦去自由發展,社會能包容差異性和特殊性,最終的效果就是人民根本感受不到統治者的存在,他們會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換句話說,老子認為政府應該是服務大眾的工具,而不是壓迫人民的工具。老子反對戰爭,他認為主動發起戰爭是一種自取滅亡的行為,就算是被迫應戰,也應該恬淡為上。殺人眾多的時候,要帶著哀痛的心情去對待。打了勝仗,也要用喪禮的儀式去處理。

弱者道之用,老子認為人還應該向「道」學習柔弱的作用,道的作用雖然是柔弱的,卻能夠綿延不絕。當然,這裡的柔弱並非指軟弱無力,而是含有柔韌斂藏的意思。人活著的時候是柔軟的,死後就變堅硬了。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的,死後就變枯槁了。所以柔軟的東西充滿生機,強硬的東西喪失生機。水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卻能攻克天下最堅硬的東西,這就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在老子看來,真正有德的人應該具有水的品質。水無私地滋養萬物,且甘願往人們厭惡的低處流,從不自恃甚高。正因為他不爭,所以沒有什麼能與之相爭。同樣的道理,天地不爭,所以他能夠長久。聖人謙下不爭,反而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和推崇,國家也是一樣。大國謙下不爭,就會匯聚小國。小國謙下不爭,就能夠被大國所容。不爭不是一味的消極逃避,而是一種功成身退的氣度和智慧。老子還說,要「致虛極,守靜篤。」道雖然是虛狀的,但它卻能化身天地萬物,作用永不窮竭。天地之間就像一個風箱,雖然是虛空的狀態,但一旦開始運動,萬物就生生不息。

山谷雖然是空虛的,卻有大量的水源聚集而來。老子藉此告訴人們,要深藏若虛,把自己的鋒芒隱藏起來,不要得意自滿,不自滿才會不斷的更新。此外,還要虛懷若谷,擁有一個深廣的胸懷,能夠謙虛的容納別人的意見。當一個東西是虛的狀態,那麼它也會呈現出「靜」的狀態。老子說,芸芸萬物蓬勃生長,最終都要返回到他的本根,也就是靜的狀態。清靜則天下正,守靜對於統治者來說,就是不能迷失在物慾中,要消除內心的巧詐,不驕不躁。老子將治理國家比喻成烹煮小魚,如果老是急躁的去翻動就會破爛不堪。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守靜是要在忙碌中靜下心來,消除心機和成見,還原內心的明澈,消解心靈的蔽障,釐清混亂的心智活動,通過守靜畜養精神,儲藏能量。老子說,道不斷的在運動,宇宙萬物跟隨著它在運動變化,而這種運動變化呈現出一個總體的規律,那就是「反」,即反也者道之動。反包含了「相反」和「返回」兩層含義。

首先,事物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老子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在對立的狀態下形成和發展的,即相反相成。當人們知道美之所以為美的時候,丑的觀念也就隨之出現了;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隨之出現。有無相互生成,難易相互促就,長短相互凸顯,高下相互呈現,這對立的雙方是會互相轉化的。正所謂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當事物發展的某種極限就會轉變成它的反面。將要合攏的,必先張開,將要衰弱的必先強盛,將要廢棄的必先興舉,將要拿走的,必先給予。物極必反,勢強必弱。老子告訴我們,對於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看到其正反兩面,並且認真仔細的去對待。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從小成大,由近至遠。我們一方面要重視禍患的根源,做好預防。另一方面,要注重基礎的作用,只有基礎穩固,才不易動搖,才能長久。正所謂根深固柢,長生久世之道。老子還認為,處理困難的事情要從容易的入手,實現遠大的目標,要從細微處入手。輕易允諾的一定會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會遭到更多的困難。聖人把每件事情都看得很難,所以終究沒有困難。

反的另一層含義「返回」,說的是事物循環運動的規律。因為「道」是「周行而不殆」的,是循環運動,生生不息的。那麼從道中被創生出來的萬物也是這樣的,最終都會回到他的本根。即「夫芸芸萬物,各復歸其根」。這個本根就是清凈的狀態,所以人也應該去除內心的巧詐貪慾,返回到淳樸本真的狀態,過著慈愛儉約的生活。老子說,這世上之人自然長命的有十分之三,自然短命的也有十分之三,還有十分之三本來長命,卻因為過度奉養而糟蹋了生命,只有十分之一是愛惜生命的。他們清心寡欲,清靜質樸。如果把道看作是江河之水,在無聲無息的滋養著萬物,那麼當我們從中取來一瓢作用於我們的人生,成為一種人生準則的時候,那麼他就成了「德」。自然無為是老子從道中悟出的最重要的「德」,是道德經中的中心思想。老子的所有精神內涵,都是圍繞這一點來展開的。自然無為就是順應事物自身的狀況去發展,而不用強力去約束它。由此延伸出了柔弱不爭,謙下處後,致虛守靜,慈儉淳樸的人生準則。另外還有一些我前面沒有提到的,比如老子告訴我們,名利會損害身體,要懂得知足,懂得適可而止。即「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再比如老子還說要注重內觀自省,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那是優點。如果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那是一種缺點。聖人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當然,道德經的內涵遠不止於此。我個人獻於水平和篇幅只能粗淺的講一講。總而言之,老子的思想就如粗布衣中懷揣著的美玉,外表質樸,但內涵豐富,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就算放到今天仍然不過時。但是就像老子自己所說的「知我者希」,真正懂他的人太少了。

轉自:https://www.ixigua.com/7014735349968699941

論語-季氏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候出。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便pián者,順人之所欲;辟bì者,避人之所惡),友善柔(善以和顏悅色騙人,即令色),友便佞(善以花言巧語騙人,即巧言),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以驕縱之樂為樂)樂佚游(以閑逸遊盪為樂)樂宴樂(以沉迷宴飲為樂),損矣。」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罪過,過失):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盲人,瞎子)。」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曾仕強精典名言3

說實在話的結果對社會的危害有時候比說不實在話還要嚴重,所以我們只能盡量地講一些妥當的話,最起碼不要害人。

人生就是自己的選擇,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你要做好人,你絕對可以做好人,你要做壞人,沒人能抵擋的了。

每一句話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道理,但是都不是全部的道理。

中國人只講一統,他很少去講統一,統一就是樣樣都要一樣,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看中國有史以來,沒有一次真正統一過,因為做不到,總是有一兩人我就是不甩你。

壞人有一天會惡貫滿盈,但是在惡貫滿盈這個漫長的過程當中,他就是給所有的人,他有機會,隨時可以變好,但他自已不願意,那只有越來越壞,最後惡貫滿盈而死。

天下沒有壞人,只有愚蠢的人,因為人的未來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你可以走這條路,也可以走那條路嘛,你自己可以做決定。選擇錯誤就叫壞人,選擇正確的就叫做好人。所以不要說這個人是好人,那個人是壞人,就說啊很遺憾,他為什麼這麼好的機會他選擇錯了。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人生很少只有一條路可走,很少,擺在你面前的都是好幾條可以讓你選擇的路,你選擇對,選擇對,選擇對,叫做運氣好;運氣好,就是幾次都選對了。一直選對下去,你就是有智慧的人,你一定是好人。

二十一世紀,誰掌握了那些不變的東西,誰就有勝算。

小事情,人定勝天,因為天老爺不會去管小事,天老爺去管小事,那還得了,你就沒有自主性;但是大事情,天定勝人,所以大位是由天定。

好人一定受委屈,這話怎麼說?倒過來說,你就聽懂了,你不受委屈,你怎麼證明你是好人呢?受了一大堆委屈,果然是好人!

觀念正確,你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你可以化除很多的危機。

我們有權力來選擇我們自己的未來,但是你要小心,周遭有很多的干擾,這就是你累世所造成的業障。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弱點,這個弱點是你先天帶來的,你很難擺布,很難擺脫。我們一輩子小心翼翼,就是要把那個缺點,把它修起來。所謂修,就是修那一點而已,不是修別的。

站在懷疑的立場上來相信別人,這才是正確的。你不能完全懷疑,也不能完全信任,那都不可以。

當你覺得你是一個很和善的人,當你覺得你是一個很講理的人,你要提醒你自己,就是因為你沒有錢沒有勢,你才會這麼好;哪一天有錢有勢以後,你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因為在我們人身體裡面,永遠有兩股勢力在那裡,一個叫positive(陽),一個叫negative(陰),它永遠是在這裡,天人交戰。所以一個人老實講一輩子沒有錢也沒有勢,你也不要說你是好人,你是沒有機會做壞人而已;一個人有錢有勢,而又能夠做好人,才是真的好人。但是大部分有錢有勢以後他就經不起考驗,他由大好人變成大壞人。

腦筋要轉彎,而不是急轉彎。

年輕要留白,但是不能空白。

你有什麼能力,不要隨便表現出來。

勝其實不見得是好事情,敗也不見得是壞事情。

要很能幹又能裝成不能幹,才是真能幹。

我今天講一句很重要的話,你這輩子就是要改變你自己,你這輩子不改變,你下輩子是這樣,還是一樣,你會照那個模式再來一次(佛家叫輪迴)

人生不過是開關而已,一開一關,你選對,沒有太大的問題。

中國人只能智取,他不服詐取。孫子兵法中的「兵者,詭道也。」詭,就是變化。你可以變化,但是不能耍陰詐。你怎麼變化,變化到人家料不中,人家服你。你用那個陰險詭計,我就是不服。

人當然定可勝天,不過只限於小事。小事由人決定,大事則由天做主。大事與小事的區別,在於所能夠影響的範圍。為公的,稱為大事。為私的,便是小事。做大事的人,一定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拉著往前走,絲毫不放鬆。我們所說的天命,指的便是天大的事,是自然界在前進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事。公正而未必公平,是天定勝人的標準,不能夠拿小事的尺度,來衡量大事。

忙碌並不是珍惜生命的象徵,忙些什麼,才是應該深究的對象。

一分一秒,對我們短暫的人生來說,都是十分珍貴,不容許輕易浪費。

方向正確,忙起來才有實際的功效;若是方向出現偏差,只算是盲目忙碌,並無助益。

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做喜歡做的事情,這也是莫枉此生的基本守則。

孔子提出「從吾所好」,就值得大家借鑒。我喜歡做的,有樂趣做的,我兢兢業業去做,做到最後證明我是成功的,我很高興;證明我是失敗的,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因為,人生到最後只求問心無愧,不枉此生就好。

曹操統一北方以後,就頒發了兩個命令:一個叫做封功臣令,第二個是敗軍抵罪令。

所以說能力本位,最後就是殘殺;你說年資本位,最後就是昏庸;因此我們才走第三條路叫做無為而治。

有一句話,清官難斷家務事,叫做疏不間親,人家家裡的事情我們外人少去出意見,才是對的。

當我有所得的時候,我去想想,我失掉了什麼;當我有所失的時候,我去想想,我得到了什麼。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是陰陽平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