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王國,由於歷來的積弊,小人和惡人控制了王國的很多封地。國王為了維護統治,給所有的人都種下了「生死符」。這「生死符」很厲害,國王只需對人念一下咒語,這個人輕則身上各種不舒服,重則當場猝死,甚至會患上重疾受折磨而死……
國王有很多兒子,散落在各處封地。國王的統治方式使大家人心惶惶,國王自己也是惶惶不可終日。國王想找一個合適的繼承人,這個人必須能讓自己體面下台,並且能善後他留下的爛攤子,使搖搖欲墜的王國能長久存續。
國王有一個兒子被安排成長在民間,國王從小給他安排了很多坎坷、誘惑及考驗。這個兒子遭受了很多坎坷,踩過很多坑,經歷了很多考驗。雖然這個兒子沒有通過所有的考驗,或者說考驗結果不盡人意。但總體來說,這個兒子還是秉性善良,並且具有一定的治國能力。
但是這個兒子有個缺點,就是他信奉因果,並且脾氣倔強。幾十年的坎坷遭遇,鑄就了他那強大的不屈之心。他決心為所有人解除「生死符」,使百姓回歸自由安寧,讓王國恢復自然發展。但是他信奉因果且抱著「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的執念,決心在未來報復曾構陷和傷害過自己的小人和惡人。
這些小人和惡人對這個兒子很忌憚,因此長期挑撥這個兒子和國王之間的關係,所以這個兒子和國王的關係也不好。小人和惡人想逃避懲罰且維持自己的地位,國王也想要在未來能體面下台……於是他們聯合起來,對這個兒子發動了征伐!
在狡詐多變之「水」和無孔不入之「風」的輪番征伐之下,這個兒子的智慧有了不少長進,他最終想出了三條應對之策:
上策:不參與紛爭,置身事外當一個觀察者。
中策:包容小人和惡人、克服阻力,以實現解除「生死符」,使王國回歸自然的目標。
下策:選擇性地解除「生死符」,把這些小人和惡人的性命捏在自己手上。
你們猜這個兒子後來採用了哪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