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認為世界是由五種基本元素組成。在戰國時期形成了五行學說的派別,而其起源則更早。五行學說不但是中醫的理論基礎,而且是周易、八字、算卦等民間預測學的理論基礎。而五行相生相剋,就是五行學說的核心理論。就八字算命而言,其批命的方法也是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為基本構架,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八字命理基礎知識中的五行相生相剋:

陰陽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四方: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

五行又分陰五行和陽五行。用天干表示就是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為陽五行;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為陰五行。陰陽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力度有所不同,比如同性相剋會厲害,就是說陽五行克陽五行、陰五行克陰五行,可較厲害。而異性相剋則輕一些,比如陽五行生陰五行,或者陰五行生陽五行。這些屬於深層次的知識,茲不贅述。

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剋口訣

按語:五行並相生為吉,相剋為凶,均要適度為宜,過則為忌。下面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比如金太旺,反而需要火來相剋;土能生金,土太多了,反而把金埋住了,如此種種,需用心體會。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五行之性

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木盛的人長得丰姿秀麗,骨骼修長,手足細膩,口尖發美,面色青白。為人有博愛惻隱之心,慈祥愷悌之意,清高慷慨,質樸無偽。木衰之人則個子瘦長,頭髮稀少,性格偏狹,嫉妒不仁。木氣死絕之人則眉眼不正,項長喉結,肌肉乾燥,為人鄙下吝嗇。

火主禮,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火盛之人頭小腳長,上尖下闊,濃眉小耳,精神閃爍,為人謙和恭敬,純樸急躁。火衰之人則黃瘦尖楞,語言妄誕,詭詐妒毒,做事有始無終。

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黃。土盛之人圓腰廓鼻,眉清木秀,口才聲重。為人忠孝至誠,度量寬厚,言必行,行必果。土氣太過則頭腦僵化,愚拙不明,內向好靜。不及之人面色憂滯,面扁鼻低,為人狠毒乖戾,不講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義,其性剛,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稱,面方白凈,眉高眼深,體健神清。為人剛毅果斷,疏財仗義,深知廉恥。太過則有勇無謀,貪慾不仁。不及則身材瘦小,為人刻薄內毒,喜淫好殺,吝嗇貪婪。

水主智,其性聰,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采,語言清和,為人深思熟慮,足智多謀,學識過人。太過則好說是非,飄蕩貪淫。不及則人物短小,性情無常,膽小無略,行事反覆。

四柱五行宜從事的行業與方位

宜木者,喜東方。可從事木材,木器,傢具,裝潢,木成品,紙業,種植,養花,育樹苗,敬神物品,香料,植物性素食品等經營和事業。

宜火者,喜南方。可從事放光,照明,光學,高熱,易燃,油類,酒精類,熱飲食,食品,理髮,化妝品,人身裝飾品,文藝,文學,文具,文化學生,文人,作家,寫作,撰文,教員,校長,秘書,出版,公務,正界等方面的經營和事業。

宜土者,喜中央之地,本地。可從事土產,地產,農村,畜牧,布匹,服裝,紡織,石料,石灰,山地,水泥,建築,房產買賣,雨衣,雨傘,築堤,容水物品,當鋪,古董,中間人,律師,管理,買賣,設計,顧問,喪業,築墓,墓地管理,僧尼等方面的經營和事業。

宜水者,喜北方。可從事航海,冷溫不燃液體,冰水,魚類,水產,水利,冷藏,冷凍,打撈,洗潔,掃除,流水,港口,泳池,湖池塘,浴池,冷食物買賣,飄遊,奔波,流動,連續性,易變化,屬水性質,音響性質,清潔性質,海上作業,遷旅,特技表演,運動,導遊,旅行,玩具,魔術,記者,偵探,旅社,滅火器具,釣魚器具,醫療業,藥物經營,醫生,護士,占卜等方面的經營和工作。

宜金者,喜西方。可從事精纖材或金屬工具材料,堅硬,決斷,武術,鑒定,總管,汽車,交通,金融,工程,種子,開礦,民意代表,伐木,機械等方面的經營和工作。

五行對應的身體部位

木: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又屬筋骨和四肢。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小腸,心臟,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脾與胃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大腸,肺,臍,咳痰,肝,皮膚,痔瘡,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腎與膀胱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腦與泌尿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腎,膀胱,脛,足,頭,肝,泌尿,陰部,腰部,耳,子宮,疝氣等方面的疾病。

《三命通會》論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者,往來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是故謂之行。北方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陽極而生熱,熱生火;東方陽散以泄而生風,風生木;西方陰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陰陽交而生濕,濕生土。其相生也,所以相維,其相剋也,所以相制,此之謂有倫。火為太陽,性炎上;水為太陰,性潤下;木為少陽,性騰上而無所止;金為少陰,性沉下而有所止;土無常性,視四時所乘,欲使相濟得所,勿令太過弗及。

夫五行之性各致其用。水者,其性智;火者,其性禮;木者,其性仁;金者,其性義;惟土主信,重厚寬博,無所不容,以之水則水附之而行,以之木則木托之而生,金不得土則無自出,火不得土則無自歸,必損實以為通,致虛以為明,故五行皆賴土也。

推其形色,則水黑、火赤、木青、金白、土黃,此正色也,及其變易則不然。常以生旺從正色(當生旺則正氣全,可見正色),死氣從母色(水者,木之母,木死絕則黑;木者,火之母,火死絕則青;火者,土之母,土死絕則赤;土者,金之母,金死絕則黃。夫五行死絕則氣歸根,見母之色。凡人遇苦楚而呻吟,母者乃其義也),成形冠帶從妻色(少壯之年及衰老之際,仰妻之是也),病敗從鬼色(病敗之地是鬼旺之鄉,受克則氣歸鬼),旺墓從子色(旺為傳,墓為斂藏,故色在於子)。

其數則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生旺加倍,死絕減半。以義推之,夫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過與不及皆為乖道。故高者仰之使平,下者舉之使崇,或益其不及,或損其太過,所以貴在折衷,歸於中道,使無有餘不足之累,即財官印食貴人驛馬之微意也,行運亦如之。識其微意,則命之說,思過半矣。

金木水火土命相生相剋喜忌

木命相生相剋喜忌

喜:琢削、生扶、助火、土培、生旺、有黨成林。

忌:空折、飄落、空亡、動搖、死絕、枯槁、自焚、耗泄、濕爛。

木性騰上而無所止,氣重則欲金任。使木有金,則有惟高惟斂之德。仍愛土重,則根蟠深固。土少則有枝茂根危之患。木賴水生,少則滋潤,多則漂流。甲戌乙亥木之源、甲寅乙卯木之鄉、甲辰乙巳木之生,皆活木也;甲申乙酉木受克、甲午乙未木自死、甲子乙丑金克木,皆死木也。生木遇火而秀,丙丁亦然;死木得金而造,庚辛必利。生木見金自傷,死木得火自焚。無風即止,其勢亂也;遇水返化其源,其勢盡也。金木相等,格為斫輪,若向秋生,反為傷斧,是秋生忌金重也。陰木重火,舌辯能言。

生於春月,余寒猶有。喜火溫燠,別無盤屈之拘。藉水資扶,而有舒暢之美。春初為宜水盛,陰濃則根損枝枯。春末陽氣煩燥,無水則葉竭根干,是以水火二物既濟方佳。土多而損力,土薄則財豐。忌逢金重,傷殘克伐,一生不閑。設使木旺,得金為良,終身獲福。

夏月之木,根干葉燥,盤而且直,曲而已伸。欲其水盛,而成滋潤之力,誠不可少。忌其火旺,而招焚化之憂,故獨為凶。喜土在薄,不宜重厚,厚則反為災咎。惡金在多,不可欠缺,缺則不能琢削。重重見木,徒以成林。疊疊逢華,終無結果。

秋月之木,氣漸凄涼,形漸凋敗。初秋之時,火氣未除,猶喜水土以相滋。中秋之令,果已成實,欲得剛金而修削。霜降後不宜水盛,水盛則木漂。寒露節又喜火炎,火炎則木實。木多有多材之美,土厚無己任之才。

冬月之木,盤曲在地。欲土金而培養,惡水盛而亡形。金縱多不能克伐,火重見溫燠成功。歸根復命之時,木病安能輔助。惟忌死絕,只宜生旺。

火命相生相剋喜忌

喜:和暖、生助、空亡、炎上、高遠、土照、水濟。

忌:局促、急燥、清冷、水重、木枯、雜黨、木敗、死水之木。

炎炎真火,位鎮南方,故火無不明之理。輝光不久,全要伏藏,故明無不滅之象。火以木為體,無木則火不長焰。火以水為用,無水則火太酷烈。故火多則不實,太烈則傷物。木能藏火,到寅卯而方生。火不利西,遇申酉而必死。生居離位,果斷有為,若居坎宮,謹畏守禮。金得火和,則能熔鑄,水得火和,則成既濟。遇土不明,多主蹇塞,逢水旺處,決定為榮。木死火虛,難得永久,縱早功名,必不久長。春忌見木,惡其焚也。夏忌見土,惡其暗也。秋忌見金,金旺難克制。冬忌見水,水旺則滅形。故春火欲明不欲炎,炎則不實。秋火欲藏為欲明,明則燥。冬火欲生不欲殺,殺則暗。

生於春月,母旺子相,勢力並行。喜木生扶,不宜過旺,旺則火炎。欲水既濟,不愁興盛,盛則沾恩。土多則蹇塞埋光,火盛則傷多爆燥。金見多可以施功,縱重疊妻財猶遂。

夏月之火,勢力行權。逢水制,則免自焚之咎。見木助,必招夭折之患。遇金必作良工,得土遂成稼穡。金土雖為美麗,無水則金燥土焦。再加火助,太過傾危。

秋月之火,性息體休。得木生,則有復明之慶。遇水克,難逃隕滅之災。土重而掩息其光,金多而損傷其勢。火見火以光輝,縱疊見而轉利。

冬月之火,體絕形亡。喜木生而有救,遇水克以為殃,欲土製為榮,愛火比為利。見金而難任為財,無金而不遭妻害。天地雖傾,水火難滅。

土命相生相剋喜忌

喜:生扶、堅厚、疏通、生金。

忌:崩頹、木重、水多、空亡、氣寒、金重、虛淺。

五行之土,散在四維。故金木水火依而成象,是四時皆有用。所忌者,火死酉也,水旺子也。蓋土賴火印,火死則土囚;土喜水財,水旺土虛。土得金火方成大器。土高無貴,空惹灰塵。土聚則滯,土散則輕。辰戌丑未,土之正位,分陰分陽,土則不同。辰有伏水,未有匿木,滋養萬物,春夏為功。戌有藏火,丑有隱金,秋火冬金,肅殺萬物。故土聚辰未為貴,聚戌丑不為貴,是土愛辰未而不愛丑戌是也,明矣。若更五行有氣,人命逢之田產無比,晚年富貴悠悠。若土太實無水,則不和柔,無木則不疏通,土見火則焦,女命多不生長。土旺四季,惟戌土困弱,戌多為人好鬥,多瞌睡。辰未人好食。醜人清省,丑有艮土,有癸水,能潤而膏,人命遇此,主能卓立。

生於春月,其勢虛弱。喜火生扶,惡木太過。忌水泛濫,欲喜比助。得金而制木為祥,金若多仍盜土氣。

夏月之土,其勢燥烈。得盛水滋潤成功,忌旺火煅煉焦赤。木助火炎,生克無良。金生水泛,妻財有益。見比肩蹇滯不通,如太過又喜木襲。

秋月之土,子旺母衰。金多而耗盜其氣,木盛而制伏純良。火重重而不厭,水泛泛而非祥。得比肩則能助力,至霜降不比無妨。

冬月之土,外寒內溫。水旺財豐,金多子秀。火盛有榮,木多無咎。再加土助猶佳,惟喜身強足壽。

金命相生相剋喜忌

喜:木象、土生、空亡、煅煉。

忌:木旺、火旺、墓敗、水寒、金銷、刑煞克害。

金以至陰為體,中含至陽之精,乃能堅剛,獨異眾物。若獨陰而不堅,冰雪是也,遇陽則消矣。故金不煉不成器,聚金無火,難成脫朴之名。金重火輕,執事繁難。金輕火重,煅煉消亡。金極火盛,為格最精。金火全名鑄印,犯丑字即為損模。金火多名乘軒,遇死衰反為不利。大火煉金,幸功名而退速。純金湊水,遇富顯以贏餘。

金能生水,水旺則金沉。土能生金,金貴則土賤。金無水乾枯,水重則沉淪無用。金無土死絕,土重則埋沒不顯。兩金兩火最上,兩金兩木財足。一金生三水,虛弱難勝。一金得三土,頑鈍自損。金成則火滅,故金未成器欲得見火,金已成器,不欲見火。金到申酉巳丑亦可謂之成也,運喜西北不利南方。

生於春月,余寒未盡,貴乎火氣為榮,性柔體弱,欲得厚土輔助。水盛增寒,難施鋒銳之勢。木旺損力,反招銼鈍之危。金來比助扶持最喜,比而無火,失類非良。

夏月之金,性尚在柔,形未執方,尤嫌死絕。火多而卻為不厭,水盛而滋體呈祥,見木而助鬼傷身,遇金而扶持精壯。土薄而最為有用,土厚而埋沒無光。

秋月之金,當權得令。火來煅煉,遂成鐘鼎之材。土多培養,反為頑濁之氣。見水則精神越秀,逢木則琢削施威。金助愈剛,剛過必缺。氣重愈旺,旺極則害。

冬月之金,形寒性冷。木多則難旋琢削之功,水盛而未免沉潛之患。土能制水,金體不寒,火來取土,子母成功。喜比肩聚氣相扶,欲官印溫養為利。

水命相生相剋喜忌

喜:清潔、寬遠、相生、火濟、潤下、西北。

忌:空亡、泛濫、克害、木多、氣寒、枯涸、死絕、焦燥。

天傾西北,亥為出水之方,地陷東南,辰為納水之府。逆流到申而作聲,故水不西流。水之性潤下,順則有容。順行十二辰,順也,主有度量,有吉神扶助,乃貴格。逆則有聲。逆行十二辰,逆也,入格者主清貴有聲譽,忌刑沖則橫流,愛自死自絕則吉。水不絕源,仗金生而流遠。水流泛濫,賴土克以堤防。水火均則合既濟之美,水土混則有濁源之凶,四時皆忌。火多則水受渴,忌見土重,則水不流。忌見金死,金死則水囚。忌見木旺,木旺則水死沉芝。云:水命動搖,多主濁濫,陰人尤忌之。口訣云:陽水身弱窮,陰水身弱貴。

生於春月,性濫滔淫。再逢水助,必有崩堤之勢。若加土盛,則無泛漲之憂。喜金生扶,不宜金盛,慾火既濟,不要火多。見木而可以施功,無土而仍愁散漫。

夏月之水,執性歸源,時當涸際,欲得比肩。喜金生而助體,忌火旺而太炎。木盛則耗盜其氣,土旺則克制其流。

秋月之水,母旺水相,里瑩表光。得金助則能清澄,逢土旺則嫌混濁。火多而財盛,太過不宜。木重而妻榮,中和為利。重重見水,增其泛濫之憂,疊疊逢土,始得清平之意。

冬月之水,司令專權。遇火則增暖除寒,見土則形藏歸化。金多反曰無義,木盛是謂有情。土太過克制水死,水泛漲喜土為堤。

五行相生相剋宜忌大全

五行相剋之宜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五行相生之忌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五行泄氣之忌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五行反克之忌

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熱。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五行相剋之忌

金衰遇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五行泄氣之宜

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泄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其於五行相生相剋之道,斯言簡而盡也。

轉自:https://www.buyiju.com/bzzs/wuxing/3209.html

五氣朝元

五氣朝元,中華道家修行的技法。指的是通過修行打通任督二脈,身體的五氣歸集到腦海,從而去人間煩惱達成無憂無慮的「神仙」境地。

道教以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為最高境界,成為金仙。「金仙」為仙道極品,即是無極金仙,他不生不滅、永不輪迴。「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為道家上乘功夫,未能修至如此,則無法進入金仙境界無極圈內。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妙義如下:

三花聚頂

人花 – 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輪迴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慾,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 – 鍊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 – 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五氣朝元

一、心藏神,後天為識神,先天為禮,空於哀,則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氣朝元。

二、肝藏魂,後天為遊魂,先天為仁,空於喜,則魂定,東方青帝之木氣朝元。

三、脾藏意,後天為妄意,先天為信,空於欲,則意定,中央黃帝之土氣朝元。

四、肺藏魄,後天為鬼魄,先天為義,空於怒,則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氣朝元。

五、腎藏精,後天為濁精,先天為智,空於樂,則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氣朝元。

以上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理。人之修道,必由五行歸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歸原無極本體,而達圓通究竟。

天干五合

五合是專指天干而言的,地支為六合。命局中干支五行力量的對比與變化,會充分表現在天乾的五行上,因此天干五合情況的出現,也會進一步影響或改變命局中的五行力量強弱關係。

何謂五合:

所謂合局,意味著干支某種五行力量的集結,合局有兩種情況:
1、一種是合而能化;
2、一種是合而不化,也就是說只有相合的現象,沒有相合的結果。
天干五合有哪些呢?包括甲己相合為土,乙庚相合為金,丙辛相合為水,丁壬相合為木,戊癸相合為火。
正常情況下,此五合一般相合為天乾的某一種五行,如甲木與己土相合,如能合化一般的是合化為己土的五行;
相合的天干在五行上屬於相剋關係,由於天干只有10位,相合者為每隔五位跳一步,在五行上形成相剋的關係,如甲己合,甲木克制己土,乙庚合,庚金克制乙木,其他類推…..
相合者的五行在陰陽上剛好相反,如甲木屬陽,己土屬陰,乙木屬陰,庚金屬陽。

實質:

是指當合局出現時,其中一種五行被改變,如甲己相合為土,便是甲木的五行向土的五行轉化,從而使某一種五行力量集結而力量增強。

表現形式:

A、原命局天幹上有相合的天干五行出現;
B、命局天幹上所透之干與太歲或流年上的天干相合。

成功與否:

並不是每種合局都能合化成功,有的可以合化成功,有的則無法合化成功,五合只要相合,即可以合去原五行,謂之合去,謂之合化成功。天干五合對於改變命局五行力量的分布狀態,具有重要的份量。

規律:

1、如果命局中所合的某一種五行力量強大時,則合局能夠合化成功,如甲己相合,如果命局中己土的力量強旺則天干甲己相合成功, 至於如何判斷某一種五行力量強弱的方法,絕對不能以五行個數來看,我站撰寫的其他文章中有詳細講解。
2、對於甲己相合,如果甲木力量強旺,則合而不為,其實質是甲木克合己土,己土力量減弱。
3、關於妒合爭合的問題,也就是指出現多重合局的情況。如天幹上有兩庚金合一位乙木,便為爭合;天幹上有兩乙木合一位庚金,此為妒合。一般而言,爭合能夠合化成功;妒合則只有相合之像,但最終不能合化成功。
4、看合化的條件,對於兩合者,一定須某一種五行力量旺,才能合化成功,如甲己相合需土旺,乙庚相合需金旺,丙辛相合需水旺,丁壬相合需木旺,戊癸相合需火旺。
5、被克制不能論合化。如對於丙辛相合,如果天幹上透出戊己土,命局中土的力量強旺,旺土克制水的五行,所以天干丙辛合水而不能合化成功。
6、隔位不論合化,如天干兩相合者,在空間分布上位置較遠,也難合化成功,這是因為相合的兩天干位置分布較遠,因而力量分散,合力也較小。
7、有根系不能論合化,如天干乙庚相合,如果乙木在地支有強根,這時的乙庚相合也不能合化成功。
8、不得月令者也不能合化成功,例如丁壬合木,必是寅月,卯月等木旺之時方可合化成功;如是亥、未月等月,丁壬也基本上能合化成功;但是如果月令為申、酉等秋天之時,丁壬合木是根本無法合化成功的。

中國的文化要正本清源

讀了近一半的老子的《道德經》,又讀了《黃帝陰符經》,發現這二本書的通行版本(流傳版)竟然是假的。以至於後人讀不懂,甚至誤解。

先說老子的書。《帛書老子》,出土於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用不同字體的朱絲欄墨形式抄寫《德》《道》兩篇文章的合稱。分甲乙兩個版本。經整理復原後人們發現,該版本與當下流行的《道德經》,存在數百處差異,部分差異甚至是顛覆性的。從玄學的角度以及工作生活實踐的經驗來看,通行版《道德經》完全是被篡改過的,目的很明顯,就是通過愚民以便於統治百姓。有關《道德經》註解的書我買了不下十本,只有高明老師撰寫的,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帛書老子校注》讓我眼前一亮,上半本《德》經快讀完了,也憑著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總結進行了逐篇翻譯。從中悟到了很多老子的智慧,受到了很大啟發,老子真是聖人!

再說一下黃帝的書。《黃帝陰符經真本》是我翻牆從維基百科網站得到的,看過一遍後,如獲至寶。之前背過的《陰符經》流傳版是閹割版的,完全不能表達出黃帝的思想。讓閹割後的《黃帝陰符經》流傳在世上,做這種事情的人真是禍害中華文化千年,可恥!看了《黃帝陰符經真本》以後,你就能明白黃帝為什麼能位列三皇五帝之列了。他的一些治國之道可供現今參考。因為歷史不斷地在輪迴,我們現在所處的境況與黃帝所處的世道有相似之處。

總之,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對,你永遠也不可能成功!看老子的書,一定要看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真得感謝這些考古學家);看黃帝的書,一定要看《黃帝陰符經真本》,這真本現在在國內網站搜不到,可以參照我站的《黃帝陰符經真本》

中國的現狀是由中華文化造就的,病根在傳統文化上。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只有正本清源,讓古代聖賢們的精華思想流傳於世,中國才會保持強盛繁榮。文化強,中國強!

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前一陣子,我看了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當時沒有領會這本書的意思。今天看了《老子》的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省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ó yuè古代冶煉時用來鼓風吹火的裝置。現在稱為風箱)乎?虛而不(gǔ枯竭)(zhōng,行正)而愈出。多聞數窮(這樣的人和事見得太多了),不若守於中。】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的確,人不能靠克敵來救贖自己,否則會被老天所笑話。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要靠自我救贖。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不省悟的人太多了,老天也只會持中而行,視其為芻狗而任其自生自滅;老天只有保持中立,才會有更多的人開悟。自助者,天助之!

橐籥

成長,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要咽下不少苦,扛下不少累,吞下不少委屈,承受不少傷痛,這個過程,是一個自我提升,自我修繕,自我救贖的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只是這個救贖的過程,並非那麼容易,那麼簡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對自我的救贖。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救贖,因為時間幫助我們學會了淡忘,放下,原諒,釋懷等等。但我覺得,真正救贖我們,治癒我們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的覺醒和明白。

覺醒靠的是悟,而明白,則需要不斷地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可見,想要自我救贖,就得不斷領悟,自我了解,自修自渡。

不斷領悟,自我了解,自我成長

人生需要沉澱,生活要懂取捨,沉澱後的人生,會更加通透而乾淨,取捨後的生活,會更加精緻而簡單。

沉澱靠悟,取捨也要靠悟,悟透了,你自然能夠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於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人生有得有失,有聚有散,有喜有悲,有好有壞等等,我們只有認清現實,看透事物本質,悟透人心人性,明白自己,我們才能想通,看淡,放下,活得自在。

不過,人生最難的,就是明白自己,因為我們都身在局中,難免被局所困,看不清自己,我們只有跳出自己的局限,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

了解自己,是自我成長最關鍵的一步,只有走好這一步,我們才可能完成人生的一次次自我救贖。

自修自渡,自我救贖

世間皆苦,唯有自渡,而渡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自修,因為只有自修,方能自渡,而自渡,方能自我成長,自我救贖。

自修,修的是什麼?首先是修心,其次是修行。修心可以養性,可以渡心;修行可以養生,可以渡人,渡自己。

修心,需要經常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交流,正心正念,不忘初心,守心自暖,砥礪前行;而修行,則需要規範自己的言行,正言正行,有原則,有道德,有操守,有底線。

心修好了,行修好了,人生的劫難,自然都可以渡過去。

人有千千結,才有千千劫,劫,可能是自己的心結所致,也可能是自己的行為所致,所以修心修行,才能了結渡劫,自我救贖,重獲新生。

自我救贖,就是渡自己脫離苦海,了結因果,得到解脫,收穫自在人生。

人生路上,我們難免會犯下一些錯,錯過一些東西,留下或多或少的後悔和遺憾,所以,我們都需要不斷成長,自修自渡,自我救贖,以求心安。

做人要明白,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將曾經看不淡的看淡,放不下的放下,忘不了的淡忘……最後,讓自己得到解脫,得到救贖。

人活著,可以不成熟,但不能不成長,因為只有不斷成長,我們才能不斷地完成自我救贖。

或許,成長的過程,伴隨著諸多痛苦,需要戰勝諸多苦難,但成長後的自己,一定會變得更好,也會越活越好,得到更好的救贖。

一次次的成長,一次次的救贖,就會有一次次的突破,這種突破,會打破你曾經的思維局限,讓你活得更通透,更明白,也更自在。

願你積極樂觀,開心過好每一天!

清凈

釋義

(1) [clean,quiet]∶心境潔凈,不受外擾。如:清凈守節。

(2) [peace and quiet]∶安定,不紛擾。如:圖清凈。

(3) [clean and pure]∶清潔純凈。如:清凈的山,清凈的水。

(4) [concise]∶簡明不繁。如:清凈簡易。

(5) [quiet]∶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如:出家清凈。

國語辭典:

  1. 清靜不紛擾。《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凈貞正以自虞。」《紅樓夢.第十回》:「我是清凈慣了的,我不願往你們那是非場中鬧去。」
  2. 清純乾淨。《大宋宣和遺事.貞集》:「古來有生人投於中,不可作油,此水頓清凈。」《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況且清凈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
  3. 佛教用語。指離惡行過失、煩惱垢染。南朝梁.王僧孺〈禮佛唱導發願文〉:「願現前 眾等,身口清凈。」唐.張謂〈送僧〉詩:「一身求清凈,百毳納袈裟。」

百科釋義:

清凈,道家哲學。是清潔純凈的意思。也可指人心境潔凈,不受外擾。做到外在的清凈不難,但要達到內心的清凈就不易了。清凈”最早出現在文子所著《道原》:”真人體之以虛無平易,清凈柔弱,純粹素樸,不與物雜,至德天地之道,故謂之真人。”

無為,不爭,後其身

今天休息,但下午還是去參加了馬老師組織的《督導人員的角色》的培訓,我想通過此次培訓對過往的工作進行一個總結。在培訓過程中,馬老師的一段公司企業文化的講述讓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要無為?為什麼要不爭?為什麼要後其身?

回想之前我的做法,遇到自己非常想做或是認為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時,往往無處不顯出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銳氣。後面雖然事情雖然做成功了,但費力不討好,領導不高興,同事也不喜歡,到頭來自已反而被搞得孤立和被動。今天我突然明白了原因,因為在我內心深處,一向是有為、爭強好勝、先其身,所以二十幾年來一直在工作上沒什麼長進和突破。

在培訓結束後,我又重新理解了一下老子的無為、不爭、後其身:

無為:一是不違事物規律去為;二是順其自然不強為,不過多干涉別人;三是自己盡量不要有想法和主意,有別人提出的想法和主意就夠了,學會用問問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以無為而有為。

不爭:一是不要與愚人、蠢人爭,天下的愚人、蠢人很多,不要與他們爭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二是不與領導和同事爭功勞,避免受到打擊和孤立。

後其身:一是能而示之不能,先讓那些示之能的人去做,他們做不了的時候,你才出來做,咱不爭先也不恐後;二是有好處的時候要先人後己。

在今天的培訓結尾,馬老師提了一個重點重溫:由明天起你會開始實行哪一項日常工作而之前一直也沒有做的?你真的會做嗎?

我回來的路上,我認真反思了一下自己,並且在心裡對馬老師的問題有了答案——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無為、不爭、後其身。自勝者強,我一定會做到。

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yú同「余」,我)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即莫違予)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LINUX系統連接奔圖印表機失敗

家裡的奔圖印表機買了有二年多了,當初買這個國產印表機想著要支持國產,又因為它支持LINUX開源系統。剛買的時候,的確是支持LINUX開源系統的,比如UBUNTU,DEBIAN,DEEPIN等系統。但是它的驅動和固件升級以後,除了國內UOS系統之外,其它的開源系統都不支持了。強列鄙視奔圖的這種行為!怪不得華為這種原先在走上坡路的公司現在都在走下坡路了(因為開始不老實了,既想有錢又想有權)。因為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不會再選擇這類貪婪、不顧及用戶利益的公司 ,而且我會提醒我身邊的所有朋友,不要買這類公司的任何產品。

但既然已經買了這種國產的,就自己吞下苦果。必然免不了要折騰一番,嘗試解決這種問題。不多說,先按以下思路嘗試解決問題:

┌──(zhong㉿kali)-[~]
└─$ sudo apt install cups    
正在等待緩存鎖:無法獲得鎖 /var/lib/dpkg/lock-frontend。鎖正由進程 13400(synaptic)持有        
正在讀取軟體包列表... 完成                                                                            
正在分析軟體包的依賴關係樹... 完成
正在讀取狀態信息... 完成                 
下列軟體包是自動安裝的並且現在不需要了:
  gir1.2-peas-1.0 gir1.2-rb-3.0 libdmapsharing-3.0-2 libgpod-common libgpod4 libgrilo-0.3-0 libpeas-1.0-0 libpeas-common librhythmbox-core10 libsgutils2-2
  libtotem-plparser-common libtotem-plparser18 rhythmbox-data
使用'sudo apt autoremove'來卸載它(它們)。
將會同時安裝下列軟體:
  bc colord colord-data cups-browsed cups-core-drivers cups-daemon cups-filters cups-filters-core-drivers cups-ipp-utils cups-ppdc cups-server-common
  libcolorhug2 libcupsfilters1 libfontembed1 liblouisutdml-bin liblouisutdml-data liblouisutdml9 libpoppler-cpp0v5 libqpdf28 lynx lynx-common
  poppler-utils
建議安裝:
  cups-pdf foomatic-db-compressed-ppds | foomatic-db antiword docx2txt ooo2dbk rtf2xml
下列【新】軟體包將被安裝:
  bc colord colord-data cups cups-browsed cups-core-drivers cups-daemon cups-filters cups-filters-core-drivers cups-ipp-utils cups-ppdc cups-server-common
  libcolorhug2 libcupsfilters1 libfontembed1 liblouisutdml-bin liblouisutdml-data liblouisutdml9 libpoppler-cpp0v5 libqpdf28 lynx lynx-common
  poppler-utils
升級了 0 個軟體包,新安裝了 23 個軟體包,要卸載 0 個軟體包,有 0 個軟體包未被升級。
需要下載 6,850 kB 的歸檔。
解壓縮後會消耗 23.3 MB 的額外空間。
您希望繼續執行嗎? [Y/n] y
獲取:1 http://http.kali.org/kali kali-rolling/main amd64 bc amd64 1.07.1-3+b1 [110 kB]
獲取:2 http://kali.download/kali kali-rolling/main amd64 cups-daemon amd64 2.4.1op1-2 [421 kB]
獲取:3 http://kali.download/kali kali-rolling/main amd64 libcupsfilters1 amd64 1.28.12-1 [145 kB]
獲取:4 http://kali.download/kali kali-rolling/main amd64 cups-browsed amd64 1.28.12-1 [162 kB]                                                               
已下載 6,850 kB,耗時 8秒 (875 kB/s)                                                                                                                       
正在預設定軟體包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bc。
(正在讀取資料庫 ... 系統當前共安裝有 610683 個文件和目錄。)
準備解壓 .../00-bc_1.07.1-3+b1_amd64.deb  ...
正在解壓 bc (1.07.1-3+b1)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cups-daemon。
準備解壓 .../01-cups-daemon_2.4.1op1-2_amd64.deb  ...
正在解壓 cups-daemon (2.4.1op1-2)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libcupsfilters1:amd64。
準備解壓 .../02-libcupsfilters1_1.28.12-1_amd64.deb  ...
正在解壓 libcupsfilters1:amd64 (1.28.12-1)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cups-browsed。
準備解壓 .../03-cups-browsed_1.28.12-1_amd64.deb  ...
正在解壓 libfontembed1:amd64 (1.28.12-1)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cups-filters。
準備解壓 .../14-cups-filters_1.28.12-1_amd64.deb  ...
正在解壓 cups-filters (1.28.12-1)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cups-ppdc。
準備解壓 .../15-cups-ppdc_2.4.1op1-2_amd64.deb  ...
正在解壓 cups-ppdc (2.4.1op1-2)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cups-server-common。
準備解壓 .../16-cups-server-common_2.4.1op1-2_all.deb  ...
正在解壓 cups-server-common (2.4.1op1-2) ...
正在選中未選擇的軟體包 cups。
正在設置 liblouisutdml-bin (2.11.0-1) ...
正在設置 lynx-common (2.9.0dev.10-1) ...
正在設置 poppler-utils (20.09.0-3.1) ...
正在設置 lynx (2.9.0dev.10-1) ...
update-alternatives: 使用 /usr/bin/lynx 來在自動模式中提供 /usr/bin/www-browser (www-browser)
update-rc.d: As per Kali policy, cups init script is left disabled.
Creat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cups.path → /lib/systemd/system/cups.path.
cups.service is a disabled or a static unit not running, not starting it.
cups.socket is a disabled or a static unit not running, not starting it.
正在設置 cups-filters (1.28.12-1) ...
正在設置 cups-browsed (1.28.12-1) ...
update-rc.d: We have no instructions for the cups-browsed init script.
update-rc.d: It looks like a network service, we disable it.
cups-browsed.service is a disabled or a static unit not running, not starting it.
正在設置 cups-core-drivers (2.4.1op1-2) ...
正在設置 cups (2.4.1op1-2) ...
                                                                                                                                                            
┌──(zhong㉿kali)-[~]
└─$ sudo cp /usr/share/cups/cupsd.conf.default /etc/cups/cupsd.conf
                                                                                                                                                            
┌──(zhong㉿kali)-[~]
└─$ sudo service cups restart

通過上述操作,先是初步解決了印表機安裝問題(一開始按正常操作根本無法安裝)。但正常連接上印表機後,仍舊無法列印,於是PING一下印表機。

┌──(zhong㉿kali)-[~]
└─$ ping 192.168.31.43
PING 192.168.31.43 (192.168.31.43)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1 ttl=255 time=38.5 ms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2 ttl=255 time=58.3 ms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3 ttl=255 time=26.5 ms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4 ttl=255 time=2.26 ms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5 ttl=255 time=41.8 ms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6 ttl=255 time=17.4 ms
64 bytes from 192.168.31.43: icmp_seq=7 ttl=255 time=16.8 ms

發現電腦與印表機間是連通的,但卻列印不了,列印時總是有程序停止了列印服務。推斷是系統的問題,因為家裡連接此奔圖印表機的WIN電腦和手機可以正常列印。於是對印表機進行故障診斷操作,得到以下診斷結果:

Page 1 (<troubleshoot.SchedulerNotRunning.SchedulerNotRunning object at 0x7f900ee38520>):
{'cups_connection_failure': False}
Page 2 (<troubleshoot.ChoosePrinter.ChoosePrinter object at 0x7f900ee2fac0>):
{'cups_dest': <cups.Dest Pantum-M6200NW (default)>,
 'cups_instance': None,
 'cups_queue': 'Pantum-M6200NW',
 'cups_queue_listed': True}
Page 3 (<troubleshoot.CheckPrinterSanity.CheckPrinterSanity object at 0x7f900ee2feb0>):
{'cups_device_uri_scheme': 'socket',
 'cups_printer_dict': {'device-uri': 'socket://192.168.31.43:9100',
                       'printer-info': 'Pantum M6200NW',
                       'printer-is-shared': True,
                       'printer-location': '',
                       'printer-make-and-model': 'Pantum M6200NW Series',
                       'printer-state': 3,
                       'printer-state-message': 'Rendering completed',
                       'printer-state-reasons': ['none'],
                       'printer-type': 168132,
                       'printer-uri-supported': 'ipp://localhost/printers/Pantum-M6200NW'},
 'cups_printer_remote': False,
 'is_cups_class': False,
 'local_cups_queue_attributes': {'charset-configured': 'utf-8',
                                 'charset-supported': ['us-ascii', 'utf-8'],
                                 'color-supported': False,
                                 'compression-supported': ['none', 'gzip'],
                                 'copies-default': 1,
                                 'copies-supported': (1, 9999),
                                 'cups-version': '2.4.1',
                                 'device-uri': 'socket://192.168.31.43:9100',
                                 'document-format-default': 'application/octet-stream',
                                 'document-format-preferred': 'application/pdf',
                                 'document-format-supported': ['application/octet-stream',

果然有流氓程序干擾了CUPS的正常運行。沒辦法,程序都留有後門。以我目前的LINUX技術水平還不足以解決此問題,得遵守海格力斯效應,繞路走。

不過我最終得出一個教訓:愛國是有代價的,傷不起!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不會再買這類技術不是很牛逼,卻又很流氓的國產產品。再見了,奔圖!

李世民二十四句名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出處】《貞觀政要·君道》
【譯文】以銅為鏡子,可以用來整理衣冠。以歷史為鏡子,可以知道朝代興衰的道理。以人為鏡子,可以明曉得失。

夫人者國之先,國者君之本。
【出處】《帝范·君體第一》
【譯文】這人民是國家的先決,國家是國君的根本。

曠道不可偏制(指獨自控制),故與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獨居,故與人共守之。
【出處】《帝范·建親第二》
【譯文】大道不可獨自控制,所以與別人共同治理;重任不可獨自承攬,所以與別人共同堅守。

夫國之匡輔,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
【出處】《帝范·求賢第三》
【譯文】這國家的匡輔,必須要有忠臣良將。倘若任用人才得法,天下自然得到治理。

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
【出處】《帝范·審官第四》
【譯文】良好的工匠,沒有廢棄的材料;聖明的君主,沒有不能用的人。

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
【出處】《帝范·審官第四》
【譯文】不因為他做了一件惡事就忘掉他做過的善事,不要因為他的小過錯就抹殺他的功績。

夫王者,高居、深視,虧聽阻明。恐有過而不聞,懼有闕而莫補。
【出處】《帝范·納諫第五》
【譯文】這君王,高高在上(地位崇高),視野深遠(能夠從高處遠觀全局),聽力受限視線受阻(信息接收不全面,視聽有所局限)。唯恐自己有過失而不能聽到,害怕自己有缺點而不能及時補救。

讒佞之徒,國之蝥賊也。
【出處】《帝范·去讒第六》
【譯文】讒邪奸佞之徒,是國家的蟊賊。

明王納諫,病就苦而能消;暗主從諛,命因甘而致殞。
【出處】《帝范·誡盈第七》
【譯文】英明的君主接納別人的諫言,就著苦口的良藥而使病能夠被消除;昏暗的君主聽從小人的阿諛奉承,因為甘甜的毒藥而送了性命。

君者,儉以養性,靜以修身。儉則人不勞,靜則下不擾。人勞則怨起,下擾則政乖。
【出處】《帝范·誡盈第七》
【譯文】國君,以儉約質樸來修性,以淡泊寧靜來修身。儉約質樸可以使人不疲勞,淡泊寧靜可以使百姓不亂。人們困頓疲憊就會怨恨,百姓受擾亂則會使政治不和諧。

莫若先正其身,則人不言而化矣。
【出處】《帝范·務農第十》
【譯文】不如先端正其自身,則不用對人說什麼而自然會受到感化。

以天下之廣,豈可獨斷一人之慮?
【出處】《舊唐書》
【譯文】天下這麼大,怎麼可以一個人獨斷專行?

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委任責成,各盡其用。
【出處】《舊唐書》
【譯文】選天下之才,處理天下的事務,委任他們使其各負其責,各盡其用。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如割脛以自啖,腹飽而身弊。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三·對為君之道先存百姓》
【譯文】作為國君,必須先想著百姓,如果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來奉養自身,就像割下自己腿肚子上的肉自己吃一樣,肚子吃飽了身體也壞了。

身安天下安。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表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亂者。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三·對為君之道先存百姓》
【譯文】自身安定才能天下安定。必須先正自己的身,沒有外表正而影子彎曲的,沒有上邊有秩序而下邊混亂的。

傷其身者,不緣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三·對為君之道先存百姓》
【譯文】損害自己的身體的,不是因為外物所致,都是因為過分地追求慾望而釀成災禍。

人君之道,唯在寬厚,非但刑戮,乃至鞭撻亦不欲行。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三·對人君所務寬厚》
【譯文】為人君的方法,只在對人寬容仁厚,不但是行刑殺戮,即使是鞭撻都不忍心做啊。

君臣相(通「需」,需要),事同魚水。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四·對平定四方》
【譯文】君臣之間互相依賴,這事如同魚水的關係。

為君極難,法若急,恐濫及善人;法若寬,則不肅奸究。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四·對刑法寬猛》
【譯文】做君主極其困難,法律如果苛刻,恐怕傷及好人;法律如果寬鬆,則不能肅清奸惡之徒。

臣貴有辭,主貴能改。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四·對懷州有上封事者》
【譯文】做大臣的貴在有言辭上奏,做國君的貴在有錯就改。

山崩川竭,自古以為災。比來水旱不調,抑亦由人事。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四·對山崩川竭》
【譯文】山崩水枯,自古以來都認為是天災。近來的水旱不調,或許是由於人事造成的吧。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之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出處】《魏鄭公諫錄·卷四·對可愛非君》
【譯文】天子,有道那麼就會被人推舉為君主,無道就會被人拋棄而不用,實在是可怕啊!

人慾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
【出處】《貞觀政要·求諫》
【譯文】人想要照見自己,必須要有明鏡;一國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要藉助於忠臣。

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
【出處】《貞觀政要·求諫》
【譯文】正直的君主任用了邪惡的臣子,不可能治理好國家;正直的臣子侍奉邪惡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國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正直的大臣相處共事,如魚得水,那麼天下可以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