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

昨天看到了馬駿老師講孫子兵法的視頻,裡面有一句話讓我思考了良久:

「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

這句話出自《三國志·王昶傳》,意思是天下萬事萬物想要迅速地達到目標,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走向衰亡,只有夯實基礎,循序漸進,逐步地走向成熟,才能有始有終,維持較為長久的生命力。大多時候,世上根本沒有捷徑可尋,投機取巧的做法或許會有一時僥倖,但從長遠看,卻會帶來更大的危害。這句話讓我想到了宋代的王安石變法……

我們古人很可貴的地方向萬物學習,從大自然當中領悟到要把根基扎穩,根深蒂固。像建房子一樣,地基一定要打穩,厚積薄發,不能急於求成。所謂「繩鋸木斷,檐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矜躁狐疑,欲速轉遲」。這個自傲、急躁、懷疑了,是不是我的方法比孔子好了?有這個懷疑的念頭,想要快,反而適得其反。求學問當中,很可貴的就是老實聽聖賢人的話,這個得大利益了,他的學習就站在聖賢人的智慧之上來學習。我們回顧自己的人生,以至看身邊同事同仁、同學,少走人生彎路的人,大部分都是肯聽父母的勸,肯聽長輩,甚至肯聽經典的勸。假如連父母的話都不聽,那人生不跌幾個跟斗好像是不大可能。大家回憶回憶,這個額頭曾經撞過幾次了?你們沒有反應,是已經撞了無數次,算不清楚。所以可貴要總結人生的經驗,要懂得聽智慧的言語,聽人生這些寶貴的勸諫。

而這一段話當中,有德行、有才能的君子,他也是過來人,他知道德行、才能、智慧,不可能是一蹴可幾的,都要積累循序漸進的。所以「惡速成」,只要急於求成必敗無疑。孔子說的「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我們的急躁放下了沒有?急於求成放下了沒有?老老實實安住在當下了沒有?預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常常在那裡希求未來、擔心未來,精神都耗在這些虛幻的念頭裡面。所以農夫為什麼實在?他知道只問耕耘,莫問收穫的道理。

「戒闕黨也」,「戒闕黨」是典故,就是孔子那個時候,有一個少年常常給大人傳話。有一天來給孔子傳話,旁邊的人一看,因為孔子學問好,其他的人好奇,這個年輕人是不是來求學問的?夫子說他不是來求學問的,因為從他很多動作看起來,他是想要早一點當大人,從哪裡看出來?都坐在大人的位子上。沒有學《弟子規》,「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都沒叫他,也沒請他坐,他就自己坐下去:我已經十八歲,我已經十六歲了,很想當大人。我自己回想起來好像我也是這樣,難怪成不了大器,從小就在那裡裝大人的樣子。看他走路都跟大人並肩而走,不懂得謙退,急於要當大人,這是急躁。夫子很厲害,這些有智慧的人,從我們的一舉一動,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心態,以至於斷這個人以後的成就,待會講到的就有這個內容,所以古人真的很厲害。但我們想著這個道理,其實也並不複雜,心行一如,一個人的行為是他的心反射出來的,所以從他的行為,可以推斷到他的心態成不成熟。這個也是孔子藉由這個機緣,提醒年輕人不要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