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子桑戶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為其布與?赤子而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而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註解:

桑雽回答說:「你沒有聽說過那假國人的逃亡嗎?林回捨棄了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著嬰兒就跑。有人議論:『他是為了錢財嗎?初生嬰兒的價值太少太少了;他是為了怕拖累嗎?初生嬰兒的拖累太多太多了。捨棄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著嬰兒就跑,為了什麼呢?』林回說:『價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這個孩子跟我則是以天性相連。』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拋棄;以天性相連的,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包容。相互收容與相互拋棄差別也就太遠了。而且君子的友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而心地親近,小人以利相親而利斷義絕。但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麼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五德將皆有所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那麼什麼是德?如儒家所言,仁禮信義智就是五德。

仁:悲天憫人的生活態度,對待人和其他事物的方式。

義:遵循正義的生活道路。

禮:維持整個儒家社會的基本信條,是維繫社會的規則形式,必須遵守,相當於程序法。

智:能夠在明辨是非基礎上趨利避害的判斷力。

信:對承諾的遵行和高度尊重。

何謂仁?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

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何謂禮?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谷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何謂智?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

何謂信?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為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

要做一隻仁慈的獅子

用了電信的號碼十幾年,昨天花了一天,終於通過攜號轉網把中國電信的套餐換成中國聯通的套餐。用了聯通的第二天,又發現了原先用電信時那樣鬧心的事情——網速被限了,原本千兆的寬頻,硬生生地給弄成了100兆。這才一天,又開始了家裡網路主權的較量了。這些缺德的人除了能在網路上和職場上給我限速外,也是沒其它的辦法了。總歸來說,這些人乾的這些事情總歸是激起了我心裡的強橫的殺氣,今天一整天都有一種想弄死他們的衝動。

晚上,為了緩解一下心情,就隨意在電影網站下載了一部電影——《神探大戰》。不得不佩服香港的導演,總能拍出讓人看了以後得到那種被壓抑的宣洩的電影。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善惡到頭終有報。電影中給我體會最深的三句話是:一、與怪物作戰,小心自己變成怪物;二、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三、凡不能殺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大。這可能是整部電影的精華,也正是我想要的。

學了《帛書老子》快一年了,雖然能把整部《帛書老子》背下來,但離知行合一還挺遠。尤其是裡面的不爭,我覺得眼下我做不到,這應該和我嫉惡如仇的性格有關係。如今看來,我就是現實版的東方不敗:我贏了這幫人,那將是雙贏,皆大歡喜;他們贏了我,讓我這一生不得志,他們也不會有好下場,如此我也不會輸。所以我倒是想得挺開,該做什麼做什麼,順其自然就行。

今天收到了北京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全套的智謀經典書籍,有《素書》、《菜根譚》、《六韜·三略》、《孫子兵法》、《鬼谷子》、《智囊》、《止學》、《三十六計》。這些人跟我學了這麼久的《帛書老子》,就如同《易經》兌卦里說的「君子以朋友講習」 ,我也要跟你們學一學謀略手段。總之我的陽謀思路是:以道御術,大德必附於大力之上,要做一隻仁慈的獅子。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反正我每天學正道的東西,德力雙修。不跟著學,你們將來終有一天會被越來越強大的我平掉;跟著學,你們就會受到我的影響,被我用文化的方式平掉惡性。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順其自然,繼續好好修鍊。

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易經·繫辭下》:「苟非其人,道不虛行。」疏:「言若聖人,則能循其立辭,揆其義理,知其典常,是易道得行也若苟非通聖之人,則不曉達易之道理,則易之道不虛空得行。」

苟非其人,道不虛行。這句話意思是說,道自己不能行,得人行道、守道,人如果不行,光有道還是不行。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擴大。人必須首先修養自身、擴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發揚光大,反過來,以道弘人,用來裝點門面,嘩眾取寵,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為。這兩者的關係是不可以顛倒的。

傳播老子之道——第一條抖音視頻

我博客網站里的一些關鍵詞,如「𤻮」(有病的人才會回應)、「𨵆」(把人關在家裡)、「𨴽」(只能在家裡說一說或只能在心裡想不能說出來)、「𠇑」(有仁義之心的人才是我父)、「𢡺」(遵從本心而為)……這些詞都在手機瀏覽器里顯示不出來,然後我想辦法把這些字做成圖片弄到博客里,以方便手機用戶瀏覽。但這幾天發現這些圖片都被黑客採用SQL注入的方式修改掉了,使得這些原本在手機上正常顯示的字現在顯示為空。想到WPS、OFFICE、網頁漢字編碼這些都被人為地修改了,心裡不由得十分憤怒。照這樣搞法,以後中國人都沒得漢字可以用了,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光明,這正應了老子的一句話:「炊者不立。」

這個世界上有攻必然有守,上有政策就下有對策,於是我想到了通過視頻平台進行視頻推廣。因為《帛子老子註解》經過了近一年的打磨,慢慢地形成了穩定版本,可以慢慢地進行逐步推廣了,要去幫助更多的百省們悟道並開悟。於是用photoshop、premiere鼓搗了一翻後,就有了今天抖音平台的第一條視頻。我的抖音賬號是aisikao.ren(愛思考的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帛書老子》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提示我們要先修得德,然後才能得道。第一條抖音視頻推廣的是《德經》第38章——上德不德,這是很關鍵的一章,是學習《帛書老子》的總綱。視頻背景音樂為電影《太極張三丰》的主題音樂——《隨緣》,佛渡有緣人,道家也同樣講究緣份。我的夢想就是未來能像曾仕強老爺子一樣,到處傳播國學文化,啟蒙世人。可能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不會點到這些視頻,就算有緣點到了,也可能因為視頻做得太簡單不能吸引眼球或感覺枯燥無味而划走,只會有極少極少的人會認真去看和進行思考,推廣大道真的很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發布了第一條視頻後,我覺得不管今後的路有多長,我會堅持走下去,就像視頻中展示一樣,日出而道起,日落而道消。

作為老子的傳承者,真心希望老子之道能在當今這個亂世茁壯地傳播開來,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堅持!

組織中的若干問題思考

新員工入職以後沒人教,業務基本靠自己摸索;組織內部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主要靠少數幾個老員工挑大樑;組織內部成員成長緩慢,天花板很低;內部管理混亂,漏洞層出不窮;以領導為中心取代了以客戶為中心……這些都是我們在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

良好的國家制度設計應該基於庸君庸臣的基礎之上,同樣,一個良好的企業制度也應該基於庸君庸臣的基礎之上。那麼,如何設計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制度呢?我認為有兩點途徑:

首先,構建樹型組織架構。我很喜歡觀賞樹木,你看那些參天大樹,它的根深深抓牢土壤,結實的樹榦和樹枝,茂密的樹葉,頭頂著藍天。領導是樹根,幹部是樹榦和樹枝,員工是樹葉,客戶是藍天。樹根紮根大地吸取養分,表明領導要不斷學習,為整個組織輸送智慧的思想源泉;樹榦和樹枝上傳水分和營養給樹葉,表明各級幹部要將領導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智慧轉化為工作計劃並傳達給員工;樹榦和樹枝下達樹葉光合作用的能量到樹身和樹根,使整顆樹更粗壯;樹葉將樹根和樹身輸送的養分與天空中的陽光、空氣進行光合作用轉化為能量,表明員工要貫徹工作計劃、面向客戶,在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其次,構建學習型組織。在一個庸君庸臣的企業里,工作成果是百人一步的事情,只有每個人都有工作成果,企業才會有大的工作成果。這就需要每個人能勝任,並出色地干好自己的職責。如何能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構建學習型組織。同事和上級的傳、幫、帶加上自身的努力學習,基本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固者必腐,腐者必亡,打造能上能下的內部流動性。如果沒有流動性,那些庸君庸臣就會只想著保位子,堵塞了組織的上升通道,進而使組織內部的內鬥和內卷增多,組織職能就會弱化,危矣!江山代有才人出,要重視人才的選拔。就算是在一個庸君庸臣的組織里,也需要在矮子裡面拔高子,讓昏且庸的人給賢能騰位子,讓他們有機會得到發揮,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組織的活力。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兩句的大意是:「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怎麼能因為有福祉就追求,有禍患就避開呢?」

在這裡,「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賓結構「以生死(實際是『以死』)」的倒裝,把賓語「生死」提到介詞「以」的前面。直譯是「用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換取)」。

值得注意的是:在漢語中凡是用兩個相反意義的字聯合組成的詞語,往往其中只有一個字是真正的意義所在,在這首詩的「生死」一詞中重點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來構成偏義複詞,只是陪襯。

類似的例子很多,例如魯迅贈日本友人的詩《題三義塔》中「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恩仇」一詞中,重點和真正的意思是「仇」,否則,連「恩」也要「泯(泯滅,忘記)」,那還能依然是兄弟嗎?跟上述的「生死」一樣,如果兩個相反的意思都有,就解釋不通了。

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難道可以有禍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嗎?

《漢典》中的貞、義、美

這兩天在《漢典》中搜索了一下一些字詞的解釋,和大家分享一下,值得我們好好來體悟。

貞:1、假借為「正」、「定」,端方正直。2、正軌,正道。3、堅定不移。 合起來就是正固,即:我行走在正道上,堅定不移。

正:1、正當;合適。2、合於道理的。3、合於規範的、合於法則的。4、糾正;改正,匡正。

正義:公道的,有利於人民的。

正道:指所有事物的正確運行規律;正確的道路,與所謂「歪門邪道」正相反。

義: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善,美。

美:好,善。

節操:指人的氣節、操行。氣節操守,是做人的標準,是檢驗靈魂的試金石。具有高尚節操者,誠信無欺,見義勇為,甚至捨生取義。

氣節:指人的志氣和節操。

操守:平素的品行。

貞操:堅貞的節操。

善:心地仁愛,品質淳厚,好的行為、品質,友好,慈善。

好: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身體康健,友愛,和睦,彼此親愛。

愛:對人或事有深摯的感情,吝惜,愛惜,珍惜,重視而加以保護,憐憫,同情。

仁:親也,恩惠,同情,憐憫,寬惠善良的德行。

道理:事物的規律,道之理也,是非曲直也。

壞:不好的,惡劣的,破壞,毀壞,變質,變得不好或有害,殺害。

惡:兇狠,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不好,討厭,憎恨,醜陋,污穢,骯髒,令人難堪,惡毒,庸俗 ,貧瘠,嫉妒,誹謗,中傷。

總結: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 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一定不要欺騙領導

今天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從工單資料庫導一個表出來,整理一下火警原因分類數量報上去做ppt。雖然以前沒搞過這個,但是還是摸索者去操作。

操作過程中我不禁有幾個疑問:1、工單資料庫的數據不是第一手數據,是我們在原始數據的基礎上,重複操作一遍上報工單的,很多工單資料庫里的數據與原始數據不一致,報一個假數據上去有用嗎?2、這個ppt數據最終是要報給誰?值班員報給領班,領班報給主任,主任報給經理,經理繼續上報……我不禁好奇,高層領導也需要知道得這麼細緻嗎?3、我是第一次操作就發現了有問題,其他人就沒發現嗎?領導知不知道自己被蒙蔽了?

接到任務先執行,等做完了一個表,我還是本著職業操守,善意的提醒了我的上級,讓他不要被這些假數據誤導。不過從領導的反應來看,他們也沒辦法,於是我做完了三個表。

事後,我思考了一下,發現了幾個關鍵點:

1、我們的工作沒有進展,並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做的80%都是無用功。每天文山文海,花樣越來越多,做了一大堆的表上報,領導怎麼說我們怎麼做,但真正去思考解決問題的人卻沒幾個人。

2、從我調來搞消防開始,天天報故障維修,但是故障卻越來越多。我曾經好奇的問維修師傅:「你們一天解決一個故障能做到嗎?或者兩天解決一個故障?」維修師傅的意思是說他們是可以,但是他們老闆會鬱悶死。天天維修故障,但故障卻越來越多。換了維保單位還是這樣,這中間存在著利益原因,或許大家為了體現自己的利用價值都在養寇自重吧!這中間的利益關係亟需梳理。

3、公司有誠信的價值觀,但是實際上我們都在認真地造假。明知前面有坑,但是卻沒人去填,甚至都不提醒一下其他人。這樣的搞法,遲早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掉到坑裡去。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4、寫到這裡,我找到了收這個PPT的領導,他一定是一個很有能力人,並且具有威權領導風格——說一不二,事無巨細,以部屬聽話照做為忠誠。聽話照做的所謂忠誠的人很少去思考,領導怎麼說怎麼做,很少去思考的人就不會有很強的能力;經常去思考問題的能人就肯定不可避免地會與領導的思路有衝突,一旦有衝突就不會被認為是忠誠的部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哪裡去找那麼多既有能力又忠誠的同志呢?還是曾仕強說的好:「老闆太厲害,幹部統統變豬八戒。」

想到這裡,我也知道了我以後的應該怎麼做。作為員工,工作過程中一定要一邊做一邊思考,不要盲從。如果逼不得已,非要按照領導錯誤的方法做,一定要提醒領導這樣做的弊端,一定不要欺騙領導。 如果以後重新走上了管理崗位,做事過程中一定要秉著「要事第一」的原則,抓大放小,多給下屬發揮的空間;另外要注重寬厚待人,君仁則臣直,要樂於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