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我敗了,但敗得有價值

這幾天晚上一直都在做不好的夢,不管是自然的夢還是被腦機介面輸入的夢,這幾天晚上我都輸了。從白天一直到晚上的較量中,白天我很少輸,因為我是清醒的;但是在晚上的較量,我經常輸,因為晚上我放鬆了警惕。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易經》中的乾卦里的一句話: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我也不例外。我們不應該掩飾自己的弱點,而應該積極的去修它,或許這也是我們來到這個宇宙的意義——我們來到宇宙中修鍊自己的那一點缺陷。

對於一個到過地獄的人,我親身體驗到深處地獄時的那種絕望和煎熬,雖然最終我還是從地獄裡面爬起來了,但是之前的那種經歷仍然歷歷在目。應該感謝那些壞人,感謝他們把我帶到地獄,使我對邪惡有了免疫力,我終於明白壞人也有他自己的歷史使命和任務。觀我生,進退。如果能選擇,我會選擇永遠不會再去那種地方。那就要時刻警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轍。地獄是收留壞人的地方,天堂是好人的歸宿,而普通人都會在這個有缺陷的娑婆世界中進行修鍊。

《易經》觀卦裡面說過:

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說的是我們不要成為一個只知觀仰他人的蒙童,要積極行動,多讀書,多學習,積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養,最終提高抵抗邪惡的免疫力。

窺觀,利女貞。說的是接受他人的監督,把他人的監督轉化成促使自己自律和堅守正道的環境。

觀我生,進退。透過對自己人生經歷的觀察,以決定自己的人生選擇。邪惡是深淵,積極自救是出路。

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帶著榮譽感與責任感,不忘初心,積極輔佐和成就他人,在自己周圍創造一個清明的環境。

觀我生,君子無咎。透過對自己人生經歷的反省,找出瑕疵,積極改過,就不會有什麼過失。

觀其生,君子無咎。透過對他人人生經歷的教訓,以人為鏡,時刻警醒自己,就不會有什麼過失。

以上說的這些是觀卦裡面說的避免產生過失的方法,這是《易經》給我們的啟示。只要我們堅守正義,不忘初心,積極提高免疫力,邪惡自然污染不上。

《漢典》中的貞、義、美

這兩天在《漢典》中搜索了一下一些字詞的解釋,和大家分享一下,值得我們好好來體悟。

貞:1、假借為「正」、「定」,端方正直。2、正軌,正道。3、堅定不移。 合起來就是正固,即:我行走在正道上,堅定不移。

正:1、正當;合適。2、合於道理的。3、合於規範的、合於法則的。4、糾正;改正,匡正。

正義:公道的,有利於人民的。

正道:指所有事物的正確運行規律;正確的道路,與所謂「歪門邪道」正相反。

義: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善,美。

美:好,善。

節操:指人的氣節、操行。氣節操守,是做人的標準,是檢驗靈魂的試金石。具有高尚節操者,誠信無欺,見義勇為,甚至捨生取義。

氣節:指人的志氣和節操。

操守:平素的品行。

貞操:堅貞的節操。

善:心地仁愛,品質淳厚,好的行為、品質,友好,慈善。

好: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身體康健,友愛,和睦,彼此親愛。

愛:對人或事有深摯的感情,吝惜,愛惜,珍惜,重視而加以保護,憐憫,同情。

仁:親也,恩惠,同情,憐憫,寬惠善良的德行。

道理:事物的規律,道之理也,是非曲直也。

壞:不好的,惡劣的,破壞,毀壞,變質,變得不好或有害,殺害。

惡:兇狠,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不好,討厭,憎恨,醜陋,污穢,骯髒,令人難堪,惡毒,庸俗 ,貧瘠,嫉妒,誹謗,中傷。

總結: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 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一定不要欺騙領導

今天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從工單資料庫導一個表出來,整理一下火警原因分類數量報上去做ppt。雖然以前沒搞過這個,但是還是摸索者去操作。

操作過程中我不禁有幾個疑問:1、工單資料庫的數據不是第一手數據,是我們在原始數據的基礎上,重複操作一遍上報工單的,很多工單資料庫里的數據與原始數據不一致,報一個假數據上去有用嗎?2、這個ppt數據最終是要報給誰?值班員報給領班,領班報給主任,主任報給經理,經理繼續上報……我不禁好奇,高層領導也需要知道得這麼細緻嗎?3、我是第一次操作就發現了有問題,其他人就沒發現嗎?領導知不知道自己被蒙蔽了?

接到任務先執行,等做完了一個表,我還是本著職業操守,善意的提醒了我的上級,讓他不要被這些假數據誤導。不過從領導的反應來看,他們也沒辦法,於是我做完了三個表。

事後,我思考了一下,發現了幾個關鍵點:

1、我們的工作沒有進展,並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做的80%都是無用功。每天文山文海,花樣越來越多,做了一大堆的表上報,領導怎麼說我們怎麼做,但真正去思考解決問題的人卻沒幾個人。

2、從我調來搞消防開始,天天報故障維修,但是故障卻越來越多。我曾經好奇的問維修師傅:「你們一天解決一個故障能做到嗎?或者兩天解決一個故障?」維修師傅的意思是說他們是可以,但是他們老闆會鬱悶死。天天維修故障,但故障卻越來越多。換了維保單位還是這樣,這中間存在著利益原因,或許大家為了體現自己的利用價值都在養寇自重吧!這中間的利益關係亟需梳理。

3、公司有誠信的價值觀,但是實際上我們都在認真地造假。明知前面有坑,但是卻沒人去填,甚至都不提醒一下其他人。這樣的搞法,遲早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掉到坑裡去。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4、寫到這裡,我找到了收這個PPT的領導,他一定是一個很有能力人,並且具有威權領導風格——說一不二,事無巨細,以部屬聽話照做為忠誠。聽話照做的所謂忠誠的人很少去思考,領導怎麼說怎麼做,很少去思考的人就不會有很強的能力;經常去思考問題的能人就肯定不可避免地會與領導的思路有衝突,一旦有衝突就不會被認為是忠誠的部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哪裡去找那麼多既有能力又忠誠的同志呢?還是曾仕強說的好:「老闆太厲害,幹部統統變豬八戒。」

想到這裡,我也知道了我以後的應該怎麼做。作為員工,工作過程中一定要一邊做一邊思考,不要盲從。如果逼不得已,非要按照領導錯誤的方法做,一定要提醒領導這樣做的弊端,一定不要欺騙領導。 如果以後重新走上了管理崗位,做事過程中一定要秉著「要事第一」的原則,抓大放小,多給下屬發揮的空間;另外要注重寬厚待人,君仁則臣直,要樂於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見。

這100個繁體字被簡化後,令人嘆息!

古人造字,把自己美好的理想、道德規範和對未來的憧憬都注入其中,這才形成了數千年漢字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內涵。

如今繁體字都簡化為簡體字,雖然書寫快捷了,但是大量繁體漢字的魅力也隨之流失。比如下面我們所列舉的這108個繁體字被簡化後,確實令人嘆息!

1、體→體——沒有骨氣了。

2、愛→愛——愛已無心。(刪除了心字)

3、親→親——見不到了。(去掉了見字)

4、進→進——走向井裡。(變佳字為井字)

5、傘→傘——少骨斷筋了。(抽去許多傘骨)

6、雲→雲——缺了滋潤。(去了雨字)

7、昇→升——沒了陽光。(去了日字)

8、鄉→鄉——成寡婦了。(沒了郎君)

9、買賣→買賣——無寶貝好貨了。(貝字不見)

10、聽→聽——耳不聰了。(去耳無心)

11、協→協——不合力了。(排擠其他二力)

12、車→車——無車輪了。(車字中間為車輪)

13、區→區——沒品位了。

14、産→產——生不出了。(生字刪了)

15、倫→倫——人倫匕首見了。

16、夥→伙——搞單幹了。

17、來→來——不見人來,了無生機。

18、質→質——短斤缺兩了。(去斤改貝)

19、關→關 ——關不住。(沒門)

20、畝→畝——不長久了。(去久字)

21、裏→里——寬衣脫帽了。

22、準→准——水準缺失了。

23、塚→冢——墳墓沒有土了。

24、兇→凶——棄兒丟女了。

25、撃→擊——打擊不用手了。

26、隊→隊——一人代表集體了。

27、陽→陽——陽盛不易了。

28、陰→陰——月亮趕走今日的雲。

29、隱→隱——急不可耐,不遮羞了。

30、邨→村——只剩一寸木了。

31、鄭→鄭——輕言了。(鄭:言重,鄭重)

32、郵→郵——走捷徑了。(去垂改由)

33、辦→辦——辦事圖省力了。(去掉兩個辛苦的辛字)

34、動→動——避重就輕了。(變重為雲)

35、勸→勸——勸解沒有好話了。

36、參→參——參與越來越少了。

37、壘→壘——堡壘不堅固了。

38、戲→戲——無樂趣了。

39、觀→觀——看不到好東西了。

40、歡→歡——不喜歡好東西了。

41、鞏→鞏——不紮實了。(鞏:用皮革束縛)

42、聲→聲——充耳不聞了。(耳沒了)

43、報→報——辛字不報了。

44、藝→藝——才疏學淺了。

45、藥→葯——偷工減料了。

46、獲→獲——得不到好的狗來湊。

47、夢→夢——林中夕陽沒好夢。

48、舊→舊——一天就不行了。

49、蘇→蘇——魚米都被辦掉了。

50、開→開——無門可開了。

51、頭→頭——腦袋長歪了。

52、奪→奪——好東西被搶了。

53、奮→奮——精神不佳了。

54、態→態——狀態太無能。

55、揚→揚——太陽被揚棄了。

56、護→護——沒好話說了。

57、擬→擬——沒有疑問了。

58、擁→擁——啥都拿來用了。

59、孫→孫——小的都無關係了。

60、竄→竄——非鼠也竄了。

61、壽→壽——命不長了,只有一寸了。

62、號→號——獸中之王排不上號了。

63、嚇→嚇——見紅色就害怕。

64、喫→吃——想吃就只靠乞討了。

65、嚴→嚴——不敢開口了。

66、團→團——求才不專了。(去專改才)

67、幤→幣——不敢露富了。(去敞)

68、嵗→歲——太陽落山了。

69、術→術——不行了。(拿掉行字)

70、獨→獨——只留蟲子了。

71、廣→廣——青黃不接了。

72、廟→廟——不朝拜了。

73、應→應——沒好心了。

74、壊→懷——胸前不穿衣了。

75、虜→虜——男人被俘了。

76、濁→濁——不嫌蟲子髒了。

77、寧→寧——心不靜了。

78、實→實——貫徹不了了。

79、靈→靈——靈魂火化了。

80、屍→屍——不死也成屍了。

81、姙→妊——懷的不是人了。(去掉了中間的人)

82、婬→淫——淫蕩成水災了。(女改水)

83、爾→爾——你變小了。

84、馬→馬——無鬃無蹄了。

85、銭→錢——貨幣貶值了。

86、聖→聖——不聽不說聖者話了。(去掉耳、口、王,以土代之)

87、瓌→瑰——美好珍貴的東西鬼佔了。

88、責→責——責任打折扣了。

89、殀→夭——歹人害怕短命。(去掉歹字)

90、蠶→蠶——冒充天下大蟲了。

91、標→標——標準的沒方向了。(缺西)

92、樣→樣——長久不了了。(去掉了永字)

93、電→電——晴天霹靂。

94、曬→曬——日落西山,還曬啥?

95、闇→暗——立在兩日旁,照樣暗無光。

96、賢→賢——德行,才能倒退了。

97、禮→禮——禮儀一筆勾銷了。

98、勞→勞——勞動不火生雜草。(兩火改為草)

99、戀→戀——假心假意無纏綿。

100、義→義——我字不在其中了。

轉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FP2ALV0514D190.html

wordpress手動升級的辦法

今天登陸博客管理後台,發現管理後台頁面被掛馬黃色網站。思考了一下,最穩妥的辦法還是進行手動升級。現將操作步驟分享給大家:

第一步:去官方網站下載最新的WordPress安裝包,解壓到本地,刪除解壓文件中的wp-content文件夾(是刪除本地文件中的這個文件件,切記!)。

第二步:登陸FTP,刪除根目錄中的除了wp-content文件夾之外的所有文件,僅保留wp-content文件夾。

第三步:上傳本地文件到網站根目錄。

第四步:登陸https://我們的網站/wp-admin/upgrade.php,進行升級操作,中途需要輸入資料庫名稱、資料庫用戶名、資料庫密碼以及表前綴(如果你修改過的話,默認為wp_),所以升級之前,一定要把資料庫信息準備好(這需要一些網站維護經驗,如果沒有經驗,建議還是直接採取在線升級的方式)。

用三至五年學會《易經》

接觸易經一年多了,之前只是受到同事的影響而對易經感到好奇,並且嘗試著去接觸了一下。後面慢慢地,逐漸被易經的魅力所吸引,再到這二個月來的深入研究。先說說這二個月來研究易經的心得體會:

一、易經有三個含義在內,即不易、變易、簡易。易經爻辭簡短,一句話就可以進行註解,但要弄懂它與其它爻之間多變的關係與聯繫,是不容易的,需要認真仔細地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易經中那些不變的東西,即變和不變的規律,找到了這個規律,就等於抓住了易經的靈魂,學習就會變得簡易。

二、易經可以用來推測事物發展演變的規律。這一點我嘗試過幾次,這個很有實戰意義,可以在人生重要關口指導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因為這幾次嘗試都是跟著感覺走,並沒有總結出清晰的套路,所以說只是學到了一點皮毛,甚至一點皮毛都算不上。今後還需要多演練,多多總結套路。

三、易經中蘊含著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需要我們每一個學易經的人認真體悟。弄懂並學會了裡面的道理,一定會讓我們受益無窮。

四、學易經是要付出時間和心血的。如標題所說用三到五年學會易經,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理想化的計劃,學易經是需要我們終身進行學習的,因為它太博大精深了,或許我們窮盡一生,只能學會其中的一部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報著最好的希望,付出足夠的努力和心血,相信我們一定能學有所成。

五、學易經最好報著裒多益寡的心態。為了學習易經,我習了很多關於易經的書籍,關於註解易經的,就不下五本。每本書有每本書的精華所在,並且學習中一定要抱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態度去學習。易經也是來源到古人的生活實踐智慧的總結,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加上認真、審慎的思考,擇其善者而從之(人生就是在做一道道選擇題),這樣就可以儘可能地避免誤解易經。在學習易經的過程中,最遺憾的是身邊缺少志同道合的學習易經的人,缺少能一起交流的人。所以只能以書為友,與書的作者對話交流,向其學習。不過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自己真正學有所得,相信身邊的良師益友會多起來。

如何搞好安全生產?

搞好安全生產「十關鍵」
安全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字眼,是一個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永恆話題,是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切工作的基石。安全警鐘長鳴,安全要年年講、月月講、時時講,但是光掛在嘴邊是不行的,必須記在心中,落實在工作、生活中。
一、關鍵在於領導;
二、關鍵在於安全員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
三、關鍵在於安全經費的投入;
四、關鍵在於重視安全宣傳、教育、培訓;
五、關鍵在於堅持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六、關鍵在於有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七、關鍵在於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
八、關鍵在於落實安全規章制度;
九、關鍵在於強化安全防範措施;
十、關鍵善於總結經驗教訓。

安全生產「四不傷害」
一、不傷害自己。
(一)保證正確的工作態度及良好的身體心理狀態,保護自己的責任主要靠自己。
(二)掌握所操作設備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方法,遵守安全規則,使用必要的保護用品,不違章作業。
(三)任何活動或設備都可能存在危險性,請確認無傷害危險後再實施,三思而後行。
(四)積极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提高識別和處理危險的能力。
(五)杜絕僥倖、自大、逞能想當然等心理,莫以患小而為之。
(六)虛心接受他人對自己不安全行為的糾正。
二、不傷害他人。
(一)你的活動隨時會影響他人的安全,尊重他人的生命,不製造安全隱患。
(二)對於不熟悉的活動、設備、環境要多聽、多看、多問,必要的溝通協商後再做。
(三)操作設備尤其是啟動、維修、清潔、保養時,在確保他人在免受影響的區域。
(四)你所知道的、造成的危險及時告知受影響的人員,加以消除或予以標識。
(五)對所接受到的安全規定、標識、指令,認真理解後執行。
(六)管理者對危害行為的默許縱容是對他人最為嚴重的威脅,安全表率是其職責。
三、不被他人傷害。
(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保持警惕,及時發現並報告危險。
(二)你的安全知識及經驗與同事共享,幫助他人提高事故的預防技能。
(三)不忽視已經標識的、潛在危險並遠離之,除非得到充足防護及安全許可。
(四)糾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為,不傷害生命比不傷害情面更重要。
(五)冷靜處理所遭遇的突發事件,正確應用所學的安全技能。
(六)拒絕他人的違章指揮,即使是你的主管所發出的,不被傷害是你的權利。
四、 保護他人不被傷害。
(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發現任何事故隱患,都要主動告知或提示他人。
(二)提示他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三)提出安全建議,互相交流,向他人傳遞有用的信息。
(四)視安全為集體的榮譽,為團隊貢獻安全知識,與他人分享經驗。
(五)關注他人身體、精神狀況等異常變化。
(六)一旦發生事故,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要主動幫助身邊的人擺脫困境。

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
一、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
二、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三、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四、責任者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安全生產「八安八險」
一、以遵章守紀為安,以違章蠻幹為險。
二、以謙虛謹慎為安,以逞強好勝為險。
三、以精力集中為安,以心神不定為險。
四、以勞保齊全為安,以麻痹大意為險。
五、以防微杜漸為安,以心存僥倖為險。
六、以現場整潔為安,以器具雜亂為險。
七、以事前預防為安,以事後搶救為險。
八、以嚴格要求為安,以鬆鬆垮垮為險。

安全生產「十二忌」
一忌盲目操作,不懂裝懂;
二忌馬虎操作,粗心大意;
三忌急躁操作,忙中出錯;
四忌只顧操作,不顧相關;
五忌忙亂操作,顧此失彼;
六忌心慈手軟,擴大事端;
七忌程序不清,次序顛倒;
八忌單一操作,監護不力;
九忌不章不循,胡干蠻幹;
十忌不分主次,輕重緩急;
十一忌情緒波動,帶入工作;
十二忌麻痹大意,輕視隱患。

《經法》篇-君正

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1、整治。2、匡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一年從其俗,則知民則(人們行為的準則,指當地人民的是非善惡、好惡取捨的標準、準則);二年用其德,民則(勤;致力,努力);三年無賦斂,則民有得;四年發號令,則民畏敬;五年以刑正,則民不幸;六年民畏敬,則知刑罰;七年而可以正,則朕強(dí,專主,作主)

君主為政治國的方針應是,第一年遵從百姓的風俗,第二年選拔有德能的人授與官職,第三年要使民富足,第四年的便可以發號施令了,第五年可以用法律來治理百姓,第六年百姓就會有了敬畏心理,第七年便可以指揮百姓從戎出征了。第一年遵從百姓的風俗習慣,可以掌握他們是非善惡、好惡取捨的標準是什麼。第二年擢用其中的賢德之人,百姓就都會努力爭取向上。第三年免去賦稅征斂,百姓就會生活富足。第四年君主發號施令,百姓都會敬畏服從。第五年用法律來治理,百姓就不敢有僥倖心理。第六年百姓有了敬畏心理,便會懂得刑罰律令而不敢觸犯。第七年率民出征,便能鎮壓強大的對手。

俗者,順民心殹。德者,愛勉之殹。有得者,(fèi,通「廢」,崩壞;停止)(《説文》:拕,曳也。從手,它聲)關市之(征)殹。號令者,連為什伍,(選)(通「揀」,選擇)賢不宵有別殹。以刑正者,罪殺不赦殹。畏敬者,民不犯刑罰殹。可以正者,民死節殹。

第一年遵從百姓的風俗是為了是順應民心。第二年選拔賢德之人為官吏,是通過施愛於民以激勵其奮勉。第三年要使民富足是要廢除排它之禁及關口市場的徵稅。第四年要想有效地發號令,就要以嚴密的單位形式將人們組織起來,並挑選人才去管理他們,使賢與不賢的人各有等差。第五年以法律治理百姓,有罪必罰,不可姑息。第六年百姓有了敬畏心理便不敢再去觸犯刑罰。到了第七年便可以率民出征並戰勝強敵,這是因為百姓會出死效力。

若號令發,必(jiù,聚合;聚集)而上(通「仇」,合,猶應也),壹道同心,上下不(chè,乖離,分裂),民無它志,然後可以守(戰)矣。號令發必行,俗也。男女勸勉,愛也。動之靜之,民無不聽,時也。受賞無德,受罪無怨,當也。貴賤有別,賢不宵(cuī,等次,等級,等差)也。衣備不相(緰貲、逗。布也。謂布名。急就篇。服瑣緰㠿與繒連。師古曰。緰㠿、緆布之尤精者也。㠿貲同。從糸。俞聲。),貴賤等也。國無盜賊,詐偽不生。民無邪心,衣食足而刑(1、伐,殺也。——《廣雅》。2、伐,擊也。——《說文》)必也。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敗壞,損傷)也。

若號令傳下,百姓必應聲集結而上合君意,齊心一致,上下同心同德,民無異心,這樣就可以據國防守或出兵征戰了。號令發出,百姓必定執行,這是因為服從命令已經養成習慣。百姓爭相勉力,這是因為君上施愛的緣故。召之應戰,或令之務農,民皆聽命,這是君主遵循天時的緣故。百姓受賞不戴德,受罰不含怨,這是因為賞罰得當的緣故。貴賤有區別,賢與不賢人就會分出等級來。衣服制度都有一定的規格不能僭越,這是因為它標誌著人們的身份等級。國家沒有了盜賊,奸詐虛偽之心不生,民無邪念,這是由於百姓富足且刑殺律令得到了堅決的執行。以充足的國力據國防守,國家就不會被攻取。而國力不足卻要先進攻他國,結果反而是自取滅亡。

天有生死之時,國有生死之(通「政」,政治,政事)。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胃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胃之武。文武並行,則天下從矣。

天道有生殺之時,國家有生殺之政。順天道而生是文,順天道殺伐是武,文武生殺皆不可偏廢,如此天下就會順從。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知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èr,相次,隨後),有佴則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則守固單勝之道也。

使用土地的根本在於因地制宜,恰當地種植適於該地生長的農作物。適宜農作物生長的關鍵還在於準確地掌握耕種的時間和季節,準確地掌握農時,還在於如何使用百姓。使用百姓的關鍵在於使其各自儘力其事。使用民力的關鍵,在於適度。要了解土地適宜於種植什麼,並且根據時令來種植五穀。適度地使用民力,就能有效地創造財富。賦斂適度,則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則會選擇跟隨。百姓選擇跟隨則習慣於服從命令並且不敢觸犯刑罰。百姓習慣於聽令,又不敢觸犯刑罰,這便是守國則牢,伐國則勝的原理所在。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精公無私而賞罰信,所以治也。

法度,是至為公正的。以法度來治理國家,而不能任意妄為。創製法度,不能變化不一。依法辦事,公正無私,賞罰分明便能取信於民,這是治理天下的大道所在。

苛事,節賦斂,毋奪民時,治之安。無父之行,不得子之用。無母之德,不能盡民之力。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三者備,則事得矣。能收天下豪(傑)(驃)雄,則守御之備具矣。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

省去煩瑣的政事,有節度地徵收賦斂,不要侵佔百姓的農時,國家的政治才能安定。君主如果沒有像父母一樣的嚴威慈愛,就不能使子民有效地為之效力。君主若具備了待民如子的德行,便是德如天地一樣廣大。如果做到了去苛事、節賦斂、毋奪時(或譯為賞罰相濟,恩威並施),那麼萬事都可以成功。如果能廣招天下豪傑驍健之士,那麼就如同具有了最好的防禦武備。懂得了實行文武共舉之道,那麼天下就都會歸順了。發號施令能夠合於民心,人民才能自覺地聽從命令。君主如能德施廣溥,秉公執法,那就會得到百姓的愛戴擁護。

什麼是思無邪?

我問一位茅山老道長:什麼是思無邪?是不是不想歪門邪道的事,不想邪惡的事情。而只想真善美的事情。

老道長回答說:思無邪,並不是說一個人沒有邪念。而是說一個人可以做到不隨著邪念跑,不被邪念捆綁,不被邪念影響。

換句話說就是無思無念。什麼又是無思無念呢?那就是不管是邪念還是其他念,都不隨著他們跑。

我問:不隨著邪念跑,我能理解,如果善念也不隨著跑,那人不是就不會去做善良的事了嗎?

他說:任何念你隨著跑你就不在思無邪的境界當中了。

你一隨著跑就等於你的自我失去控制了。就變成思維的機械化奴隸。

所以思無邪其實就是思維意識,不隨便搖動。

我問:那如何才能做到思無邪呢?

他說:比如一個人天天都在做糾察隊長不斷的糾察自己。這個人終有一天會被累死。

因為他太緊張,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邪念惡念和不好的念頭。

他這樣的方法只會造成恐慌,造成心理壓力。最後人可能變得很善良很正直,但靈妙清明的真性卻失去了。

真正的正行正念就是放鬆自然,相信自己。

不管是什麼念頭,只要你發現他在影響你,你都去自然察覺他即可。永遠保持你內心的篤定。

只要你不跟著他跑,你就不會讓邪惡的種子發芽。

其實思無邪是在詩經中的一句話。他講的就是那種天真的本來狀態。

他並不是說一個人強制性的要求自己保持真善美。他說的就是人的原始純粹。

就是那一份簡簡單單。不被外境引誘,不被外境擾亂的簡單。

我們道家叫做清靜。

始終都能保持那一份清明澄澈,這就是思無邪。

一個人能夠做到思無邪。就可以稱之為真人。真人就是沒有分別性的本真狀態之人。

莊子在《德充符》裡面說,魯國有一個人叫王駘,追隨他的人和追隨孔子的人幾乎是平分秋色。這個人不怎麼說話,也不教人學問技能,可是見到他的人都可以受益良多滿載而歸。

有人就去問孔子,這是怎麼回事?孔子說王駘呀,我都想領著天下人一起去追隨他,只是沒來得及罷了。

孔子說像王駘這樣的人,能視萬物為一體,從未喪失本真之心。

也可以說他是絕對做到了思無邪的人。

老子倡導我們回到最初。

回到最初並不是說要變得越來越年輕,變成天山童姥,而是說把心回到最初回到那個最樸實最簡單最純粹的心態。

作為一個純粹的人,簡單的人,便可以享受思無邪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