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齊景公問孔子為政之道。孔子說:「君盡君道,臣盡臣道,父盡父道,子盡子道。」齊景公說:「講得好!誠然,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有糧食儲備,我能吃得上嗎?」

孔子去齊國的時候,已經是齊景公晚年,當時齊國和晉國爭霸,齊國敗。戰爭的失敗,令已年入黃昏的景公心灰意冷,加速了他的死亡。

當時景公失政,大夫陳恆制政,且厚施於國。景公又多內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間,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後果以繼嗣不定,啟陳氏弒君篡國之禍,齊景公死後沒多久,田氏代齊。

這段對話的歷史背景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當時田氏崛起,景公大權旁落,齊國已經是「君不君,臣不臣」,所以孔子告誡他「君君臣臣」,君臣關係要正名,君要守君道,臣要守臣道。

第二,齊景公遲遲不立太子,於國於家都很危險,所以孔子告誡他「父父子子」,早立太子,理順父子關係,穩定朝政。

最後,我們再回到當時的歷史大環境,大背景。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春秋中後期。當時的封建時代,不是佔山為王,而是周天子分封,周天子將自己管轄的土地分給其他人,就是等於給了這個人一個王的位置,而這個人也會對周天子承擔一個作為王的義務,從二者關係上來看,是一種契約關係,而不是單純的領導和下級的關係,由此不難看出君臣關係是契約關係。

當是時,周天子權威受到各方面挑戰的時代,各種越禮的現象不斷發生,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君要有君的樣子,遵守君的行為規範;臣要遵守臣的行為規範;父子都應該遵守各自的行為規範;同時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履行好各自的義務。在其位,就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跟孔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

你明白了「君君」,那什麼叫「不君」呢?我舉個《左傳》里的故事,晉靈公就屬於不君的例子。

他厚斂民財蓋宮牆,還加很多裝飾;他站在高台上用彈弓崩人,觀看人家來回躲避取樂;廚師給他做熊掌有點生,他就殺了廚師,還放在竹筐里讓婦人拉著招搖過市,嚇唬老百姓。這何止是「不君」哪,簡直是突破了做人的底線。

轉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8148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