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齐景公说:“讲得好!诚然,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储备,我能吃得上吗?”

孔子去齐国的时候,已经是齐景公晚年,当时齐国和晋国争霸,齐国败。战争的失败,令已年入黄昏的景公心灰意冷,加速了他的死亡。

当时景公失政,大夫陈恒制政,且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齐景公死后没多久,田氏代齐。

这段对话的历史背景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当时田氏崛起,景公大权旁落,齐国已经是“君不君,臣不臣”,所以孔子告诫他“君君臣臣”,君臣关系要正名,君要守君道,臣要守臣道。

第二,齐景公迟迟不立太子,于国于家都很危险,所以孔子告诫他“父父子子”,早立太子,理顺父子关系,稳定朝政。

最后,我们再回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大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中后期。当时的封建时代,不是占山为王,而是周天子分封,周天子将自己管辖的土地分给其他人,就是等于给了这个人一个王的位置,而这个人也会对周天子承担一个作为王的义务,从二者关系上来看,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不是单纯的领导和下级的关系,由此不难看出君臣关系是契约关系。

当是时,周天子权威受到各方面挑战的时代,各种越礼的现象不断发生,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君要有君的样子,遵守君的行为规范;臣要遵守臣的行为规范;父子都应该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同时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履行好各自的义务。在其位,就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跟孔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你明白了“君君”,那什么叫“不君”呢?我举个《左传》里的故事,晋灵公就属于不君的例子。

他厚敛民财盖宫墙,还加很多装饰;他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崩人,观看人家来回躲避取乐;厨师给他做熊掌有点生,他就杀了厨师,还放在竹筐里让妇人拉着招摇过市,吓唬老百姓。这何止是“不君”哪,简直是突破了做人的底线。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8148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