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歸避學《易經》的弊端

接觸《易經》有半年了,真正開始學習有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陸續學習了乾卦、坤卦、屯卦。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明白了孔子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現在明白學《易經》的弊端了,《易經》就像一個劇本,道是導演,然後大家都在台上唱戲。如果看透了劇本,知道了天命,知道自己的結局,把人生看破了,那就完了。所以學《易經》不要太早,孔子是五十歲開始學的《易經》,所以他說「五十而知天命」。

《天道》裡面有一句話:「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這句話很高深,它說中了大多數人一生碌碌無為的根源。很多人感覺自己過得不好,日子艱難,但是始終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沒有看透規律的人,表面上我的人生我作主,實際是不過是造物主手中的一枚棋子。而看破規律的人,則可以突破造物主的限定,得到大解脫,但也會因此做出常人眼中比較怪異的行為。學《易經》要看穿不看破,否則極有可能碌碌無為一輩子。

大師級人物南懷瑾也曾告誡年輕人,不要去深入鑽研佛學與《易經》。南懷瑾大師認為,處於中間智慧的普通人,最好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學習佛學和《易經》。好奇會害死貓。如果涉獵佛學和《易經》學習的話,千萬要記得研究一半即可,鑽研不到底反而是對自己的保護。佛學和《易經》這兩門學問鑽研到底了,人也就是廢柴一個了。當時我不太明白他說這話的意思,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我一個表哥就是學《易經》的,後來都不結婚了,估計是看破了。所以看穿不看破很重要,不然就會給自己帶來煩惱。

那麼如何看穿不看破呢?老子曰:「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我認為要剋制自己的貪慾,重視過程,看淡結果;也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要珍惜當下,好好的過每一天。到我們知天命的年紀,再去看看人生劇本(學《易經》),再回想起以前的人生經歷,就沒有什麼不能泰然處之的了(耳順)。人生是一齣戲,生活就是主題(可搜索歌曲《人生就是一齣戲》聽一聽,體會一下這首歌的意境)。我們要知天命,順天命,努力拌演好自己的角色,活出酸甜苦辣,活出精彩。要是我們離世的時候能說一句「生活如此美麗」,那麼其他的也就不再重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尚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是、為)危,道心惟(1、隱匿。2、精妙幽深)(僅、獨、只有)(1、精,擇也。2、心神;思想精華)(1、全。2、同。3、合。綜合起來理解為「和合」)(允,信也;允,誠也)(固執;堅持)(同「其」,那個)(中正)。」

註解:

這裡是舜告誡禹:人心是危險難安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擇其精華、只有選擇和合,誠信地秉執那個中正,才能治理好國家。

【後記:「聚精會神」這個成語,我個人理解為:和合精華(精英),就可以做到神而明之。另外,《易經》把所有的卦象結合起來,總結出一條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初難知、二多譽、三多凶、四多懼、五多功、上易知」,《易經》的二爻和五爻,無論是陰是陽,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吉、無咎的,為什麼?因為居位中正。】

放於利而行,多怨

常有人說:「現在的社會已經變質,朋友之間的感情越來越脆弱,而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卻越來越濃。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交換。」

乍一聽這些話,似乎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這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出自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之口,甚至成為當時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但是,如若把這句話作為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準則,多多少少會讓我們的人生增加一些煩惱以及造成一些不利的因素。

一、世界的本質是一面鏡子

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心中既許多的小我,也有大我。人時而會展現自己的小我,時而呈現出自己的大我,而大我所佔的比例就是人格。所以,可以這樣講: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

一方面,我們要認清人性當中的小我。就如五千年前堯舜禹口口相傳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惟危,人心善變,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危險的念頭和想法。

所以,確實在某些時刻,我們的朋友會變成我們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們要透徹領會堯舜禹十六字心法的精髓,才不至於在一些複雜的局勢面前讓自己蒙受損失。

但是,另一面我們也要激揚別人的大我——沒人拒絕你真誠地對他好。不管別人是怎樣的為人,我們都可以真誠地對待他人。如此,回饋給我們的同樣也是一份真誠。

舉個例子,假如有兩個人,一個人真誠質樸,心底坦蕩,所謂「心機淺則天機深」,對於人性的洞察更深刻,對於他人的關愛也更真誠;而另外一個人心機比較重,「心機深則天機淺」,也就是說,比較有城府,時常會計算他人,與他人的關係就不大好。

那這兩個人分別會呈現怎樣的生命景象呢?

一個心機淺的人,總是善待別人,以一份真誠質樸之心對他人好。所以,他所接觸的人多數會把善良的一面朝向他。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你以小我對待他人,收到的也是小我的相互傾軋;而以大我激揚他人,收到的必然是大我的相互成就。

打個比方,假定這兩個人同樣面對十個人。這個真誠的人所面對的十個人,大體有八個人會回之以真誠質樸;另外兩個人,可能一個人心靈品質很高,不管你如何對他,他都對你好;還有一個人,心靈品質比較低,不管你如何對他,他對你都不好、算計你。這個時候要特別提防這樣「人心惟危」的小人。可能的話,遠離這些不靠譜的人和不靠譜的事。

但這個心靈品質低的人不是變數,真正的變數在那八個人。

當另一個人以滿腹心計對待那八個人的時候,他們同樣也會把算計的一面轉向他。所以,這位同仁就會很辛苦的和八個人做計算,計算得失、計算彼此的輸贏。

同樣面對十個人,其中一個很好,一個很不好,我們姑且置之不論。而中間的八個人,他們怎麼對你,取決於我們怎麼對待他們。所以,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一面鏡子,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折射出來的是我們內心的狀況。

如果我們身邊的朋友都需要我們辛苦地去計算和算計,那這面鏡子照出來的是我們自己,意味著是我們心機太重了。心機深則天機淺,則意味著良知所給予我們的啟示,我們收不到;對於天理大道所體會得就比較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不斷地付出成本和代價,才能更深地去領會人世間的準則和規則。

所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有些危險。危險之處就在於,當我們總是以這麼一份心機面對他人的時候,就會遠離真正的朋友,也會遠離那些可以成為朋友的人。

而當我們行走在利益上,完全基於利益而做選擇的時候,就會走很多彎路。

二、放於利而行,多怨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有一位很知名的學者安岡正篤,有次與當時的知名企業家、經濟學家、政府官員開會,他發現大家對於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有許多批評和抱怨。

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日子越來越好,日本經濟騰飛之時,人們的抱怨卻越來越多呢?

回到家裡,他拿起床頭的《論語》,隨手一翻,孔子的一句話,讓他瞬間豁然開朗。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原來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揭示了這個社會的真相:只要人們為利益而行事,最終的結果,就是多怨,因此就沒有辦法走得很長遠。

那什麼樣的企業可以成就百年基業呢?一個真正有夢想、有理想、秉持著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才能夠聚集人心。所以,只有建立了使命共同體的企業,才可以行穩致遠。若只是利益共同體,人心惟危,人心貪得無厭,總有一天會為了利益而分道揚鑣、分崩離析。

同樣,有人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也是很危險的認識啊!財散,不一定聚得人心,往往是財散,人未聚;能夠使人聚得起來的是心,心聚則人聚。人與人、心與心真的鏈接,才有真的人聚。

所以,不是財散則人聚,而是心聚則人聚。

因此,真正傷害我們的不是那些顯而易見的謬誤,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良知可以清澈地知道那是不能做、不應該做的事情。真正傷害我們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看起來對,但是其中摻雜著一些毒素。

所以,類似「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樣的觀點,會把我們帶到那條「多怨」的路上,就讓我們損失了生命原有的舒展和開闊。

做人還是要秉持一份真誠,因為真誠是做人的基礎。陽明先生特別談到了,真誠惻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可以敏銳感知到他人心中可能對你產生的不好的想法,因而,他人就不能再欺騙你,也難以再傷害你。

所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提升自己真誠的層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保護。因而,會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一起同行。

轉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084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