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道者,非以明民也

《帛書老子德道經》中,老子有一個重要的觀點:「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

自古以來,這句話被廣泛理解為老子的愚民思想,即統治者通過耳目監控民眾,讓民眾思想和行為透明化,並且想辦法讓民眾變得愚昧、無知。實際上這句話的真實含義被後來別有用心的人給曲解了,這讓老子的棺材板都有些蓋不住了!

先來說這個「愚」字。很多人都認為「愚」解釋為:蒙蔽;欺騙。但是《說文》中另有解釋:「愚,戇也。」而「戇」解釋為:愚蠢,但側重於迂直、不知變通;用現在的話來說,叫做「憨厚而剛直」!這個在百度漢語裡面的有對「戇」的詳細解釋,有疑問的可自行腦補。

老子說的「明民」是指通過耳目監控民眾,讓民眾思想和行為透明化。在古代,統治者「明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以方便鎮壓民眾和考察人才。

我們在這裡做一個假設:假如你是統治者,你要維護統治,你要通過「明民」的手段來鎮壓民眾。但如果你「明」所有的民眾,那等於視所有的民眾為敵人,這種做法無疑是愚蠢的!所以只能「明」重點對象,即把耳目派出去監控那些意圖造反的民眾,讓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透明化。但是很顯然那些愚昧無知的民眾肯定不是「明」的對象,因為他們愚昧無知,根本就構不成實際威脅!而且統治者自己的耳目數量也有限,不可能「明」所有的民眾。所以只能「明」那些有能力、有智慧的民眾,因為只有那些有能力、有智慧的民眾造反,才會給自己的統治造成實質威脅。這個邏輯沒錯吧?

所以說,「明」愚昧無知的民眾是沒有意義的,任何一個有點腦瓜的統治者都懂得這一點!我們將這個觀點代入到老子的這句話中是相矛盾的,所以「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這句話中的「愚」,肯定不是想辦法讓百姓變的愚昧無知,愚昧無知的民眾不會對統治者造成實質威脅,「明」的意義何在?!

我們再來做一個假設:假如你是統治者,你要維持統治,你想要通過「明民」的方式來考察其中有能力、有智慧的民眾,即我們現在所說的「人才」。但既然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才,那肯定自身更加具有獨立的思想和認知。那麼如果你意圖通過「蒙蔽」、「欺騙」等愚弄民眾的手段來拿捏和控制他們,那麼不僅不會達到目的,還會把這些人才推到自己的對立面!所以老子後文中又說:「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意思是說:民眾之所以難以治理,在於他們有思想和認知。

通過「蒙蔽」、「欺騙」等愚弄民眾的方式不能達到收服人才目的,還會把他們推到自己的對立面。那該怎麼辦呢?然後我們把「戇」的含義代入其中,即想辦法讓有能力、有智慧的民眾「憨厚而剛直」,即讓他們說真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然後就能通達上下文了!

那麼如何讓有能力、有智慧的民眾說真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呢?黃石公在《三略》中有過一段論述:「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這種獲得人才並且讓其為己所用的方式,還是比較容易達到目的!

老子說:「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紀。」用現今掌握的規律,來駕馭現今的事物,以此來認知「道」的端始,是為「道的頭緒」。

然後再讓我們的思緒回到現代。現代有一個重要的科技——腦機介面。通過「腦機介面」技術,使用者可以洞悉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也就是老子說的「明民」,即讓民眾(思想和行為)透明化。腦機介面作為一種泛濫化並且公開的雙刃劍科技,已經影響到了我們普通人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作為一個有能力、有智慧的民眾,不幸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了;他們「明」你,爭著想把你收為己用。你無處隱藏,因為你的思想和行為透明了。他們藉助信息不對稱的優勢,時時給你添堵,讓你處處不順利,意圖逼你就範。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把你馴服!他們的思想是:「最好是把這些有能力、有智慧的人都馴化成「全程安全可控」的工具人,使他們構不成對自己的威脅,並且還能方便日後安全地利用他們!」

但是他們能達到這種邪惡的目的嗎?黃石公在《素書》中說:「疆用人者不畜。」意思是說:強行用人者,人不會效力。這個腦機介面的確可以強行用人,因為你思想透明了,他們可以隨時藉助這種科技從你大腦中獲得對他們有用的思想。但是他們這樣做不會讓我們真心為他們效力!因為只有敵人,才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我們!既然視我們為敵,那我們不光不會效力,還要堅決的把他們引導到坑裡面去!

所以,如果「非以明民」,那麼必定要採用「愚」民、「戇」民的方式,即想辦法讓民眾「憨厚而剛直」,讓他們說真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綜上所述,我把「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這句話解釋為:用「道」來治理(邦國)的統治者,不在於使民眾透明(指通過耳目或高科技手段讓民眾思想和行為透明化),必定採用使之戇直(憨厚而剛直)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