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

子曰:「(安著,懷著)仁為(好,善),擇不(決斷;定奪)仁,(疑問代詞。相當於「怎麼」「哪裡」)(具備)(同「智」,智慧)?」

孔子說:「懷著仁心是為善,做選擇時若不決之以仁,怎麼算得上有智慧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窮困),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智者懂得仁的重要和好處,所以會行仁)。」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長久地處於窮困之中,不可以長久地處於安樂之中。仁者能安於行仁,智者懂得行仁對己有利。」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只有仁者才能夠正確地喜愛他人,能正確地厭惡他人。」

子曰:「(如果,假使)(志,意也)於仁矣,無惡也。」

孔子說:「如果志在行仁,就沒有惡行了。」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想要,希望)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拋棄,捨棄)也。君子去仁,(wū,古同「烏」,疑問詞,哪,何)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慌忙;倉促)必於是,顛沛(受磨難、挫折;貧困)必於是。」

孔子說:「富和貴,是人們所希望的,但不以正當合理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會安於佔有它;貧和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但不以正當合理的方法消除它,君子不會捨棄它。君子捨棄了仁,哪能夠成就好名聲呢?君子一生之中不會違背仁,在倉促之間必定是這樣,在顛沛之際也必定是這樣。」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說:「仁離我們遠嗎?(不!)我欲行仁,這仁就會到來。」

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說:「行仁全由自己,難道由別人嗎?」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通「上」,超過)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喜愛仁的人和厭惡不仁的人。喜愛仁的人,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也是仁人,因為他不會身涉不仁的事。有人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行仁方面的嗎?我沒有見過想行仁而力有不足的。也許有這樣的吧!我沒有見到過。」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1、舊指有仁德的人。2、仁者,人也)矣。」

孔子說:「人們所犯的錯誤,各有其類。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這就知道其人的仁德。」

子曰:「朝(聽說;知道)(真理),夕死可矣!」

孔子說:「早上知道了真理,當晚死去也是可以的啊!」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說:「士立志於學道行道,卻因衣食差而感到羞恥,(這種人)不足以與其討論道啊!」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合)也,無(不能、不可)也,(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承接上文得出結論,相當於「則」、「就」)(隨從;隨著)(親近;和睦)。」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之事,沒有適合做的,沒有不能做的,(只要)公正合宜就隨從和親近。」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在甲骨時代,「土」往往用作祭祀的對象,有專家認為是「土神」或「社神」。「土」是社的本字,後來加上「示」旁,就成了「社」。對於「土神」與「社神」之間的關係,雖然還有侍繼續探討,但是殷人已經把「土」作為崇拜物進行祭祀,可見在古人心中「土」的地位之高。);君子懷(通「型」,法式,典範,榜樣),小人懷(恩、好處)。」

孔子說:「君子心中想的是道德,小人心中想的是地位;君子心中想的是如何做好榜樣,小人心中想的是否對自己有好處。」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說:「以縱心逐利的方式行事,就會招致很多怨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多麼。表示程度)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從隨也)禮何!」

孔子說:「能以禮讓來治國嗎?完全存在!不能以禮讓治國,要禮有什麼用呢!」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擔心沒有職位,擔心的是沒有立於此位的本領;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有什麼值得人家了解的。」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說:「曾參啊!我的思路貫穿著一條主線。」曾子說:「是的。」孔子出去後,弟子們問:「什麼意思啊?」曾子說:「先生的思路,『忠恕』兩個字罷了。」(「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忠,是盡己之心,是從自我出發,對他人盡心儘力,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是推己及人,勿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君子(喻,告也)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告知義之所在,小人告知利之所在。」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者就要想著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者就要向內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

子曰:「事父母(幾,微也,殆也)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侍奉父母時看到有危險就要進行勸諫。如果父母不同意,又要恭敬如初,不違如初,操勞盡心,心裡不怨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確定的去處)。」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要遠行,一定要有確定的去處。」

子曰:「父母之(年紀,歲數),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啊!一方面為他們增壽而高興,一方面又因他們的年高體衰而擔心。」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及、趕上、達到也。」

孔子說:「古人話之所以不輕易說出來,(是因為)恥於自身不能達到(行不及言)。」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孔子說:「因自我約束而有過失的情況,少啊!」

子曰:「君子欲(nè,訥,言難也)於言(然而、但是、卻。錶轉折之意)(勤勉)於行。」

孔子說:「君子希望謹慎地說話但是要勤勉地做事。」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說:「有德之人不會孤單,必有與其為伴者。」

子游曰:「事君(shǔ,數,責也。數落;責備,列舉過錯),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子遊說:「事君時直接數落過錯,這會招致侮辱;事友時直接數落過錯,這會導致疏遠。」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引導,疏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子貢問與朋友相處之道。孔子說:「衷心勸告且好好地疏導,(對方)不可以接受則要停止,不要自取其辱。」

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孔子說:「所謂大臣,應當以道事君,(如其道)不可行則應該停止事君。」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問事君之道。孔子說:「不要欺騙,而應犯顏直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