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

成語出處

(孟子)曰:「王之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成語故事

有一天,孟子來王宮裡拜見齊宣王。寒暄數句後,孟子問齊宣王:「大王,您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齊宣王只是笑了笑,沒說什麼。孟子恍然大悟地感嘆了一下,接著說:「是因為甜美的食物不夠吃嗎?還是因為輕而暖的衣服不夠穿?或者是因為美艷的女人不夠看?是因為美妙的音樂不夠聽,還是因為阿諛奉承的臣子不夠使喚?這些,我想您身邊的人都會儘力滿足您的,難道您就真的為了這些?」 

齊宣王連忙辯解:「不是的,大夫誤會了。」 

孟子說:「那麼,您最大的願望就很清楚了。您想擴大國家的疆土,讓秦國、楚國那樣的大國都向您稱臣,給您供奉,您自己做天下的盟主,並統領四方。」 

眼看自己的心思被孟子看穿了,齊宣王只好默認。可孟子卻看了齊宣王一眼,用嘲笑的語調說:「如果您心懷這樣遠大的夢想,就以您如今的所作所為去衡量,若想實現那個理想,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齊宣王一聽,羞臊得臉頓時紅了。

成語啟示

「緣木求魚」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爬到樹上找魚,比喻方向或方法錯誤,不可能達到目的。它用來形容人們做事不得其法,或者追求目標的方式不正確,因此無法實現願望。

共同信仰

「聯想總裁柳傳志說:『中國有很多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好比一顆顆珍珠,需要一根線把它們連接起來,組成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我們現在缺乏的就是這根線,所以我們的珍珠都散落著。』這根線就是團隊的整體凝聚力,它是在企業文化的長期熏陶下形成的一種通過共同的規範信仰價值觀,將團隊成員聯繫在一起,對事物產生共同理解的文化沉澱。」

以上是《管理心理學》書中的一段經典論述。然後我好奇的問了一下ChatGPT:中國人的共同信仰是什麼?

ChatGPT答: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共融的國家,因此,中國人的共同信仰並不是單一的。然而,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等傳統思想和文化信仰對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傳統信仰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中國人的共同精神追求和文化認同。

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的教導,強調仁愛、禮儀、中庸之道和社會和諧,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儒家文化倡導的家庭觀念、教育理念和忠誠、孝順的美德,至今仍然是許多中國人遵循的行為準則。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強調順應自然、內心平和以及長生不老的理念,對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學藝術、醫學養生等方面有著廣泛的影響。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逐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佛教的慈悲為懷、因果報應、六道輪迴等觀念,深入人心,成為許多中國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中國還有一些地區和民族特有的信仰,如藏傳佛教在藏族地區的流行,伊斯蘭教在回族、維吾爾族等民族中的影響,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民間信仰和習俗。

在現代社會,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廣和普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觀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踐行,成為新時代中國人的共同信仰和行為準則。

綜上所述,中國人的共同信仰是一個多元並包、不斷發展的體系,包含了傳統文化、宗教信仰和現代價值觀念的融合。

團隊

管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典型的企業團隊可以分為以下3種。

1.野牛團隊

野牛有尖銳的牛角,且個個高大強壯,但本能上沒有集體作戰的意識和本領,遇到身體弱小其很多倍的獅子、老虎、豹、狼等動物攻擊的時候,多會丟掉性命。另外,野牛團隊遷徙時,「頭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他牛是絕對跟從「頭牛」的,如果「頭牛」出現了問題,則整個野牛團隊將不知所措。

2.螃蟹團隊

當一群螃蟹被抓到竹簍里後,其中有一隻奮力往上爬,其他幾隻就拚命拉後腿,結果是誰也爬不上來。螃蟹團隊的特點是,我不好,你也別想好,結果是整個團隊的績效下降。另外,螃蟹團隊毫無感恩可言,相互拖後腿,相互堤防甚至相互憎惡,於是冤冤相報,最終一事無成。

3.飛雁團隊

大雁團隊都會本能地呈「人」字形飛行,前面的大雁在飛行過程中為後面的大雁創造上升氣流,雁群的飛行效率因此提升70%以上。在飛雁團隊中,可以說沒有英雄,也可以說大家都是英雄。

管理心經:大雁在飛行時,領頭雁是最累的。當領頭雁感覺不能再承受疲勞時,它會自動「退居二線」,而後面的一隻大雁便自動頂替他的位置……如此往複,每隻大雁都有機會當領頭雁,每位成員都會參與到整個飛行流程當中,整支隊伍也因此而顯得活力十足。讓團隊成員儘可能地發揮各自的才能,使他們真正參與到團隊的整體建設中去,這樣的團隊會產生整合後的聚變,形成超強的戰鬥力。

——本文轉自《管理心理學》

包容、開放的中國?

問ChatGPT:

為什麼說一個包容、開放的中國符合西方利益?

ChatGPT答:

一個包容、開放的中國符合西方利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合作與貿易:中國的市場龐大,對於西方國家企業來說,一個開放的中國意味著更多的商業機會和投資潛力。西方國家和中國之間的貿易能夠促進雙方經濟增長,實現互利共贏。

2、全球問題解決:在處理全球性問題時,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反恐和防止核擴散等,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其包容和開放的態度有利於國際合作,有助於形成有效的全球治理。

3、政治穩定與和平:一個包容、開放的中國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全球的穩定與和平。中國的和平發展能夠減少地區衝突和戰爭的可能性,為西方國家提供穩定的國際環境。

4、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文化交流可以增進相互理解,減少誤解和偏見。中國的包容和開放有助於西方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

5、科技與創新:中國在科技和創新方面的開放態度能夠促進知識共享和技術交流,有利於全球科技進步和創新,西方國家和企業可以從中受益。

6、多邊主義:中國支持多邊主義和國際法治,這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因為它有助於維護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保障各國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一個包容、開放的中國能夠為西方國家帶來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利益,有助於構建一個穩定、繁榮的國際環境。

    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戰國時代趙人藺相如奉命攜帶國寶和氏璧出使秦國,雖受到秦王威脅仍安然而返的典故。

    公元前283年,趙王取得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派人遣書趙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等諸位大臣商議,但最後得不出結論,因為奉璧予秦國,則害怕得不到城池,不奉璧予秦國,則害怕被其攻打。

    就在這個懸疑未定之時,宦官頭目繆賢上前向趙王獻計,表示其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趙王則問:「何以得知?」 繆賢則表示以往他曾經犯罪,欲逃亡燕國,但藺相如阻止他,並問向他曉以利害,最後他亦因為沒有出走燕國,反而得到趙王饒恕的機會。因此他認為藺相如有智有謀,可委重任。

    趙王於是召見藺相如,並詢問藺相如應否以和氏璧換取十五座城池。藺相如向趙王分析,秦強趙弱,不可不換。但趙王問如果給予秦王和氏璧,而秦王不給予他城池,可以怎辦。而藺相如則回答說不論怎樣,趙國都要冒風險,寧可秦國理虧,也不可讓趙國理虧。並且表示他願意攜璧入秦,而且如果秦王反悔,必保證完璧歸趙,趙王於是派他出使秦國。

    秦王於章台接見藺相如,藺相如奉璧予秦王。秦王喜形於色,將和氏璧傳給美人及左右觀看,這時左右皆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無意將城池給予趙國,於是向秦王說和氏璧有瑕疵,想向秦王指出,並向秦王取回璧玉。藺相如在取回和氏璧後即站在大柱旁,向秦王說:「趙王在眾臣異議中仍力排眾議,接納臣之提議,因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況秦國為一大國!趙王為了保存秦趙之友好,在齋戒五日後使臣奉璧入秦。可惜秦王不但沒有給予趙國城池的打算,而且還將和氏璧傳給美人,實在是對臣的戲弄。」

    說畢後,藺相如即作出撞柱的姿態,而秦王因為怕破壞了和氏璧,於是假意給予趙國十五個城池,但實際為全不可得到的地方。藺相如看穿了秦王的奸計,於是借故要秦王齋戒五日才奉上和氏璧,以拖延時間。就在這數天,藺相如派侍從攜璧返回趙國,自己留下應付秦王。

    秦王在齋戒五日後,於大殿上設置九賓之禮,並傳召藺相如,藺相如應召上殿,並向秦王說:「秦國自秦繆公以來二十餘位君主,並未有信守誠諾者。因此臣誠恐秦王欺騙趙國,已命人持璧歸趙。秦強而趙弱,如果大王先割十五城予趙國,再派遣一位使者至趙國,趙國立即交出和氏璧。臣知道欺騙大王之論罪當誅,所以臣請赴湯鑊之刑,並不會有任何異議。」秦王與其群臣只得苦笑,這時左右之人正想將藺相如帶去行刑。但秦王卻制止,認為殺了藺相如也不會有大作用,不如放了他,保存秦趙之間的友誼。因此藺相如成功完璧歸趙。

    藺相如歸國後,趙王認為他不辱使命,保存了趙國的體面,於是封其為上大夫。最終,秦國不給予趙國城池,趙國亦不給予秦國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