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之邦,以畸(jī,不规则的,不正常的)
用兵,以无事(顺其自然,不妄生事端)
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昬。人多知(通“智”,如: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而何(多么,表示程度)
物(事;事情)
兹起。法物兹章,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通“整”,整治;整理;端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1、富足。2、包容很多的)
,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注解:
以中正之道治理国家,以诡诈之道用兵打仗,以顺其自然、不妄生事端的方式取得天下。我如何知道应当这样做的呢?
天下的忌讳越多,人民的思想和物质越是贫困(忌讳越多,思想就越受到限制,使得人们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思想贫困进而导致物质贫困);(由于战事频繁)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入混乱;人们的巧诈心机越多,各种邪风怪事越会兴起;事物的法令越是繁多森严,强盗贼祸越来越多。
所以有德性的统治者就说:我不违反自然规律而顺其自然地无为而治,则人民会自然地得到教化(从而思想不贫困);我爱好和平不折腾,则人民将自然得到治理(从而世道不混乱);我不妄生事端,则人民自然富足和包容(从而没有那么多邪风怪事);我的私欲得到克制,则人民自然淳朴(从而无盗贼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