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57-以無事取天下

(1、正直;公正坦率。2、合乎法度、規律或常情)之邦,以(jī,1、偏、邪。2、不規則的,不正常的)用兵,以無事(順其自然,不妄生事端)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茲(古同「昏」,世道混亂、黑暗)。人多(通「智」,如: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淮南子·覽冥》。註:「智故,巧詐也。」),而(多麼,表示程度)(事;事情)茲起。法(典章制度)(同「彰」,彰明),而盜賊多有。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糾正;改正,匡正),我無事而民自(1、富足。2、包容很多的),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註解:

以中正之道治國,以詭詐之道用兵,以順其自然、不妄生事端的方式取得天下。我如何知道應當這樣做的呢?

這天下的忌諱越多,人民(的思想和物質)越是貧困(忌諱越多,思想就越受到限制,使得人民缺乏擺脫物質貧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進而導致要麼安貧樂道窮自在,要麼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沒有積極行動起來想辦法找出路。思想貧困進而導致物質貧困);人民多藏鋒利武器,國家越是混亂和黑暗;人多藏巧詐心機,各種邪風怪事越會興起;法令制度越是彰明(昭示),強盜賊禍越來越多。

所以有道德的統治者就說:我不違反自然規律無為而治,則人民會自然地得到教化(從而思想不貧困);我愛好和平不折騰,則人民將自然得到匡正(從而世道不混亂);我順其自然、不妄生事端,則人民自然富足和包容(從而沒有那麼多邪風怪事);我希求不產生貪慾,則人民自然淳樸(從而無盜賊之害)。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