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戰而驟勝者亡

古之君民者,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忠信以導之,務除其災,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身已終矣,而後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審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問於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對曰:「驟戰而驟勝。」武侯曰:「驟戰而驟勝,國家之福也,其獨以亡,何故?」對曰:「驟戰則民罷,驟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然而國不亡者,天下少矣。驕則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歿於干隧也。」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驟戰而驟勝者亡》有2個想法

  1. 古代統治百姓的人,用仁和義來治理百姓,用愛和利來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來引導百姓,致力於為民除害,想著為民造福。這就是五帝三王無敵於天下的原因。他們自己雖然去世了,可是後世蒙受他們的教化如同神靈一般,他們對人和事弄明白了。

    魏武侯當中山君的時候,向李克問道:「吳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李克回答說:「是因為屢戰屢勝。」武侯說:「屢戰屢勝,這是國家的福分,吳國偏偏因此滅亡,什麼原因呢?」李克回答說:「多次作戰百姓就疲憊,多次勝利君主就驕傲。用驕傲的君主役使疲憊的百姓,這樣國家卻不滅亡的,天下太少了。驕傲就會放縱,放縱就會用盡所欲之物,疲憊就會怨恨,怨恨就會用盡巧詐之心。君主和百姓都達到極點,吳國滅亡還算晚了呢。這就是夫差在干隧自殺的原因。

  2. 屢戰屢勝到底是國之福,還是國之禍?大概大多數人都會像魏武侯一樣認為是國之福。然而,睿智的李克卻洞見了其中的玄機: 經常打仗必然會造成百姓的疲憊不堪,屢戰屢勝則必然會導致君主驕傲,讓驕傲的君主去指揮役使疲憊的百姓,則必然會引來大禍。因此,數戰數勝而亡可以看作是上一則故事中提到的「持勝甚難」的一個生動的例證,而吳王夫差則可以看作是趙襄子的反面。
    《淮南子》從吳國「數戰數勝而亡」的教訓中得到的一個啟示是老子所說的「功遂身退」。這種「功遂身退」,在老子看來就像晝出夜沒、寒來暑往、花草開謝一樣,符合天道變化。因為世上無不敗的花,也無不散的筵席;所以在功成名就之時,應像花果草木盛開後悄然謝逝,這樣才可「無咎」。但吳王夫差就不懂這道理,也看不懂這「天道」,更沒有趙襄子勝而憂慮的德行,一味地想持續他的輝煌和優越,這樣也就走向反面,導致失敗亡國、自刎身亡。
    然而,任憑老子和《淮南子》如此暗喻明說這些人生道理,雖然有時也能為世人所明白,但人一旦處於社會生活的漩渦中就往往會昏了頭,稍有機會,必會不遺餘力地去求個功成名就;而一旦取得成功,便又會產生更大的慾望,如此反覆無窮,最後必然會導致筋疲力盡、一敗塗地。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辯證法在起作用,所以明白此理的春秋戰國孟嘗君之門客馮驩,就不再參與孟嘗君的收債聚財活動,反而為孟嘗君散財(燒毀債據)聚義,從而使孟嘗君在落難時能受到薛地債戶的照顧而免遭捕殺。相反,如果不能停息自己的慾望,不能適時而退,則不僅會使已經得到的成果「莫能守之」,有時恐怕連命也會搭上,如西晉石崇就是如此。《世說新語·汰侈》注引《續文章志》說:「(石)崇資產累巨萬金,宅室輿馬,僭似王者……與貴戚羊琇、王愷之徒競相高以侈靡,而崇為居最之首,琇等每愧羨以為不及也。」由於不知斂退,與羊琇、王愷等人鬥富,使人「愧羨」,雖然富甲天下、無人能敵,但最終還是落得個遭人殺害的下場。
    總之,持勝甚難,人要懂得知雄守雌、功遂身退的道理,並且在人生實踐中切實地踐履之。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