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雁之間,龍蛇之變

原文(莊子行於山)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

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

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

譯文(莊子行於山)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伐木的人)說:「沒有什麼用處。」

莊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

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

童僕問主人:「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

主人說:「殺那隻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遇見山中的大樹,因為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掉;先生你將怎樣對待呢?」

莊子笑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好像合於大道卻並非真正與大道相合,所以這樣不能免於拘束與勞累。假如能順應自然而自由自在地遊樂也就不是這樣。沒有讚譽沒有詆毀,時而像龍一樣騰飛時而像蛇一樣蟄伏,跟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不願偏滯於某一方面;時而進取時而退縮,一切以順和作為度量,優遊自得地生活在萬物的初始狀態,役使外物,卻不被外物所役使,那麼,怎麼會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勞累呢?這就是神農、黃帝的處世原則。至於說到萬物的真情,人類的傳習,就不是這樣的。有聚合也就有離析,有成功也就有毀敗;稜角銳利就會受到挫折,尊顯就會受到傾覆,有為就會受到虧損,賢能就會受到謀算,而無能也會受到欺侮,怎麼可以一定要偏滯於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們記住了,恐怕還只有歸向於自然吧!」

木雁之間和龍蛇之變兩個詞語都出自《莊子•山木》一文,是莊子回答弟子問題的一段語,他想表達的是,君子應處木雁之間,當有龍蛇之變。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做人處事必須判斷情況,找準時機。比如,森林裡的那些樹木,可以成材的,很快就被砍掉了,而那些紋理歪曲的卻由於被人棄選而長壽並終成參天大樹,對樹木而言,成材並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農民家裡的一群鵝中,不成材光會叫和跑的鵝成了主人終日追殺的對象,而引頸高歌的成材鵝卻被主人終身保護起來,在這裡,成材又成了一件好事。所以,好與壞是一時一局的事,須判斷分析、區別對待。又如龍與蛇,貌雖似,質卻迥異。俗話說,僧佛之修,龍蛇之變。做人有時候像蛇,有時候像龍,人生是變化無定的。為蛇時要蟄伏泥巴,學會與蚯蚓螻蟻為伍,為龍時則要振翅高飛,奮發圖強。總之,得良機時就要展示才華,所遇非人時則要懂得隱忍,如此,才是一個能伸能屈的君子。

木雁之間是個成語,意思是才能或學問處於中間水平,能保全自己,遠避禍害。但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孜孜以求於出人頭地,不斷地刻意地培養和展現自己的才華。當遇到了愛才惜才的領導時,施展才華當然可以取得了成就,但如果碰到了一個妒賢嫉能、胸無大志的上司時則要學會隱藏、裝瘋扮傻,否則,隨時隨地都是打擊的對象。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一個人太優秀了,不僅不一定會得到領導的重用,但遭到周圍的人妒忌和傷害則是必然的,因此,才華出眾總體來說不是好事。當然,能力太低的人則會受人厭棄。所以,莊子認為,君子應處於木雁之間,即使你很有才,也要懂得隱藏。龍蛇之變一詞,主要是講做事必須判斷形勢、講究時機。《易經》乾卦告訴人們,潛龍勿用,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每個人在事業初期,與其說是潛龍,實際上與蛇無異,這時候不能去表現自己;當有足夠的才華並碰到了合適的時機時才能去爭取展現;當你事業蒸蒸日上、勢頭正旺時則要學會收斂,否則將會後悔無窮。有人說道儒都源自易經,作為道家代表的莊子所講的龍蛇之變是指有才華的人在處事時一定要懂得準確的判斷時勢,像姜子牙直鉤垂釣、等待時機。由此可見,木雁之間,龍蛇之變,其實講的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木雁之間,龍蛇之變這兩個詞語出自莊子之口,像他這樣大智大聖之人,其才華學問怎麼可能處於中間水平呢?其一生之中,又何時做過了蛇?所以,我認為,莊子在這裡想表達的真正意思是,真正有才華學問的人生活中應該懂得裝瘋扮傻和隱藏,不能在人前顯露自己的才能,不到時機決不輕易出手,而在事業頂峰時更要急流勇退、避開禍害。像李白,雖然文武兼備、一身才能,年輕時狂妄不羈,疾呼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結果卻經常招來妒忌和打擊,一生坎坷,鬱郁不得志!而張良和范蠡功高蓋世,卻在助主成就大業之時功成身退,這才是莊子所期望的大智之人。我想,生活中許多有才華的人往往活得比平常人差,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深刻去領會這兩個詞的內涵。聖人聖口,對古人話棄之不用,實太可惜了!

轉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335767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木雁之間,龍蛇之變》有一個想法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