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揣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形勢),而揣諸侯之情。量權不(審,謂詳觀其道也。詳細,周密),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

古時候的善於操縱天下局勢的人,必須先衡量天下的形勢,並且揣測諸侯的真實情況。權衡形勢時不能做到周密詳細,就不知道哪個諸侯國強大、哪個諸侯國弱小,哪個諸侯國不重要、哪個諸侯國重要;揣測諸侯的真實情況時不能做到周密詳細,就不能掌握那些隱密微暗的信息和瞬息萬變的世情。

何謂量權?曰:度於大小,謀於眾寡,稱貨財有無之數?料人民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揆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凶?諸候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翻來複去,轉動身體)(古同「熟」,縝密,仔細,周詳)(通「辨」,分別,辨別,辨明),能知此者,是謂量權。

什麼叫量權?就是要計算這個國家地域的大小,善於謀劃的謀士是多還是少,稱量貨物財產的有無和數量,估算其人口數量的多少?貧富情況?資源不足的有多少?辨析山川地貌的險要與平易,對誰有利?對誰有害?國家的戰略謀劃和思慮,誰長遠?誰短淺?揆度君臣間的親密與疏遠,誰賢能?誰不賢能?與君主有關係的賓客中的足智多謀之士,誰多?誰少?觀察天時對諸侯的禍福影響,對誰吉祥?對誰兇險?正在交往的諸侯中,誰可以利用?誰不可以利用?百姓的思想、民心的向背和心理變化,誰的民心安定?誰的的民心不穩?誰被人民熱愛?誰被人民憎恨?翻來複去地仔細進行辨明,能夠知道這個的,才能稱作量權。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也,不能隱其情。情慾必出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暫且;姑且 )(通「措」,捨棄)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揣情」。

揣測對方內心隱秘實情的人,必須在對方很高興的時候,最大限度地刺激並滿足他的慾望,當他有慾望的時候,就不能隱瞞住他的實情;必須在對方很恐懼的時候,最大限度地誘發他的憎惡,當他有憎惡的時候,就不能隱瞞住他的實情。真情和慾望必定是在他的情感發生極端變化的時候不自覺地表現出來的。如果是那些已經觸動了感情,卻仍不能通過其外部神色探知他內心變化的,那就暫且捨棄他本人,不再與他言語交流,而改為問他身邊親近的人,了解他的心意到底落在什麼地方。一般說來,情感在內心發生劇烈變化的,會在外部表現出某種動作和神態。所以我們常常依據對方外部顯現出的動作和神態去察知他內心隱藏的真情和慾望,這所以稱之為「測深揣情」。

故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慾必出於此。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故雖有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歷史上堯舜禹湯文武幾個有名的帝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可索之;此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

所以謀劃國家政事的人,就應當周密詳細地權衡估量國家的各方面情況。遊說諸侯國的君主,則應當周密詳細地揣測其真實情況,其謀劃和思慮、真情和慾望必定從「揣情」的方法探測出來。(遊說之人)可以富貴,可以貧賤;可以被尊重,可以被輕視;可以獲得利益,可以遭到損害;可以成功,可以失敗,其是否掌握了「揣情」的技巧是關鍵之一。所以即使有古代帝王的經驗方法,有聖智之士的高超智謀,不懂得「揣情」,面對著隱藏著的真實情況,也依然不能探求出對策。這是謀略的根本,是遊說的法寶!

常有事於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難為。故曰:揣情最難守司(職責、職守),言必時有謀慮。故觀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使事物變美,變好)。生事者,幾之勢也。此揣情、飾言、(達到)文章(指禮樂法度),而後論之也。

常常是某些重大變故發生在某個人身上,但這個人並不能預先測知;在事情發生前便能測知將要發生的事件進程,這是最難辦到的。所以說:揣情的精髓是最難把握的,人們的言辭之中必定時常夾帶有自己的謀劃和思慮。所以觀察是蚊子的飛動和蟲子的蠕動,也無不藏有趨利避害的關係,可以讓發生的事情變得美好。發生事情,起初都呈現一種微弱的態勢。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揣情、善於修飾言辭,使符合禮樂法度,然後再進行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