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雲筆記1

兵家文武二德。文德是以不戰為戰,止戈為武。武德是指禁止強暴、消滅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安定百姓、和順大眾、豐富財物,這是兵家七德。

當我們考慮問題遇到瓶頸的時候,首先要把自己考慮在外,在不添加任何主觀思想時,我們就能看透事情的本質;然後從事情的本質出發,再把自己考慮在內,看看這件事情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再以此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不要做對手希望你去做的事情,逼對手去做他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要學會塑造你的對手,限制住你對手的選擇餘地,要把控制權掌握在你的手中。

高明的戰略家總是把敵人拉到對我有利的戰場。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如果你同你的對手想的一樣,就等於你沒有思考。

最致命的一擊,往往不來自正面。正:在預期的地點和預期的時間以預期的方式發起的進攻。奇:攻其不備,出奇不意。正代表常規的思路,奇代表創新的思路。

費曼學習法:確立目標——理解目標——輸出——回顧——簡化。

在關鍵點上,形成你絕對的優勢,你就能取勝,這是取勝原理的核心中的核心。

我們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賞那些戰功卓著的一些戰將,能打天下的人,但我們往往忽視了那些在默默無聞中把我們的危機化為無形的人,這些無名英雄。所以你在論功行賞、在確立激勵機制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這一條。

佩戴勳章最多的將軍不是最好的將軍(參考扁鵲三兄弟的故事)。

危機管理最高的層次是沒有危機。

先勝而後求戰,控制住競爭的進程與結局,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重視根據地,重視基礎,波浪式地向前發展,重視基本面。

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

伐謀、伐交為一種不爭之爭,是一種最高明的競爭,要把制勝點抬高。

攻城就是硬打,沒多少智慧。攻城就是一種同質競爭,同質化的一種競爭。最典型的就是價格戰,價格戰只能給你帶來短期的優勢,對手馬上仿效和報復,那麼你的優勢迅速消失。

伐兵一個最典型的模式是什麼?差異化。通過差異化來發揮你的比較優勢。

用兵的上策是挫敗敵人的戰略,其次是挫敗敵人的外交,再次是挫敗敵人的軍隊,下策才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全勝就是不戰而勝的意思,戰爭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對手活,你也活。

知兵體現在知害、知利,對於風險的這種了解、理解遠遠超出一般人,這是戰略家不同於常人的所在。

你的戰略擴張,一定要跟你的資源有一個匹配,你的戰略計劃,你的發展,一定要建立在你的資源的基礎上。你的資源的邊界,你的力量的邊界就是你擴張的邊界,要學會停下來,要學會節制,知道到哪個地方為止。

在敵人最脆弱的時間最脆弱的地點去攻擊他,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決定性的戰果,這就是制勝之道的全部奧秘。

變強大敵人為虛弱之敵,變不好打之敵為好打之敵,變有組織之敵為無組織之敵。

執行:不令之進,不得進;不令之退,不得退。將死鼓,御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

作為指揮戰爭的人,一定要有高度的理智、高度的清醒、高度的節制。

有陰就有陽,有寒就有暑,這個天時是會變化的,如果你僅僅把你的企業的成功關鍵的因素寄托在一個機會的基礎上的話,那麼機會的壽命就是企業的壽命。所以我們說,完全建立在機會基礎上的這種成功,是非常脆弱的。

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宋)梅堯臣

孫子最基本的哲學信條是:如果你能夠仔細規劃好的戰略,那麼你就能夠獲得勝利。而且,如果你能夠擁有一個真正偉大的戰略,你甚至可以不戰而勝。這種東方的側重於用戰略智慧來擊垮對手的戰略思想與西方大不相同,後者強調行動(比如說發動大的戰役)來取得勝利。東方講以智克力,西主講以力克力。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中國文化四大支柱:《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

無事如有事,時提防,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如無事,時鎮定,可以消局中之危。

戰略把握宏觀,戰術把握微觀;戰略關照全局,戰術關照局部;戰略著眼長遠,戰術著眼近前;戰略強調理念,戰術強調操作;戰略偏重想像,戰術偏重實際;戰略做對的事情,戰術把事情做對;戰略舉重若輕,戰術舉輕若重;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戰略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戰術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王者用人非難,盡其才為之難。觀太宗之責任也,謀斯從,言斯聽,才斯奮,洞然不疑。

願望思維:人們在接收信息時總是趨於避開自己不願意聽到和看到的事情,他是有選擇性地去看待他接收來的信息。願望思維最大的弊端是忽略了另一種事物的可能性。把決策建立在僥倖之上,一旦另一個結果出現了,另一種可能出現了,往往猝不及防,束手無策,吃了大虧。

霍布斯認為,國家,即偉大的利維坦——是一個人工模造的人。其中,主權是它的靈魂,官員是它的關節,獎懲是它的神經,財富是它的實利,安全是它的事業,顧問是它的記憶,公平法律是它的理智,和平是它的健康,動亂是它的疾病,而內戰則是它的死亡。

當人都想獲取一件東西,但是卻不願意跟別人分享的時候,彼此一定會成為仇敵。——國家與國家間的關係。

願你有追求卓越的能力和韌勁,更有接受平凡的智慧和勇氣。

如果孩子只是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我們是不是愛他一如當初。

觀察、判斷、決策、行動這四個環節,戰爭中誰能更快完成這一循環,並打亂敵方的循環,誰就能贏得主動和勝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為人真實坦誠,必然會有極大的感召力。

要把個人智力優勢轉化為群體的智力結構。

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才能真正獲得部屬,獲得士兵的擁護與愛戴,人家才跟著你去干。

凡事一定要當機立斷,不能瞻前顧後,不能患得患失,認準的事就去干,別自找麻煩。

為將者一定要變通,不能死心眼一根筋,不能軸,不能犯犟脾氣;要有安之若素的定力,要有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胸懷,要有果斷的意志和主見。

兩個人以上相互之間的愛就是仁。

開會時可以爭論,但出了會議室要一個聲音。

領導力有兩種,仁愛的領導力和恐怖的領導力。只有愛,沒有恐怖,這兵就不能用。

仁愛的王者,致力於成就全天下的所有人,還要成就天地萬物,讓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空氣土壤,都成就在最佳狀態,這就是明君聖主。

領導力的關鍵,在於成就他人,首先讓每一個人感受到你發自內心的關心和愛,他真的想成就他們,你才有資格領導他們。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對賢才,你是要大用,還是要小用?要大用,你就聽他的話。要小用,你就讓他聽你的話,那就是把人家的大材砍小了用。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不可有利必趨,有害必避。

人能自助,然後別人才能幫你。如果你自己都放棄了自己,所有人都會放棄你。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你用我,我就行道於天下,不用我,我一身本身卷而藏之,帶進棺材也不遺憾。

「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無功無勞,無緣無故,突然有人給你送上巨大利益,聖人認為是禍,不能接受。

有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

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千金市骨的故事,也是儒家思想。近悅遠來,又叫悅近來遠。

治理國家的原則,就是以有利於人民為本,從事政治工作的原則,就是令行禁止。施行恩德先從地位低賤的人開始,推行法令先從親貴的人開始。

時詘舉贏:在困難的時候而做出奢侈的事情。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一千人人唯唯諾諾,不如有一個人敢說真話)

事情成不成,取決於領導者的決心和意志力,不取決於所謂「實際困難」。

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一般人見識短淺,安於現狀,習於常態,害怕改變。你要跟他們商量,他們千顧慮萬問題,啥都不能改。但是,你只要逼著他們幹了,他們得到了好處,自然高興。德行高尚的人,講的話往往和世俗不同,成就大事業的人,只會小範圍討論決策,不跟一大堆人商量。聖人之所以能富國強兵,就是因為能改革,不墨守成歸舊法。)

看一個人,一看他平時親近的人,二看他富貴時資助的人,三看他顯達時保舉的人,四看他遇困難時有所不為之事,五看他貧窮時有所不取之利。這五個方面,就足以看透一個人。

君仁則臣直。

一個人屢犯過失,結下的冤讎不在明處,不能因為看不見就不加防備。君子能在小事上謹慎,才沒有大患。

安慰劑效應指的是由於個體對於治療會產生良好效果的信念而導致的健康的增強。

有效的管理者應該始終督促他人,以保證應該採取的行動事實上已經在進行,保證他人應該達到的目標事實上已經達到。

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上帝給了人們有限有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慾望。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則只是被淋濕。

人生應該刪繁留簡,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安靜綻放。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此去不經年,後會必有期。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要有大大小小的期待,生活才不會百無聊賴。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一無所知的世界,走下去才有驚喜。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卻看到人心的淺薄。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天空是永遠寧靜的湖水,湖水是永難平靜的天空。

我這個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從來不後退。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即使我上了年紀,也請不要遺棄我。

當你遇見大海,也就不會在意池塘的是非了。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未知全貌,不予評價,出言有尺,做事有餘。

少年最好的地方就是,嘴裡說著要放棄,心裡都憋著一口氣。

慢也好,步子小也好,是在往前走就好。

悲喜自渡,他人易誤難悟。

聖人甚禍無故之利(聖人把無緣無故獲得的利益看作是嚴重的禍患。說明應以正當方式獲利;發橫財,會招致災禍)。——《史記·趙世家》

公羊博弈論

有個獨木小橋,下面是萬丈深淵。有一天來了兩隻羊,一隻紅羊,一隻黑羊。它們在獨木橋上相遇,但是獨木橋一次只能過一隻羊。這兩個羊呢,頭頂著,腳對著腳,誰都不讓誰。如果他們一直僵持下去,天黑以後筋疲力盡,兩隻羊都會掉到萬丈深淵。

所以公羊博弈的結論就是必須有一方讓步,那麼到底是黑羊讓步,還是紅羊讓步呢?很難回答是吧?

這時候再給一個信息。假設黑羊生活困頓,剛得了絕症,還能活一個星期。紅羊豐衣足食,又中了五千萬大獎,明天就要娶美女結婚。請問是得絕症的讓路,還是中大獎的讓路啊?

答案不言自明:紅羊讓路。因為「犧牲成本」懸殊:紅羊的未來有更幸福的人生,黑羊已經被不幸湮沒。

其實,公羊博弈還有一個升級版,叫做破釜沉舟。什麼意思?小心那些「亡命之徒」。他們可以了無牽掛,自絕後路,你何必和他們硬拼到底?

山木與雁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伐木人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那隻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遇見山中的大樹,因為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掉;先生你將怎樣對待這繁複無序的人世呢?」莊子笑道:「我還是選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對於這有用與無用之間的分寸太難把握,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規律,因而人活著難免拘束與勞累。假如能順應自然而自由自在地遊樂也就不是這樣。沒有讚譽沒有詆毀,時而像龍一樣騰飛時而像蛇一樣蟄伏,跟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不願偏滯於某一方面;時而進取時而退縮,一切以順作為度量,優遊自得地生活在萬物的初始狀態,役使外物,卻不被外物所役使,那麼,怎麼會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勞累呢?這就是神農、黃帝的處世原則。至於說到萬物的真情,人類的傳習,就不是這樣的。有聚合也就有離析,有成功也就有毀滅;稜角銳利就會受到挫平,尊顯就會受到傾覆,有所得就會失,賢能就會受到謀算,而無能也會受到欺侮,怎麼可以一定要偏滯於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們記住了,恐怕還只有歸向於自然之道吧!」

感悟凡事必須看清事物的本質,掌握其內在規律,才能知道看似矛盾,實際合理。人們取捨的基本條件就是:利我!從這個故事看,很明顯:對人有用的木材,砍!不能鳴叫用於看家的鵝,殺!會鳴叫看家的鵝,留著讓它為人服務。註:古時,人們養鵝用來看家。雁:鵝就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

君子不器

孔子說:「君子不器。」

這句話的內涵之一:器不是君子。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君子豈能像一件讓別人稱心稱手的工具?君子應當有自己的主心骨,他應該作為「人」而存在,而不是作為「工具」而存在。

人若是器,便只能在特定的技術領域有用處。比如一個修鞋匠,或電腦工程師,假如他們的知識和興趣只局限於修鞋或電腦,只在這兩項事務中有見解,他們就只是一個「器」。而當他們對人類一般事務都關心,並有出於正義的判斷,他們便可能是一個「君子」。

君子的能力不局限於一個行業,君子關注的對象更不局限於一個特定的專業,他關注人類一般事務,並保持自己的良心。對人類一般事務,或整體命運與未來,他都有基於正義的判斷,基於判斷的見識,基於見識的行動。他在一切人類事務上,都能立足於人類整體利益作價值判斷。

這句話的內涵之二:君子不是器。君子要有良心、有道德、有理想,君子要有是非判斷。君子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假如君子僅僅是一個「器」,比如是一把刀,讓他去切菜也行,讓他去砍殺無辜也行,那他還能叫君子嗎?

所以,君子要有不為外力所脅迫而堅持正義的勇氣。假如他是一把刀,他可能幫人砍柴,幫人切菜,但決不會自己去或為人脅迫去殺害無辜。這樣的刀,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

比如雨果。法國上尉巴特雷,隨英法聯軍侵略中國並參與了劫掠圓明園。隨後他寫信給法國文豪雨果,徵詢他的「意見」,雨果回信如下:「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蹟,它的名字叫圓明園。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掠,一個放火。可以說,勝利是偷盜者的勝利,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和英格蘭。但我要抗議,而且我感謝你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統治者犯的罪並不是被統治者的錯,政府有時會成為強盜,但人民永遠不會。」巴特雷本想得到大文豪的讚譽,沒想到得到的卻是憤怒的譴責。雨果為什麼對看起來與他毫不相干的事如此憤怒?因為他不是器。法國是他的祖國,巴特雷是他的同胞,可是他為什麼站在與他毫無瓜葛的中國一邊,譴責他自己的祖國,得罪自己的朋友?因為他是君子。君子永遠只站在正義一邊。

再看愛因斯坦。日軍侵華時,愛因斯坦與羅素等人於1938年1月5日在英國發表聯合聲明,斥責日本侵華,呼籲世界援助中國。當國民黨政府逮捕抗日運動的領袖「七君子」時,他與美國15名知名人士發出聲援電。這些發生在遠東的事件,離他的生活,離他從事的專業,太遠了,與他何干?他甚至不惜「干涉他國內政」,指手畫腳。因為他是不器的君子。正因為這樣,他才贏得了我們的崇高敬意。不僅在物理學上,更在人格精神上。

君子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就是雨果這樣,就是愛因斯坦這樣,不僅僅對自己的專業有判斷力,更有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力,並且公開站在正義的一邊,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義的勝算。

關於儒家、道家、釋家、哲學間的區別與聯繫

今天換個話題,說說傳統文化和哲學互相間的區別聯繫問題。

要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放在一起說, 前提必須要了解這些文化之間的根本區別和各自的局限性,優劣勢等,否則混為一談,就哪一門哪一派都學不好。比如說,哲學的「唯心」,陽明心學也講「心」,,佛家更離不開談「心」。如果分不清這三個「心」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就混為一談了,互相打架,思維混亂。

我們天天都在說「心」。如我心痛呀!心煩呀!我心情好呀! 我心想呀!發善心呀…….

但我可以肯定的說,幾乎沒有人正在弄明白「心」是什麼?當然佛祖和那些開悟之人除外。包括我也不明白,我只是了解,也並沒有證悟到「心」,更沒有明心見性,我只談初步認識。

「心」是什麼?就像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問至今也沒有人研究明白。我們生而為人,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究竟是誰?

「我」這個詞人人都在用。人人都喊著「我」,「我」就成了人人。

所以人生來迷茫,我們迷迷茫茫的生,又迷迷茫茫的死,人生天地間,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生死」問題。這個問題解開了,人生的一切問題都釋然了。

如果要解開生死問題,我是誰?「心」在哪裡?這些問題答案只能去哲學和傳統文化里尋找答案。因為只有哲學和儒釋道等傳統文化才會去研究這些根本的問題。

科學是永遠不可能解答這些問題,確切的說是回答不了。科學一切都要建立在「現量」之上,離開當下之現量,科學就沒有了立足點。一切的實驗,觀測儀器,有那個可以離開當下的現實性來觀測?即便是量子物理學,也需要觀察儀器,觀察者的參與。再怎麼高尖端的儀器永遠不可能看到昨天太陽升起的過程,也永遠不可能看到明天月亮圓缺的變化,只要人突破不了三維空間的局限,就永遠做不到讓時間倒流和超流,這就是科學本身的局限性。有些問題科學是永遠沒法解決的。

科學的本身就是唯物的,必須建立在客觀物質的基礎上,不能脫離現實的現量這一客觀條件。按哲學物質和意識的關係,這個世界的事物不是客觀就是主觀,目前世界上還沒聽說在人腦里建立實驗室,建立意識實驗室的,也許隨著以後生物科學、量子學、生命科學、晶元植入等技術的突破,建立意識實驗室是有可能的。至少目前的科學技術還遠遠突破不了,達不到。

這就是科學本身的局限性。它無法脫離物質,它的唯物性無法解決超物質性的問題,如生命的問題,意識的問題、生死的問題,這不是科學不想解釋,而是無法解釋。這些問題在科學上是找不到答案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儒釋道中,儒家獨大,從漢代獨尊儒術之後,漢代至今將近兩千年,儒家文化就成了中國的主流文化,一直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才漸漸結束儒文化的統治,建立新文化、新思潮。

儒家文化成了中國的治世文化。儒家文化不離「天地人」三才結構,整個儒家思想不超天地人的定位。

天地——客觀,人——主觀。儒家認為,人生天地間,人為天地立心,人就是天地的心臟,頂天立地,所以承載了偉大的使命。天地為人創造了條件,人幫天地完成創造。天並不完美、地並不完美、人並不完美,天地人構成一個整體那叫完美。天行健、地勢坤、人能弘道。

所以儒家文化是積極陽剛的,是積極入世的。但是儒家文化也有局限性,就是它解決的是現實的問題,孔子一生對於形而上之鬼神之類,避而不談,敬而遠之。對於生死問題,他也不談,因為這些問題都是超現實的問題。

他的弟子季路問他生死的問題,孔子的回復:「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孔子是一個很現實的人,他只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也就是只解決「成人」和「成事」問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做人,就是做事,儒家都是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的。

所以,有關生死,有關生命,有關「心」的問題,在儒家也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孔子就不研究這些問題。孔子是十分嚴謹的,他只談他有把握,能驗證的事情,對於鬼神、生死問題,這些問題沒法驗證,這些問題超出了「人生」的範疇。

這就是儒家的局限性,孔子雖為聖人,但他不是萬能的,他也有他的局限性和原則。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道家並不是道教,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張天師),他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奉為道教的祖師,其實這和老子一點關係沒有,這是後人的自我作為,不是老子本人的意願,更不是老子所為。

道教就不用談了,它是宗教,加入了人的幻想和神秘化了。宗教的神歸根到底是人造神,而不是神造神。

道家有兩個主要人物,創始人是老子,發揚者是莊子。《道德經》和《莊子》兩者結合就完美了。莊子是對道德經最好的註解和補充,莊子把道講的更透徹貼近現實。

道家認為,天地自然,一切都那麼有秩序,沒有人管理,沒有自我作為,又生生不息,永遠都不會錯亂,太陽永遠不可能晚上冒出來,春天結束不可能就是冬天,這中間的秩序從來不出差錯,也就認為,大自然是有規律可循,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一定有不變在起著作用,以不變應萬變,是不是人悟到了這個恆常的「道」就可以應萬變呢?這就提出了「道」的概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法自然,道家是主張順應自然的,不要刻意為之。水永遠不會逆流,只會順應條件而變化,隨圓就方,無形無態,但是萬物卻離不開水。

無為而治,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主張以退為進,主張以無為而為,主張不爭而爭。

其實道家也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老子生在周朝末年,天下大亂,老子也曾經在周王室推廣他的道學思想,以「道」治理天下,這才有周朝圖書館做官的來由,也經常在民眾中講學,推廣他的道學,只是他的思想太過博大精深,深奧難懂,加上道家主張陰柔的路子,對於那個天下大亂的時代,不會被人重視的,更難以被皇帝接受用來治理天下,他們都在紛爭天下,各諸侯國忙著征戰,開疆擴土,你卻說,不爭、無為而治,讓他們怎麼能接受呢?即便他認為他的大道學問可以治理天下,國泰民安,終究他也改變不了當時天下大亂事實。最後老子也是心愿沒有完成,含願而終,寫完《道德經》出函谷關就不知道去向了。

道家表面是消極退讓的,反面是積極進取的,這就是陰中有陽,儒家表面是積極的一面,其實反面有著消極的一面,否則也不會有腐儒之說了。

儒道兩家都是:一陰一陽,一陽一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以陽而顯陰,以陰而顯陽。儒道合起來就是太極,是周易文化的兩個陰陽主流分支。所以我們常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大道之源,是源頭活水。

一竿子到底,中華文化的根就是陰陽文化。

儒家的文化也絕非後人說的一無是處,只是被中國統治階級用壞了,歪曲的太嚴重了,加上本來就是他的弟子所作,而他最得意的幾個弟子都比孔子死的早,後來那些作《論語》的弟子沒有一個是孔子最中意的人,這些弟子本來就理解不到位,再加上幾千年無數的學者的歪解和統治者的利用,其實後代的儒家離原本儒家的本來面目相差太遠了。如果真正讀懂了孔子的人,就會非常佩服孔子。

孔子的「大同世界」其實就是馬克思說的「共產主義」,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道家以消極而積極,以陰柔而陽剛,儒家是以積極而消極,以陽剛而陰柔。

雖然道家提出了生死的問題,生死是周而復始,循環往複,沒有窮盡,生命並沒有所謂的結束,是不斷的循環,也說到了性命,但它沒有究竟詳細的解答關於生命的問題,這個問題也超出了道家的範疇。

道家也是本著解決現實問題,解答「人生」的問題。雖然莊子的寓言有列子等騰雲駕霧的說法,這只是他講故事,為了說明事理,其實莊子更是現實的,他把道解釋的通俗易懂,把原本人們覺得高高在上的「道」在他說來,道在瓦礫,在草芥,在屎溺中,道無處不在。

所以,有關生死,有關生命,有關「心」的根本問題,在道家也是找不到一個根本的答案。

接下來就看佛家了。道家和儒家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佛家解決了。要徹底的了解一家文化,必須了解它的「緣起」。佛家的創始人是釋迦摩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他是印度迦毗羅衛城之國王-凈飯王的之子。

釋迦摩尼本是一位王子,也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養尊處優,從小享受榮華富貴長大。但是他的命運並不順利,十分坎坷,從他的母親摩耶夫人懷佛陀起,凈飯王就對這位未來的王子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想盡一切辦法要把佛陀培養成他的繼承人,做剎帝利,開疆擴土,征戰沙場,成為未來的國王。

可是命運卻恰恰相反,佛陀從小慈悲、善良、具有菩薩心腸,不殺生,見到小鳥被人射殺,見到動物被人射殺,他就會想辦法阻撓,想辦法給動物救治。這種大慈悲心是與生俱來的。

佛陀出生不久,有一位仙人預言十分準確,佛陀出世,他就預言了,有一位偉大的聖人出世了,降臨人間。他就來到迦毗羅衛城,來看剛出世的佛陀,來一睹這位未來偉大的聖人的光彩。

這位仙人給凈飯王說,佛陀將來必定要成棄絕者(出家修行),不管你們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他的命運,他將成為轉輪聖王,弘法四方。

凈飯王卻不以為然,他一定要把佛陀培養成一代國王,從此之後,佛陀的命運就被全家族的人操縱,不讓他看見「生老病死」,避免讓他生起慈悲心。

凈飯王下令,在迦毗羅衛城外另建立一座城,把全城的所有老弱病殘的人全部強行趕到到城外的城中安置,不讓佛陀看見這些人,不讓他見到悲傷,不讓他見到老弱病殘死之類的事情,不讓他生慈悲心。要讓他見血性,讓他拿起寶劍,找武師傳授他各種戰場技能,佛陀成年之後,就安排宮女和尋歡作樂,花天酒地等宮廷之紅塵場所來引導佛陀,讓他享受榮華富貴,享受美色,就是為了斷了他念頭,改變他的命運,不要讓預言成為現實。

隨著佛陀一天天的長大,他的本性並沒有因此改變,他還是那麼善良慈悲。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出過誠,成年人了,他都不知道「生老病死」是什麼,從未見過人會死亡,生離死別是什麼樣的情景。他沒有出過誠,從來沒有見過,也從來沒有人向他說過,他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那麼多可憐的窮人,乞丐,殺戮存在。

隨著佛陀漸漸地長大,他的迷茫,困惑一天天多了起來,經常會去找那些修行人(印度王宮都請了很多預言大師、占星大師、婆羅門大師,相當於謀士為國王出謀劃策)開解他的謎團,而且對參禪有興趣,但是他的父親是不允許的。他看見別人殺了動物,都會流淚,有時候為了動物被射殺會整夜的痛苦傷心。

這種大慈悲心,也就是大愛,就是聖人或者偉人共同的特質,是與生俱來的。

越長大他越被迷茫困惑糾纏,他當時的狀態,現在來看,就叫憂鬱症。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真相總會有大白的一天。凈飯王等家人對佛陀的隱瞞真相,弄巧成拙,最後也就慢慢的被佛陀接觸到了,他越來越困惑,整日憂傷,本來也對參禪悟道感興趣,就更加深了他對世俗這些事情的厭倦。

碰巧佛陀出城,到了城外才知道那座城,看到了全城都是老弱病殘,生老病死的人,這些人都恨他,是他害了大家,是因為佛陀才導致大家骨肉分離,有家不能回。

這就更觸發了佛陀的慈悲心,還有他的悔恨,這種心情要自己去體會,一系列的事情機緣巧合的都被他碰到了,加上他的堂兄長-提婆達多,千方百計的對佛陀的算計,為爭王位,更促成了佛陀出家修行的助緣。

所以人生也是需要敵人和對手的,敵人和對手也是促成一個人的成功十分重要的機緣。這就像久病成良醫,往往那些中醫學的非常好的人,都是有原因的,不是身體虛弱多病,就是親人疾病多災,反而促成了他們去專研醫術,終有所成。

佛陀的兄長提婆達多多次謀害佛陀,但不成功,感覺命運之神總是關顧佛陀,這可能就是善良慈悲人的好處,總是能逢凶化吉。

後來佛陀結婚了,他的妻子叫耶輸陀羅,十分漂亮善良,是一位公主,為他生了一個孩子叫:羅睺羅。

這所有因緣巧合就促成了佛陀決心要尋找解脫之法,他雖是王子,並不快樂,他的快樂興趣是禪修,是解開一個個生命的謎團,對王子沒什麼興趣,再加上他經歷了戰爭死了很多人,就更觸發了他的出家念頭,他的求解脫是為了那些可憐的人,憐憫眾生,也為了不再有戰亂,他決心要尋找一條終極的解脫之道,解決之道。

他的妻子看到他不快樂,每天憂傷,也就同意了佛陀出家,終於佛陀一天晚上半夜離家出走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頭了,這一年他29歲,就這樣他放下了一切,瞞著他的父母出城了,成了一位棄絕者。再一次回家,已經是六年後了,是他成佛之後了,已經不是原來喬達摩了,而是一位沒有了愛情、親情分別的覺悟者。

再他離家出走之後,到處去拜師學禪修,六年苦修,在森林裡生活,吃野果子,乞討為生,這不是一般人能熬過來的,甚至只以喝水為生,最後連水都不喝,差點餓死了,最後一位牧羊女用乳糜供養才得以身體恢復。

從此他想通了,苦修這條路走不通,苦修失敗了,放棄了苦修。該吃吃,該喝喝吧,身體營養恢復了,最後又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菩提樹下打坐禪悟,終於在第四十九天的時候覺悟了,也就是成佛了,然後就進入了四十九年的弘法階段,創立了佛教。

以上我簡單的複述了佛陀的成佛之路。佛陀的人生經歷也是一部傳奇。

古往今來,大成者必是大難者,我們往往只看到了聖人成就的一面,而沒有看聖人背後承受的巨大磨難和煎熬的歷練,才能有那麼大的成就。

「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智慧的因,大智慧那是和煩惱困惑鬥爭的結果。這就是辯證法,矛盾論。

了解了佛陀的經歷,就是尋找「佛法的緣起」。

佛法的緣起是什麼?是為了尋找解脫之法,是為了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是為了解答生命的問題。

所以說,佛法才能解決生命的問題,「心」是什麼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通過佛家才能獲得一個滿意的答案。

有很多人排外,詆毀佛法,認為儒道才是正宗中國文化。但我想說的是,佛法能解決儒家道家解決不了的問題,儒家道家能解決佛法解決不了的問題。

為什麼儒釋道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整體,因為他們互補,只有把儒釋道三家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才能構成一個完美的中華文化系統。

成佛之路就是覺悟之路。「覺悟」二字拆開解釋: 看見我的「心」。

明心見性即為成佛。

一念悟即是佛,一念愚即是眾生。一念善即在天堂,一念惡即在地獄。

「心」是什麼?佛家說的「心」為覺性。能覺能知的本性就是心。

「心」在哪裡?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在任何一處,卻又處處都在,所以說「心物一如」。

關於心的處所問題,《楞嚴經》開頭就是佛陀和阿難(佛的堂弟)有關「心」問題的對話而緣起的一部經典。《楞嚴經》第一卷說的很清楚,有一天大家都出去化齋,阿難因為經過一家人門前,被一個女子的母親下了淫術,這個女子喜歡阿難,按現在說法,阿難就是一個大帥哥,美女看了都想和他發生關係,她的母親想成人之美,幫女兒促成好事,用了咒語,阿難被控制了,就和那個女子糾纏起來了,

佛陀知道了,就立馬派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前往解救阿難,阿難差點毀了戒體。文殊菩薩及時趕到把阿難和這名女子(叫摩登伽女)帶回室羅筏城,也就是佛陀講楞嚴經的處所。

然後,佛陀就針對這個問題,阿難為什麼會被女色迷惑,從根本上找原因,從心上入手,是因為禪定功夫太淺了。

阿難被稱為「多聞第一」也就是記憶力超強,廣記多聞,但是他卻沒有證悟佛法,按現在說法,意思是只會記誦,了解的多,聽的多,知道的多而已,但是論到禪定的功夫很淺,禁不起誘惑。

佛陀就和阿難展開了一場徹底的論證,這就是有名的「七處證心」。一問一答,佛幫助阿難證悟心的所在,最後引出的心的所在,解決了心是什麼,心在哪裡的問題。所以《楞嚴經》也叫開悟的楞嚴,就是能讓人破迷開悟,明心見性的一部經。

所以,對心的解答,佛法算是比較徹底完備的,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佛家達到了對心最究竟的證悟,也只有證悟才能解答心的問題。

佛家說的這個心,那是究竟的,徹底的,是本體的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

佛法說的「心」絕不是我們理解的肉體之心,腦內意識之心。

理解了佛法說的「心」,也就理解了王陽明心學之「心」。這個心和佛家說的心一脈相承,王陽明是精通儒釋道的人,陽明心學之「心」是良知本體,是覺性,是本體心。最有名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佛家和心學之本體「心」,是恆常覺照,不生不滅,和萬物融為一體的,這裡說的心不是人獨有的,是萬物共有的,萬物在心中,心在萬物中。

只有理解了佛家和心學說的「心」,也就理解了王陽明說的「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很多人把王陽明的心學叫唯心主義,實則不知道心學之何之為「心」?哲學之何為「心」?二者有何區別?

萬物都有覺性,不等於萬物都有認知和意識。意識是人腦的功能,是後天進化來的,這就引出了哲學。

哲學是談認識,不管是唯物還是唯心,這個「心」,說的是腦內之「意識」心,確切的說,哲學家並不知道心是何物,只是把意識當成了「心」來理解。

我們一般說的心,或說的是體內之肉體心,或把第六意識當成心,這都不是真正的心。真正心是覺性,是空性,是和萬物一體,只能靠覺悟和證悟,也就是只能靠禪定去悟,別無他法。

意識是腦之功能,是後天進化而來的,是人的實踐勞動所需進化出來的。意識起認識作用,我們能認識世界萬物都是意識的作用,意識最大的功能就是能抽象概念,分別事物,能分清大千世界各種物相,不會把火當成水,能分清男人和女人,能分清是非善惡,能思考等,這統統是意識的作用。

哲學談的是認識,是談意識和物質世界的關係問題,這是哲學能解決的問題。

人必須先有覺性,感知覺照萬物的能力(這是佛法說的心)。而後才有意識的分別、概念、抽象、判斷、思考、記憶等認識作用(這是哲學所說的心)。

到這裡,我基本把儒家、道家、佛家、哲學大體總結了下。

發現沒有?

儒道佛哲,各有各自的體系,各有各自的定位,各有各自的功用,各自層面不同。雖然他們有內在的聯繫,但是大體框架和思想體系是不同的,也叫特殊性。

特殊中又有共性,在特殊性上又有一致性。在特殊中找聯繫,在聯繫中找特殊性。

儒家立足現實天地人三才結構,解決「成人」和「成事」等問題。

道家立足自然,以自然為參照和法則,映射到人,來解決現實的人、事、物的關係問題。

佛家立足生命之本,以求覺悟、解脫、開智慧,來解決「生老病死、煩惱」等問題。

哲學立足人(意識)和世界(物質)的關係,以認識為出發點,來解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探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問題。

所以我一直說,各種學問思想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各有各的優勢,不管哪一家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都只能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

只有綜合起來看,不偏向哪一門哪一派,各取所需,取長補短,優劣互補。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些優秀的文化思想。

學儒家,我們會積極入世,成人成事,內聖外王。

學道家,我們會順應自然,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可為之事,不為不可為之事,盡人事以聽天命。

學佛家,我們會解脫煩惱,開發智慧,證悟生命之本,了脫生老病死,求得解脫以獲得圓滿的人生。

學哲學,我們會科學的認識世界,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利用哲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來處理世事。

所以,將「儒釋道哲」結合起來看待,相對來說才算是一個完美的思想體系,才符合我們中華文化的道統思想和包容性,「和而不同」才能成其「大同」。

南懷瑾人生智慧50句

南懷瑾一生勤讀不輟,廣泛涉獵經史子集、諸子百家、天文曆法、醫藥武藝、詩詞曲賦,對儒釋道經典皆有很深體悟。南師的著作雖然天馬行空、旁徵博引,但一言一語無不體現出那種貫通全盤、直達根本的氣質。我們從中挑選出了極具眼界和人生智慧的50段話,但願大家能從中對中國文化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感知,對人生的修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1、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2、儒家是糧店,道家是藥店,佛家是百貨店

中國文化歷史,在秦漢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籠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後,換了一家,成為儒釋道三家。這三家又籠罩著中國文化思想,一直到中華民國立國初期。迨發生了五四運動,當時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國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陣漪漣,一度有所變化,又影響了幾十年。

佛學像百貨店,有錢有閑,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會需要它;道家像藥店,它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糧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演變、將來怎麼辦,就要研究四書。

3、漢字是中國文化的靈魂

我們祖先曉得語言三十年一變,所以把語、文分開,把語言變成獨立文字,因此中國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來,兩年功夫,只要學通中國字,就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都懂了。中國方塊字,康熙字典里大約五萬個,一個中國人,如果認得2500個,哦喲!這個學問是非常大嘍!國文教授還認不到1500。

4、升官發財未必是好事

作一個中國人,我常常問,你發財為了什麼?以中國文化來講,任何一個人發了財,要注意一件事:一家溫飽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你發了財,很多老百姓會怨恨的,眼睛歪著看,格老子怎麼會發?讀書出來做官,做了幾十年的官,也同時造就了不少惡業。我老祖母就不讓我去做官,一代做官九代牛啊(九代投生為牛)。

5、多讀歷史

我還有個主張,希望大家為了國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經濟政治問題,要多讀歷史才好。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我們小時候讀歷史是最重要的課。要了解現在時代的趨勢,必須要懂得自己古代的歷史。觀察個人事業的成功失敗,要拿古代做鏡子,古代每個時代,怎麼失敗的?怎麼成功的?沒過去就沒現在。

6、何為中華道統

譬如孟子的話,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告訴我們一個知識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別管外面的事,至於職業做什麼都可以,職業跟學問根本是分開的。學問不是知識,做人做事都是學問。如果有機會叫你出來做事,那就不是為個人,是為整個國家社會做貢獻,這是孟子的教育。

7、有缺陷才是正常

佛學叫這個世界「娑婆世界」,譯為「堪忍」,說我們這個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經》也說這個世界是缺陷的,讓你有錢就不給你學問,有學問就沒有錢;給你子孫滿堂,就不給你別樣了,所以總是有缺陷不圓滿的。

8、有寂寞才有境界

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9、易、老、庄、佛,都為醫心

《莊子》是醫心的,不管西醫中醫,都只是醫身體的。心是個什麼東西?思想情緒這個心很難醫。……老莊講的內容,就是醫藥。所有思想病、政治病、經濟病,各種病,在《莊子》裡頭提的非常多了,只看大家如何去研究。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老莊以及《易經》,都是治心的葯,也是治心的方法。一般醫生能夠治身體的病,卻不能治心。

10、知生滅便是覺悟

生命就是這樣,年年都有個春天,年年也有個冬天,這是生滅兩頭的現象;念頭、細胞乃至一切物質也是有生有滅,永遠都是這樣。找到了生命能生能滅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證得菩提。……為什麼佛教到中國,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為中國文化的老祖宗《易經》,也講過這個道理。

11、生活即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2、文以載道,道以化人

中國古人不輕易寫書寫文章。今日很多的文章、戲劇、新聞,寫的是社會壞的一面,對小孩子有很壞的影響,這種文字對社會的影響比殺人還厲害。其實寫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學壞,也有寫正面的,但是接受的人不看正面。古人對人類這種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下筆非常嚴謹。

13、每當時代無可救藥,總是道家出來撥亂反正

凡是對任何一樣東西,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異。我們看中國歷史,漢、唐、宋、元、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出來用世。而且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返正」的人物,都是道家的人物。

不過,他們有他們的一貫作風——「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幫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後自己飄然而去。如商湯時候的伊尹、傅說,周朝開國時的姜太公,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漢朝開國時的張良、陳平,三國時的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與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張良則差一點,最後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於諸葛亮,他的立身處事,完全是儒家。

14、英雄與聖賢之別

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

15、古代經典要從小開始背

當年我讀四書五經,都是要背的。小朋友們要放學了,心裡高興,一邊嘴裡唱著一邊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這樣讀書,心裡會記住,一輩子忘不了。想起來的時候心裡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有這麼好的學問,我都實實在在告訴人家,這都是我十三歲以前熟背這些古書的效果。

16、萬物有理,大道至簡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這樣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經驗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了解它以後,就變成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簡單。

17、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

實際上,好事跟痛苦是一體的兩面而已,一個是手背,一個是手心。假使說,好事他能夠真丟掉開的話,痛苦來一樣可以丟開,所以痛苦也是一個很好的測驗。如果一個人碰到煩惱、痛苦、逆境的時侯丟不開,說他碰到好事能丟得開,那是不可能的。

18、佛家只說兩個字——無常

佛學為什麼講無常?因為世界上的事沒有永恆的。人的慾望,永遠貪求永恆,想永遠保持存在,那是永遠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訴你,積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墮落,合會終須別離……那是必然的道理,這是大原則。

19、中華文明的基本模式

我們過去的文化歷史,始終在帝王專制政體中,「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一個模式之下,度過了兩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統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體之下,綿延存續了兩千多年。

20、憂患意識是中國文化大傳統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最怕一輩子太享福,太順利,太平安了。沒有憂患意識,象吃了毒藥一樣,把自己毒死了。

21、把人做好、把事做對,就是學問

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作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

22、能利人才是事業

什麼叫做事業呢?孔子《易經·系傳》叫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事情,對社會大眾有貢獻,對國家民族,對整個的社會,都是一種貢獻,這才算是事業。

23、君子不怨天尤人

人能夠真正做到了為學問而學問,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問自己,為什麼我站不起來?為什麼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是自己的學問、修養、做法種種的問題。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內心裡並不蘊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拿現在的觀念說,這種心理是絕對健康的心理,這樣才是君子。

24、要讀歷史,也要讀小說

光讀正面的歷史是不夠的,還要看小說。所謂歷史,常常人名、地名、時間都是真的,內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說,是人名、地點、時間都是假的,但那個故事卻往往是真的。

25、行善即是菩薩

我常說,中國宋明以後的理學家講規規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莊道家是佛教的禪宗,講解脫的。舉這些例子,你說菩薩在哪裡?不一定在廟裡,不一定在宗教中,社會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薩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聽聞佛法的人,卻做不到。社會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肅然起敬,他們真是菩薩。

26、學佛是大丈夫事

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因為他的境界、氣派、胸襟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的境界從那裡來呢?從實相般若而來,是道體上所產生的,自然而來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佛學的名辭叫做無師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倉庫打開了,不是老師傳授給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發了,天上天下,無所不知。這就是境界般若。

27、做什麼都有境界

一個人修道,或者讀書,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個學藝術的人,今天有了一個新的靈感,或者畫一張畫,特別有一種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個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磚頭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別平,心裡頭很舒服,原來這樣砌才好,這是他做水泥工時侯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換句話說,人修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28、一切修養方法,都只是三個字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29、人有三個基本的錯誤不能犯

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30、出身不重要,器度才重要

在艱苦中成長成功之人,往往由於心理的陰影,會導致變態的偏差。這種偏差,便是對社會對人們始終有一種仇視的敵意,不相信任何一個人,更不同情任何一個人。愛錢如命的慳吝,還是心理變態上的次要現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因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31、做好自己就夠了

「終身逌然,不知榮辱之在彼也,在我也」,這就是人生哲學。人為什麼要外面人講你好,你才覺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認為好就好,愛笑就笑,愛哭就哭,跟別人毫不相干。

32、只有淡泊才能寧靜

諸葛亮的千古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只有先肯淡泊,而又甘於淡泊,甚至享受淡泊,做到孔子所講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才能到達寧靜的境界。

33、人不自欺,天下無敵

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死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天下聰明都相等,誰也騙不了誰,別人看你,你看別人,都是很明顯的,尤其不能裝假,明眼人一看,便會把你的心肝肺臟都看透了似的。人,因為有「自欺」,才會「欺人」,最後當然要「被人欺」。人不自騙,誰又能騙了你呢?換言之,人要自愛,才能愛人,最後自然可被人愛。也可以說,人要自尊,才能尊人,這樣才能使人尊你。

34、好情緒就是最好的養生

養生學理論認為,「憤怒傷肝,恐懼傷腎,好樂傷心,憂患傷肺。」即,容易發怒、容易發脾氣或脾氣不好的人,便是肝氣不平和的現象。容易害怕,膽小怕事,便是腎氣不平和。嗜好過分,特別如飲食、男女方面過分,可使心臟有問題。多愁善感,或遇家庭問題,其他等等事故,心多憂患,便由肺氣不平和開始,影響內臟健康。

35、古來聖賢皆寂寞

古今中外,許多被後世認為是多麼偉大,能影響千秋萬世的人物,在當時,大多數都是那麼凄涼寂寞的。因為他們在生前不重視短見的唯利是圖,對自己個人,對國家大事,都是以如此的人品人格來為人處世的。

36、任何時代,都是現實者多超脫者少

許多人都在感嘆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太重現實。其實,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人活在世間,就要生存;漸漸的,慢慢的,不知不覺就會重視現實。只有少數的人能超脫現實,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棄自我而為天下人著想,不顧自己短暫一生的生活現實,而為千秋萬代著眼。因此,也就受到人們一種超越的崇敬,稱他為「聖人」了。

37、固執己見,做不了大事

我們研究歷史上一些成功和失敗人物的性格,會發現很有趣的對比。有些人的性格,喜歡接受別人更好的意見。不過,能立刻改變,馬上收回自己的意見,改用別人更好意見的人太少,劉邦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而項羽對於自己的主意,就絕對不會改變,絕對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38、成敗悲喜,只是自然

以《易經》的道理去看人生,一舉一動,都有相對、正反、交錯,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人事物理都一定是這樣的,離不開宇宙這個大原則。

39、少吹牛皮,多做實事

古今中外,人類心理都是一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於事實;理想非常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

40、先有態度,才有學問

講到學問,就須兩件事,一是要學,一是要問。多向人家請教,多向人家學習,接受前人的經驗,加以自己經驗中得來的,便是學問。這裡所講的孔門的學問,不是知識,而是做人做事,要拿人生修養來體驗,隨時隨地來學習。文學、科學、哲學才是知識。要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個友」。

41、好為人師是大毛病

孟子有句話講的極好:「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每個人都有傲慢好勝的心理,想比人家好,想教訓別人,都想指導別人,這是人的毛病。

42、人最高的智慧

《易經》上告訴我們兩個重點,科學也好,哲學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兩件事情,就是「時」與「位」,時間與空間。

很好的東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時,一切都沒有用。還有就是得其「位」,如某件東西很名貴,可是放在某一場合便毫無用處;假如一個美玉的花瓶,放在廁所里,這個位置便不太對。人生一切最好就是得其時、得其位。時就是運氣。光有運氣,沒有位也不行。等於人家請客吃飯,請帖上請到你,你跑錯了地方,那個房間沒你的座位,照樣吃不到東西。

人最高的智慧要做到對自己、對人、對事,知道機會到了,要把握機會,應該做的就做。

43、所有宗教的教主都是東方人

我常常告訴西方人,你們講宗教,世界上哪有你們的宗教?五個教主都是東方人!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東方人;耶穌、穆罕默德,是中東人,也是東方,沒有一個你們西方人。你們西方拚命反對東方,其實你們的文化思想大多是東方人所給的。

44、養生最應該重視的是腳底

衰老、死亡是先從腳底開始的,以前講「寒從足底生」,老人冬天那個腳底心還發燙的,就會長壽。所以,我經常叫你們加衣服,尤其女人,褲子要穿厚些。我們小的時候看到祖母,兩個褲腿都綁起來,所以婦科的病少。現在穿個三角褲,又穿裙子,要美麗,不怕凍,所以婦科病特別多。寒從足底生,精也從足底生,兩腿、兩足是非常重要的。

45、兩兩相忘才是真

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46、中國傳統教育的真諦

中國幾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生,是教我們做一個人,職業技術則是另外學的。而且教育從胎教開始,家教最重要,然後才是跟先生老師學習。人格教育、學問修養是貫穿一生的。所以,社會除了政治力量、財富力量以外,還要有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品格修養,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47、不平凡不是真正的涵養

一個人是應該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為了標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犧牲。那就大可不必,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養的精神。

48、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鑰匙

我們中國文化的財產太大了,古文不懂,繁體字不懂等於丟了鑰匙,這個財庫的門打不開了。

49、中國文化中的人生最高修養

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一個原則是:樂天知命。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乎自然;知命就是也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自己的生命價值。

50、命運可以改變

命不好自己可以改變,方法很簡單,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人定可以勝天,命運是靠自己的。

馬克思精典名言

真誠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的無價之寶。

友誼像清晨的霧一樣純潔,奉承並不能得到它,友誼只能用忠實去鞏固。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方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

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

馬克思一切經濟最後都歸結為時間經濟。

時間就是能力等待發展的地盤。

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

勞動創造世界。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較高級複雜的勞動,是這樣一種勞動力的表現,這種勞動力比較普通的勞動力需要較高的教育費用,它的生產需要花費較多的勞動時間。因此,具有較高的價值。

你能否對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遠做一個無愧於他的人,這就是你的靈魂、性格、心理以至於道德的最好的考驗。

友誼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行駛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有時會碰到烏雲和風暴,在這種情況下,友誼應該受到這種或那種考驗,在這些烏雲和風暴後,那麼友誼就會更加鞏固,真正的友誼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放射出新的光芒。

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如果鬥爭是在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麼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書是我的奴隸,應該服從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無所幫助,也不會帶來利益。

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科學是奧妙無窮的。

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

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的人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歷史把那些為了廣大的目標而工作,因而使自己變得高尚的人看作是偉大的人;經驗則把使最大多數人幸福的人稱讚為最幸福的人。

哲學家們總是在解釋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這個世界。 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的人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科學決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自暴自棄,這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 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並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汁。

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革命面前發抖,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將獲得的是整個世界。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心純見真

哲學的根本就在於「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句話。要想通某些事情,必須聚精會神,日日夜夜廢寢忘食,持續將思維聚焦於一點直至突破。

所謂純粹之心,換句話說就是做事動機純粹,沒有私心。

所謂愛之心,就是把別人的歡樂視為自己的歡樂。

所謂真誠之心,就是總想著為社會、為別人做些什麼。

所謂和諧之心,就是不僅希望自己,同時也希望身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抑制自己的邪惡之心,讓良心佔領思想陣地,這個作業過程就是反省。

所謂良心指的是利他之心,憐愛他人,願他人過得好。利他的行為就是以親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

真正的愛心,是指無論做任何事,都要認真想清楚是否確實有利於對方。

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處,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要改正。天天反省能磨練靈魂,提升人格。

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