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與奴性

今天在和保潔阿姨聊天的過程中,讓我對「奴隸」這個詞有了深刻的思考。保潔阿姨姓胡,從荊州來武漢打工,每月只休息三天,每天工作15小時,工資4000塊錢,每月住宿交水電費100元包住,不包吃。阿姨像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任人使喚,從早干到晚但是從不喊累,非常的順從。和我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彼此互相熟悉了,才敢偶爾在我面前抱怨經常被主管責難。我在想這麼溫順,吃苦耐勞的阿姨竟然還被責難,這些主管是抱著什麼心態?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魯迅的《燈下漫筆》。

《燈下漫筆》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的作品。這篇文章通過銀票貶值時期折現銀的小故事作為引子,講解了人們在危難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態,引申到中國自古以來的歷史現狀,判斷出中國歷史中人民「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隸,甚至常常連做奴隸也不得」的處境;並從勞動人民地位的角度,將中國歷史分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作者通過「同化」「生活美」等實例,指明中國人民歷史地位形成原因是「中國固有文化中的『禮教綱常』」。作者認為這種文化培養著中國人民的忍辱,苟安,壓制的社會性格。由於這種文化在古代中國獲得長期廣泛認同,給人民帶來畸形的滿足感:「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作者比喻:「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由此,作者認為:在中國社會文明中,有人能「到了已有赴宴的資格的現在,而還替我們詛咒中國的現狀者,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表達出作者批判封建文化,希望青年擺脫這種文化束縛,拋棄這種文化的想法。這篇文章帶著「進取之心」,對中國封建文明進行反思批判,反映了魯迅「以人民地位為角度的」歷史觀點,對中國封建文化持否定態度的變革精神。

下面節選我看到的幾篇文章里的幾段經典段子分享給大家。

「奴隸看起來溫順,
但並不代表著善良。
奴性極重的人,
對同類一定是極其兇殘的。
因為它們從奴隸主那裡失去的自尊,需要從同類中得到補償。」
——《燈下漫筆》魯迅

林語堂說得對,「中國就有這麼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裡找這麼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熊培雲《這個社會會好嗎》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