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与奴性

今天在和保洁阿姨聊天的过程中,让我对“奴隶”这个词有了深刻的思考。保洁阿姨姓胡,从荆州来武汉打工,每月只休息三天,每天工作15小时,工资4000块钱,每月住宿交水电费100元包住,不包吃。阿姨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任人使唤,从早干到晚但是从不喊累,非常的顺从。和我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彼此互相熟悉了,才敢偶尔在我面前抱怨经常被主管责难。我在想这么温顺,吃苦耐劳的阿姨竟然还被责难,这些主管是抱着什么心态?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的《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作品。这篇文章通过银票贬值时期折现银的小故事作为引子,讲解了人们在危难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态,引申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现状,判断出中国历史中人民“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隶,甚至常常连做奴隶也不得”的处境;并从劳动人民地位的角度,将中国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作者通过“同化”“生活美”等实例,指明中国人民历史地位形成原因是“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礼教纲常’”。作者认为这种文化培养着中国人民的忍辱,苟安,压制的社会性格。由于这种文化在古代中国获得长期广泛认同,给人民带来畸形的满足感:“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作者比喻:“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由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社会文明中,有人能“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表达出作者批判封建文化,希望青年摆脱这种文化束缚,抛弃这种文化的想法。这篇文章带着“进取之心”,对中国封建文明进行反思批判,反映了鲁迅“以人民地位为角度的”历史观点,对中国封建文化持否定态度的变革精神。

下面节选我看到的几篇文章里的几段经典段子分享给大家。

“奴隶看起来温顺,
但并不代表着善良。
奴性极重的人,
对同类一定是极其凶残的。
因为它们从奴隶主那里失去的自尊,需要从同类中得到补偿。”
——《灯下漫笔》鲁迅

林语堂说得对,“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