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智慧:天人合德

一、天人合德的內容

無論是河馬負圖還是神龜載書,古人從天垂象中認識自然,感知自我,天人合一。中華民族不崇拜神祗而敬畏老天,《論語·季氏篇》中說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伏羲仰觀天象,俯視地理,畫出八卦,是天人之學。周文王把天道引入了人道,提出了政治。孔子認為《易經》是由天垂象,透過伏羲一畫開天,悟出了四個字:天理良心。天理是天,良心是人,天理良心是天人合一。天理和人心配合起來是倫理道德,所以叫做天人合德。

宇宙萬象,都顯出一種自然的責任;日升日落,水流不息,都有他自身的道理。比如水流不息可以凈化污濁,凈水器也是按照這樣的原理設計出來的。科學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證明古老的《易經》蘊含著更古不變的道理,《易經》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天人合德。

二、天人合德的解讀

1、從「天垂象」到「天人合一」

《易經》天人之學,古人沒有文字,語言發展也不充分的時候,做學問只能靠天垂象,即根據老天的現象進行領悟。

《易經·繫辭》中說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天垂象只有聖人能夠看懂天象,並悟出其中的道理。

古老的《易經》在誕生和發展之中歷經了三古三聖,先古之聖伏羲,中古之聖周文王,近古之聖孔子。伏羲觀察到了大自然中的天道,畫出了八卦;周文王思考剖析了人類社會中的人道,把八卦兩兩相重變成了六十四卦,每個卦都有一個卦辭,每個爻都有爻辭,並提出了政治;孔子最大的貢獻是「天人合一」, 也被稱為萬世師表。

殷商時代非常信仰鬼神,所以《易經》中有很多鬼神、祭拜之說。孔子不是沿用神道設教的方式,也不滿足把天道轉化為人道,而是純粹用講道理來推行教化,將《易經》徹底轉化為人生的行事規則。

2、「天人合一」的實現路徑是修德

孔子完全站在人道的立場發揚易學,孔子認為,人類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是倫理道道,做人最要緊的是修德,應該全心全意終身致力於天人合德,天人合一隻能通過道德才能合一。

《周易·文言傳》中說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大人是指所作所為都是憑良心的人,這樣的人就跟天道是合在一起的。這裡的「德」跟「得」同音,就是行道有所得,合乎道,一方面你有品德,一方面可以得到東西。人生最可靠的就是修身,也是修己,這也是人終身所要實踐的根本,這也是《易經》最重要的核心。

孔子認為人生最大的成是《易經·文言傳》中的一句話: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先天是指比天垂象還早,類似於預言家,但一定要奉天時,就是按照天的指示取做。告誡人們修德以應天,也是天人合一的基本體現。這是孔子之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信念。

三、天人合德的道理

1、大位天定,做人做事重在修德

聖人能夠讀懂天垂象,成為上天的代言人。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中國人產生一種普遍的個性:皇帝心態。誰都希望自己說了算,比如很多人看到堯舜,看到的是就像皇帝一樣很神氣,卻忽略了堯舜是靠品德而不是威勢感動天地。

正道是,有品德的人說了算,所以希望有一天成為說了算的人,重要的是修自身的德。所以說:大位天定,非以智取。

大位天定的大,是非常大的大。每個人在小事情上自己說了算已經了不起,然後慢慢在比較大一點的事情上你還能說了算,應該感到心滿意足。最大的事情或者天大的事情,還是要看老天來選的那個人,不要想著爭那個位置。這才是讀《易經》對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種安排。

2、做正確的事,不能一味趨吉避凶

《易經》的衰落是從漢朝開始的,這也符合《易經》中盛極必衰的規律。秦始皇焚書坑儒卻保留了《易經》,這是因為老百姓需要用它來占卜。這件事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易經》這本書得以保留,壞的一面是從此大家認為《易經》就是占卜用的書,所以從漢代開始相術得以流行和發揮,這也把《易經》從道德性拉回了知識性,趨吉避凶慢慢變成了易學的重點。

一個人完全是趨吉避凶的想法,就容易變成投機取巧,與孔子所講的道理相去甚遠,也沒有道德可言。孔子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即使有很大困難,也應該克服困難;即使結果很慘,也應該義無反顧。如果一個人德行好,凶吉是會相互轉化的。

——本文摘自曾仕強的《易經的智慧》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