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抱著審慎的態度加以吸收

今天在註解《易經》時,心中仍舊懷有疑惑。因為按照先前註解其它古文的經驗,很多先聖留下的文學,都被篡改了。那我們現在讀的這個版本的《易經》要是被人篡改了,那豈不是被誤導?然後我就分析這個事情。

《周易》有「三易」,就是簡易、變易和不易;也可稱為三大原則,可以說包含了中華文化的全部智慧。「不易」是指在宇宙間萬物皆變的前提下,還有唯一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萬象之物的東西不變。或者說萬物皆變的「道(規律)」是不變的。「變易」是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發展著,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如果離開這種變化,宇宙萬物就難以形成。「簡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複雜再深奧,一旦人類的智慧達到,就可以把它們轉換成人們容易理解和處理的問題。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就是道,道也是簡單的,所謂「大道至簡」。

我們的中華文明一直在不斷在演進,《易經》同樣在順應時代變化的過程中得到演進,這也符合《易經》之「變易」的特點。現代《易經》與古代《易經》有不同,我認為很正常。但這個「不同」是讓《易經》完善了還是讓《易經》退化了?這個需要自行去做實際的思考和驗證。

研究《易經》的,一般都是有點智商的,畢竟《易經》是門深奧的學問。這個智商是個中性詞,用在正道上,的確可以使《易經》更加完善;用在邪道上,的確可以坑害一大批後人。自古以來這麼多人研究《易經》,大家改來改去,形成了現在的版本。但修改後的版本是否就能代表真理?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產生疑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偏道的危險。《易經》作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最高智慧,其雖具有權威性 ,但我們也同樣需要抱著審慎的態度加以吸收。

前陣子我曾經對《易經》被人篡改這個問題卜過一卦,卦象顯示還是應該學這個通行版本的《易經》。綜合分析,我認為還是應該從現代版本的《易經》入手,不斷地推理和探究;遇有疑惑之處,就需要對比古代版本的,加以對比和思考。最後以「是否具有指導意義」、「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是否符合自然規律」這三點準則來進行分析和判斷。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紀。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