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42-強良者不得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叄,通「參」),三生萬物。萬物(依仗;倚靠)陰而(持守)陽,(通「沖」,猛烈地撞擊)氣以爲和。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𥞤,而王公以自名也。(不)(或,有也——《小爾雅·廣言》)𢿃(同「損」,減也)之而益,益之而𢿃?

(這;那)人之所教,夕(選擇)而教人。

故強(良善;百姓)者不(助動詞。能,能夠)(歸天),我將以爲(學,教也)(通「甫」,開始)

註解:

「道」創立了對立統一體,對立統一體分化產生了陰(地)和陽(天),陰(地)和陽(天)互相參合進而形成第三種「參和「的狀態,天下就在這種「參和」的狀態中產生。萬物倚靠著陰(地)生存而持守向陽(天)生長,陰(地)陽(天)在互相激蕩中得以調和。

天下所厭惡的,只是「孤」、「寡」、「不𥞤」,但是王公用以自稱。不有點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益,增益它卻反而得到減損的意思?

這人們所教導(我)的,晚些時候(我也)選擇用來教導眾人。

這強迫良善者不得歸天(宇宙人生如同旅途,道家視死如歸),我將以此作為教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