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屬性

五行是古代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學說是漢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素問》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貴更賤, 以知生死, 以決成敗·”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運動方式。古代漢族思想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中國中醫用五行來解釋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運.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基本屬性
 
木——植物
 
火——熱能
 
土——土地
 
金——金屬
 
水——液體

五行屬性對應關係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陽木克火,陽火克土,陽土克金,陽金克活水,陽水克木
 
木生火:木乾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藏礦生金;
 
金生水:金銷熔生水;
 
水生木:水潤澤生木。
 
五行相剋:金→木→土→水→火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刀具可砍伐樹木;(兵器、剪刀不宜放床頭)
 
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樹木可紮根土裡;木材
 
實勝虛,故土勝水;因為堤壩可阻止水流;石料
 
眾勝寡,故水勝火;因為大水可熄滅火焰;泉水
 
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可熔化金屬。
 
看似相剋,其實是相生,木克土生火,水克火。(冰)亥克水。

天干與五行、方位的關係:

甲為棟樑之木,東方。乙為花果之木,東方。
丙為太陽之火,南方。丁為燈燭之火,南方。
戊為城牆之土,中方。己為田園之土,中方。
庚為斧鉞之金,西方。辛為首飾之金,西方。
壬為江河之水,北方。癸為雨滴之水,北方。

五行屬性·方位

木:東方,甲乙,綠色,青龍
 
火:南方,丙丁,紅色,朱雀
 
土:中央,戊己,黃色,黃麟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五行屬性·八卦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火—離: 離為火;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水—坎: 坎為水;

土—艮、坤: 艮為山,坤為地。五行地理
 
五行學說里,南方屬於火,東方屬於木,北方屬於水,西方屬於金,中央屬土,協助金木水火的平衡。
 
五行屬性·季節關係
 
五行是指氣體的五種運動方式。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養料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夏天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就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長夏屬土,長夏是夏和秋之間的一段過度期,天氣濕熱,莊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時期,所以長夏屬土。
 
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穫,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養料,所以冬屬水.
 
古人認為一年可細分為五季,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

五行屬性·時間
 
干支歷是以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曆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曆。它以立春為歲首,年長即回歸年,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沒有閏月。干支歷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
 
所以干支歷的月份按五行來說:
 
寅、卯、辰月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月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月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月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單個而言都屬土,為四方土,主宰四季最後一個月。

干支的五行屬相對照表

01甲子金鼠  02乙丑金牛  03丙寅火虎
04丁卯火兔  05戊辰木龍  06己巳木蛇
07庚午土馬  08辛未土羊  09壬申金猴
10癸酉金雞  11甲戌火狗  12乙亥火豬
13丙子水鼠  14丁丑水牛  15戊寅土虎
16己卯土兔  17庚辰金龍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馬  20癸未木羊  21甲申水猴
22乙酉水雞  23丙戌土狗  24丁亥土豬
25戊子火鼠  26己丑火牛  27庚寅木虎
28辛卯木兔  29壬辰水龍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馬  32乙未金羊  33丙申火猴
34丁酉火雞  35戊戌木狗  36己亥木豬
37庚子土鼠  38辛丑土牛  39壬寅金虎
40癸卯金兔  41甲辰火龍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馬  44丁未水羊  45戊申土猴
46己酉土雞  47庚戌金狗  48辛亥金豬
49壬子木鼠  50癸丑木牛  51甲寅水虎
52乙卯水兔  53丙辰土龍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馬  56己未火羊  57庚申木猴
58辛酉木雞  59壬戌水狗  60癸亥水豬

轉自:https://www.buyiju.com/bzzs/wuxing/3212.html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