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最經典的10句話

有人說,當你委屈、迷茫時,一定要看看《殺死一隻知更鳥》。


有人說,當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時,不妨讀讀《殺死一隻知更鳥》。


還有人說,當你對人性感到絕望時,可以看看《殺死一隻知更鳥》。


好的小說就像一座寶藏,不同的人可以在裡面挖到不同的東西。

它以一位6歲小女孩的視角,觀察發生在她家人和鄰居生活中的各種事。


有關偏見、有關種族、有關善惡、有關教育、有關親情,寫出了人性的複雜,社會的百態,發人深省。


書中這10句話,字字扎心,句句在理,足夠每個人受用一生。

一個人沒必要把自己懂的東西都展現出來,因為人們不喜歡他們身邊有什麼人比他們懂得更多。

聽過一句老話:「熟人眼裡,不允許有牛人存在。」


因為牛人的出現,會顯出周圍其他人不牛的事實,從而引發嫉妒忌恨。


人的嫉妒之心,從不源於遠方,而是秉持就近原則。


離得越近,嫉妒心越強烈。


所以聰明的人,懂得藏,而不是露。

古人云,善藏鋒者成大器,善用兵者隱其形。


懂十分,藏五分,剩下的五分露出來,三分用於合群,二分用來立命,足矣。

勇敢就是,在你沒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註定會輸,但依然義無反顧去做。

毫無畏懼、敢打敢殺、不管不顧,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勇敢」。


真正的勇敢,並非不恐懼,而是帶著恐懼,依然前行。


《老人與海》里的老漁夫,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了,海上的風浪越來越大。


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可能也會空手而歸,但仍然選擇在第85天繼續出海。
這是勇敢。


看清了生活的殘酷真相,但依然熱愛它,這也是勇敢。


勇敢是一種品性,更是一種選擇。


沒有天生勇敢的人,只有在一次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歷練中,不斷成長的人。

與生活交手,無論如何都需要一點勇氣。

前進時需要,後退時也需要,進退兩難時更需要。

驅散陰影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一切都擺在明面上。

人之相處,難免會產生摩擦、隔閡,在彼此心裡留下陰影。


驅散它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一切都擺在明面上,說開了,心裡的疙瘩也就散了。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總覺得那很難為情,有話藏著掖著,有需求也不明說,結果陰影越來越深。

管理學上有種說法: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先讓問題充分暴露出來。


藏著掖著,永遠不會讓問題得到真正解決,只是暫時把它壓了下去。


想要遠離陰影,就直接走到陽光下。


想要消除隔膜,就勇敢地把問題擺上桌面。

事情總會有辦法解決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很喜歡一句話:「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同時存在的。」


只是我們經常只盯住問題,忘了去尋找方法。


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總是有原因的,只要鎖定原因,就相當於找到了解決它的第一把鑰匙。


人生就像走迷宮,出口肯定是有的,只是我們尚未找到。


神經語言程序學有個核心理念:凡事必有至少三種解決辦法,不解決也是其中之一。


東方不亮西方亮,此路不通彼路通,路路不同,大不了自己挖路,反正天無絕人之路。


辦法,一直都有。找到,問題則迎刃而解;找不到,無非多摸索一陣子,千萬別放棄。


永遠記住:人生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種人,你跟他們打招呼之前得先開一槍。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但也有一些人,骨子裡就是壞的。

對於那些垃圾人,非必要不打交道,如果不得不打交道,必須先對他們「開一槍」,以示震懾和警告。


否則,你連跟他們平等對話的權力,都爭取不到。

老話說,惡人還需惡人磨。


前一個「惡人」是真惡人,後一個是「惡人」是偽裝成惡人的好人,手持利刃的正義之士。


拳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握拳的膽氣和力量得有,出拳的自信和速度不能輸。


有道是,不顯金剛之怒,難見菩薩慈悲。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良心像一把尺,每個人的尺寸標準都不一樣。


有的人無惡不作,依然良心不痛;有的人踩死一隻蝸牛,都要難過好半天。


絕大多人認為的對,不一定真的對,絕大多數人認為的錯,也不一定都錯。


國學大師章太炎說:「人當從自己良心上認定是非,不可以眾人之是非為從違。」


對人對事,每個人都要拿出自己的良心做判斷,而不是把大眾的良心當成自己做判斷的依據。

別人落難,可以不幫扶,但起碼不要做「牆倒眾人推」里的眾人。


無論發生什麼,在作出道德評判前,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人這一輩子,無論走得多遠,守住了良心,才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有些人吃飯習慣和我們不一樣,可是你不能因為這個,在飯桌上給人家當面提出來。

書中的女傭卡波妮對她的小主人說:「那個男孩是你們家的客人,就算他要吃桌布,你也隨他的便,聽見了嗎?」


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喜歡干涉別人,以此來證明自己。

但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是吃飯不吧唧嘴、不挑菜的人,而是自己不吧唧嘴、不挑菜,但同時也能允許別人吧唧嘴、挑菜的人。


教養這件事,只事關自己,不能拿去要求別人。


人活在世上,你得明白兩件事:第一件事,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第二件事,允許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允許別人是別人,接受自己是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教養。

好人也會有自己的盲點。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每一個人都有好的基因,也有壞的種子,只看你的哪一部分被激活並放大了。

詩人金克木說:「『只願有一,不喜有二』是線性思維的結果。」


世界是多元多面的,人和人性更是如此。


好人,不是沒有缺點,不是身上不帶一點壞毛病,而是他們知道自己有這些東西,所以格外克制、謹慎。


好人也有盲點,但好在瑕不掩瑜。


一個有盲點的好人,可能是更真實、更誠懇、更接地氣的人。

痛恨任何人都是不應該的。

有人痛恨世道不公,有人痛恨環境不好;有人痛恨上司,有人痛恨同事;有人痛恨出身,有人痛恨命運。


但痛恨像一根毒刺,除了刺痛自己,傷害不了任何人。

很多時候,你越痛恨什麼,往往越需要什麼。


「痛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你想要卻無能為力。但你想要的東西,你自己去爭取就好了,別人沒有義務為你提供。


所以,不要痛恨,不要痛恨任何人。


努力提升自己,增強實力,才是消除問題的良策。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莊子》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你不是魚,所以你永遠無法了解魚。即便你是魚,此魚與彼魚也是有區別的,一隻魚不見得就能完全了解另一隻魚。


我們總是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己度人,但其實,你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人。


甚至,別人都未必完全了解他自己,更何況我們一個外人?


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外人說了不算,尺子說了也不算。


當你認為別人跑得慢、走路難看時,把他的鞋給你穿上,可能走兩步就已經讓你痛苦不堪了。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以為自己很了解別人,然後對其隨意評價。


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最高級的修養。

有人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越早看《殺死一隻知更鳥》越好。


因為現在人的那些煩惱和困惑:關於人際、關於自我、關於是非… …都被它說透了。


一個人,對人性了解得越透徹,看待關係的心態就越寬,煩惱就越少。


對自己認識得越清楚,面對世界的視角就越多,態度就越柔和。

轉自:https://mp.weixin.qq.com/s/lqeVdOsm9UoHxL3nTWqFtg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