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佛魔平等

有些佛教徒可能剛看到這個題目就開始有異議了。魔是佛的對立面,佛與魔怎麼能平等呢?其實,佛與魔也是一不是二。

妙善在未開悟之前也和許多修佛人一樣,認為自己是在修佛,凡是外界干擾障礙我的都是魔。甚至家庭親屬不支持自己修行的,也認為是魔,是外界的魔來幫自己磨性,開悟之後才知道是自己錯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魔是從哪來的,魔由心生,魔與佛一樣,都是宇宙本性里的自然顯現。魔與佛也是同一事物的兩面。我們每一個人既是佛又是魔,當你的心清靜無為時,符合了佛性,此時你即是佛。當你的心煩惱、執著、偏執一方、瞋恨發怒時,此時你又是魔。因此,佛與魔都是你本性的顯現,完全取決於你的心。既然魔與佛都來自你的心,是一體所生,當然是平等無分別的。如果從真我本性的角度來講,佛魔都是心裡生出的一種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都是虛妄假相,又有何分別呢?從這個角度上講,佛魔也是平等的。

繼而分析佛與魔的作用,當然他們也是相互襯托、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作用。

修行人常講「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無魔不成佛」。可見要想修成佛,必須魔來磨。每個修行人都可以回憶一下,如果沒有病魔、災魔、煩惱魔、生死魔來磨你,你能被迫走上修行之路嗎?在你修行路上,哪一分清靜的產生,哪一分定力的成就,不是魔來助你的?相反,在你修行路上,心魔逐漸被降伏,在減少,又何嘗不是佛對魔的度化。魔與佛都是你的心在相互轉化,當你中道行的時候,即顯現為佛,偏左偏右的時候即顯現為魔。當一個人修行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心如果稍偏一點,則會產生更大的魔力。因此,古大德所謂的「德高才能功高」,是非常有道理的。當你功高而又德不穩定的時候,心稍偏一點,造業極大,又抵消了你所修的功德,這正是修行中所謂的「火燒功德林」。所以說:「德高才能功高”。

《西遊記》雖是描述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實際上是在描述一個修行者的修行過程。修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難,難難都有魔來擋道。你仔細想想,那些魔都是從哪來的?都來自於佛的身邊,寓意著佛與魔同出一處,本心所現。後時又寓意著「無魔不成佛」的深奧之理。如能悟透此理,修行路上再遇魔時,就不會埋怨外境,明知魔由自心而生,心若平靜魔自滅,心若執著魔自生,一切都是自心的變現。

另一方面,當外界有干擾時,心裡很明白這是幫自己修定的助緣到了,不動心,不動念。如能把握好助緣之機,則未辜負魔的作用。此時,魔轉為佛,在你眼裡,他是佛菩薩來度化你,而不是魔來干擾你,還會發自內心地感謝他。修行路上,正是這一次次地由魔轉佛的過程,才使你靠近了佛的本性。當你眼裡看到人人都是佛,物物都是佛的時候,此時你就是佛。此時你心中無魔,魔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當你眼裡看到人人、處處都是魔的時候,此時,你自己就是魔。當你心裡達到無佛無魔、無分別的境界時,才能真正證到平等心。因為分別和平等本來就是互為存在的一對陰陽,是不是二。怎樣才算達到平等心呢?當你再看到所謂的「好壞、是非、善惡、對錯、丑美”等一切事物時,自心如同鏡子,只反映事物的本象,而不再分別好壞、是非、善惡等。在你眼裡,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正常的、自然的、無分別的。不僅要這樣斷掉分別心,而且還要在無分別的基礎上,斷掉取捨和撿擇之念。如無取捨撿擇之念,還有何求?如無所求,還動何念?果能如此,你的心自然就會清凈下來。因此,只有修出平等心,才能真正修出清凈心。才能真正證到清凈法身佛和平等報身佛。

作者: 張津東

群而不黨,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納。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