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涣59++

(涣,流散也):亨,王(通“假”,宽容;宽饶)(在)(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利涉大川,利貞。

《涣》卦象征流散:亨通,君王宽容于庙堂,利涉渡大河,利固守正道。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以享于帝立庙。

《象传》说:风在水上吹,使水波浪起伏,象征流散;古代帝王因此通过祭享天帝建立庙堂。

【初六】(zhěng,古同“拯”,拯救)馬,吉,悔亡。

拯救马,吉祥,悔恨消失。

【九二】涣(bēn,賁,勇也)(表示祈使。当、可、应该,表示期望)(官阶,官方的衔头;阶衔),悔亡。

流散时勇士当进阶衔,悔恨消失。

【六三】涣其,无咎。

流散时当身处宫中,没有灾祸。

【六四】涣其(qún,会合,联合),元吉;涣(发生,呈现;产生)(众人聚居的地方),非(dì,娣,女弟也。女通“汝”,你;弟,门生,学生)所思。

流散时当联合,大为吉祥;流散时呈现众人聚集的现象,不是你的弟子所能想得到的。

【九五】涣其(肝,幹也。触犯,冒犯,冲犯)大號(號,呼也;大声呐喊):涣王(居,蹲也,后作“踞”),无咎。

流散时当冲犯并大声呐喊:流散时君王蹲下身体放低姿态(曲金),没有灾祸。

【尚九】涣其(通“恤”,忧;忧虑)(抛弃,舍弃)(氵为水,为智慧。易,改变)出。

流散时当忧虑被放弃,需智慧地做出改变。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充分条件

1、可燃物

可以燃烧的物品称为可燃物,如纸张、木材、煤炭、汽油、氢气等。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若按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两大类;按物理状态不同,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大类。

2、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一般来说,可燃物的燃烧均是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

3、引火源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也称点火源)。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根据引起物质着火的能量来源不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

4、链式反应

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其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使燃烧持续进行,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含量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引火源

4、相互作用

二、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条件理论,防火的基本原理为限制燃烧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形成,即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结合作用,就可以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二)防火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1、控制可燃物:

(1)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2)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改变其燃烧性能

(3)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

(4)加强通风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5)将可燃物与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隔离分开保存,并防止“跑、冒、滴、漏”等

2、隔绝助燃物:

(1)充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等

(2)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3)采用隔绝空气等特殊方法储存某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4)隔离与酸、碱、氧化剂等接触能够燃烧爆炸的可燃物和还原剂

3、控制和消除引火源:

(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

(2)防止撞击火星和控制摩擦生热,设置火星熄灭装置和静电消除装置

(3)防止和控制高温物体

(4)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

(5)安装避雷、接地设施,防止雷击

(6)电暖器、炉火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采取防火隔热措施

(7)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使用、营业区之间进行防火分隔

4、避免相互作用:

(1)在建筑之间设置防火间距,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2)在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液封、水封井等

(3)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片)、安全阀

(4)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场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

三、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条件理论,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即消除助然物、降低燃烧物温度、中断燃烧链式反应、阻止火势蔓延扩散,不形成新的燃烧条件,从而使火灾熄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危害。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根据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和隔离灭火法四种。火灾时采用哪种灭火方法与措施,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燃烧特点和消防器材性能以及火场具体情况等进行选择。

1、窒息灭火法与措施

窒息灭火法是指通过隔绝空气,消除助燃物,使燃烧区内的可燃物质无法获得足够的氧化剂助燃,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图3-4-2所示。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因此,采用窒息法灭火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用灭火毯、沙土、水泥、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覆盖燃烧物;二是向着火的空间灌注非助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三是向燃烧对象喷洒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四是封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等。

2、冷却灭火法与措施

冷却灭火法是指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物质的燃点或闪点以下,使燃烧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燃点以下,火灾即可被扑灭;对于可然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采用冷却法灭火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将直流水、开花水、喷雾水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二是向火源附近的未燃烧物不间断地喷水降温;三是对于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可喷射二氧化破灭火剂冷却降温。

3、化学抑制灭火法与措施

化学抑制灭火法是指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其灭火措施是往可燃烧物上喷射七氟丙烷灭火剂、六氟丙烷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4、隔离灭火法与措施

隔离灭火法是指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火源周边未燃烧的物质进行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无法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势蔓延扩大,使燃烧停止。采用隔离法灭火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将火源周边未着火物质般移到安全处;二是拆除与火源相连接或毗邻的建(构)筑物;三是迅速关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阀门,切断液体或气体输送来源;四是用沙土等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五是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

奪为泽58++

(竞先取得,争取到):亨(小人),利貞。

《奪》卦象征争夺:亨通小人,利固守正道。

《象》曰:(丽,两也;成对)(恩泽,恩惠),奪;君子(与、和)朋友讲习。

《象传》说:两泽相对,象征争夺;君子和朋友讲习学问。

【初九】(休,息止也)奪,吉。

停止争夺,吉祥。

【九二】(浊,昏暗不明。孚,信用;信誉),吉,悔亡。

在昏暗不明的局势下坚守信用,吉祥,悔恨消失。

【六三】(归,回来,返回)奪,兇。

返回争夺,恐惧不安。

【九四】(法规,规章)奪,未寜;(相助、佐助)(忧,患)有喜。

依规章进行争夺,未获安宁;佐助消除忧患会有喜庆。

【九五】(相信;信任)于剥,有厲。

相信剥损小人,有危险。

【尚六】(光明;明亮)奪。

光明地争夺。

筭为风57++

(同“算”,计算,谋划):小亨,利有(所)(向,朝。表示动作的方向),利見大人。

《巽》卦象征谋划:小有亨通,利有所动向,利显露出大人的品格。

《象》曰:随风,筭;君子以申命行事。

《象传》说:和风连连相随,象征谋划;君子因此(效法风行畅顺之象)申谕命令,施行政事。

【初六】進内,利武人之貞。

进入里内,利武人的固守正道。

【九二】筭在(chuáng,牀,安身之坐也。字亦作床,引申为“躺”)(投降)(出力;效命)使(让、以致于)(神鬼的代言人或是代人祈禱)忿(愤怒、怨恨)若;吉,无咎。

谋划在躺平后投降,出力会让装神弄鬼的人愤怒;吉祥,没有灾祸。

【九三】(编,次简也。整理,检修; 整饬)筭,閵。

怀着整饬的谋划,被蹂躏。

【六四】悔亡,(古代统治者赏赐给亲属臣仆的封地)三品(品,齐也。齐一;相同)

悔恨消失,封地获得三权齐一。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無初,有(事物的结局,与“始”相对);先(庚是天干的第七位,象征变革或转变)三日,後庚三日,吉。

固守正道吉祥,悔恨消失,没有不利;没有开始,有结局;(在象征“变革”的)庚日前三天(丁戊己)做好准备,在庚日后三天(辛壬癸)进行巩固,吉祥。

【尚九】筭在牀下,(不;不要)(氵为水。晉,進也)(兵器。古代亦作为执法权力的象征);貞凶。

谋划在躺平后投降,不要智慧长进的人执法;固守正道以防不祥。

火山旅56++

旅:(略微、稍微)亨,旅貞吉。

《旅》卦象征行旅:稍微亨通,行旅途中固守正道吉祥。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象传》说:山上燃烧着火,象征行旅;君子因此明决审慎地动用刑罚而不稽留讼狱。

【初六】旅瑣瑣(形容人品卑劣,猥琐),此其(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招致;遭到)火。

行旅途中行为卑劣,这是其为何招致引火烧身的原因。

【六二】旅(jì,至,及)(旅行所居止之处所)(东西受了损伤,被毁)(cí,蒺藜),得(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剥落,脱落),貞。

行旅途中到达旅舍,被蒺藜刺坏了,得亏童子帮助剥落,(应)固守正道。

【九三】旅(焚,烧也)(用于动词之后,相当于“了”,“着”)次,(丢失;丧失)童僕(指家童和仆人),貞厲。

行旅途中烧了旅舍,丧失了家童和仆人,固守正道以防危险。

【九四】旅于(処,止也。得幾而止),得其(氵为水。晉,進也)(兵器。古代亦作为执法权力的象征),其心不快。

行旅途中找机会停下来时,遇到智慧长进的人执法,其心里不畅快。

【六五】射(zhì,野鸡),一矢亡,(通“终”,终究,到底)(纠正)命。

射野鸡,一箭射死,终究得以纠正命运。

【尚九】鳥(fén,使紊乱)其巢,旅人先(芺当为“笑”的异体字),後𢮎(与摑同,guó,用手掌打人的脸)(通“逃”,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亡;(固执、倔强)(《易》即《易经》,也称《周易》),兇。

鸟搞乱了其巢穴,行旅之人先欢笑,后被打脸并逃亡;倔强于《周易》,恐惧不安。

后记:人生如行旅,旅卦整卦都讲述了行旅时应该谨记的道理。

雷火豐55++

(豐,大也。增大,扩大):亨,王(宽容;宽饶)之;勿憂,宜日中。

《丰》卦象征丰大:亨通,君王宽容之;不必忧虑,适宜太阳位居中天。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叚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彖传》说:“丰”,意思是大;譬如道德光明而后施于行动,就能获丰盈硕大的成果。“君王凭借宽容的美德(使天下昌盛)”,说明王者崇尚宏大的美德;“不必忧虑,宜于像太阳正居中天一样保持充盈的光辉”,说明宜于让盛德之光遍照天下。太阳正居中天必将西斜,月亮圆满盈盛必将亏蚀;天地大自然有盈满有亏虚,都伴随一定的时候更替着消亡与生息,又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象传》说:雷声和电光一起到来,象征丰大;君子因此(效法雷的威震和电的光明)判决诉讼、动用刑罚。

【初九】(古同“遇”,逢也)(用于动词之后,相当于“了”,“着”)(通“非”,非难,责难),主(对于尊长的应答之词,表示恭敬的意思)(通“徇”,xùn,顺从),无咎,往(用同“或”,或许)(尊崇、仰慕)

遇到其非难,君主恭敬顺从,没有灾祸,这样下去或许会被尊崇。

【六二】(分析,分辩)日中(指日头正当午;中午)(鬥,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往得(疑,犹恐也;恐惧)(忧,患)。有復?(xù,昏惑,迷乱)(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

丰大其剖析:太阳位居中天时出现争斗,这样下去得恐怕有忧患。有心回归?迷乱的状态。

【九三】豐其(艹,表示把两个意思串起来。1、通“繁”,烦琐;繁多。2、频繁搅动;烦扰):日中見(艹,表示把两个意思串起来。末:1、最后,终了。2、衰,衰败),折其右(与“肱”通,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喻强大、得力的助手),无咎。

丰大其烦扰:太阳位居中天时出现了衰减,折断了右肱,没有灾祸。

【九四】豐其剖:日中見斗;禺其(使平,拉平;平定)主,吉。

丰大其剖析:太阳位居中天时出现争斗;遇到其平定君主,吉祥。

【六五】(归,回来,返回)(法规,规章),有(喜;福庆,吉庆)(推荐;选拔)吉。

返回法制,有喜庆,推选吉祥。

【尚六】豐其屋,剖其(朝廷,公之朝也)(闺,特立之户也。上圆下方,有似圭)其户,(犬在明处)其无人,三歲不(顺从,顺应),兇。

丰大其房屋,剖析其家:开有闺门的门户,明养猛犬的无人院子,多年不能顺从,恐惧不安。

雷泽歸妹54++

(返回;回到原处)(通“昧”,昏暗不明;糊涂)(征伐;征役。也作“征”)凶,无(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利。

《归妹》象征返归昏昧:征伐会不祥,没有好处。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象传》说:大泽上响着震雷,象征返归昏昧;君子因此永远终止昏暗并深知昏暗的弊端。

【初九】歸妹(因为,由于)(古同“悌”,孝悌)(bǒ,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使顺利、得到好处)(征伐;征役。也作“征”)吉。

由于孝悌而返归昏昧,脚跛能够顺利(行走),征伐吉祥。

【九二】(miǎo,瞎了一只眼,后亦指两眼俱瞎)能視,利幽人(幽隐之人;隐士)之貞。

眼盲能够看物,利隐士的固守正道。

【六三】歸妹以(rú,柔弱),反歸以(苐,古同“第”,这)

由于柔弱而返归昏昧,(又)由于这而返归。

【九四】歸妹(qiān,通“愆”,超过;延误)期;(迟,晚也)歸,有(时机;机会)

返归昏昧延误了归期;晚点返回,还有机会。

【六五】帝乙(传说中商代君主,太丁子,纣王的父亲)歸妹:其君之(mèi,衣袖,袖口),不若其(顺遂、舒服)(良好;美好)日月(阴阳的意思,古人把太阳称作阳性,把月亮称作阴性)(jì,不久;随即)(一般农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看见的月亮呈圆形,这种满月月相叫望),吉。

帝乙返归昏昧:这君的袖,竟不如这弟子的袖舒适良好。阳和阴随即圆满,吉祥。(“领”因其位置处于衣服的最上方,靠近头部,所以常常被比喻为控制和指导的地位,类似于领导者或指导者的角色。“袖”则因为其宽敞,可以隐藏或存放物品,在古代的一些文献或成语中,如“袖里乾坤”,用来比喻人的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万物,或者暗指有城府,能够深藏不露。)

【尚六】女(承担,担负;担当)(同“匡”,拯救;匡正),无實;(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kuī,宰杀,屠)羊,无血,无攸利。

汝承担匡正,没有实际(行动);士人杀羊,没有血,没有好处。

乌克兰-俄国,谁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两张图,分别是乌克兰与俄国的国旗。

乌克兰国旗
俄国国旗

大家能从玄学的角度看出国旗中的奥秘吗?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关于乌克兰与俄国谁赢的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子说的一段话:“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大者宜为下。或许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那么对于台湾问题,我们是不是同样有所启发呢?

风山漸53++

漸:(1、通“汝”,指你。2、女子)(归,返也)吉,利貞。

《渐》卦象征渐进:女返归吉祥,利固守正道。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彖传》说:渐渐向前行进,女返归吉祥。进而能得大位,前往必能建树功勋;渐进又能遵循正道,就可以端正邦国民心。这个位置,阳刚强健又得中正之位;只要停止躁动而又谦逊和顺,这样行动就不致困穷。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通“缮”,修治)俗。

《象传》说:山上有树木(渐渐高大),象征渐进;君子因此逐渐积累贤德去改善社会风俗。

【初六】(同“鸿”,鸿鹄)漸于(深水,潭),小子(瘟疫),有(议论,谈论,非议),无咎。

鸿渐进于深水,小子感染疫病,有非议,没有灾祸。

【六二】䲨漸于(bǎn,山坡,斜坡),酒食(yǎn,富足;丰富)衍,吉。

鸿渐进于山坡,酒食富足,吉祥。

【九三】䲨漸于(陆,高平地)(夫,丈夫也)(征伐;征役。也作“征”)不復,(子之妻曰妇)(继承)不育,凶,利(这,此)(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鸿渐进于道路,丈夫征伐不归,儿媳继承家业却不能生养,不祥,有利这敌人。

【六四】䲨漸于(树,木本植物的通称),或(面对着,当)其寇;(壽,久也。戈,战争),无咎。

鸿渐进于树上,或直接面对其敌人;久战,没有灾祸。

【九五】䲨漸于(大土山,山头),婦(表示多数或多次)歲不繩,終(没有谁;没有什么)(之,出也)(胜,任也。担当、承受),吉。

鸿渐进于山头,儿媳多年都不能继承家业,最终没有谁能胜任,吉祥。

【尚九】䲨漸于陸(路;道),其(同党、朋友、喽啰)可用爲(适合),吉。

鸿渐进于道路,其同党可加以任用之方为合宜,吉祥。

忌妇人之仁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妇人之仁”。

心慈手软对于政治家来说、军事家来说,都是致命的弱点。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项羽正是因为自己的“妇人之仁”,在鸿门宴中错失良机,最终导致了被困垓下,自刎身亡。成语告诉人们,遇到事情,应该用理性和智慧来指指引行动,要从全局把握问题,而不可“妇人之仁”受感情所牵动, 否则就会为敌所乘。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当机立断,方能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