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28-楃散則爲器

知其(先、强、动),守其(后、弱、静),爲天下(氵为水,代表
“智”,这里是动词,开智。奚,奴隶、仆役)
;爲天下溪,恒德不(奚,奴隶、仆役。隹,通“唯”,听任、听随);恒德不雞,復歸嬰兒。

知其日,守其辱,爲天下浴;爲天下浴,恒德(才、始)(重视);恒德乃足,復歸於(淳朴;朴实)

知其(洁净;比喻清流贤正),守其黑,爲天下(榜样;楷模);爲天下式,恒德不(tè,通“忒”,变更;差错);恒德不貣,復歸於无極(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木帐)(没有约束,松开)則爲器,聖人用則爲官長,夫大制(谓以大道治理天下)无割。

注解:

知道雄强,却甘守雌弱,为天下的奴隶们开启智慧;为天下的奴隶们开启智慧,恪守道德不求奴隶们听随;恪守道德不求奴隶们听随,大家就会复归于婴儿般纯真。

知道光明,却甘守屈辱,为天下人做水谷;为天下人做水谷,恪守道德开始被重视;恪守道德开始被重视,大家就会复归于淳朴。

知道洁白,却甘守幽暗,为天下人做榜样;为天下人做榜样,恪守道德不出差错,恪守道德不出差错,大家就会复归于本原。

木帐松开则可为器,有道德的统治者加以任用则为官长,这和以大道治理天下是不可分割的。

道经27-不貴其師,不愛其齎,唯知乎大眯

善行者无(chè,古同“徹”,毁坏。勶就是在下面大力搞破坏)迹,善言者无瑕適(xiá shì,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善數者不(凭借;仗恃)(chóu,古同“筹”,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𥮥(zhuó,从字开形上看是帮助分析的意思),善閉者无𫔢(guān,同“關”,門閂。《説文•門部》:“關,以木横持門户也。”)(yuè,通“鑰”,锁钥)而不可啓也,善(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能够)不可啓也,善(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者无𦄿(mò,同“纆”,绳索)約而不可解也。

是以聲人恒(善于,擅长)(《字汇•心部》:“㤹,音救。义同。”)人,而无(舍去,扔掉)人,(事,事情)(弃,忘也。忘记)(通“裁”,节制,制裁),是胃𢘽(yì,曳表示精力衰竭,加一个“忄”,表示殚精竭虑)明。

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jī,通“资”,救助;帮助)也。不貴其師,不愛其齎,(虽然,纵使)(通“智”,智慧)乎大(通“迷”。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是胃(通“妙”。精微,奥妙)要。

注解:

善行事的人没有大力破坏的迹象,善于言谈者(说话滴水不漏故)没有差错;善于计算的人(以“道”为计故)无需凭借筹策(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帮助分析);善于自守(自坚其操守)的人无需使用門閂和锁也能够做到不被打开(违背操守);善于承担责任的人无需使用绳索约束也能够做到不推脱解责任。

所以遵道而行的人常善于救助他人,并且不放弃他人,做事情不忘记节制,是为“殚精竭虑的聪明人”。

因此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助手。不重视老师,不爱护助手,纵使绝顶聪明也是个大糊涂,是为 “奥妙的要点”。

道经26-巠則失本,趮則失君

(慎重、谨慎)(通“轻”,用力小)根,(清静;恬静)(同“躁”,动)君。是以君子(各种)日行,不(艹,表示把两点意思串起来。离:1、离开。2、缺少)(通“辎”,古代一种有帷盖的车)重。

唯有環官(亵渎;轻慢)處,則昭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品格,修养)巠於天下?(通“轻”,轻视;不重视)則失本,趮則失(主宰、统治)

注解:

慎重是轻松的根本,清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统治者)的各种出行,不能离开和缺少(载运粮食、器物的)辎车。

只有(统治者)被反叛官员包围和遭受轻慢时,则一切答案都昭然若揭。为什么(统驭天下的)万乘之王,却要凭借(良好的)品格轻松(治理)于天下呢?轻视就会失去根本,躁动(狂妄轻浮)就会失去统治。

道经25-道法自然

有物(通“混”,混合搀杂)成,先天地生。(xiù,华丽,精致如绣)呵,(móu,绸缪,犹缠绵也)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爲天地(本源,根源,根本)。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强爲(通“志”)(功业,功名)(爰,于是)大;大,曰(shì,筮,決也。決同“决”,决断,决定);筮,曰遠;遠,曰(通“返”,回归)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表示疆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解:

有个东西在混沌中生成,它先于天地而生。华丽呵,缠绵呵,不倚靠任何别的事物而独立存在着且不随时间改变,(我们)可以把它视为天地的本源。我没有能知道它的名称,给它取字叫“道”。

我强行而为志在建功立业,于是欲望扩大;欲望扩大,于是做出相应的决断;做出相应的决断,于是离道越来越远;离道越来越远,于是返归于道。

(就决定万事万物生、发、衰、败的发展和演变的方向而言,)道是重大的,天是重大的,地是重大的,王也是重大的。任何一个疆域范围内都有这四大,而君王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人(居天地之间)效法地,地(的一切运作)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道经24-同於德者,道亦德之

希言,自然。

飄風不(通“终”,从开始到末了的)(zhāo,日,天),暴雨不冬日。孰爲此?天地而弗能久,(通“又”)(通“况”)於人乎?

故從事而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

注解:

少说话,顺其自然。

狂风刮不了一整天,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引发的这些(狂风暴雨)?天地尚且不能长久,又何况人呢?

所以遵从道行事的人,(行为)就合乎道。有德的人,(行为)就合乎德;失德的人,(行为)就失乎德。合乎德的人,道也就得到了;失乎德的人,道也就失去了。

道经23-曲金

曲則(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弯曲的、不直的)則定,(窪,深池也)則盈,(弃)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聲人(依据;遵照)(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里的意思为“统一、和合”),以爲天下牧。

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以,因为)不争,故莫能與之争。

古之所胃“曲金”者,幾语才!誠金歸之!

注解:

弯下身段则显得尊贵,遇事懂得拐弯则问题才能解决,如深池般谦虚包容则能得以盈满,摈弃落后观念则能获得新生,少取则能得以成功(战略,战略,只有略了,才会有战略集中度,才会聚集,才会有竞争力,才会有所得),贪多则会陷入迷惑。因此遵道而行的人遵照"一"的思想,以它作为天下的主导。

不自我欣赏,因此能显得聪明;不自我表现,因此能得到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能显出功劳;不自高自大,因此能有所长进。这正因为不争,因此天下没有谁能和之相争。

古之所谓“屈尊(曲金)”者,几个字句而已!诚心想要尊贵就遵从它!

道经22-𥺌食赘行

(通“䶴”,古代人烧火做饭时,用“龠”,即吹火筒在下面对火吹气,使得火烧得旺。“吹”解释为说大话)者不立,自(视,瞻也。仰望,仰慕)者不(同“彰”,显扬),自(古同“现”,出现,显露)者不明,自(自夸,自吹自擂,夸耀自己)者无功,自(jīn,矜,大也)者不長。

其在道,曰𥺌(tú,稻子)(zhuì,多余的,多而无用的)行,(他人,众人)(常;时常)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注解:

吹嘘(言过其实)的人不能立足,自我欣赏的人不被彰显,自我表现的人不够聪明,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长进。

其在道(的角度来看),叫做稻米吃得太多是多余无用的行为(吃饱了撑的)。众人时常厌恶这种行为,所以有欲于修道的人是不会怀着这些心思的。

道经2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大)德之(事物的外观或状态),唯道是從。

道之(观察),唯(希冀、期盼),唯(隐约模糊,不可辨认)。忽呵,朢呵,中有(形状;样子;景象)呵;朢呵,忽呵,中有物呵。

𣾧(幽,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呵,(发出声音;发表意见、情感)呵,中有(请,求也;请求)(yē,叹词,表示惊异、惊讶和感叹等)。其請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声誉;功业,功名)(抛弃,舍弃),以順衆𠇑(父)。吾何以知衆𠇑之(认为正确;应允)?以此。

注解:

大德的状态,(表现为)唯道是从。

“道”的观察,只有希冀,只有隐约。隐约糊呵,希冀呵,中间有(我)的样子呵;希冀呵,隐约呵,中间有(我)的观察呵。

被幽闭呵,(在笼中)发出鸣叫呵,中间带有请求吔。其请求甚是真实,其中带有诚信。

(我承诺)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其(祖先所留下的)功名将不被舍弃,以顺从众位仁父的夙愿。我怎么知道众位仁父会应允我的恳求呢?以此(承诺)。

道经20-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对于尊长的应答之词,表示恭敬的意思)(hē,大言而怒也),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惧也),亦不可以不畏人。

朢呵,其未(尽,完了)哉!衆人(yí,成长;壮大;美好)巸,若(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狀。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別人,是“饗”的古字。饗:以盛宴款待宾客)於大牢。

(然而、但是、卻。表转折之意)(通“惷”,愚蠢)登臺,我(安静)焉未(tiāo,轻薄,不庄重),若嬰儿未(hái,泛指笑貌)(疲劳)呵,如无所歸。衆人皆有餘,我獨(遗弃;舍弃)。我(通“愚”,笨傻,不聪明)人之心也,(愚蠢)惷呵!

(yù,御、使用)昭昭(明亮;光明),我獨若(yuān,肙,小虫。外面加个“门”,被关住的小虫)呵,鬻人(sà,蔡,放也)蔡,我獨𨴽𨴽呵。(渺茫;辽远;恍忽)呵,其若海;(月满与日相望,以朝君也,作希望施展抱负解)呵,其若无所止。衆人皆有(凭借;仗恃),我獨(通作“管”)(lǐ,忧愁)。我欲(特,特别地)(特别重视;特别优待)於人,(则、就)貴食母。

注解:

(统治者)以恭敬应答的态度(唯)和以大声怒斥的态度(诃)对待人民,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之间的差距就如同)美与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距?(尽管统治者)被人所畏惧,(但要真想做个好的统治者)也不可以不畏惧那些畏惧他的人。

希望呵,没有完全消失啊!(眼下)众人正美好地成长,像在大牢里参加盛宴。

然而愚蠢的人登上台面,我淡泊宁静且没有轻薄,像是一个没有笑容的婴儿。疲劳呵,好像没有所归宿。众人都富足有余,我独独被遗弃。我(真是)愚人的思想啊,蠢笨呵!

(统治者)御人要光明正大,我独独像被关住的小虫一样被任人拿捏呵;(统治者)御人要放手任人施展,我独独只能三缄其口、心情憋闷呵。惚恍(难以捉摸)呵,侯门深似海;希望呵,好像没怎么停止。众人都有所仗恃,我独独被管控得忧愁不已。我想要特别地被人所重视和优待,就贵在吃透“道”。

道经19-絶聲棄知

絶聲棄知(古代帝王的帽子缀以冕旒,也就是用丝绳穿珠玉垂在帽前,帽子左右缀以黈纩,就是用黄色棉絮做成圆球状饰物垂在帽子左右耳边。按《大戴礼记》的说法,“冕旒”掩目为的是不让帝王明察,“黈纩”塞耳为的是不让帝王过聪,不让帝王耳聪目明则是为了“绝聲弃知”),民(使顺利、得到好处)(喻很多)(依仗;倚靠);絶仁棄義,民(回归,还原)(通“滋”,益,愈加,增多);絶(虚伪;欺诈)棄利,盗賊无有。

此三言也,以爲(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未足。故(使,使得)(通“又”,表示重复连续)(叮嘱;告诫)(古同“现”,出现,显露)(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持守)(淳朴,朴实),少私而寡欲,絶學(1、失传的学问。2、谓造诣独到之学)无憂。

注解:

(统治者)杜绝耳边的谗佞之声并放弃明察秋毫的广知(因为统治者所听到的,往往是别有用心的人想让你听到的;统治者所知道的,往往是别有用心的人想让你知道的),人民得到好处后多会依仗;(统治者)断绝“仁”、舍弃“义”,人民还原回禽兽的便增多;(统治者)杜绝欺诈并且舍弃利益,强盗窃贼便没有了。

上述三项主张,作为治理天下的文治之法,是不够的。所以使得我又对统治者有所告诫:显露出自然本性并且持守淳朴,减少私心并且少些贪欲,(学习这部)绝学没有忧虑。